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接测定了从食品中分离的耐热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的耐热性能.结合其它实验评述测定方法,观察了淡炼乳对细菌耐热性的影响.同时评价了淡炼乳生产中杀菌过程的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2.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是一种兼性厌氧菌,其芽孢是耐热性最强的芽孢之一,通常作为验证湿热灭菌程序的生物指示剂,同时也是造成肉制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微生物之一。本文主要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特性、肉制品主要组分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耐热性的影响和几种“冷杀菌”方式与热杀菌的比较来介绍国内外近年来关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耐热性的研究进展。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梳理,希望获得保障食品安全基础上的,具有风味保持、营养价值保存优点的货架期延长技术,为食品加工过程节能降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作为低酸性饮料杀菌指示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毛细管法测定并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在植物蛋白饮料、咖啡饮料和中性磷酸盐缓冲液3种不同基质中的耐热参数,分析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作为低酸性饮料杀菌指示菌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在上述3种基质中耐热性不同,D121℃分别为1.5、1.3 min和2.1 min,Z值分别为8.6、7.9℃和8.3℃;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在同一温度同一基质中耐热性稳定,D值重现性好,可作为低酸性饮料杀菌指示菌。  相似文献   

4.
以植物饮料提取液为研究对象,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法和基于毛细管法测定微生物的D值和Z值的方法对分离出的耐热性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耐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共分离出6株耐热性菌株,包括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人参土芽孢杆菌、脂环酸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其中,罐头食品中典型耐热性代表菌株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的耐热性测试结果为:D_(121℃)=1.4 min,Z=10.05℃。  相似文献   

5.
前言 罐头食品因微生物造成的败坏,多数是由于加热杀菌不足而引起的,在内容物为低酸食品时,常可分离出有芽孢细菌。 造成罐头食品败坏的菌主要是如下数种。属于芽孢杆菌属的有: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mis)、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凝结芽孢杆菌(B.coagulans)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stearothermophilus);属于梭菌属的有生孢梭菌(C.sporogenes)和热解糖梭菌(C.thermosaccharolyticum)。这些菌的芽孢均具有强耐热性,其耐热性值常因各种因素而变动。pH和水分活性对芽孢杆菌属细菌芽孢耐热性值的影响可参见有关文献)。本文研究梭菌属中耐热性强的生孢梭菌和热解糖梭菌。 1.培养基配制法  相似文献   

6.
从食品中分离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性状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同食品分离到10株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观察了它们的形态学、生理生化性状,进行了菌种鉴定;观察研究了此菌使低酸性罐藏食品变质的特点,以及变质过程和菌体自灭现象与温度的关系。指出了分离到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与国外报导同种菌的嗜热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咖啡饮料罐头和小豆汤罐头等的平酸变败,是由耐热性特别强的芽孢菌所引起的。用作食品乳化剂的某些蔗糖脂肪酸酯对这些耐高热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本文对已知的各种罐头腐败菌芽孢耐热性进行了测定,然后选取耐热性特别强的嗜热酸梭状芽孢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嗜热解糖梭状芽胞杆菌接种在牛奶咖啡中,以探讨蔗糖脂肪酸酯和其他食品乳化剂对这些细菌芽孢耐热性的影响,目的在于为蛋白质饮料制品找到一个有利的杀菌条件。  相似文献   

8.
<正> 平酸菌芽孢具有很强的耐热性,根据国外报道,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Stearothermophilus)的D121.1℃值为4.0~5.0分(pH7.0),凝结芽孢杆菌(Bac.coagulans)的D121.1℃值为0.07分(pH7.0)。也有报道凝结芽孢杆菌的D121.1℃值  相似文献   

9.
高盐酱腌菜坯致腐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 6种高盐酱菜坯进行微生物分离培养 ,分离 3株G-杆菌 6株G+芽孢杆菌和 1株酵母菌 ,根据芽孢杆菌的生理生化试验结果 ,初步鉴定其分别为坚强芽孢杆菌 (B .firmus)、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B .stearothermophilus)和巨大芽孢杆菌 (B .megaterium)。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在100℃以下NaCl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耐热性的影响,本研究以体积个数为107 CFU/mL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菌悬液为热处理时的初始菌液,在菌悬液的中心温度在约150 s达到70℃、80℃、90℃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制备的菌悬液经热处理后,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的残存体积个数和热致死率,并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残存体积个数初步建立各温度和各NaCl浓度条件下的热失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菌悬液在各条件下的失活曲线均可用Origin 8.0软件中Dose Resp模型拟合,且判定系数R2均可达到0.96以上。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点和不同浓度NaCl下的热致死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空白在不同热处理温度前40 s致死率均达到95%以上,而不同浓度氯化钠在70℃下前120 s均达到95%以上,在80℃下前60 s均达到93%以上,在90℃下前60 s均达到98以上,可见不同浓度的NaCl对嗜热芽孢杆菌具有保护作用,其中2%NaCl的保护作用显著大于其它浓度的NaCl。  相似文献   

11.
微热协同超高压处理杀灭芽孢杆菌芽孢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比色法研究了微热协同超高压处理对枯草芽孢杆菌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热协同超高压处理芽孢能够显著提高芽孢2,6-吡啶二羧酸(DPA)的泄漏率(p<0.05)。处理组550、600MPa,50、60、70℃作用于枯草芽孢杆菌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破坏芽孢结构,通透性屏障破坏,导致DPA的泄漏。所泄漏的DPA与灭菌对照组(121℃,30min)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主要是芽孢质中的DPA。说明微热处理协同超高压杀灭枯草芽孢杆菌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的原因可能是其物理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研究并探讨了余甘子果实70%乙醇提取物的抗菌谱和抑菌特性,结果表明:70%的乙醇提取物对供试霉菌几乎没有抑菌活性;对啤酒酵母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变形杆菌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有很强的抑菌活性,抑菌活性强弱顺序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其MIC值分别为:2.0%、2.0%、2.0%、4.0%、4.0%,啤酒酵母的MIC值为8.0%。  相似文献   

13.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它耐高温,所以在加工过程中,如果原料受到严重污染,工作卫生条件较差以及杀菌不良等都会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由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引起的午餐肉罐头产生酸败的原因,提出了防止酸败变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热压协同(500~600MPa,80-90℃)时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在磷酸缓冲液和牛奶(经超高温灭菌)中灭活的动力学规律,并对超高静压的升压过程及相应的灭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升压过程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灭活的影响不能忽略,且随压力增加这种效果越强,最高使其下降1.23个数量级;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在牛奶中比在磷酸缓冲液中有更高的抗性;在3种拟合模型(线性、Weibull和Log-logistic模型)中,线性模型不适合模拟这些存活曲线,而Log-logistic模型能更好地模拟这些存活曲线,其次是Weibull模型.  相似文献   

16.
以抑菌法为基本原理,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作为供试菌,在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根据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在牛乳中生长产酸使指示剂变色现象,确定牛乳中的青霉素G残留量。结果表明,该研究全部检测过程可在4h内完成,试管扩散法检测青霉素G的检测限是4μg/kg。与AOAC规定的标准方法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纸片(BSDA)、国标法(TTC法)相比较,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成本低、结果易判断且稳定。  相似文献   

17.
食品组分与天然抑菌剂对芽孢耐热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何志勇  陈洁 《食品工业科技》2011,(9):128-130,133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Cl、乳清蛋白、蔗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乳酸钠和乳酸链球菌素(Nisin)以及不同pH对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耐热性的影响。结果显示,pH对芽孢耐热性有显著影响,D值随着pH的降低而逐渐减低;乳清蛋白在115℃和118℃条件下对芽孢耐热性有保护作用,但在121℃时无显著保护性;在115℃条件下,8%以内NaCl对芽孢耐热性无显著影响,但在118℃和121℃条件下,NaCl浓度在4%~8%之间时,对芽孢耐热性有降低效应;蔗糖只在10%浓度时对芽孢的耐热性有保护作用外,其余浓度对芽孢耐热性无显著影响。在三种报道的具有抑菌物质中,0.4mg/mLEGCG和4%乳酸钠对芽孢耐热性无显著影响,而Nisin则可以显著降低芽孢D值,而且随着浓度提高,对芽孢耐热性的降低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对超高压的耐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Asl.999进行了超高压杀菌实验,探讨压力、时间、基质对灭 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热处理和抑菌剂地高压杀菌的协同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stearothermophilus)Asl.999进行了超高压杀菌实验,探讨压力、时间、基质对灭菌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热处理和抑菌剂对高压杀菌的协同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磷酸缓冲液及经过人工接种的牛乳、鸡腿菇和卤牛肉为对象,考察超高压协同热处理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灭活的影响,测定处理前后的细菌菌落总数。结果表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失活率依次为:牛乳>磷酸缓冲液>鸡腿菇>卤牛肉。处理组500/60℃、500/90℃、600/80℃,5min、10min,牛乳中失活率(-2.18,-2.82,-3.32)高于磷酸缓冲液中的失活率(-1.62,-2.78,-2.98);卤牛肉中的失活率低于鸡腿菇中的失活率。说明在热协同超高压杀灭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过程中,牛乳中存在利于诱导芽孢发芽的物质,使芽孢失去原有的对热的抵抗力,而在鸡腿菇和卤牛肉中失活率较牛乳低是由于其水分活度较低,卤牛肉中的失活率低于鸡腿菇中的失活率是由于NaCl对芽孢有保护作用,增加了其对压力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