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中主要杂质元素的特性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炼钢过程中,常将炼钢原料中大量的杂质元素带入钢液中,其中部分最终残留在钢中成为残余元素,对钢材性能产生有害影响,成为造成钢材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文中分析了钢中常见的杂质元素及残余元素的来源和分类,对国内外钢铁产品的杂质残余元素进行了比较,总结了残余元素对钢使用性能及加工工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纯净钢生产技术及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近年来国外主要炼钢厂生产纯净钢钢中杂质元素控制技术的发展,系统分析了钢中氧、碳、氮、硫、磷、氢等元素在钢中行为和降低杂质元素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初步研究了稀土和砱在淬火钢回火时在原奥氐体晶界的偏聚。许多研究者都发现在Ni—Cr—P钢中,伴随着高温回火脆性的发展,发生砱在原奥氐体晶界的(?)完全,同时还发生镍随着砱的突集而在原奥氐体晶界突集。在Mn—Sb钢和Ni—Cr—Sb钢中也都发现合金元素锰和杂质元素锑的偏聚,并分析了合金元素和杂质元素的相互作用。本文在原来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测定了合金元素稀土.锰和杂质元素砱在DZ—40钢和重轨钢中淬火后高温回火时在原奥氐体晶界的偏聚。  相似文献   

4.
1前言 提高钢材性能和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钢的洁净化,洁净钢是指杂质含量极少的钢。提高钢的洁净度即为降低硫、磷等杂质元素含量、氧化物夹杂含量、氢和氮气体含量、非金属以及微量杂质元素的含量等。  相似文献   

5.
微合金化高纯净钢及其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浩 《山东冶金》2000,22(5):40-43
介绍了微合金化元素Nb、Ti、V、B等在钢中的作用机理,总结了钢中杂质元素O、S、P、H、N等的危害及降低有害元素的途径,探讨了洁净钢加工过程中的性能变化规律,指出微合金化和高纯净是改善钢性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纯净钢生产先进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秀兰  李震  王艳红  梁慧智 《炼钢》2007,23(1):59-62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先进炼钢厂的纯净钢生产新技术,分析了碳、硫、磷、氢、氧、氮等元素在钢中的行为和降低钢中杂质元素的相关措施。指出多工序分阶段精炼,大规模经济地生产纯净钢是一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钢洁净度的评定和控制(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 前言 市场对洁净钢的需求逐年增加,除了要求降低钢中非金属氧化物夹杂含量和控制其形态、化学成分及尺寸分布外, 还要求降低钢中杂质元素( 如:S、P、H、N、甚至C)和痕量元素( 如:As、Sn、Sb、Se、Cu、Pb及Bi)含量.表1为普通用钢内杂质元素对其机械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洁净钢生产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述了国内外洁净钢的生产工艺以及钢中主要杂质元素和夹杂物的控制技术,并指出包钢生产洁净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正>ISIJ International,2010(4):531-539钢中的杂质元素如磷、铜会形成中心偏析,使钢的机械性能(如韧性)恶化,所以在炼钢过程中要尽可能降低这些杂质。另一方面,这些元素暴露在空气中时,会形成致密的氧化层,有利于提高钢的耐侯性  相似文献   

10.
由于钢制品性能要求越来越苛刻,人们开发了在炼钢生产流程去除有害杂质的各种工艺技术,使杂质元素含量达到极低的水平。简要评述了钢中5大杂质元素硫、磷、氮、氢、氧对钢制品的危害,去除原理和工艺技术以及目前所能达到的极低含量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