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甘薯,俗称白薯、红薯或蕃薯。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草本植物地下块根,含有丰富的糖、淀粉、纤维素及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等。甘薯食品香甜可口,独具风味,人称甘薯是  相似文献   

2.
我国红薯产量高,过去除了加工成粉条粉皮外,绝大部分用来作喂猪饲料,造成很大浪费。近几年来,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纷纷将红薯(甘薯)作为营养佳品,甚至作药食用,掀起了一场吃甘薯的热潮。因为现代科学证明,甘薯有丰富的营养,其营养全面程度远远超过了大米和面粉。大米和面粉中有稀少的赖氨酸,而甘薯很丰富,维生素B_1为大米的7  相似文献   

3.
甘薯代替部分红枣制取果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刚 《食品科学》1993,14(2):35-36
<正>我国甘薯资源丰富,所含营养物质较多,价格低廉,易于运输加工.用来代替部分红枣制取果酱,不失为一条开发甘薯深度加工的好途径.薯类中含量最多的营养成份是淀粉,其蛋  相似文献   

4.
甘薯食品加工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甘薯(IpomoeabatatasLAM.)属旋花科甘薯属,俗称红薯、白薯、番薯、地瓜、山芋、红苕。甘薯因其产量高、抗干旱、耐瘠薄、适应性广及营养丰富,已成为全球性种植的主要块根作物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轻化工业及饲料工业。我国是世界上甘薯最大的生产国,占世界甘薯生产量(1.33亿t)的88%。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营养和品质越来越讲究,因此,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食用纤维的甘薯又重新回到人们的餐桌,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力发展甘薯综合加工,使其形成产业链,对于充分利用我国的甘薯资源、扩大产品用途、改善人们食物结构、提高农民…  相似文献   

5.
甘薯收获后短期存放营养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汝湘 《食品科学》1990,11(11):44-46
<正>甘薯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它含有大量糖、淀粉和维生素B、E、A、C,特别是一些良好的食用品种,维生素A和C含量比胡萝  相似文献   

6.
甘薯淀粉加工中对PH值控制的研究王彩云,常学东,贡文伦我国甘薯资源极为丰富,在全国的分布也广,北至吉林省,南至海南省都可以种植,尤其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更多。甘著的营养很丰富,鲜甘薯含水分60%一80%,含碳水化合物10%一30%,其中...  相似文献   

7.
即食甘薯淀粉粕点心的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福江  李岩 《食品科学》1996,17(3):70-71
即食甘薯淀粉粕点心的工艺探讨赵福江,李岩河北农技师院食品工程系066600甘薯,营养丰富,长期食用能延年益寿,有较强的保健功效,甘薯制品在国内外市场形成一股热潮。而甘薯淀粉粕为甘薯淀粉生产后期分离出的渣粕。大部分未被开发利用而废弃掉,污染了环境。本工...  相似文献   

8.
甘薯又名红薯、红苕、番薯、白薯、山芋、地瓜等,主要食用部分是地下肥大的块根,其营养丰富,可粮菜兼用,是我国广大人民喜爱的一种营养保健食品。甘薯根块对温度十分敏感,既怕热又怕冷。温度过高易生芽,过低易干缩糠心和腐烂,影响品质和加工。经多次试验研究,甘薯窖藏是一种成本低廉,方便宜行的安全贮藏法。现将甘薯窖藏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6):61-61
日本发明了用甘薯的叶茎根块作原料,加入适量糖分酿造蒸馏酒及发酵酒,制作营养丰富的保健酒。  相似文献   

10.
甘薯,又名红薯、白薯、山芋、地瓜、属旋花科植物。甘薯营养丰富,易于加工,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保健价值。本文介绍了甘薯软糖的原料组成,工艺流程、操作要点、质量标准等项要求.  相似文献   

11.
甘薯软糖的试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又名红薯、白薯、山芋、地瓜、属旋花科植物。甘薯营养丰富,易于加工,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保健价值,本文介绍了甘薯软糖的原料组成,工艺流程,操作要点,质量标准等项要求。  相似文献   

12.
薯类因其营养及加工的高价值 ,目前已成为一种世界性开发食品 ,以薯类为原料的食品加工和综合利用正在各国兴起。薯类中产量最高的是甘薯 ,且营养丰富。据分析 ,每kg鲜薯含胡萝卜素 40~12 0mg、维生素C 14 0~ 2 80mg ,且含淀粉 2 0 %、可溶性糖 3 %、蛋白质2 3 % ,赖氨酸含量比米面高 1 5倍以上 ,可加工成多种系列的美味食品。当前国外重点加工开发甘薯主要用于 :制淀粉 每 10 0kg鲜薯可制淀粉 2 0kg ,余下粉渣酿酒 7~ 8kg ,可增值 3~ 4倍。甘薯粉细 ,易糖化 ,面粉中掺入甘薯粉 ,可改进面包食味和品质。日本以甘薯淀粉为…  相似文献   

13.
以甘薯和南瓜的原浆及鲜乳为乳酸菌的发酵基质,经加工处理、调配后进行乳酸发酵,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酸奶的最佳配方和发酵的最适工艺参数,制成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并具有保健功效的甘薯南瓜酸奶.结果表明:该酸奶乳的最佳配方为牛乳用量为75%,甘薯浆与南瓜浆的体积比2:1,糖用量5%;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前发酵温度为40℃,前发酵时间为7h,接种量为5%.  相似文献   

14.
<正>BI营养制品公司日前推出一种新型的粉末产品,使用了古老而又为现代熟知的农作物:甘薯。据BI公司表示,新的甘薯粉末是一种优良的营养物质,含有必须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和纤维。产品的味道清新,可用于多种领域,且符合清洁标签标准,是一种消费者友好型产品。甘薯中含有钙、铁、维生素A和蛋白质。BI公司的甘薯粉末含有完整的甘薯营养,而新甘薯粉末中的膳食纤维含量更是高达35%,是传统普通甘薯粉末的4倍。产品入口带有轻微的甜味,并且混合了葡  相似文献   

15.
以宁紫1号、徐053601、廊薯7-12、福薯2号和冀薯65五个品种甘薯茎叶为原料,分别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及喷雾干燥3种方法结合超微粉碎技术制备甘薯茎叶粉,比较分析了3种干燥方法所得甘薯茎叶粉的总酚、总黄酮、总糖含量及氨基酸组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甘薯茎叶粉品质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的甘薯茎叶粉呈现较高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此外,经热风干燥的甘薯茎叶粉的甘氨酸和苏氨酸含量有所增加;喷雾干燥甘薯茎叶粉总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2种干燥方法;干燥方法对总糖含量影响不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甘薯茎叶粉的营养及功能特性评价指标分别为甘氨酸、苏氨酸和总黄酮含量;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筛选出最适宜制粉的甘薯茎叶品种为徐053601,其次为廊薯7-12。综合考虑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对甘薯茎叶粉营养及功能特性方面的影响,确定热风干燥为甘薯茎叶粉的最佳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甘薯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价格低廉,同时淀粉等生物质含量高,营养丰富,以甘薯为原料通过发酵生产生物质产品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甘薯也有氮含量低、黏度高等特点,给发酵技术带来困难,因此,许多学者开展了相关研究以不断提升甘薯发酵技术水平。从甘薯发酵产品、加工技术要点、技术瓶颈、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甘薯的精加工、深加工以及优化甘薯发酵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甘薯与保健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甘薯,为旋花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它起源于美洲中部和南美洲西北部的热带地区。16世纪后叶引入中国。一、甘薯的营养及药用价值甘薯的营养丰富,易消化,利吸收。据科学分析,甘薯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所含蛋白质为2%,糖为29%,脂肪为0.2%,维生素A、Bl、B。、C和尼克酸等均比其他粮食作物高,甚至高出4~7倍,所含的纤维素高达7%~8%,还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还含有一种胶原和粘液多糖的物质,能帮助人体保持酸碱平衡。有益于健康。甘薯还可制成淀粉、粉条、饴糖、味精、酒、醋等,也是制药的原料,如…  相似文献   

18.
甘薯饮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鲜甘薯为研究原料,采用对比分析、正交试验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甘薯取汁、澄清和配方等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5℃温度下,鲜甘薯切碎后按1∶1加入冷开水混匀榨汁,所得甘薯汁以pH4.5、时间2h、温度60℃酶法处理效果最佳;用鲜甘薯原汁150ml/L,蔗糖120g/L,柠檬酸2g/L,蜂蜜5g/L,饮品调料0.8g/L调配饮料,制得营养丰富、清凉爽口、风味独特的甘薯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19.
甘薯与人体健康陈志德,林长平甘薯又名红薯、番薯、山芋等,属旋花科蔓生草本植物。它不仅是高产粮食作物,而且也是美味蔬菜。块根既可蒸煮烘烤直接食用,亦可炒、炸、溜等做出多道菜肴,其嫩茎叶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无公害绿叶类蔬菜。甘薯味甘、性平、补中、和血、暖胃...  相似文献   

20.
甘薯是天然保健食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1 甘薯的生产概况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n]是旋花科(Convolvulaceae)甘薯属(IpomoeaL.)的一个重要栽培种,又名红薯、白薯、番薯、红苕、地瓜等。为蔓生性草本植物。 甘著原产于南美的秘鲁、厄瓜多尔、墨西时一带,因其具有适应性广、繁殖力强、栽培简便、高产稳收、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等特点,全世界有111个国家或地区种植甘薯,其中有101个属于发展中国家。其主要产区位于北纬40°以南。目前甘薯在世界粮食生产中总产排列为第7位,预计21世纪它将上升为世界上第五大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