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深刻地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文章在介绍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手机媒体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利、弊,最后创造性地提出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正面影响和积极作用,以增强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澳门电讯与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合作推出智达3G手机移动银行服务,这项由两家公司合作推出的服务,首先使用3G网络进行移动银行服务,使用者只需用移动电话通过澳门电讯的移动网络,即可进行理财与投资。澳门地区有7个移动电话网络在运营。因此,当地消费者要使用这项新推出的移动银行服务,仅需在正常话费的基础上,每月多交10澳门元(约合1.25美元),作为使用本地移动互联网的费用即可。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随处可见手机等移动终端快速上网、看电影、看电视、网游和阅读等网络形式。文章主要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的概念、业务和技术体系,移动互联网体系架构和移动管理。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因此而呈现出一系列的新特点。本文概括了这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更有效的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管理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以互联网、移动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发展和普及,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分析新媒体在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所具有的优势,探索运用新媒体做好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即:利用新媒体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利用新媒体畅通诉求渠道,搭建沟通桥梁;利用新媒体创新民主管理,拓宽民主渠道;利用新媒体建立学习平台,打造教育载体。  相似文献   

6.
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把握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特性,抓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带来的机遇,转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模式,完善校园网络教育平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培养学生意见领袖,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手机作为一种新型营销平台,其应用价值日益凸显。企业应该发挥手机营销的优势,把握目标群体的心理,通过制作富有创意的APP、挖掘手机互动与分享功能、给予用户实惠便利、营造舒适的手机体验环境等多种策略,达到营销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辅导员思政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如何掌握和利用好移动互联网平台开展思政工作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文章主要分析了在新时代高校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其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挑战,从思政工作要从权威和严肃转向接地气和务实、搭建网络新型思政育人平台、学会运用网言网语三个方面分析了使用互联网思维开展思政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北京联龙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手机浏览器——星际Gorilia3.0.采用人性化设计.技术含量高.让普通手机成为了可与PC相媲美的互联网访问移动终端.使手机用户快速、安全、实惠地移动访问互联网。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力提倡互联网+产业发展,高校作为国家的未来人才培养基地,当然也不能落后。而且互联网+的移动通信特性,更加能够发挥出移动终端设备的优越性。本文就高校应用的课程平台进行研究,在互联网+移动学习终端平台的建立,通过相关技术,实现与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更新,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时存在的常见法律问题,在分析高校就业法制教育工作缺失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从就业法制知识普及、就业法律问题发现、就业法律困难援助、就业法制教育保障等四方面建立健全高校就业法制教育工作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实现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以及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运用市场营销理论,根据就业市场的特点提出积极开拓市场的策略,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种方式积极开拓有形的市场.同时利用网络开拓无形市场,使有形与无形措施结合起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3.
就业帮扶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探索和枸建符合西安工程大学毕业生实际的就业指导、信息搜集指导、就业补助、社会适应能力、心理辅导及政策指导等层面的就业帮扶.指出就业帮扶模式在高校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综合素质。而且能够提升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的实效,实现毕业生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会导致大学生总体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加剧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并使得大学生就业质量进一步下降。化解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需要政府、高校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其中政府作为是关键,高校加大服务力度是重要环节,大学生积极应对是根本。应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既要有短期的措施,又要反思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长效的危机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评述就业问题的不同观点来导入就业实体、就业现场和就业事务的概念,并试图通过就业概念模型和就业运作模型提出一个全新的大学生就业理论模型。最后,基于此模型,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成因。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是否签订就业协议和就业满意度作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衡量指标,分别利用Logistic模型和普通回归模型,从学习成绩、社会关系背景、实践能力和就业态度等四个方面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求职心态对其就业竞争力影响最为显著,而专业成绩虽然对就业竞争力有正向影响,但作用并不显著。本研究对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和措施,以期创新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许多大学生在就业时,往往把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混淆,其实它们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高校毕业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过去"分配就业"传统机制的影响下,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依据的是国家有关政策,但其形式并没有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真正的劳动关系.而目前用人单位一般实行的是劳动合同制,这就要求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工作,必须以签订合同的形式来确立彼此之间的劳动关系.因此,高校毕业生在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就业的过程中,应经签订"就业协议书"和签订"劳动(所用)合同"两个过程.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职院校快速发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一系列新问题,就业率面临挑战,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突显.文章从高职院校完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体系、探索就业工作模式、延伸就业指导内涵、提高学生就业素质、培养学生正确职业意识和良好职业道德等方面探讨高职院校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激烈竞争的就业环境、大学生就业目标的实现、就业工作的内在本质要求高校实现就业工作“全员化”。大学生就业工作“全员化”具有广泛性、全面性、连续性、针对性、实效性的特点。高校要以学校“一把手工程”为龙头,以学院自主开展就业工作为关键,以发挥教师的作用为基础,构建学校、学院和教师“三位一体、全员参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