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代中国设计展”将于2008年3月15日至7月13日在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V&A博物馆)举办。这是英国第一次举办有关当代中国迅速发展的最新设计的展览,也是首次尝试阐释经济发展对中国都市的建筑和设计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庚子年秋季的景德镇,建筑师朱锫设计的江西省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落成开馆。以"蜕变"为名的中央美院当代四大家作品联展作为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开幕展如期而至。此次项目的落成无疑是在全球化逆潮下的一次源于中国文化意识自觉的梳理和表达,以建筑为母体,当代艺术作品介入建筑空间为呈现方式,展开了一次多元共生的知识对话,为学界与社会各方针对建筑、艺术、人与社会的关系延伸出更多思考的空间和实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国际级建筑大师,瑞士建筑师马里奥·博塔以在提契诺州设计的独户住宅而闻名。他设计的建筑涉及学校、银行、行政大楼、图书馆、博物馆、宗教建筑等多种类型,至今已完成数量惊人的建筑设计项目。此次展览的举办地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就是博塔设计的典范。展览集中展示马里奥·博塔1960年至2017年间的部分建筑和设计作品,是博塔建筑设计思想的一次集中呈现。其中,"居住空间""工作空间""学校与  相似文献   

4.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建立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多专业协同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具有各类型高校办学特色的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发展道路和各类型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现状,建议按照环境设计实际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顺序,以BIM平台作为枢纽,结合各类型高校的办学特色进行多专业协同授课,旨在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推动我国当代环境设计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夏军 《计算机科学》2008,(2):218-220
博物馆陈列布展工作的重点是体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认真领会内容设计之精髓,掌握形式法则及艺术规律并加以灵活运用,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线设计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围绕陈列主题、建筑特点及博物馆环境制定陈列总体风格,提炼古城特有视觉符号和总体色调;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展示重点、亮点以形成视觉高潮;动态陈列与高新科技成果的运用;合理运用灯光,充分展示陈列特点;利用陈列文物,展示时空组合艺术.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高校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现状进行概括介绍,并结合高校博物馆馆藏分散特点、学科建设互动、社会开放形式、师资科研能力、保管、展示和服务等特点分析。提出基于群馆模式的资源智能聚合、构建学科互相式数字通识教育基地、基于互联网、新媒体的社会开放运营、数字化保管、展示和服务等几种数字化建设新模式,以进一步提升高校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同时也可推广至社会博物馆使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环境设计专业传统僵化被动式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改革确立了以建筑为背景依托和特色,以“夯实基础、拓宽视野、加强实践、彰显特色、培育创新”为原则。教学环节强化技术设计含量,注重工程设计实践,突出实际应用意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建构土建类高校建筑特色鲜明的专业教学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校博物馆学学科30余年来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遭遇诸多困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专业隶属关系尴尬、学术环境不佳、师资力量薄弱、招生困难,而且四重困境相互交织,其影响波及学科本身、专业人才培养和博物馆机构实践等方面。由此,本文提出高校博物馆学突破困境的发展对策: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学科研究整体水平;放眼世界,学习国际...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人类文明进程的传播载体,一个让展品与渴望倾听者相互交流的空间,而电影是近现代文化艺术输出的重要媒介,两者因设计而互融更容易实现某种直击心灵的美好感观。意大利国家电影博物馆是二者融合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它的合理设计将外部空间、展示空间和观光娱乐功能完美地诠释其中。文章以意大利国家电影博物馆的博物馆设计为分析案例,从建筑方式、展览空间、布展方式和设计亮点等方面做简要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早在去年年底,香港就公布将在西九文化区建设一座展示北京故宫文化的博物馆。这则消息在当时引发业内的热议。如今,正在施工中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预计将在五年后落成迎客。负责这一项目的建筑师,正是拥有众多文化建筑作品的香港本土建筑师严迅奇。他的文化建筑,尤其是博物馆建筑,通过充分吸纳当地文化特色,以一种举重若轻的方式,呈现出一地的文化景观。距离香港不远的广州,就有一座严迅奇设计的文化建筑广东省博物馆。整座博物馆建筑四方周正,给人一种古代宝匣的联想。外立面独具特色,色彩和质  相似文献   

11.
As museums’ public images become increasingly intertwined with architecture and tourism on a global scale, spectacular museum buildings have come to have a presence both in local, urban landscapes and online. We analyze the website presentations of two new 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buildings, the Tate Modern Museum in London and the National Museum of 21st Century Arts (MAXXI) in Rome, to explore the ways in which multimodal compositions and architectural narratives are designed to communicate a museum's public image. Applying methods from social semiotics and text analysis, we identify the compositional means by which narrative themes of transformation, social space, and recovered origins become linked with global market forces and destination branding through communication design.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地区的博物馆、纪念馆建筑风格的研究,以及对它们的今后发展趋势的研究,以点带面,以求得对现代博物馆设计创作实践有所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augmented reality-based guidance system used for museum guidanc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deliver the new museum guidance with intuitive and user-friendly interactions between man and machine based on computer vision technique in ubiquitous computing environment. In our design, a camera is used to capture hand motions and images of a printed guide, which are analyzed instantaneously to parse the designated actions the guidance system promptly responds with. The system can display and illustrate contextual information about 3D models of museum artifacts and multimedia materials to users in real time to compliment the museum experience. Moreov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pproach we proposed herein has been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other alternatives with which the guidance system has also been installed for similar exhibitions. As a result, our proposed approach outperforms the other applications. The advantage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includes the exclusion of common tactile peripheral devices, for example, keyboard and mouse, which accordingly reduces hardware-related costs and reduces the risk of contamination in a public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4.
本讲介绍几个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工具系统,它们是:UniCon(一个体系结构描述的语言和工具集),Ae-sop(一个构造特殊风格的体系结构设计环境)和WRIGHT(一个支持体系结构规格说明的语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博物馆中的儿童空间进行探讨,提出在博物馆的室内设计中应当考虑适宜的儿童空间,其中包括适宜儿童的活动空间和展示空间。在博物馆中设计特别的儿童卫生设施、儿童家具、儿童展示道具,这样一方面能优化博物馆的展示环境,另一方面对这些儿童空间的细致考虑,也体现了博物馆文化受众的全面性。具互动性的儿童展示设计将对今后博物馆设计的再创造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孙敏  孙济洲  于策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11):2513-2515,2523
并行结构骨架理论提供了一种描述并行程序设计模式的通用模型,对设计模式进行更高层次的抽象,能有效解决基于设计模式的并行程序设计方法的局限性问题,降低并行程序设计开发难度.基于并行结构骨架的并行程序设计环境--PASBPE在并行结构骨架理论的基础上,使用参数化设置快速生成用户所需并行程序框架,同时通过可视化的程序设计交互环境,简化并行程序的开发过程,提高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7.
博物馆作为展示和陈列功能的空间,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那么以历史人物为主题的历史类博物馆的室内空间是否还是延续一贯的套路?是不是历史的沉重就意味着呆板,是不是主题的单一就显得展示的乏味,是不是一谈到"革命"就只有"红色",时代发展中历史博物馆的设计中又加入了哪些新的东西,科技的步伐能否和历史的印记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web-based museum trails for university-level design students to access on handheld devices in 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V&A) in London. The trails offered students a range of ways of exploring the museum environment and collections, some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interpret objects and museum spaces in lateral and imaginative ways, others more straightforwardly providing context and extra information. In a three-stage qualitative evaluation programme, student feedback showed that overall the trails enhanced students’ knowledge of, interest in, and closeness to the objects. However, the trails were only partially successful from a technological standpoint due to device and network problems. Broade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echnology has a key role to play in helping to maintain the museum as a learning space which complements that of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schools.  相似文献   

19.
建筑是人类环境的科学和艺术过程,环境艺术设计是以建筑空间设计为基础的,它应是建筑空间设计的继续、深化和发展实施过程,是"以建筑科技为物质基础,以艺术创意为表现形式"。其综合设计知识和审美意识发展而并重的理念,指导创意设计来强调建筑空间的美。因而,环境的整体性、空间的艺术性,节能减排、绿色生态以及空间的构造技术与艺术创意美感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