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SOC芯片复杂度的增加,采用传统的逻辑仿真工具对SOC验证技术显得愈来愈力不从心。文章提出一种事件驱动的FPGA软硬件协同仿真方法,讨论了软件仿真器FPGA之间的同步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快速的仿真调度新技术,将FPGA仿效器和软件仿真器紧密耦合。实现更加快速有效的协同仿真。  相似文献   

2.
随着芯片行业的不断发展,软件和硬件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复杂SOC的设计难点逐渐转移到SoC的验证与调试环节。软硬件协同验证技术作为SOC仿真验证的关键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中研究将ARM处理器的指令软件仿真器SocDesigner和RTL硬件仿真器EVE相结合的联合仿真平台架构技术,给出了两个仿真系统通信机制和同步策略,并且以导航模块为例,给出了基于该系统的仿真环境的架构设计和仿真效率的性能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3.
幸强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8):151-153
讨论了一种面向SOC设计的基于指令级仿真器(ISS)的软硬件协同验证环境。在该环境中,硬件用硬件描述语言来建模,软件用编程语言来编写,使用指令集仿真器和事件驱动逻辑仿真器分别完成对软硬件的仿真,两个仿真过程使用不同的进程并行进行,并通过进程间通信(IPC)实现两个仿真器之间的信息交互。  相似文献   

4.
李建成  庄钊文  张亮 《半导体技术》2007,32(10):904-908
软硬件协同验证是SOC的核心技术.通过分析SOC验证方法与软硬件协同验证技术,提出C与平台相合的协同验证方法.该方法是在系统级用SystemC确定SOC系统的体系框架、存储量大小、接口IO与验证软件算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可靠性.在硬件设计中,利用验证可重用的硬IP和软IP快速建立SOC系统,并把核心IP集成嵌入进SOC系统中.在软件设计中,利用成熟的操作系统与应用系统来仿真验证SOC芯片的功能与性能.该方法应用于一个基于ARM7TDMI的SOC设计,大大缩短了验证时间,提高了验证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基于ARM ESL平台的软硬件协同的设计方法,并进行了整个AVS解码系统的设计和仿真验证.在具体的软硬件划分中,通过采用硬件加速AVS亮度插值模块,合并了二分与四分之一亮度插值的软件算法, 并用DMA控制器改进插值的硬件结构,从而改善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实验中比较十帧720x576的AVS解码图像在原始纯软件环境,同软硬件协同系统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说明新的AVS解码系统的体系结构提高了AVS解码系统的整体性能,为AVS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6.
针对宽带数字阵列雷达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以高速路由交换网络与高速点对点数据传输网络为基础的标准化、模块化、可扩展和可重构的软件化通用宽带数字阵列处理架构,并结合某宽带数字阵列雷达系统的实际需要,详细论述了系统的组成、控制信息和海量数据传输的方式、相关功能实现方案和实测验证结果。该系统实现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宽带数字阵列雷达系统软硬件协同开发效率,便于新技术快速应用以及雷达系统功能性能的灵活扩展和提升。  相似文献   

7.
WLAN SOC芯片BX501的FPGA验证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芯片(SOC)设计是以模块复用和软硬件协同设计为基础,基于FPGA的验证平台是一种有效的验证途径。文章讨论了WLANSOC芯片BX501的验证平台的两种实现方案,介绍了采用Xilinx Virtex-Ⅱ系列FPGA的设计实现;同时对SOC设计的FPGA验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基于ARM的CDMA无线数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嵌入式系统软硬件易裁剪、μCLinux开放源代码和易移植的特点,设计一个通过CDMA网络发送电子邮件的无线数传系统。硬件方面介绍了基于三星S3C44BOX芯片的ARM7开发板实验平台的软硬件设计与测试;软件方面论述了关于ARMμCLinux嵌入式系统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用MiniGUI实现图型界面部分以及应用程序的编写方法。利用一个无线CDMA模块实现ARM与互联网的连接,其中应用Linux网络编程实现CDMA Modem的数据传输,应用PPP协议实现拨号功能,应用SMTP协议实现数据往Email传输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SOC、具有可重构功能的JPEG2000软硬件协同实现方案.重点分析并实现了一种提升9/7、5/3算法的统一流水线结构.对于标准算法中的彩色变换、内容模型生成模块、Tier1编码和MQ编码器采用硬件加速处理,并对图像预处理单元、Tier2编码和系统控制功能则采用软件在NiosⅡ嵌入式系统上实现.最后采用以Altera公司的EP3C25F672作为核心芯片的开发系统,对该算法进行了软、硬件仿真,结果证明采用软、硬件协同处理,能有效地克服JPEG2000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速度和灵活性之间的瓶颈,具有计算效率高和芯片利用率高等一系列优点.  相似文献   

10.
岳凌  曾超 《现代电子技术》2005,28(5):31-32,39
随着近年来电子学系统SOC设计的飞速发展,电子系统越来越复杂,基于系统验证的协同仿真技术也显得更为重要。一般说来要搭建系统协同仿真平台都相对费时费力,因此本文提出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用以实现SOC协同仿真。本文提出使用电子电路仿真工具OrCAD/PSpice中的仿真数据输出文件vector,可以极其精确的对数模混合电路的仿真结果进行记录,并为其他仿真器所调用。本文详细介绍了vector文件的特性和两种生成方式,并使用具体示例阐述了如何使用他来实现系统协同仿真。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方式下,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是由两个互相独立的网络———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和数据通信网分别提供的。公共电话交换网基于电路交换的结构,这种技术保证语音有优良的品质,但同时也给PSTN带来线路资源分配方案的效率低和通话传真成本高的局限性。数据通信网则是基于包交换,由于采用了简单健壮的IP协议,使得其在这几年发展迅速。分析了目前在IP通信领域的两大主流协议H.323和SIP的特点和差异,给出了对支持SIP协议的VOIP网关的软硬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田剑峰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20):208-210
介绍了一种基于AX88796B的网络接口设计。详细介绍了该网络芯片的硬件结构和功能特性。创新完成了AX88796B与DSP处理器TMS320C6722连接的硬件设计和软件驱动设计。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有AX88796B的本地总线连接、物理层网络驱动的设计、网络报文的发送、网络报文的接收,以及协议层软件的开发。系统完成后与其他网络设备连接,经测试,网络通信稳定可靠,在100Mb/s的速度,负荷超过90%的情况下,没有丢包和错包出现,可以满足大数据量、高速通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测控系统中常用的OPC、Modbus及第三方自定义协议通信,介绍了基于LabVIEW 以上通信协议的实现方法,提出并实现了把原本分散的各种通信方式集成到NI LabVIEW的DSC (Datalogging and Supervisory Control Module)平台,统一运行于后台的方案.实践表明,此方案不但简化测控系统软件的架构,而且提高了系统通信的效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国际业余无线电联盟公布的分组无线网的AX.25协议,并对分组无线网的AX.25协议有限状态机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AX.25协议构成分组无线网的方案,给出了基于AX.25协议的终端结点控制器(TNC)的硬件和软件实现方法。结合终端结点控制器、收发设备和具有标准RS-232接口的计算机连接方案,说明了实现无线分组通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黄振柱 《电子测试》2016,(3):106-107
丢包率是指在使用系统检测过程中对数据进行访问时,数据包因为各种物理原因或者软件原因导致的信道丢失现象。在自动化通讯设备出现串口丢包的情况下,会导致设备通信不通畅,信号遗失等不良后果。本文从软硬件方面对通讯串口的丢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吴倩  滕刚 《电子工程师》2007,33(5):45-48
结合智能卡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叙述了系统中软硬件之间通信协议的制定、基于组件技术的数据采集及通信功能的实现。通信组件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对系统中的软硬件通信协议的细节进行了抽象和封装,提高了软件的开发效率和可靠度。  相似文献   

17.
毛席龙  蔡标  冯超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21):86-88,99
无论是软件捕包技术还是硬件捕包技术,前提是建立网络连接,恢复正确的时钟和数据流。针对网络窃听技术,提出并实现了可安全传输的数据链路协议,包括时钟协议和加密协议。协议采用插入式结构,不改变网络拓扑结构和驱动软件,易于扩展,可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速率和不同介质的以太网物理层器件。协议单元可组合使用,在用户端和交换机端都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8.
以太网和CAN总线应用广泛,但由于其通信协议不同,两种总线器件间无法进行数据通信,因此,设计了基于CP2200与C8051F040的以太网总线与CAN总线接口转换电路,并给出部分相关硬件电路与软件设计分析。在保证数据完整和协议可靠的前提下,通过握手协议和简化的以太网协议,不仅实现了以太网数据与CAN数据的转发,同时还顺利的解决了以太网的高速性与CAN的低速率冲突,以及两者数据包之间的大小不同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从研究CAN20B总线规范入手,介绍了CAN总线规范的硬件基础,分析了CAN总线报文格式,通过对报文标识符的分配,设计了应用于该系统的通信协议,并给出了软件设计流程,较好地解决了智能建筑监控系统通信过程中的仲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LTE网络演进进程、网络架构及接口协议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X2和S1接口的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案.从产品实现的角度介绍了该方案的软硬件平台架构.该方案采用硬件解码技术应对LTE网络中高速网络流所带来的协议数据包处理问题,在软件架构中提供开放的用户接口支持自定义的测试例扩展和自定义协议开发,为不断演进的网络在组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