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中的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是信号与系统整个课程的理论重点。而专科学生普遍存在数学基础差、对学习没有信心、自制力差等特点,教师单一教授某一部分理论知识,并不能有效地让专科学生掌握,所以提出比较法教授信号与系统课程理论,以山东广播电视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专科学生为例,通过比较法学习信号与系统的重点内容三大变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较法授课让该专业学生快速有效的学习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专科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从而建立专科学生的自信,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Matlab在"信号与系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学生在学习"信号与系统"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该课程教学中引入Matlab软件辅助课程教学的思路.通过运用Matlab实现信号时域运算的演示、频域抽样定理等具体实例,说明引入Matlab软件对改善"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信号与系统”课程体系剖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本文对该课程的体系进行了剖析,对串行体系结构和并行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总结提出了树状知识结构。该结构将“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知识按照由树根向各知识点扩展的结构组织起来,使课程体系结构清晰,便于联想学习和扩展学习等,为教师教学和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信号与系统课程特点的分析以及对高职院校学生学情的研究,提出将MATLAB软件用于信号与系统的教学和实验,实践证明,将MATLAB运用到信号与系统的教学中,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瓶颈,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最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由于其理论性强,在现有教学模式下,学生普遍感到难学难懂、兴趣不足。基于此,本文将当前流行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设计理念引入“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首先,提出融媒体辅助学习平台的设计方案;而后基于该平台,探索“信号与系统”教学新模式。通过融媒体平台的引入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可望进一步提高“信号与系统”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当前流行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设计理念引入“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首先,提出融媒体辅助学习平台的设计方案,而后基于该平台,探索“信号与系统”教学新模式。通过融媒体平台的引入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可望进一步提高“信号与系统”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信号与系统"课程里的"信号"以及"系统"的基本原理,将知识构建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工程应用案例,并在实践环节设计综合创新实验,初步探讨了工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新方法.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号与系统”是电气信息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针对该课程的特点,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突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及加强实践教学等一系列课程改革,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信号与系统基本理论,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网上评教及后续课程的评价表明,“信号与系统”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在“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中除了要传授给学生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文中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在“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只有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真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Matlab在"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针对"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本文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从激发学习兴趣、难点内容理解、数据采集工具箱辅助交互式教学、可视化教学等几个具体方面讨论了利用Matlab提供的工具箱及各类函数将Matlab软件引入该课程教学的思路和探索,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例子.力求通过Matlab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效率, 为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探索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是电类工科本科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随着近几年本科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基础有较大差距,以数学方法为主要分析工具的"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往往难以调动一些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本文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从学生专业、学习基础及课内课外等几方面考虑出发进行教学改革.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切实可行,教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对"信号与系统"课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思考.在分析"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着重阐述了课堂互动方式、作业本互动方式以及学习论坛互动方式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重点介绍了本课程的学习论坛可支持公式的在线输入,解决了本课程网络互动难以广泛开展的难题.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教学互动方式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以信息控制为主线,优化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探讨了自动化专业开设信号类课程的必要性.根据自动化专业先修课程情况和学时数限制,将原"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的部分内容,融合成"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材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作为本科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在实际教学中屡陷窘境。本文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改革实践提出驱动式教学方案,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模式。我们通过引入自制虚拟实验平台,使学生的学习模式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究,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Matlab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Matlab软件,以复合信号分离为例,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的谱分析、数字滤波器设计和信号滤波这三个过程进行了仿真实现,给出了仿真结果。将Matlab应用于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抽样定理是"信号与系统"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抽样定理,是课堂教学中的关键问题。本文对难理解的抽样定理进行解析,通过问题法、案例法、图形演示法和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说明它的用法,加深概念的理解,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信号与系统"与"通信原理"两课程,均是电子信息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信号与系统"作为"通信原理"的先修课之一,为"通信原理"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储备。而"通信原理"的顺利开展,不仅要紧密联系"信号与系统"中的相关概念,更会对"信号与系统"加深理解。本文梳理了"通信原理"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一些"信号与系统"课程中的知识点,并对两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给予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现有"信号与系统"及"信号处理"两门课程的教材对带通信号的采样定理未给出详细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带通信号采样定理的理解。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从带通信号采样定理的引入、推导及举例等几个基本环节,对带通信号采样定理作简要描述,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易于学生掌握的《信号与系统》课程中卷积运算图解法的教学方法。在卷积运算的图解法中,参变量t的不同区间的划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总结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每次只允许一次边界跨越”的参变量t区间划分的原则。按照该原则,学生很容易掌握参变量t的区间划分方法和积分上下限的确定,计算出准确的卷积积分结果。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此方法深受学生欢迎,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的教学特点,探讨了如何通过教学方法改革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介绍了函数关系定性分析、案例分析和对比教学等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综合运用情况.笔者并对应不同的教学内容分析了各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