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解决转炉终点温度命中率低、造渣料消耗高的问题,对淮钢100 t转炉的冶炼工艺进行研究。主要措施包括氧枪喷头参数的选取、过程枪位的确定、造渣料的加入时机和底吹工艺模式的优化。根据工作氧压优化氧枪喷头参数,采用"低-高-低"枪位模式,总体枪位相比旧工艺提升0.1 m;控制加入造渣料的数量,石灰用量为27 kg/t(钢),轻烧白云石用量为12 kg/t(钢);把转炉前期底吹流量由0.02提高到0.1 m3/(t·min)。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终点温度命中率提高39.87%,脱磷率提高2.58%,总造渣料减少约8.5 kg/t(钢),冶炼时间缩短0.53 min。通过岩相分析,新工艺整体渣中游离氧化钙控制在5%左右,比旧工艺成分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2.
利用转炉干法除尘灰开发出一种适用于转炉冶炼过程造渣的新型复合造渣剂,该新型复合造渣剂能够满足干法除尘稳定运行以及各项转炉冶金性能的要求。采用新型复合造渣剂后转炉氧气消耗降低了2.65 m3/t,转炉终点脱磷率提高3.31%,钢铁料消耗降低0.69 kg/t,吨钢煤气回收平均提高了5m3,吨钢辅料成本降低2.68元。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改善转炉经济技术指标、降低冶炼成本,分析了铁水消耗较为富裕的情况下,转炉冶炼过程采用石灰石替代部分石灰造渣的可行性。对比了不同造渣工艺冶炼Q235B钢的主要参数,分析了渣料对钢铁料成本的影响,并提出了主要控制措施。通过工艺优化及技术改进等方式,在保证脱磷效果的基础上,转炉造渣料消耗、成本等指标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石中雪  杨俊锋  徐新琰  倪冰 《钢铁》2011,46(5):28-32
  研究了安钢第一炼轧厂100t转炉钢铁料消耗的影响因素,从炼钢原辅料、冶炼工艺、造渣操作和终点控制、精炼和连铸的精细化管理等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措施,2009年吨钢钢铁料消耗降低到1042.52kg,显著降低了炼钢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张祥远 《中国冶金》2018,28(8):44-47
由于高炉采用钛矿护炉,使得铁水中的钛质量分数明显增高,已远远超出转炉正常冶炼要求。为了减轻高钛铁水对120 t转炉冶炼带来的不利影响,如过程喷溅、“炉渣返干”、炉口黏渣等情况,通过改变铁水消化模式、供氧制度、枪位制度、造渣制度和终点控制制度等方面进行冶炼工艺优化,成功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冶炼工艺不仅缩短了废钢入炉的时间,稳定了过程控制,而且加快了生产节奏,吨钢钢铁料消耗降低2.5 kg,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结合日钢120t转炉生产实践,分析认为影响钢铁料消耗的主要因素是转炉吹损、烟尘损失、渣中铁损和喷溅损失等。通过低硅铁水的少渣冶炼及合理添加烧结矿和球团矿等措施,辅以优化装入制度、优化原辅料结构、优化脱氧工艺及加强终点控制等,钢铁料消耗(Q235B)由1080.2kg/t降为1053.2kg/t。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分析ER70S-6焊丝钢转炉冶炼过程中单双渣操作的金属料消耗,发现单渣操作可使每吨钢的金属料消耗减少10kg。分析了单渣操作的可行性,对单渣操作的加料、供氧和枪位进行了实践,降低了钢铁料消耗,并保证了钢质量。  相似文献   

8.
MnO基无氟复合造渣剂是转炉高效化和生产过程无氟清洁化的1种新型炉料.其冶金特性良好,能提前1~1.5 min化渣;全程化渣好,基本上不喷溅,不返干,不粘枪,有利安全生产,并降低钢铁料消耗5~6 kg/t; 缩短冶炼周期;终点余锰增加,降低FeMn消耗1~2 kg/t等.介绍MnO基无氟复合造渣剂在沙钢转炉冶炼中的应用的试验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少渣炼钢"工艺在济钢120吨转炉上的研究与应用情况。通过对"少渣炼钢"工艺机理的研究,对留渣量、前期枪位、倒渣时机、倒渣量以及加料模式等工艺参数进行了探索与优化,使石灰吨钢消耗控制在25 kg以下,钢铁料吨钢消耗控制在1 074 kg以下,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陈均  梁新腾 《特殊钢》2021,42(6):32-36
针对攀钢半钢冶炼转炉热源不足,废钢消耗偏低的问题,通过对转炉热平衡计算,得出了不同半钢条件下的理论废钢消耗量以及终点碳、温度与废钢消耗量的对应关系。通过采用半钢增硅+转炉碳质提温相结合的提温方式进行热补偿,以及采用优化造渣加料制度、降低出钢温度等技术措施后,终点钢水碳含量由0.048%提高到0.068%,转炉出钢温度由1658 ℃降低到1638 ℃,在吨钢辅料消耗更低的情况下,脱磷率平均提高1.1个百分点,废钢消耗由原来的38.9 kg/t提高到68.7 kg/t。  相似文献   

11.
为更加多元化利用海绵铁,降低冶炼成本,在相同冶炼制度下,使用海绵铁分别替代冷料中的钢边和统废进行转炉炼钢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转炉+LF工艺、成品S在0.025%以上的钢种,海绵铁加入量不大于废钢比的40%;海绵铁加入量占废钢比40%时,替代钢边进行冶炼,氧耗增加0.62 m~3/t,石灰消耗减少0.48 kg/t,钢铁料消耗增加0.48 kg/t,吨钢节约成本8.4元;替代统废时,氧耗增加0.91 m~3/t,石灰消耗减少0.52 kg/t,钢铁料消耗降低2.74 kg/t,吨钢节约成本6.878元;但海绵铁导致成品中S含量呈上升趋势,增加了LF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2.
MnO基无氟复合造渣剂是转炉高效化与生产过程无氟清洁化的不可缺少的新型炉料之一。其不仅无氟,并且冶金特性良好:一般能提前化渣1~1.5min;全程化渣好,基本上不喷溅,不返干,不粘枪,有利安全生产,降低钢铁料消耗5~10kg/t;冶炼周期缩短,每天可多炼一炉钢;在使用量8-14kg/t情况下,终点余锰增加0.04%~0.08%,降低FeMn消耗1-2kg/t。  相似文献   

13.
龙彪 《河南冶金》2012,20(5):41-43
适当提高转炉冶炼吨钢矿石用量,可以降低钢铁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但矿石的大量入炉改变了原有的热量和物料平衡,如果控制不当会给冶炼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在提高转炉冶炼吨钢矿石用量生产实践中,可以通过对设备和工艺的优化,得到适合的操作模式,使转炉冶炼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4.
控制废钢质量、优化废钢结构有利于降低炼钢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对转炉炼钢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理论计算和熔化试验,研究了不同废钢与转炉物料消耗及渣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废钢质量对转炉钢铁料消耗和炉渣量具有显著影响。当转炉废钢比为20%时,废钢中杂质质量分数增加6%,钢铁料消耗量增加约为23 kg/t,带入渣量增加约为71.4 kg;锰的质量分数增加1%,产生钢水量约减少12.4 kg。质量较好的废钢带入转炉杂质少,利于降低钢铁料消耗和炉渣量;转炉中大量使用溢渣粉等废钢会引起钢铁料消耗和炉渣量显著增加。在此基础上,利用某企业120 t转炉进行废钢结构优化试验,研究了采用不同废钢配比冶炼对钢铁料消耗、炉渣量、终点磷含量和终点碳含量的影响。发现在该企业实际生产条件下,最优废钢配比(质量分数)为重型废钢33.3%、钢筋头16.7%、普通生铁26.7%、硫钢块6.7%和溢渣物16.6%。当120 t转炉采用最优废钢配比冶炼时,平均钢铁料消耗为1 052.9 kg/t,平均炉渣量为108.7 kg/t,冶炼铁损小;且转炉终点钢水平均w([P])、w([C])分别为0.030%、0.106%,满...  相似文献   

15.
针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总厂100 t转炉冶炼供氧时间长、耗氧量大、钢铁料消耗高等问题,对原氧枪喷头参数进行了优化,包括喷头喉口直径、出口直径、中心倾角及氧枪枪位控制等。结果表明,氧枪喷头优化后,转炉冶炼供氧时间缩短约100 s,耗氧量降低1.81 m3/t,转炉终点钢水磷含量降低了0.01%,减少了点吹,降低了钢铁料的消耗。  相似文献   

16.
《炼钢》2015,(3)
对石灰石造渣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留渣操作原理和安全留渣条件,在河北钢铁集团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转炉进行了转炉石灰石造渣留渣操作工艺的生产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实践结果表明,转炉石灰石造渣与留渣操作工艺结合使用,能实现提高脱磷效率、保证转炉脱磷效果、提高钢水的质量、降低生产工艺成本等良好效果;与常规不留渣操作工艺相比,采用石灰石造渣留渣操作工艺,可以降低钢铁料消耗6 kg/t、降低渣料消耗21 kg/t、提高转炉终点T一次命中率11%、降低终点磷质量分数0.003%,提高终点碳质量分数0.06%,成本可降低13.7元/t。  相似文献   

17.
对马钢转炉冶炼深脱硫铁水的工艺效果进行了阐述。采用深脱硫铁水冶炼,虽冷料比下降,但转炉可少渣冶炼、实现终点w(s)≤0.006%,C-T命中率提高,终点钢水活度氧含量稳定在556×10~(-6)左右,吹损喷溅下降,石灰等散状料和钢铁料消耗控制在72kg/t钢及1 092kg/t钢以下,解决了转炉脱硫需采用的高温、高碱度、大渣量和多次倒炉操作。  相似文献   

18.
涟钢第一炼钢厂降低钢铁料消耗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应军 《河南冶金》2006,14(Z1):85-88
介绍了涟钢第一炼钢厂强化钢铁料精细管理,优化入炉原料结构,改进冶炼工艺,有效提高转炉钢水收得率、钢水成坯率,降低钢铁料消耗的实践过程.通过改进和优化,钢铁料消耗从2004年平均1095.65 kg/t下降到2006年1~7月份平均1078.08k/t,比全国同类型企业2006年1~6月平均水平1084.93 kg/t低6.85kg/t.  相似文献   

19.
炼钢厂新建的120 t顶底复吹转炉,通过采用TBM底吹深脱磷技术和新型6孔大流量氧枪,与80 t转炉比较,加快了熔池内钢-渣反应速度,使转炉钢-渣反应更趋于平衡,一倒脱磷率平均提高48.9%,供氧时间平均缩短3.5 min,冶炼周期平均降低5 min;转炉终点(FeO)降低2.93%;钢铁料消耗平均降低1 kg/t。  相似文献   

20.
邯钢在炼钢系统推行转炉少渣冶炼工艺,在冶炼过程中充分利用高碱度的终渣,在吹炼前期适当时机倒出脱磷渣再进行二次造渣,从而实现降低渣料和钢铁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应用该工艺后降低石灰消耗29.3%,转炉渣量减少32.8%,钢铁料消耗降低5 kg/t,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