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大石门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后坝坡左侧岸坡自然坡度约63°~70°,坡高壁陡。该左岸高边坡紧临厂址区,最近距离约40 m。采用FLAC3D对其边坡开挖前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原边坡现状基本稳定,但工程蓄水后由于左岸绕坝渗流的影响,边坡易失去稳定。为保证工程的运行及厂区安全,对大坝下游左岸砂砾边坡进行处理,砂砾石岸坡削坡高度约134 m,之后再进行边坡内外排水处理。根据不同开挖高程,分析施工期边坡开挖的稳定性,为施工期边坡开挖的施工安全措施及施工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溪洛渡水电站拱肩槽及进水口高边坡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溪洛渡水电站的拱肩槽开挖高边坡最高约250 m, 进 水口开挖高边坡最高约160 m,其稳定性是复杂的空间问题。通过对拱肩槽及进水口边坡的应力场、位移场和破坏区域模拟计算表明: 拱肩槽、进水口边坡在拟订的开挖坡比条件下整体 均处于稳定状态。边坡局部稳定性分析表明: 拱肩槽、进水口边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稳定 性块体,对边坡开挖施工和后期工程运行存在不同程度威胁。针对研究中发现的上述问题提 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陶忠平  沈晓 《人民长江》2005,36(9):11-13
对柴石滩水库溢洪道引渠段高边坡(高126 m)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断层构造进行了评述介绍,并从岩体结构面和边坡变形破坏方面分析了高边坡的稳定性.为确保高边坡的稳定最终选取9个典型断面,采取设置抗滑桩、锚杆、锚索、排水洞、排水孔等工程处理措施.该边坡几年的运行实践和观测资料表明,边坡已处于稳定状态,溢洪道引渠段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合理,边坡加固措施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4.
大石门水利枢纽工程左岸高边坡砂卵砾石层覆盖厚度为134 m,运行期砂卵砾石遇水软化,饱和强度仅为13~16 MPa。在常年受水体浸泡且遭遇高烈度地震的情况下,保证百米级砂卵砾石层边坡稳定是设计中的难题。针对砂砾石遇水软化边坡失稳定的问题,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前提下,边坡设计采取以开挖为主的"强开挖、弱支护"设计原则,即用缓于砂砾石稳定边坡坡比开挖,确保边坡在地震工况下不会整体失稳。采用有限元动力分析方法,对地震作用下砂卵砾石高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响应、速度响应、加速度响应程度随着坡高的增加逐渐加大;边坡最危险滑动面发生在坡面靠近第一级马道以下位置,且属于表层滑动;当地震加速度峰值达到0.26 g后,安全系数降低到1.084。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流固耦合(流体-固体的相互作用)方法分析134m砂砾石高边坡运行期的稳定性,包括流固耦合计算原理、高边坡竖向应力计算、高边坡塑性区开展情况分析、高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计算及不考虑排水管作用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边坡最大竖向应力在模型底部位置,达到8.807MPa,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邻近开挖面(临空面)时的应力向平行于坡面方向偏转,符合工程实际情况。边坡开挖后在新坡面上的塑性区范围较小,主要集中于坡面表层土。现在的塑性区基本上出现在河谷或开挖边坡下游较远处,且范围几乎就是表层土,故对高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影响不大。研究结果为渗流作用下的砂砾石高边坡计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锦屏一级水电站右岸为岩质高边坡,地质条件复杂,工程位置重要,其安全性直接影响枢纽区建筑物.为研究右岸高线混凝土系统边坡变形趋势,以其开挖揭示的地质概况的分析为基础,重点分析该边坡的多点位移、外观变形及锚索荷载等监测信息,以期对工程的运行期安全产生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渠道高边坡的稳定直接影响到渠道的安全,为了解边坡变形情况并对边坡在施工期、运行期可能产生的滑坡进行预警,对边坡进行全面的安全监测设计是十分必要的。以南水北调中线某段渠道高边坡为例,开展了安全监测工作。监测项目主要有位移、边坡变形、地下水位监测,根据"互相验证、临时与长期结合、经济合理"的原则,布置水平位移标点、多点位移计、测斜管、渗压计等监测仪器,保证施工期和运行期及时、准确地掌握边坡的变形和地下水位等信息,为评价工程安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对已施工完成的边坡安全监测资料的分析表明,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
岩质高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水电站建设的顺利进行。西南某水电站右岸高边坡岩体卸荷深度大,岩脉、断层、裂隙发育,且施工开挖规模大,边坡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裂缝,对后续施工和运行期的稳定性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针对该水电站岩质高边坡出现裂缝的现象,结合该边坡的地质资料、监测成果及施工情况,综合分析了边坡出现裂缝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对类似工程的勘探、监测分析和工程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龙滩水电站高边坡处理的预应力锚索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金玉  赵红敏 《红水河》2004,23(3):15-18,21
龙滩水电站边坡地质条件复杂,进水口边坡最大坡高达420m,为保证左右岸高边坡的整体稳定和工程的长期运行安全,左右岸边坡加固支护中采用了1000kN、2000kN和3000kN级预应力锚索,来提高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论文主要介绍了预应力锚索的设计、构造及张拉程序等。  相似文献   

10.
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高边坡的开挖高度达到530 m,断层发育,岩体卸荷深度大,地质条件十分复杂,边坡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稳定性问题突出。对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高边坡开挖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详细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左岸高边坡的应力、位移、稳定性等变化情况,并与实际监测情况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高边坡除局部出现拉应力集中现象外,其余基本处于三向受压状态,边坡变形主要为指向临空面的向下变形与卸载回弹变形,除部分块体外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较好;施工过程中需要注重合理的开挖支护程序。  相似文献   

11.
隔河岩电站边坡预应力锚索加固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隔河岩电站东侧自然边坡的潜在不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电站的安全运行,为此,对该边坡采取了削坡和预应力锚索加固等处理,同时采用预应力锚索测力计及深部位移监测仪器对边坡加固及整治效果进行动态监控。监测成果表明:加固整治效果明显,目前,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关 键 词:高边坡;预应力监测;锚索测力计;深部位移监测  相似文献   

12.
柴石滩水库溢洪道进口高边坡处于枢纽重要部位,高度大(工程边坡高110m,自然边坡高220m),坡度平均60°,坡中含有70m宽,65m高的全风化粘板岩和白云岩段,坡内还有地下水活动,施工难度大,工期紧,边坡处理措施比较齐全,对同类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江  张伟 《陕西水利》2014,(1):78-80
现场监测是保证边坡等岩土工程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监测成果的分析也是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某土石坝高边坡工程的实测数据资料,建立回归模型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得出:高边坡垂直位移受到温度的强烈影响,水平位移变化规律性较差,两岸高边坡均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舟曲县白龙江虎家崖水电站前池高边坡工程,由于F7断层及其影响带的共同作用,造成了高边坡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坍塌掉块,边坡底部坡角失稳,严重影响了施工期及运行期的前池边坡安全。在工程设计中,不但规划出了合理的设计方案,而且提出了可行的边坡监测方案。工程治理完成后,对安全监测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肯定了治理方案的合理性及运行过程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三峡船闸结构复杂,高边坡稳定与否关系到其施工与运行安全.着重研究船闸闸室开挖与锚固快速施工技术方案,提出的锚固支护施工措施对控制边坡塑性变形有很好地作用.监测资料数据分析表明,船闸高边坡整体结构稳定,直立边坡变形量小于设计允许值.充分说明了施工技术方案可行,措施合理,成效显箸,为高边坡工程提供借鉴资料.  相似文献   

16.
龙滩水电站进水口高边坡是典型的反倾向层状结构岩质边坡。边坡最大组合坡高达420m,上游与倾倒蠕变岩体自然边坡连成一体,坡脚布置有9条大直径引水隧洞,其下与导流洞进口开挖区连成一片,形成轮廓复杂的高边坡。蠕变岩体边坡与进水口开挖边坡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电站的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行,其稳定处理措施是龙滩工程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之一。通过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边坡综合治理措施。目前边坡施工已经完成,监测资料表明,边坡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7.
结合某水电站工程,研究数字活动测斜仪在水电站高边坡位移监测中的应用方法。测斜仪在高边坡位移监测中的应用较少,测斜管安装质量对最终的监测效果影响较大,采用测斜仪钻孔施工后可同时监测水位等信息,可充分利用钻孔。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研究了钻孔施工方法及测斜仪监测原理,监测结果表明:管理厂房边坡及右岸边坡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二滩水电站两岸地形陡峻,建设电站形成了许多高边坡。这些边坡的稳定和安全,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及运行期建筑物安全的保证。二滩工程高边坡的设计和施工认真做好了几个方面的工作:即:选择最优坡比,采用锚杆、锚索、喷混凝土等先进的加固措施并合理确定边坡角,采用减震爆破,加强变形监测等,使整个电站的高边坡工程顺利竣工。二滩电站高边坡设计的思路是正确的,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龙滩水电站左岸地下厂房进水口高边坡是典型的倒倾蠕变岩体边坡。倒倾蠕变岩体的坡体体积约1 288万m3,进水口开挖后,将形成最大组合坡高达420 m的倒倾蠕变岩体边坡,该边坡是否会发生弯曲倾倒变形、稳定性如何,成为龙滩水电站工程必须解决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倒倾蠕变岩体破坏机理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评价倒倾蠕变岩体边坡稳定分析的方法及工程防治措施,形成了一整套针对倒倾变形体结构岩质高边坡的综合分析方法和综合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三峡水电站船闸在山体中开挖修建,最大边坡高170 m,最高直立墙68 m.采用预应力锚索对边坡加固.本文介绍了预应力锚索在永久船闸高边坡加固处理中的应用,并结合监测资料就锚索应用中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