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夏天天气炎热,是细菌滋生的活跃期,也是经过冬春季储藏的蔬菜易产生有毒物质的季节,稍不注意就会发生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夏季要慎防六种食物中毒:发霉甘蔗、四季豆(芸豆)、发芽土豆、鲜黄花菜、鲜木耳、野蘑菇。其中四季豆(芸豆)、发芽土豆中毒现象较为多见,夏季应尽量避免食用,尽量选用当季新鲜食材。  相似文献   

2.
1985年~2000年我国食物中毒情况重点分析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 (不属于传染病 )的急性、亚急性疾病。食物中毒对人体健康和人的生命危害极大 ,社会广泛关注。根据 1985年~ 2 0 0 0年我国食物中毒统计年报可以看出 ,近年来我国食物  相似文献   

3.
《江西食品工业》2012,(2):61-62
一、食物中毒的概念1、定义:国家标准(GB14938)中界定了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2、食物中毒的特点食物中毒常呈群体性爆发,其种类多,病因复杂,但一般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潜伏期较短,一般为0.5-24小时。(2)中毒病人均有大致相同的临床症状。(3)发病和吃某种食品有关。(4)发病率高,人与人之间不传染。3、食物中毒的分类(1)细菌性食物中毒,指由于食入被病原菌或其它有毒代谢产物污染的食物后,所引起的以急性肠胃类为主要中毒症状的疾病。如:沙门氏菌中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等。  相似文献   

4.
夏秋季节天气高热、潮湿,人体胃肠道分泌减少,防御功能降低,易感性增高,此时应注意加强饮食卫生,特别警惕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保证身体健康。 夏秋季食物中毒多由细菌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食入受细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在国内外都是最常见的一类食物中毒,其中毒起数或发病人数,在各类食物中毒中都占有很大的比例。据山东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内部资  相似文献   

5.
食物中毒是指人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后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所出现的而非传染性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属于食源性疾病的范畴。食物中毒既不包括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和寄生虫病(如囊虫病),也不包括因一次大量或者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性为主要特征(如致畸、致癌、致突变)的疾病。通常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6.
敏涛 《四川烹饪》1995,(6):11-12
食物中毒是由于人们吃了被细菌毒素污染或含有毒物质的食品而引起的急慢性疾病。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一方面来源于含毒动植物,人们由于误食某些有毒动植物或因动植物某些部位含毒而又处理不当造成中毒;另一方面,食物在种植、制造、运输、贮存、烹调等过程中也会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引起食物中毒的污染大致可以分为生物性污染、化学污染和放射性污染三大类。  相似文献   

7.
食品有毒有害物质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是存在于食品或食品原料中对人体有毒的或者具有潜在危害性的物质。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危害食品安全,可引起人体代谢紊乱,进而导致疾病的产生。近年来由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层出不穷,引起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和消费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对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危害及污染现状及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未来工作进行展望。尽管我国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仍然影响我国食品安全,但是随着我国检测水平、加工技术及监管力度的迅速提升,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将得到有效控制,极大地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8.
所 谓食物中毒 ,是指人摄取了有毒食品所引起的一类急性疾病的总称。因为有的食品本身含有有毒物质 ,或者食物在贮存、加工及运输等过程中受到污染等 ,都是引起食品中毒的原因。食品中毒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一是由于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大多数食物中毒都属此类。细菌性食物中毒又分成 :1.感染型。是由于细菌在体内增殖引起的 ,例如 :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菌、副溶血性弧菌。2 .毒素型。又分由细菌的毒素引起的 ,如肉毒杆菌、葡萄球菌和由食物腐败引起的 ,如过敏性食物中毒。3.其他型。由于蜡状芽孢杆菌、肠球菌等引起的。二是由于人体摄取了…  相似文献   

9.
正食物中毒,泛指所有因为进食了受污染食物、致病细菌、病毒,又或被寄生虫、化学品或天然毒素(例如:有毒蘑菇)感染了的食物。食物中毒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即:化学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霉菌毒素与霉变食品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是一类经常发生的疾病,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损害。民以食为天,保障食品健康安全是政府监管部门的职责,国家已不断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但  相似文献   

10.
正食物中毒,泛指所有因为进食了受污染食物、致病细菌、病毒,又或被寄生虫、化学品或天然毒素(例如:有毒蘑菇)感染了的食物。食物中毒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即:化学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霉菌毒素与霉变食品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是一类经常发生的疾病,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损害。民以食为天,保障食品健康安全是政府监管部门的职责,国家已不断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但一些食品经营企业或个体以掺假、掺杂、伪造等手法达到非法牟利目的,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出现。  相似文献   

11.
近日,卫生部通报,今年第三季度共收到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65起,中毒2382人,其中死亡50人。与2011年同期相比,报告起数减少11%,中毒人数减少26.1%,死亡人数减少18%。按食物中毒原因分析,第三季度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中毒人数最多,占总中毒人数的53.6%,主要是由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肉毒毒素等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是第三季度食物中毒事件造成人  相似文献   

12.
正食物中毒,泛指所有因为进食了受污染食物、致病细菌、病毒,又或被寄生虫、化学品或天然毒素(例如:有毒蘑菇)感染了的食物。食物中毒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即:化学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霉菌毒素与霉变食品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是一类经常发生的疾病,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损害。民以食为天,保障食品健康安全是政府监管部门的职责,国家已不断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但一些食品经营企业或个体以掺假、掺杂、伪造等手法达到非法牟利目的,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出现。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食物中毒检测与食品掺假"专题,由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榕主任技师担  相似文献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截止3月上旬,今年我部已收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15起,中毒407人,死亡10人。现将中毒情况通报如下:一、食物中毒情况(一)食物中毒报告情况 时间  报告起数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1月   5   168   1 2月82327 3月(1-10日)272 合计1540710  (二)食物中毒分类情况1、按病因分类 中毒原因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细菌性食物中毒    4    1 化学性食物中毒3394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284 其他食物中毒361 合计40710  发生中毒人数最多的是化学性食…  相似文献   

14.
食事资讯     
2000年全国食物中毒超六千 2000年,卫生部收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150起,有6237人中毒,135人死亡。这是卫生部近日向传媒通报的一个内容。 据介绍,细菌性食物中毒人数最多;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生率最高,死亡人数最多;学生集体食堂中毒人数最多;家庭就餐引起中毒的致残数最多。在食物中毒的原因中,由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问题十分突出,主要是人为投毒和家药不合理使用造成食物污染所致;细菌性食物中毒未得到有效控制;有毒动植物中毒不容忽视。有关报告表明:我国目前没有疯牛病 农业部的有关评估报告显示:由于管…  相似文献   

15.
正说起食物中毒,大家并不陌生,但具体什么是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由什么引起的?遇到食物中毒该怎么办?一、食物中毒分类(一)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食物在加工、运输、销售、贮存过程中受到某些致病微生物污染,并在食品中急剧繁殖,从而使食品中存在大量细菌或产生大量的细菌毒素,人食后发生中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04—2014年北京市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提出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14年的食物中毒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4年共发生食物中毒事件468起,报告发病总人数为7 199人,死亡1人。食物中毒事件总体呈下降趋势,2010—2014年趋于平稳,高峰主要集中在8、9月份。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责任单位主要是餐饮单位(143起,1 739人)和企事业单位食堂(118起,2 145人),事件数和发病人数均排在前两位。主要致病因素为细菌、有毒植物和化学物。细菌性因素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18.36%,38/207)、金黄色葡萄球菌(13.53%,28/207)、变形杆菌(12.56%,26/207)等为主,有毒植物因素主要是菜豆(89.14%,156/175),化学性因素主要以亚硝酸盐(76.09%,35/46)为主。结论应开展预防有毒植物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加大对餐饮单位和集体单位食堂的监管。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 :2 0 0 1年第一季度 ,我部共收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 38起 ,中毒 734人 ,死亡 4 0人。现将中毒情况通报如下一、食物中毒情况(一 )食物中毒报告情况时间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1月 13 13 9182月 17 2 91153月 8 3 0 47合计 3 8 73 4 40   (二 )食物中毒发生情况1 按致病原因分类中毒原因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细菌性食物中毒 12 10化学性食物中毒 3 160 43 5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3 84其它食物中毒 3 10 11合 计 3 873 4 40  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生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最多。2 按就餐形式分类就餐形…  相似文献   

18.
正食物中毒,泛指所有因为进食了受污染食物、致病细菌、病毒,又或被寄生虫、化学品或天然毒素(例如:有毒蘑菇)感染了的食物。食物中毒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即:化学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霉菌毒素与霉变食品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是一类经常发生的疾病,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9.
鸡肉含蛋白质23.2%,是动物性食物之最,深受人们喜爱。禽肉的消费量仅次于猪肉,1995年我国禽肉总产量为934.7万吨,1998年上海市郊上市肉禽将达到1.6亿羽。 肉类食品易受微生物污染,弓巧玲等报道某城市在全部食物中毒事件中,由细菌性引起的占62.5%,而由肉与肉制品引起的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73.3%,其中沙门氏菌污染是主要原因。据我国查明的128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由肉类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以及微生物学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疾控中心27例明确诊断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相关资料,对其食用过的食品、呕吐物、粪便进行检验,同时对8名中毒事件厨师进行手试子检验,同时对5个中毒事件食品操作间进行采样检查,调查中毒原因。结果:在27例患者的食品中检验出22株细菌、在呕吐物中检验出13株细菌、在厨具中检验出78株细菌、手试子检验出35株细菌、粪便中检验出28株细菌,共176株细菌。细菌种类中副溶血性弧菌所占比例最高(38.6%),其次为沙门菌,而后依次为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与金黄葡萄球菌。结论:微生物检验能够明确细菌感染具体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