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熔融接枝法和预辐射接枝法制备了聚丙烯(PP)接枝马来酸酐(MAH)产物(PP-g-MAH),对这两种不同的接枝方法进行了比较,探索了单体MAH的用量、接枝反应的时间、接枝时的温度等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接枝率通过化学滴定测得。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证实了MAH成功接枝到PP大分子链上。样品表面的元素分析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得。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对所得接枝产物的结晶度及晶型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熔融接枝和预辐射接枝制得的PP-g-MAH接枝率最高分别为0.43%和0.67%。采用预辐射接枝法制备出的PP-g-MAH接枝率较高,反应操作较为简单。  相似文献   

2.
探讨接枝淀粉浆料接枝支链化学结构与接枝淀粉生物降解性的内在联系,为接枝淀粉浆料的分子结构设计奠定基础。以Fe(2+)-H_2O_2为引发剂,分别引发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丙烯酸甲酯(MA)、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与玉米淀粉进行接枝共聚合,制备了淀粉接枝共聚物。采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对淀粉接枝共聚物形态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然后以COD,BOD5及BOD5/COD为评价指标,探讨了接枝支链的化学结构与接枝淀粉浆料生物降解性的对应关系,并通过改变接枝率研究了接枝率对淀粉浆料的生物降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淀粉进行接枝改性,能够提高淀粉的热稳定性。随着接枝支链结构单元烷基碳原子数的增加,接枝淀粉浆料的生物降解性下降;α-甲基的存在,不利于接枝淀粉浆料的生物降解性;接枝率与接枝淀粉浆料的生物降解性呈现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探讨接枝淀粉浆料接枝支链化学结构与接枝淀粉生物降解性的内在联系,为接枝淀粉浆料的分子结构设计奠定基础。以Fe~(2+)-H_2O_2为引发剂,分别引发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丙烯酸甲酯(MA)、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与玉米淀粉进行接枝共聚合,制备了淀粉接枝共聚物。采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对淀粉接枝共聚物形态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然后以COD,BOD5及BOD5/COD为评价指标,探讨了接枝支链的化学结构与接枝淀粉浆料生物降解性的对应关系,并通过改变接枝率研究了接枝率对淀粉浆料的生物降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淀粉进行接枝改性,能够提高淀粉的热稳定性。随着接枝支链结构单元烷基碳原子数的增加,接枝淀粉浆料的生物降解性下降;α-甲基的存在,不利于接枝淀粉浆料的生物降解性;接枝率与接枝淀粉浆料的生物降解性呈现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方法及其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马来酸酐(MAH)接枝聚丙烯(PP)的方法,主要有熔融接枝、溶液接枝、固相接枝、悬浮接枝等。指出了每种接枝方法的优缺点及研究进展。提出了工业放大、接枝机理的研究以及接枝过程中应考虑经济环保等是接枝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采用熔融接枝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与马来酸酐(MAH)接枝物,通过调整引发剂(DCP、BPO)和反应物马来酸酐(MAH)的用量来控制接枝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和MAH用量的增加,接枝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且DCP接枝物的接枝率大于BPO接枝物的接枝率,BPO接枝物的剪切黏度大于DCP接枝物的剪切黏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相悬浮接枝的方法合成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与马来酸酐(MAH)、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三单体接枝共聚物(LLDPE-g-MSB),研究了合成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各单体均参加了接枝反应;将接枝物加入聚氯乙烯(PVC)/木粉复合材料,可提高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淀粉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淀粉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共聚物,系统考察了反应条件对接枝共聚物接枝率(G)、接枝效率(GE)以及环氧值(EV)的影响,并通过TG-DSC对接枝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m(GMA)∶m(淀粉)=2,过硫酸钾浓度为6mmol/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h的条件下,可制得接枝率、接枝效率以及环氧值分别为:64.95%、95.57%、4.24mmol/g的接枝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热稳定性比原淀粉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实验通过工艺优化制备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E-g-MAH),研究了添加不同含量环氧(EP)、苯乙烯(St)制备的PE-g-MAH的熔融指数、接枝率和红外光谱性能。阐述了环氧、苯乙烯加入接枝体系的接枝机理。结果显示红外光谱显示加入环氧的接枝体系中马来酸酐(MAH)基团反应形成了酯,部分环氧接枝到了大分子链上。环氧树脂的加入大大增加了聚乙烯的交联,苯乙烯加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体系后能得到很好的接枝率和熔体流动性。  相似文献   

9.
高密度聚乙烯表面光接枝丙烯酸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二苯甲酮为光敏剂时,紫外光辐照时间、温度、丙烯酸(AA)单体浓度、预覆液中光敏剂浓度等因素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以及接枝HDPE膜的接触角与接枝率的关系。随辐照时间延长,HDPE的接枝率增加,4min时的接枝率为15%,膜表面对水的接触角由来接枝时的83°降到36°;随接枝时间的进一步延长,接枝率不断增加,但接触角变化不大。升高温度、增加单体浓度,可以促进接枝反应的进行,使接枝率增加。预覆液中光敏剂浓度也影响HDPE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红外光谱(IR)结果表明,HDPE膜表面已接枝了PAA。差热分析(DSC)结果表明,接枝破坏了HDPE的结构规整性,影响其结晶度。  相似文献   

10.
用固相接枝法接枝合成了聚丙烯(PP)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马来酸酐(MAH)/丙烯酸丁酯(BA)的多单体接枝共聚物(GPP),将其应用于废聚丙烯(RPP)/稻糠(RC)复合体系,研究了接枝共聚物对体系的力学性能、微观形态、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RPP/RC复合体系中加入固相接枝共聚物,可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维卡软化点。  相似文献   

11.
对聚丙烯(PP)采用先降解、后固相接枝技术,制备了具有高流动性的聚丙烯接枝马来酸二丁酯(PP-g-DBM)接枝物,并用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接枝物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研究了接枝率对接枝物熔体流动速率(MFR)、分子量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改性后PP的熔点比纯PP有所下降,MFR和非牛顿指数却有所提高;随着接枝率的提高,接枝物的分子量降低,MFR提高,可达到750 g/10min,表明改性后PP的流变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以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PEGMA)为接枝单体,聚丙烯(PP)为接枝主链,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聚合引发剂,采用熔融接枝法制备了两亲性改性剂PP-g-PEGMA,考察了单体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对改性剂接枝率、接枝效率的影响,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接触角测试对接枝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接枝聚合物在1 730cm-1处出现吸收峰,说明PEGMA成功地接枝到PP大分子链上;当单体用量在15份,引发剂质量分数在0.3%时,接枝效果最佳;接枝聚合物PP-g-PEGMA具有很好的亲水性,当PP-g-PEGMA的接枝率为3.21%时,接触角可降低至70°。  相似文献   

13.
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原料,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接枝单体,采用氯化原位接枝法,得到官能化氯化聚乙烯接枝聚合物(CPE-cg-GMA)。实验通过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扫描电镜(SEM)分析等表征手段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HDPE与GMA单体氯化原位接枝过程,接枝到HDPE骨架上的环氧基团水解形成了羟基,与其它大分子之间形成了氢键。此外,由于接枝链的存在,使大分子的结晶度与CPE相比显著降低,同时CPE-cg-GMA的综合力学性能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亚临界二甲醚为溶胀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聚丙烯(PP)上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苯乙烯(St),制备了接枝产物PP-g-(GMA-co-St)。考察了溶胀时间、溶胀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St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对接枝产物相对接枝率和水接触角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接枝产物进行定量分析,以表征相对接枝率的大小。结果表明:当溶胀时间3 h,溶胀温度55℃,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85℃,m(PP)∶m(GMA)∶m(St)∶m(AIBN)=100.0∶10.0∶10.0∶0.6时,接枝产物PP-g-(GMA-co-St)的相对接枝率为5.86%,水接触角为67.19°。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氯化原位接枝的方法合成了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骨架、马来酸酐(MAH)为支链的接枝聚合物,反应中不需要加入任何引发剂.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证明了该方法对HDPE改性的可行性.探讨了影响接枝聚合物力学性能的因素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接枝反应温度、接枝率以及MAH单体的加入量对MAH氯化接枝HDPE(HDPE-cg-MAH)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磷酸三苯酯对丙烯酸熔融接枝等规聚丙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磷酸三苯酯(TPP)预溶胀等规聚丙烯(i-PP),而后将单体丙烯酸(AA)及引发剂过氧化异丙苯(DCP)分散于聚丙烯(PP)树脂中,在190℃条件下熔融反应得到接枝产物。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熔融流动速率测定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等对接枝产物的接枝率、熔融流动速率(MFR)、结晶度及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w(TPP)=1%时,较未添加TPP的AA接枝PP,AA接枝率增幅高达130%;TPP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副反应的发生;随着接枝率的提高,接枝产物的熔点(Tm)及结晶度(Xc)下降,接枝物的热稳定性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黄原胶(XG)与丙烯酰胺(AM)接枝共聚物(XG-g-AM)的合成工艺,以产品接枝率、接枝效率的回归综合得分为指标,采用响应曲面(RS)法分析了m(AM)∶m(XG)比例、XG浓度和辐射总剂量(60Co-γ为辐射源)对产物接枝参数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同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法对接枝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M已成功接枝在XG上,并且当m(AM)∶m(XG)=2.9∶1、XG浓度为9.8 g/L和辐射总剂量为5.9 kGy时,相应产品的接枝率、接枝效率回归综合得分的预测值(19.95)最大;验证了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产品接枝率为130.2%,平均接枝效率为80.4%,综合得分为19.78,试验值与预测值吻合较好,说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综合得分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胡春红  张爱清 《精细化工》2006,23(3):298-301
通过偶氮二异丁氰(AIBN)引发苯乙烯(St)与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共聚,合成了二元共聚物P(St-co-CMS),在氯化亚铜/四甲基乙二胺(CuC l/TMEDA)催化下,以此二元共聚物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成功地合成了结构明晰的以聚苯乙烯为主链、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支链的接枝共聚物P(S-g-MMA)。大分子引发剂和接枝共聚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得到了确认,并测定了接枝共聚物的平均支链数目、平均支链长度、接枝率及接枝效率。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制备的接枝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支链数目及长度可控,接枝效率高达93.7%。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微波辐照技术在聚丙烯(PP)上接枝马来酸酐(MAH),研究了反应时间、PP粒径、过氧化苯甲酰含量、PP溶胀时间、MAH含量、苯乙烯用量等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利用化学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FTIR)对接枝聚丙烯(PP-g-MAH)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溶胀PP经微波辐照5 min即可实现MAH在PP上的接枝聚合,接枝率最高达到2.1%.  相似文献   

20.
聚苯乙烯溶液接枝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迎春  黄磊 《塑料》2001,30(5):57-58
研究了丙烯酸丁酯(BA)、聚苯乙烯(PS)的二甲苯溶液,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制备聚苯乙烯/丙烯酸丁酯接枝物的溶液接枝反应.讨论了接枝对聚苯乙烯性能的影响以及反应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