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马永生 《上海造纸》2006,37(2):50-53
对壳聚糖与阳离子淀粉的接枝共聚进行了研究,发现壳聚糖与阳离子淀粉共聚物的增强效果要优于未改性的壳聚糖,而且由于合成助剂对壳聚糖与淀粉的质量比是14所以这一改性方法还有效的降低了壳聚糖的使用量.少量的壳聚糖与阳离子淀粉共聚是一种对壳聚糖进行改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壳聚糖的基本结构特点,指出了皮革生产中可以应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几个途径,对壳聚糖的改性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天然甲壳素为主要原料,采用特殊工艺合成了改性壳聚糖,在对该水溶性改性壳聚糖理化特性初步表征的基础上,研究了改性壳聚糖对旧箱板纸(OCC)浆手抄片物理强度、填料留着率和抗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壳聚糖对OCC浆成纸有很好的增强、助留以及辅助施胶效果。当改性壳聚糖用量为0·15%时,抗张指数、耐破度、撕裂度和挺度分别增加了29·37%,23·68%,6·85%和14·75%,Cobb值下降到67·01g/m2,填料留着率提高了74·3%。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制糖过程中蔗汁中酚类化合物的含量,本研究以壳聚糖和沸石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壳聚糖改性沸石,研究改性前后沸石表面结构和基团的变化,考察时间、p H及酚酸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改性沸石吸附蔗糖溶液中酚酸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对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模型进行初步探讨。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壳聚糖改性后沸石表面更加粗糙,红外光谱显示改性后复合材料基团发生了改变,壳聚糖成功地负载到了沸石上。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改性可以提高沸石对酚酸的吸附能力,改性沸石对酚酸吸附的最佳p H值为8.0,吸附时间为600 min,此时酚酸吸附量达到了33.41 mg/g;酚酸初始浓度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吸附效果;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壳聚糖改性沸石对蔗糖溶液中酚酸吸附效果良好,是一种有前景的糖用澄清剂。  相似文献   

5.
DMDAAC壳聚糖接枝共聚物的制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对壳聚糖进行接枝改性,探讨了影响其接枝改性的主要因素;通过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物C-DMDAAC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并研究了C-DMDAAC对手抄纸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与DMDAAC接枝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壳聚糖与DMDAAC物质的量比1∶1、pH值6、温度90℃、时间3 h、引发剂浓度0.5 mmol/L;与壳聚糖相比,C-DMDAAC的分子质量增大,pH值稳定性增大,溶解性提高。红外光谱图进一步表征了C-DMDAAC的生成。C-DMDAAC对纸张有一定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造纸工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介绍了壳聚糖的性质与制备,并就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造纸工业的精细化学品,用作纸张的施胶剂、表面改性及增强助留剂等的应用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7.
主要讨论在不同分子量,不同脱乙酰度下,壳聚糖对提高纸张强度和填料留着率的影响,同时对壳聚糖与改性淀粉组成的双元体系也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壳聚糖-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S-ETA)进行羧甲基化改性,制得两性壳聚糖;制备羧甲基化CTS-ETA的优化条件为:m(氯乙酸)∶m(CTS-ETA)=1.5∶1,碱化时间为1h,醚化时间为3h,醚化温度为60℃。将自制改性壳聚糖应用于成纸物理强度的增强,结果表明:两性壳聚糖可用作纸张的增强剂,加入少量(质量分数为0.2%~0.3%)就能对纸张的物理强度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用单体丙烯酰胺,阳离子淀粉,改性壳聚糖在一定的温度及条件下接枝聚成一系列高聚物,我们选取其中一种共聚物HY-36作为造纸增强剂,在应用试验中发现HY-36对纸张具有较好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用单体丙烯酰胺,阳离子淀粉,改性壳聚糖在一定的温度及条件下接枝共聚成一系列高聚物,我们选取其中一种共聚物HY-36作为造纸增强剂,在应用试验中发现HY-36对纸张具有较好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1.
纳米微纤化纤维素在纸张增强与涂布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漂白亚硫酸盐竹浆制备纳米微纤化纤维素(MFC),将MFC与漂白硫酸盐蔗渣浆、漂白针叶木浆以及漂白阔叶木浆混合抄片,探讨了浆内添加MFC对纸张物理强度性能的影响;同时在相同条件下,对MFC和阳离子淀粉的涂布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低涂布量时,MFC涂布的纸张表面强度要高于阳离子淀粉涂布的纸张.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不同游离度(CSF)的杨木P-RC APMP进行配抄,研究了各种高CSF浆(骨架浆)和低CSF浆(填充浆)的配比对成纸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一定强度下的高松厚度浆料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最佳配比为:填充浆CSF 60 mL,骨架浆CSF 600 mL,配比0 14∶1,在此条件下的混合浆与CSF480mL填充浆对比,所得成纸的松厚度提高14%,抗张强度和内结合强度分别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王兆荣  李新平  董璐  杜敏 《中国造纸》2011,30(11):74-76
研究了纤维素酶预处理对漂白针叶木浆打浆能耗、纤维特性及成纸性能的影响.探讨了酶用量对打浆能耗及纸浆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初步研究了酶对纤维改性的机理.结果表明,经过酶处理的纤维表面变得粗糙,分丝帚化增多;适量的纤维素酶预处理后能够降低打浆能耗,改善纸浆性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木浆、草浆、废纸浆单独或复配抄片,测其厚度和环压指数等指标,分析它们对环压强度的影响,以供实际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5.
漂白硫酸盐竹浆的打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竹浆难打浆的特点,本实验系统研究了漂白硫酸盐竹浆及其长纤维(200目以上纤维)的打浆性能,并与漂白阔叶木化学浆打浆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竹浆纤维组分中16目以上纤维含量约为24%,而阔叶木浆仅为0.8%;竹浆200目以下纤维含量约为28%,而阔叶木浆为7%。相同磨浆转数下,竹浆打浆度略高于阔叶木浆,竹浆长纤维浆打浆度较阔叶木浆长纤维低,竹浆和竹浆长纤维均比阔叶木浆和阔叶木浆长纤维的湿重高。相同打浆度下,竹浆成纸撕裂指数、耐破指数和耐折度均高于阔叶木浆;竹浆长纤维成纸的抗张指数、撕裂指数、耐破指数和耐折度均高于阔叶木浆长纤维。这些都说明利用竹浆能够抄造出质量较高的纸张。  相似文献   

16.
ONP/OMG脱墨浆和回用水质量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脱墨浆油墨粒子浓度和尘埃度对脱墨浆白度和裂断长的影响,介绍了脱墨浆中金属离子的变化,进行了浮选渣,气浮渣和回用水的质量分析,提出了气浮渣有再浮选回收纤维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乙醇法制浆木素吸附现象与卡伯值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乙醇法制浆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乙醇法纸浆卡伯值高却易于漂白及难以制取低卡伯值的乙醇法纸浆问题,研究了洗涤温度、洗涤段数及蒸煮操作对乙醇法制浆的影响,分析了乙醇法浆卡伯值高的原因,并采用纸浆筛分的方法初步证明了乙醇法制浆过程中存在显著的木素二次吸附现象。  相似文献   

18.
高电荷密度聚胺的吸附特性及对纸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量纸浆Zeta电位及聚合电解质的吸附量,研究了高电荷密度阳离子聚胺在纸浆纤维上的吸附特性,并将吸附聚胺后的纤维抄纸进行纸浆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纸浆种类不同,聚胺的吸附量不同;吸附量随打浆度的提高而增大;吸附量随电导率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当pH值小于8时,吸附量随pH值升高而增大;在吸附一定量聚胺后,手抄片的抗张强度、耐破度和耐折度都有不同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两性聚丙烯酰胺在废纸浆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进行了两性聚丙烯酰胺对废纸浆成纸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AM对废浆有较好的增强作用。废纸浆的种类、浆料的pH值及PAM添加量是影响PAM增强效果的主要因素。PAM用量为吨纸添加3-5kg时有较为理想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荧光发生的机理,纸浆中荧光产生的原因及荧光对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的影响,并讨论了纸浆中荧光的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