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针对平盘磨直吹式制粉系统中煤粉细度过大、煤粉均匀性过差、单耗过高等缺陷,开展300 MW机组制粉系统的优化试验。在充分分析平盘磨直吹式制粉系统的基础上,分别对磨煤机通风量、分离器调节挡板开度、磨辊加载压力和磨煤机出力等参数进行一系列优化试验,得出平盘磨直吹式制粉系统各运行参数的最优值。实验结果表明:制粉系统单耗明显降低,煤粉粗细能够完全满足设计要求,且飞灰和大渣含碳量均明显减小,提高了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采用PC机和ADAM数据采集模块组成硬件系统 ,用VisualBasic语言编制数据采集与处理应用软件 ,开发出了电站锅炉风粉在线监测系统 .该系统适用于在线监测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热风送粉一次风管道的煤粉浓度、风速等参数 ,系统有在线监测、参数越限报警、数据记录、历史曲线回顾、打印报表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对于电站煤粉锅炉,合理配置燃烧器喷口的煤粉浓度是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本文介绍了一种火电玫给粉浓度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用于监测燃烧器喷口处的煤粉浓度状况,帮助运行人员调整锅炉燃烧,并讨论了在C++Builder环境下的数据采集与开发。  相似文献   

4.
就一次风速、喷口风速、煤粉浓度实现实时、准确的测量问题,进行了技术分析;介绍了自行研制的一次风速在线监测系统,该软件系统对电站锅炉的一次风速、喷口风速和煤粉浓度进行在线监测,为电站锅炉的安全和经济运行提供客观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电厂煤粉锅炉中,锅炉送粉管道内的煤粉浓度是一项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锅炉的燃烧效果.静电法测量煤粉浓度具有耐高温、高湿和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介绍了静电产生机理、传输特性、静电式煤粉浓度变送器的组成.模拟沈阳热电厂的实际工况,构建了由风力送粉装置、静电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数据采集卡及工业控制计算机组成的煤粉浓度在线实时监测系统.实验结果证明:静电传感器电极上产生的感应电荷与煤粉浓度线性相关,静电法用于电站锅炉煤粉浓度测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以300 MW富氧煤粉燃烧锅炉为研究对象,建立其仿真模型。针对BMCR工况,分别进行了不同漏风系数下的静态仿真实验,得出不同漏风系数下富氧煤粉燃烧锅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锅炉机组的漏风,导致烟气中三原子气体浓度和发射率、壁面吸收比、炉膛平均烟温、辐射传热系数、辐射换热量和锅炉蒸发量均成下降趋势,而各过热器出口工质温度升高,且漏风系数越大时,各个参数变化幅度越明显,变化趋势合理,可为富氧煤粉锅炉的控制和机组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对煤粉锅炉制粉系统及主要设备的讲授经验及方法,希望能对同行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华能珞璜电厂引进的法国STEIN公司生产的强制循环亚临界W型火焰锅炉及燃烧系统,针对1#炉W型火焰锅炉在运行中存在的燃烧恶化问题,进行200 MW负荷燃烧试验,并通过对比分析,对制粉系统、风烟系统进行相应整改,使该锅炉在低负荷情况下安全、稳定、经济地运行。  相似文献   

9.
煤粉浓缩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煤粉浓缩器在HC-670/140-12型锅炉上的应用情况。针对采用风扇磨直吹式制粉系统的锅炉,通过冷态模化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四角切圆燃烧煤粉锅炉同层4根一次风管的风速调平和煤粉浓度调平非常重要,某锅炉制粉系统经过冷态和热态一次风速调平后,水平烟道的烟温偏差并未得到有效缓解,原因是煤粉量分配仍存在较大的偏差。通过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风速偏差和煤粉量偏差对锅炉炉内燃烧的空气动力场和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速偏差对炉内空气动力场和温度场均有较大的影响,而煤粉量偏差对炉内空气动力场的影响不大,但对炉内温度场则影响较大;一次风管内的煤粉量随着一次风速和管路阻力的增加而增加,在保证一次风速平衡的前提下,还要兼顾同层4根一次风管煤粉量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钢球磨煤机磨煤出力的优化与流动阻力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泛应用于塌站锅炉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中的钢球磨煤机的磨煤出力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讨论了一种新的优化计算方法,并对其流动阻力计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准东地区煤炭资源非常丰富,但准东煤在现役锅炉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结焦现象制约了准东煤的应用。通过对相同制粉系统使用准东煤和碱沟煤时制粉系统特性变化进行对比,发现了制粉系统与磨制过程中准东煤特性变化与结渣问题有直接关系。根据准东煤制粉系统特性和燃烧特性试验分析,提出了燃用准东煤对制粉系统特性的技术要求,为准东煤锅炉制粉系统选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于燃用神华类易结焦煤种,持续低负荷工况下水冷壁会发生结焦问题,主要原因是此阶段大幅降低的烟温导致热风温度过低,使制粉干燥能力及炉膛燃烧环境变差,而未经充分干燥的煤粉颗粒进入炉膛后,因着火点滞后及燃烧速率低,较大的未燃烬的煤粉极易被甩到水冷壁上而导致结焦.采用广义回热技术,可以显著提高低负荷下热风温度等,从根本上解决了低负荷下水冷壁的结焦问题,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低挥发份的煤,一般被认为不适合作回转窑的燃料。但通过对煤粉燃烧机理的详细分析和相应的实验研究,作者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回转窑烧低挥发份煤的设想,这对于扩大回转窑燃料的使用范围,尤其是对于一些地方企业,能因地制宜地使用廉价的当地燃料,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流化床—煤粉复合燃烧锅炉炉膛热平衡方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流化床-煤粉复合燃烧锅炉的热平衡,得到了以树皮为燃料的流化床和煤粉炉膛的烟气热平衡方程。方程中考虑了流化床表面和煤粉炉膛之间的辐射换热,同时考虑了在流化床中未燃尽燃料水分蒸发的耗热。  相似文献   

16.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accurately recognize and locate pulverized and block coal seen in a coal mine's infrared image monitoring system.Infrared monitor images of pulverized and block coal were sampled in the roadway of a coal mine.Texture statistics from the grey level dependence matrix were selected as the criterion for classification.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texture statistics were calculated and analysed.A normalizing function was added to the front end of the BP network with one hidden layer.An additional classification layer is joined behind the linear layer.The recognition of pulverized from block coal images was tested using the improved BP network.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show that texture variables from the grey level dependence matrix can act as recognizable features of the image.The innovative improved BP network can then recognize the pulverized and block coal images.  相似文献   

17.
制粉系统是燃煤发电机组的重要辅助设备,其作用是根据锅炉负荷情况来调节进入磨煤机的煤量,从而实现对锅炉负荷的调节。原制粉系统的控制设备有流量积算仪、变频器、PLC、切换开关和接触器及指示灯;控制复杂,设备多,故障率高。由于燃煤发电机组已普遍采用DCS进行控制,因此,可以借用DCS强大的逻辑处理和调节功能来优化制粉系统的控制,简化控制回路。  相似文献   

18.
煤粉质量流量监测系统主要包括现场的静电变送器和控制室内的内嵌A/D卡的上位机数据采集管理系统两部分.该系统的特点是利用气力输送粉体产生静电现象实现了煤粉质量流量的测量,由静电变送器将管道内煤粉的浓度和速度信息以静电信号的形式提取,然后由高性能A/D卡及计算机系统对静电信号进行采集、滤波、算法处理,最终实现了对管道内煤粉的瞬时质量流量和累计质量流量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煤粉加压输送系统动态失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在分析煤粉加压输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构造事故树模型,并根据事故树模型向动态贝叶斯网络转化的规则,建立煤粉加压输送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模型。然后,引入维修因素、时间序列,利用动态贝叶斯网络的两向推理能力,确定煤粉加压输送系统的薄弱环节和可靠度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描述煤粉加压输送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结果符合实际工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