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雅彬  席军  韩磊  方永辉  郭卓团 《炼铁》2019,38(1):14-17
对包钢3号高炉炉缸炉底破损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炉缸炉底的侵蚀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炉缸炉底存在"象脚状"侵蚀,侵蚀部位在炉缸炉底交界处,侵蚀的最薄处炭砖残存厚度只有400mm,侵蚀了800mm;风口下方砖衬侵蚀较为严重,风口下方6层大炭砖环裂较为明显,环裂是造成高炉大炭砖破损的主要形式;炉缸自上而下的黏结物中都有碱金属、锌等有害元素的存在,有害元素大量沉积、渗透侵蚀和炭砖体积膨胀是3号高炉炉缸破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根据近年来武钢2座大型高炉破损调查的资料,分析炉缸、炉底耐火材料破损的特征和原因。炉缸、炉底产生环形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碱金属和锌的侵蚀,重点讨论锌对产生环形裂缝的影响。基于对炉衬侵蚀机理的分析,提出了能满足炉缸、炉底长寿要求的适宜的耐火材料。用于炉缸、炉底的耐火材料应具备导热率高、微孔或超微孔、抗铁水渗透性好和抗铁水熔蚀性好等性能。  相似文献   

3.
归纳了炉缸、炉底的破损原因,指出预防破损的对策,在总结国外几种炉缸内衬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炉缸内衬结构  相似文献   

4.
武钢4号高炉炉底炉缸破损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木森  邹明金 《炼铁》1997,16(6):14-17
武钢4号高炉(2516m^3)第二代炉役采用了全炭砖水冷薄炉底结构,一代炉役寿命达11年6个月,停炉大修时的破损调查表明,炉底炉缸的破损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采用的普通炭砖质量差。因炭砖质量差,开炉仅1年半,炉基温度就升高到560℃,此后便开始了长达10年的钒钛矿护炉,确保了炉底炉缸的生产安全,炉底炉缸的破损调查结果也表明钒钛矿护炉是富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5.
大型高炉炉缸内衬破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厂3200m~3高炉炉缸进行了破损调查,测绘了炉缸各部位炭砖剩余厚度,绘制了炉缸侵蚀轮廓图,发现了一些新的侵蚀特征,并分析了炉缸炭砖破损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了鞍钢炭砖综合炉底破损特点(炉底侵蚀较浅,环形炭砖破损严重),重点分析了环形炭砖断裂的原因.指出炭砖断裂除与热应力、铁水渗透、碱金属侵蚀、炭砖及砖缝质量等因素有关外,与时间因素也有密切关系.认为炭砖破损大致可分为潜伏期、破坏期、稳定工作期.文章对鞍钢综合炉底现存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通过采取综合措施问题可以解决.建议制订一项有关延长炉底炉缸寿命的政策,以便巩固成绩,并优选出一批超强化、超炉龄的高炉。  相似文献   

7.
鞍钢4号高炉采用自焙炭砖加陶瓷砌体的复合炉缸炉底结构,大修时对炉缸炉底的破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炉缸环形炭砖断裂基本不存在,蒜头状侵蚀较轻。破损的主要原因是渣铁熔蚀、冲刷和渗铁。  相似文献   

8.
结合首钢股份1号高炉炉缸破损调查结果,从有害元素、焦炭质量、铁水含碳饱和度、死料柱及炉役后期频繁停炉的影响等方面,对炉缸侵蚀原因进行了剖析.破损调查结果表明,炉缸呈现出“象脚形”侵蚀,最为严重的侵蚀部位在铁口中心线下方2.1~2.4m之间,侵蚀最严重部位炭砖残余厚度330 mm,位于25号风口下方.认为炉役后期死铁层加...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炉冶炼的强化,炉缸、炉底烧穿问题又重新出现,必须予以重视.铁口以下炉缸壁和炉底周边炭砖是最薄弱环节.这个部位的破损原因主要是铁和碱金属的渗透引起的.延长炉缸、炉底寿命的途径是改进炭砖质量,研制微孔炭砖;改进炉缸和炉底的设计,提高砌筑质量;以及在生产操作中加强检测和维护。  相似文献   

10.
从分析高炉炉缸积水来源和积水导致炉缸破损机理入手,重点探讨炉缸积水对炉缸长寿的影响,并提出了防止炉缸积水的措施和炉缸定期有效排水的建议。炉缸积水导致炉缸破损的机理有水蒸气对炭砖的脆化作用、形成气隙破坏炉缸传热体系和导致炉缸异常侵蚀。认为炭砖热面形成稳定的渣铁凝固层是实现炉缸长寿的关键,如果发现炉缸凝固层厚度正在减薄,要及时采取检查水系统、观察和等待、调节炉况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炉炉缸安全是高炉长寿的主要限制环节,首钢股份公司环保限产期间对2号高炉进行了在不切割炉壳情况下的炉缸保护性清理和浇注修复施工。在此期间对高炉炉缸的破损情况进行了调研,研究了首钢股份公司 2 号高炉风口以下炉缸渣皮、风口区域、出铁口前泥包的状态和炉底陶瓷垫的侵蚀状况,并分析了造成炉缸炭砖侵蚀的原因及炉缸中钛和锌元素的物相。研究发现炉底陶瓷垫未形成锅底状侵蚀,越是靠近炉墙位置,陶瓷垫侵蚀越严重,说明了炉缸活跃度不够。而象脚区炭砖侵蚀主要是受铁、钾和硫等元素的渗透侵蚀;炉底象脚区域发现大量古铜色碳氮化钛沉积物,沉积物呈带状分布;破损炉缸中发现的大量ZnO富集物是黄绿色而非传统的白色。此次破损调研为后期炉缸浇注、高炉操作以及今后的炉缸设计提供现实可靠的依据,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在高炉炉缸砖衬热面形成的稳定的保护层,将铁水与砖衬隔离开,避免直接接触,这是保证高炉炉缸长寿、延缓砖衬侵蚀的必要条件。为了研究高炉炉缸长寿的本质,首先通过高炉破损调查和解剖调研,分析了炉缸保护层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建立了高炉炉缸保护层类别体系。从保护层形成机制的角度将保护层分为富铁层、富渣层、富石墨碳层和富钛层。制定了高炉炉缸保护层综合调控技术路线,提出高炉炉缸保护层能否形成的关键在于合理控制炉缸耐火材料热面温度和铁水成分。最后明确,在高炉正常生产过程中,应从设计、铁水质量、生产操作等3个方面采取措施以促进保护层的有效形成。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高炉炉缸损坏的机制,认为现代高炉造成炉缸烧穿的关键因素是液态渣铁流动的机械冲刷。当前,炉缸烧穿的主要原因是炭砖的铁水熔蚀指数过高。延长炉缸寿命的关键在于耐火材料质量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莱钢3^#高炉的结构设计采用“陶瓷杯+热模压小块碳砖”相结合的复合炉缸炉底结构,炉底采用低导热系数的陶瓷材料,炉缸侧壁为较薄的陶瓷杯+UCAR/小块碳砖结构+铜冷却壁结构。通过对炉缸炉底温度场及热应力计算可知,1150℃与870℃等温线处于陶瓷层内,减小了发生“蒜头状”侵蚀及碳砖脆化的可能;使用陶瓷材料也避免了热应力对炉缸炉底的侵蚀破坏。  相似文献   

15.
陈聪  李建国 《山西冶金》2007,30(4):49-51
2006年10月4日,太钢2号高炉冷却壁破损,软水大量漏入炉内,造成炉缸冻结。处理过程中采用冶金性能良好的烧结矿加硅石基本原料结构、吹铁口、集中加净焦、适宜的风量和风压等手段,仅用时5d就将炉况恢复至正常水平,并且没有破坏操作炉型,为高炉继续强化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6.
微孔模压小炭块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  陈前琬  李孜  庞振平 《炼铁》2001,20(5):27-29
根据高炉炉底炉缸的破损机理,选用优质电煅烧无烟煤为主要原料,煤沥青或沥青和酚醛树脂为粘接剂,并加入特殊添加剂,采用高压模压成型、高温 烧成、精磨加工工艺生产的微孔模压小炭块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能。中小型高炉使用微孔模压小炭块,有望解决炉底炉缸大炭块“环状断裂”和“蒜头状”异常侵蚀问题,可使高炉一代寿命达到10-15年。  相似文献   

17.
高炉加入含钛物料护炉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均南 《炼铁》1997,16(4):10-13
比较分析了目前高炉所采用的两种加入含钛物料护炉的方法,长期少量均匀加入法和间断大量加入法,并结合梅山1号高炉折护炉实践和停炉后的破坏调查结果,提出了第三种加入含钛物料的方法,即长期适量加入法。  相似文献   

18.
八钢2500m3高炉MB高炉开炉后,两座高炉相同部位均出现超过400℃,通过对风口上翘及漏水等因素的排查和处理,治理效果差.在分析炉缸侵蚀中发现,相关的现象和炉缸工作状态有关,通过对风口送风参数和炉前作业参数进行调整,改善炉缸工作,局部侵蚀得到缓解,局部温度逐步下降至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9.
根据 6 0kA铝电解槽炉膛变化情况、大修槽阴极方钢和阴极炭块破损情况分析 ,初步探讨了6 0kA铝电解槽寿命同电解槽炉膛、阴极方钢质量、阴极炭块质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以太钢新建4 350m3高炉为例,论述了为实现高炉炉缸炉底的长寿,从高炉的设计、选材和砌筑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炉缸设计采用"传热法",炉底设计采用"隔热法",炉缸炉底整体设计采用了"扬冷避热梯度布砖法"。炉缸选材使用优质高导热系数的碳砖,为了克服冷却壁与碳砖之间捣打料带来较大热阻,砌筑过程中碳砖采用顶砌冷却壁方式,并且严格控制砖衬宽度;炉壳与冷却壁采用分段灌浆。通过建立炉缸炉底传热数学模型,进一步表明了该高炉炉缸炉底优良的性能,投产后1 150℃等温线位于炉缸砖衬热面附近,有利于渣铁壳的形成;同时碳砖内部温度普遍低于750℃,温度梯度较小,碳砖脆化及热应力对砖衬的破坏作用较轻,为日后实现长寿炉缸炉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