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隔水管是深水钻井的先决条件,是连接海面平台和海底井口的咽喉要道。但是,在洋流作用下隔水管极易产生疲劳损伤。因此,钻井期间监测隔水管处的洋流对隔水管的安全至关重要。提出了按照一定规则沿隔水管外壁布放ADCP测点监测其周围流速的新方法。但是,运用此种方法测流时,隔水管的运动给流速测量设备引入测量误差。为此,阐述了误差产生的原因,并对误差进行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隔水管振动导致的ADCP测流误差可以忽略不计,所提出的测流方法满足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超声测流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流量最优解算方程,分析了其误差特性。经过大量实测流速分布进行计算检验,精度高于美、英等国现行使用的计算方法。文中系统地分析了影响测流的主要因素及提高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有压输水管道水流速度和局部高点的管道角度等因素对局部高点滞留气团运动特性的影响,搭建有压管道局部高点滞流气团实验平台,通过激光粒子测速系统(PIV)对局部高点处的流速进行测量;结合RSM湍流模型结合VOF多相流模型,构建局部高点气-液两相流体动力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管内流速、局部高点角度和气团体积对有压管道排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流速度增大,局部高点滞留气团呈现三种状态,即无气泡产生、气团产生气泡且部分被排出、气团一次性被排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若气体大于一定体积,一次性将气体携带出局部高点所需的水流速度增幅将减缓;局部高点角度越大,一次性将气体携带出局部高点所需的水流速度越大。  相似文献   

4.
依据滇池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在以前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湿地植物和湖泊水域条件变化,在水槽实验确定湿地植物综合糙率基础上,根据水动力学原理建立垂向平均化的二维水动力学模型。模拟研究了拆除防浪堤前后滇池水体及滇池生态湿地建成后湿地水体3种情况的流场,分析了湿地植物以及湖泊水体边界条件改变对滇池流场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拆除防浪堤拓展水域对滇池湖泊流场整体影响不大,但拆除防浪堤改变了边界条件和风生流的局部流向,使滇池局部区域的流场变大。滇池北部福保和西山之间区域平均流速由0.73cm/s增加到1.18cm/s,增大了61.6%;滇池南端昆阳区域平均流速由0.34cm/s增加到0.57cm/s,增大了67.6%;其他区域的平均流速由1.22cm/s增加到1.32cm/s,增大了8.2%,变化较小。生态湿地建设对滇池流场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湿地区域,湿地区域流场平均流速由0.43cm/s变为0.14cm/s,减少了67.4%;现有水体区域内流场平均流速由1.27cm/s变为1.21cm/s,减少4.7%,影响较小。研究成果对滇池湖泊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建设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浮标下挂ADCP仪方法,开展了西湖分层流场的现场观测,首次通过实测资料证实了西湖垂向环流的存在。采用EFDC模型对实测风场作用下的西湖分层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垂向流速分布特性的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表明该模型可以适用于西湖流场的数值模拟。在2013年西湖实测风场分析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常风向东北风与西南风作用下的西湖分层流场特性,结果显示风场是影响西湖流场的敏感因素,尤其对表层流场作用明显。受风场作用,东北风条件下在外湖湖心与东南近岸水域存在顺时针环流,西南风条件下在外湖湖心与东南近岸水域存在逆时针环流。湖区流速为mm/s~cm/s,且分布不均匀,其中进、出水口及近岸水域流速相对较大,湖心流速较小。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高性能磁编码器角度解算芯片优化设计的相关问题,建立了采用数字坐标旋转机(CORDIC:)算法和数字Ⅱ型系统实现的全数字跟踪型角度解算芯片的误差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出CORDIC数字算法和Ⅱ型系统的误差表达式,然后根据此表达式对芯片内部的运算字长进行优化,最后采用 Verilog HDL 硬件描述语言建立了全数字角度解算芯片的验证系统.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芯片误差模型的正确性以及优化设计的可行性,当采用12Bits的A/D转换器时,其解算精度可以达到±0.042°.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抽水蓄能电站回水排气系统流场变化,基于SIMPLEC算法和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电站回水排气系统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总管管径下排气系统排气过程中速度场、压力场的变化。结果表明,总管管径变化时对支管内的气体流场变化较小,总管上气体的压力、速度都随着管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总管管径从250mm增加到400mm时,管道内流量逐渐增加,管道流量从16.79kg/s逐渐增加到20.72kg/s,而管道内流速急剧降低,管内流速从215.99m/s降为112.37m/s;在管道交叉处,当总管直径较小时,气体进入总管时受总管管壁的约束作用比较大,气体对管壁的冲击力较小,随着总管直径的增加,气体对总管的撞击力迅速增加,气体流动更加复杂。随着管径的增加,支管截面plane1上的气体速度随着管径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最大流速出现在管径为300mm的工况下,为284.2m/s;支管与总管交叉处截面plane2上气体速度变化较小,最大流速出现在350mm工况下,为310.8m/s;总管截面plane3上气体速度变化逐渐增加,最高流速为362.3m/s,出现在管径为400mm的...  相似文献   

8.
颗粒物湍流聚并技术是促进细颗粒物脱除的有效手段。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在一种装置内颗粒物在湍流作用下的聚并特性,考察气流速度和装置元件角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聚并的效果随着流速的增大而提高,也随着元件迎流角度接近90?而提高。原因是:上述装置结构和流速的变化提高了元件的尾涡强度,使湍动能耗散率增大,也使颗粒之间的碰撞概率增大。  相似文献   

9.
介绍圆管风速简易测量法的原理 ,并将这种方法和等面积圆环法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在管径D =40 0mm~ 2 2 0 0mm ,气流温度T =0~ 40 0℃ ,气流最大速度umax=10m/s~ 45m/s范围内 ,编制程序计算了圆管内的平均流速 ,给出了现场常见的两种管径平均流速计算的线算图  相似文献   

10.
数值模拟在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水力设计中的应用日趋广泛,但网格尺度的差异和不同湍流模型的选用均会对数值模拟结果产生影响。为准确、定量地评估二者的影响,本文以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竖井式进/出水口为例,针对3种网格尺度,采用4种常用湍流模型,在进流和出流工况下,对比分析了网格尺度对水头损失系数、流速不均匀系数等水力指标的影响。选用网格收敛指数定量评价各湍流模型在3种网格尺度的数值模拟误差,用以确定合理的网格尺度,在此基础上分析4种湍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3种网格尺度下各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均处于解析解的渐近域内,且当孔口网格由0.05D加密至0.03D时,数值模拟误差降低最明显。Realizable 模型对进流和出流工况的水力指标预测均较准确,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均达到5%。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提高进/出水口计算精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165MN自由锻造油压机制造、零件加工及安装中精度测量与控制。通过运用过渡测量、间接测量、相对测量法,测出偏差,予以修正,保证了油压机的整机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机载ATS的自检系统在自动计量校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检系统包括仪器设备自检和系统整机自检2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在测试过程中起到检查系统仪器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和测试系统连接是否正常的作用.在机载ATS的计量校准中恰当应用自检系统,可以确保2次计量周期之间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而且自检与外部计量相结合的方法可提高计量的准确度和计量效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分析了精密交流功率测量中拍频产生的原因,分析了拍频造成的测量误差,建立了该误差的数学模型,并且从设计精密交流功率表的角度提出了克服拍频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GUM)所述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经典精度理论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新方法。分析了当不确定度来源繁杂或测量模型未知等特殊情况时,以测量正确度和测量精密度作为2项主要来源进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的优势及理论依据。最后,坐标测量机(CMM)工件端面距离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CMM测量环境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相对于正确度和精密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可忽略不计。在测量环境非主要不确定度来源时,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初始模型仅需考虑正确度和精密度2项来源就可获得较可靠的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5.
多维模糊符号化测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信息测量的需求,本文在模糊符号化测量概念的基础上,将传统间接测量的概念加以拓延,提出了多维模糊符号化测量的概念,并对其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利用红外测温设备对电力设备进行测温,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发热缺陷,避免隐患进一步发展造成设备事故,然而由于设备数量庞大,目前的人工作业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探讨在变电站实施一套自动测温系统,该套系统能够按照要求进行自动测温,发现超温自动发出告警信息,实现各测温点历史温度数据的查询和分析。系统的实施减轻人员测温工作量,实现设备温度异常的智能监测和告警,为设备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电功率采样测量技术及其发展概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介绍了在电功率测量方法采样技术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新动态,说明了各种采样方法的特点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其误差研究方面给出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简易、准确地测量同塔四回交流输电线路零序参数的方法。将四回线路以两两组合的方式,组成四组两相系统;通过对两相系统的正序和零序开路阻抗和短路阻抗进行测量,分别计算各组合下的分布阻抗和分布导纳,进而精确地计算出各回线路之间的零序耦合电感和耦合电容,以及线路电阻、零序自电感和自电容。  相似文献   

19.
李昌  王时胜 《电测与仪表》2012,49(3):77-79,96
针对当前测量电感和高频电压的仪器结构复杂,准确度不高的情况,本文提出一种转换电路和单片机相结合的设计方案。系统用转换电路把电感和高频电压转换成频率,然后用一种改进的算法测量频率,根据频率的大小和转换电路的传递关系求解电感值和高频电压值。通过实验表明系统电路简单,输入阻抗高,测量准确。该方法对测量电感和高频电压的电路简化,和误差减小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从湖南省电力公司计量生产调度平台建设出发,研究分析了计量生产调度平台的设计规划、建设架构及关键技术。计量生产调度平台结合计算机软件技术、自动化检定技术、智能仓储技术、智能化配送技术等,为计量生产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