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D2D通信是允许两个相邻用户在通过基站的控制下共享蜂窝用户的频谱资源来直接通信的技术。D2D用户与蜂窝用户共享资源而引入的额外干扰会降低系统的性能,因此资源分配成为D2D通信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D2D用户密集场景下最大可接入数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着色的资源分配算法,其中将D2D用户对视为一个顶点,蜂窝用户的资源视为一个个簇,对顶点进行着色即对其分簇。仿真分析可以看出,所提出的方案能够增加网络最大可接入的D2D用户对的数量,有效提高了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D2D通信复用蜂窝用户频谱可以提高系统吞吐量和频谱利用率但会产生严重的同频干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联合资源分配方案,该方案在保证系统用户通信质量的条件下最大化系统吞吐量,首先设计一种基于吞吐量最优化的模式选择方案,然后采用混合遗传算法对D2D用户分配信道,最后在已知信道分配向量的前提下通过混合灰狼优化算法对D2D用户进行功率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相对其他方案能够有效提高20%系统总吞吐量和降低90%蜂窝用户受到的干扰,还能提高收敛效果和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3.
下一代移动网络通信中引入了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和可伸缩视频编码以解决视频多播中有限的资源分配问题。为了提高系统用户的容量和用户接收视频质量,在传统蜂窝网络中引入了基于D2D网络的联合模式选择和资源分配技术以提高系统整体效用。首先联合D2D用户和蜂窝用户进行资源分配,在保证蜂窝用户和D2D发送用户通信的最低QOS时,最大化D2D接入系统网络的数量;然后分析了该混合网络模型下的视频层选择调制编码级别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基于D2D用户接入控制和系统资源分配两个子问题的贪婪算法。仿真实验证明,该混合网络视频多播模型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移动网络通信的吞吐量和增加了系统用户容量,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视频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电力物联网中为了提高D2D(device-to-device)网络的频谱效率和系统能效,考虑不完美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鲁棒能效最大的资源分配算法。考虑D2D用户最大发射功率约束、蜂窝用户功率约束和共道干扰功率约束,建立下垫式频谱共享模式下混合蜂窝/D2D通信的上行传输资源分配模型;考虑蜂窝用户干扰中断约束,基于最小最大概率机和辅助变量法,将原非凸优化问题转换为凸优化求解。基于凸优化理论,获得鲁棒资源分配问题的解析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构建了一种基于最优功率分配原则的D2D用户通信质量分析算法,能够促进通信网络吞吐量获得明显提高,从而为D2D用户提供最佳资源分配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构建得到的资源分配算法实现了吞吐量的显著提高,表现出比其它两种算法更优的计算性能。当D2D用户不断变多后,所有算法都获得了更高的吞吐量。在同样的D2D用户数情况下,采用资源分配算法可以获得比其它算法更优的运算性能。当最大发射功率提高后,吞吐量也明显上升,显著改善了算法性能。当蜂窝用户在系统中的最小速率需求持续提高后,将会引起整个系统出现吞吐量持续减小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针对D2D通信中用户复用频谱资源时产生的同频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猎食者优化算法,对D2D用户进行功率控制。它在满足系统用户通信质量的约束条件下,根据猎人向猎物移动位置和猎物向最安全位置移动的规则来调整D2D发射功率,为了保持搜索与开发的平衡,提高收敛速度和寻优精度,采用Sobol序列对种群进行初始化,并且在猎食者位置更新公式中引入水波动态自适应因子,从而确定D2D用户最佳发射功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不仅可以提高系统总吞吐量和降低蜂窝用户受到的干扰,还可以提高收敛速度和寻优精度。  相似文献   

7.
在D2D通信中,当源节点与目的节点间的距离过大时,可以通过引入中继节点来改善通信质量。当通信衰落严重时,单中继无法有效改善通信质量,此时可以引入多中继参与通信。针对D2D网络多中继通信,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中Q-learning算法的多中继选择机制。首先,判断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通信是否需要合作中继;其次,通过考虑D2D网络中通信能量消耗来对Q-learning算法中的Q函数的回报值进行定义;最后,通过计算D2D通信传输距离和通信接收端信噪比得出满意度函数。综合考虑回报值和满意度,获得协作中继集。仿真结果表明,基于Q-learning算法的多中继协作可以显著减少传输延迟,平衡网络负载。  相似文献   

8.
针对OFDMA通信系统多小区间的同频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OFDMA系统下行链路的基于干扰的动态子载波分配方案。该方案与接入控制和功率控制相结合,通过最大化同频子载波用户之间的距离,降低同频用户的发射功率,减小同频信道的干扰,保证每个用户的QoS要求,提高无线资源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方案相比,该方案既可以很好地保证用户的QoS要求,又能充分利用频谱资源以保障系统吞吐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终端用户产生计算任务大小动态变化以及在工业物联网场景下业务的低时延、低能耗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意愿度的D2D(device to device)协助的工业物联网资源分配模型。首先在用户层,每隔时隙t,由概率分布函数更新用户成为资源给予端的意愿度,在移动边缘计算(MEC)服务器层,使MEC具有决策功能,能对终端上传任务做出判断,寻找出合适的MEC处理;其次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将终端产生的任务匹配到对应的层进行处理;最后在资源分配阶段,为解决Q-learning里Q表难以实时更新的问题,提出N-DQN算法,使用双层神经网络相互拟合。仿真表明所提策略较传统方法,系统能耗降低约10%,系统时延降低约12%。  相似文献   

10.
在线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对架空输电线路本体、通道环境、气象条件、风偏舞动等的实时监测,有效保障了架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但是部分杆塔处于无运营商基站覆盖区域,无法实现在线监测数据回传。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授权频谱终端直接通信技术(Device to Device,D2D)的无信号区在线监测数据传输方法。首先,分析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分布特点,选择适用于输电线路环境的频谱资源,建立装置间直接通信的路损模型;然后,采用基于先听后发的信道接入机制,实现与已有通信技术的友好共存;最后,结合无信号区输电线路信道环境,采用基于定向天线的传输路由进行信息中继。对本技术的仿真验证结果显示本方法可以在降低天线的传输功率、提高整个监测网络的生存时间和稳定工作时间基础上,保障在线监测数据高速率可靠回传。  相似文献   

11.
针对硅通孔(through-silicon-via,TSV)的生产成本高,占用面积大等问题,首先对三维片上网络(3D NoC)进行测试规划研究,将测试规划得到的最短测试时间作为约束条件,采用改进的量子进化算法优化测试占用的TSV数量,将各层的TSV按照需求进行配置,并将TSV合理有效地分配给各个内核,以在有限的TSV数量下,降低硬件开销,提高利用率,同时,探讨TSV的分配对测试时间的影响。算法中,引入量子旋转门旋转角动态调整策略和量子变异策略,以提高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和收敛速度,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将ITC’02基准电路作为仿真实验对象,由实验结果可得,本算法能够快速地收敛到最佳解,有效的减小了测试时间,优化了TSV数量,提高了TSV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网络编码在均衡网络负载、节省网络负载,提高网络鲁棒性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经典的完全网络编码方案能够提高系统传输的可靠性,却造成了无线链路带宽资源的浪费。在分析研究完全网络编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邻居节点辅助编码方案,基于NS2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编码方法能够明显提高网络吞吐量,减小传输方案设计复杂度。并且节点能够通过邻居节点的发送通知快速停止发送无效数据包,从而可以节约信道资源。  相似文献   

13.
低压台区“源网荷储”友好互动带来用户侧智能控制设备、传感器接入需求,迫切需要面向本地HPLC+RF自组织网络技术体制,设计针对外部设备接入的安全高效身份认证方法。文中提出一种适应自组织网络的、去中心化的安全认证方案,通过台区边设备、可信代理、端设备建立本地认证链,相比现采集终端到主站的集中式认证方式,该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因本地自组网网络层级加深而不断增长的安全交互开销,同时有效抵御本地自组织网络多级中继节点被挟持、流量嗅探等网络攻击。通过模拟低压台区本地自组织网络不同中继深度、不同规模外部设备接入多种场景,仿真计算获得外部设备接入台区本地通信网络安全认证交互所消耗通信资源定量分析结果,通过对比集中式认证方式,文中所提认证方案的平均资源消耗量可降低25%,且随着网络拓扑与终端规模的增长,通信资源节省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To coordinate inter-cell interference, a multicell adaptive power allocation scheme is proposed for downlink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FDMA) cellular systems. This scheme uses the difference of the 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 (SINR) between the co-subchannels of adjacent cells to balance SINR for coordinating the transmit power in the co-subchannels. The scheme can improve edge user performance, reduce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co-subchannels of adjacent cells and improve radio resource utility.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heme can balance system performance and ensure system throughput.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2008, 31(1): 71–74 [译自: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相似文献   

15.
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电网MIS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献崇  康俊霞  谢芳 《电源技术》2012,36(6):832-833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是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智能电网中各项电力指标的识别和测定。在此基础之上的信息管理系统,更可以有效地对电力系统基础设施资源进行整合,进而提高电力系统通信水平,改善当前电力系统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