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电催化氧化为主要技术,采用电催化氧化-吸附工艺预处理2-氯-5-氯甲基噻唑废水,考察了废水初始pH值、电流、时间等对电催化氧化COD去除率及处理后废水pH值的影响,同时选取了活性炭和膨润土作为吸附剂处理电催化氧化后的电解液,考察了两吸附剂对COD去除率及处理后废水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催化氧化的适宜条件为初始pH值=7,电流为15A,电解时间为4 h,在此条件下,电催化氧化对COD的去除率为87.3%;膨润土吸附效果优于活性炭,膨润土的适宜吸附时间为40 min,吸附后对电解液COD的去除率为28.9%,且吸附后废水呈中性。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1,(1):126-12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SnO_2-RuO_2、Ti/SnO_2-RuO_2-La两种电极,探究稀土La对钛基SnO_2-RuO_2电极的改性效果,考察了电极在不同条件(电流密度、温度及pH)下电化学氧化焦化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Ti/SnO_2-RuO_2-La电极对焦化废水中有机物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在电流密度10 mA/cm~2,温度30℃,pH为8,电化学氧化30 min时,焦化废水中COD去除率可达85.06%。  相似文献   

3.
采用新型钛基网状电极对电镀废水进行了电催化氧化研究,在间歇试验条件下考察了电流密度、处理时间和原水初始pH对有机污染物处理效果的影响,在连续试验条件下考察了工艺的稳定性,并结合GC-MS中间产物分析探讨了电催化氧化对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时间、电流密度和原水起始pH对COD去除效果有显著影响,优化的试验参数为:电流密度100 A.m-2,处理时间3 h,起始pH为中性。在该条件下,废水COD可由439 mg.L-1降至70 mg.L-1,且装置运行稳定,吨水处理能耗为5.7 kWh。长链烷烃等大分子有机物在电催化氧化过程中被分解为短链烷烃和小分子有机物,废水可生化性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4.
UV-Fenton试剂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VU-Fenton试剂对实际焦化废水进行氧化处理,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探讨了H2O浓度、FeSO4浓度、反应时间及溶液pH对水样COD及挥发酚去除的影响;在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去除效果的前提下,提出反应的最佳条件:FeSO4为0.2 g·100mL-1、H2O2为0.59 g·100mL-1、反应时间75min、溶液pH为6;试验结果表明,焦化废水经过UV-Fenton氧化处理后,COD去除率能迭到86%以上,挥发酚基本能被完全去除.  相似文献   

5.
针对再造烟叶废弃梗液COD高给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带来很大冲击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电催化氧化法对其进行电解预处理以降低后续污水处理负荷。考察了电压、电解质投加量、电流密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废弃梗液中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电催化氧化降解COD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显示,在电压10 V,电流密度15 mA/cm2,电解质氯化钠的投加量为150 mg/L,电解时间6 h条件下,COD降解效果最佳,去除率达到92.71%。废水中COD的降低主要归因于水中烟碱及腐殖质类等有机大分子的降解。电催化氧化使绝大部分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开环断键转变为易于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并最终降解为二氧化碳与水等物质,从而使废水中COD得到去除。  相似文献   

6.
以Fe作为阳极,改性碳毡作为阴极,利用折流式反应器对不同类型高浓有机废水进行预处理研究。对电流密度、初始pH、电解质浓度、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考察。过氧絮凝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初始pH为7.2,电解质浓度为0.05 mol/L,电流密度为8 mA/cm2,反应时间为90 min,对应的COD去除率为55%。在此条件下进行了264 h的长周期测试以考察反应器和电极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长周期处理过程中COD去除率为(50±5)%。与常规电絮凝和聚合硫酸铁絮凝预处理相比,相同条件下过氧絮凝对高浓有机污水的处理效果最佳,综合处理成本最低。采用过氧絮凝法分别对煤气化废水、垃圾渗沥液反渗透浓水、精细化工废水、高温焦化废水进行预处理,过氧絮凝对不同种类的废水表现出不同的降解效果和能耗水平,COD去除率为23%~55%,每处理1 kg COD的能耗成本为2.2~9.4元。  相似文献   

7.
以铅合金板作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对甲基嘧啶磷生产废水的COD进行电催化氧化去除,研究了初始pH、电流密度和反应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及电催化氧化条件下甲基嘧啶磷的降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7、电流密度为0.020 A/cm2、反应时间4 h时,废水中的COD由原来约100 000 mg/L降至约30 000 mg/L,去除率近70%,颜色也由棕红色达到近乎无色。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铝及不锈钢作阳极的电絮凝法去除兰炭废水COD的可行性,以及处理时间、pH、电流密度、电解质浓度、极板间距等操作条件对兰炭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铝阳极电絮凝去除兰炭废水COD的效果好于不锈钢阳极。用铝阳极在电流密度为0.05 A/cm2、pH=7的条件下电絮凝4 h,兰炭废水COD去除率最高可达75%。实验结果表明,铝阳极电絮凝法可实现对兰炭废水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9.
US/Fenton氧化-混凝法对焦化废水的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US/Fenton氧化-混凝法对高浓度焦化废水进行预处理.考察了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最适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功率500W,H2O2投加质量浓度为6.0 g/L,Fe2 为400 mg/L,pH 3,Al2(SO4)3、PAM投加量分别为480、4.0 mg/L的条件下,COD、NH3-N、CN-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75.1%、53.4%、62.8%和83.1%,废水的COD由处理前的4 799mg/L降至1 195 mg/L,BOD/COD由0.196提高到0.373,出水可生化性良好.US/Fenton氧化-混凝法可作为高浓度焦化废水的一种有效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微电解技术为核心,耦合Fenton氧化-絮凝沉淀工艺对焦化废水进行强化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微电解反应对焦化废水COD的去除率达到20.2%,反应后系统Fe2+可达到410 mg/L,而耦合Fenton氧化-絮凝沉淀后对COD和挥发酚的去除率平均分别为37%和34%,B/C指标提高了50%,平均达到0.39,有效提高了焦化废水可生化性,但对氨氮去除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臭氧氧化法对鲁奇炉加压煤气化废水进行预处理,探讨了各工艺参数对挥发酚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并得到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当反应初始pH值为10.5,每升废水的臭氧投加量为32mg/min,反应时间为60min时,臭氧氧化预处理出水挥发酚、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39%和48%。5d生化需氧量(BOD5)/COD提高至0.45,达到了预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苯酚废水的电催化氧化-生物降解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催化氧化-生物降解工艺处理苯酚废水,运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苯酚在铂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考察了pH值、温度、接种量对微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苯酚浓度为200 mg·L-1的废水在pH值为10、NaCl浓度为10 g·L-1、电流密度为50 mA·cm-2的条件下电催化氧化120 min,苯酚完全去除,CO...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海上平台高盐生活污水的水质特点,采用ECO(电催化氧化)一体化反应器对其进行了中试试验研究,考察了电流密度、停留时间、pH、温度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ECO一体化反应器对该类废水的处理效果不受pH、温度的影响,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停留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出水COD≤125 mg/L,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高分子难降解有机物废水的处理已经成为重要难题,水基切削液废水就属于这类废水中的一种.对PbO2/Ti电极的制备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通过中试预处理水基切削液废水出水的电催化氧化小试实验发现:采用PbO2/Ti电极,在电流密度为8 mA/cm2条件下,电催化氧化预处理水基切削液废水的效果最佳.在此电流密度下反应5 h后,出水COD下降到37.1 mgL,色度下降到10倍,出水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处理低浓度难生化降解的聚氯乙烯(PVC)离心母液废水,考察了温度、极板间距、电流密度、电解时间、初始pH值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8,废水温度为45℃,极板间距为10 mm,电流密度为10 mA/cm2的条件下电解60 min, COD去除率达到91.4%。由于PVC离心母液废水pH值在8~9范围内,温度在50℃左右,因此无需调节pH值和冷却,即可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其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刷涂法制备了Ti/SnO_2-RuO_2涂层阳极,研究了pH、电流密度、电解质NaCl含量和温度等因素对该电极用于结晶紫废水电催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结晶紫废水电催化降解的影响因素顺序依次为电流密度、NaCl含量、pH和温度。结晶紫废水电催化降解优化条件为:电流密度2.5mA/cm~2,NaCl的质量浓度2.5g/L,pH为7,温度25℃。在该条件下,经过40min降解后,结晶紫废水的降解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8.9%和85.3%。  相似文献   

17.
采用以CuO-ZnO多孔陶瓷为粒子电极,以铅板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的三维电催化氧化法处理槟榔废水。考察了电解质投加量、初始pH值、工作电压、曝气量对槟榔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并运用紫外吸收光谱对槟榔废水降解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维电催化氧化法处理槟榔废水优化条件为:氯化钠投加量为10 g/L,初始pH值为7左右,工作电压为20 V,曝气量为40 L/h,反应2 h后,槟榔废水COD去除率可达65.22%。紫外吸收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三维电催化法对槟榔废水中的COD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槟榔废水的毒性降低,可生化性提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有机氟难降解,有机氟废水高COD、高毒,生化性差,纯化学处理成本高的特点,考虑通过预处理降低生物毒性,提高废水可生化性,便于后续生物工艺处理。采用电催化氧化、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等工艺对有机氟废水进行预处理实验研究,以脱氟性能和COD去除效果为评价指标,考察3种工艺的适宜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电催化氧化的适宜反应条件为:pH=8,电压7V;铁碳微电解的适宜反应条件为:pH=4,液固质量比为5:1时,铁碳质量比为1:1;Fenton氧化的适宜反应条件为:pH=4,H2O2和Fe2+的投加量分别为质量分数3%、114mmol/L。在此基础上,遴选出电催化氧化与铁碳微电解耦合为最佳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9.
采用硫酸亚铁和过氧化氢所构成的Fenton试剂,对经生化处理后的焦化废水进行Fenton高级氧化深度处理,重点考察了废水初始pH,FeSO4·7H2O、H2O2及PAM投加量对焦化生化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Fenton高级氧化法可使经生化处理后的焦化废水中的COD、NH3-N和色度得到进一步有效去除。对于中等浓度的焦化生化废水,较适宜的Fenton氧化工艺条件:废水初始pH为8~10,FeSO4·7H2O投加量为500 mg/L,H2O2投加量为3.5 mL/L,PAM投加量为4.0 mg/L。在此条件下,COD、NH3-N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5.9%、97.3%和84.6%。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电催化氧化技术对锅炉酸洗产生的复合有机酸清洗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电解质用量、废水p H、电流密度、初始COD和电解时间等因素对废水COD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废水初始COD为3.74 g/L、pH为3.5时,在NaCl的质量浓度2 g/L、电流密度30 m A/cm2的工况下反应2 h,复合有机酸清洗废水COD降解率达到100%。对于高COD的清洗废水,通过控制电流密度和反应时间,可完全降解有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