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洗发水的基本配方中引入水解茶籽蛋白,主要采用加温和搅拌等工艺进行配制,研究了水解茶籽蛋白在洗发水中的应用。结果发现,水解茶籽蛋白与洗发水中的其他组分相容性好,并能有效地提高洗发水的调理性能,特别是保湿性能、梳理性能和起泡稳泡性能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2.
覃超国  严子军 《广州化工》2006,34(2):30-31,34
研究苍术-茶籽麸在洗发水中的应用。结果发现提取液与洗发水中的其他组分相容性好,并有效地提高洗发水的调理性能,特别是去屑、止痒效果提高明显。理化测试结果,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经比较,苍术-茶籽麸洗发水的总体性能稍高于国内普通的中药洗发水,与国外名牌洗发水相比具有药理作用的特点,而且价格较低。  相似文献   

3.
扁柏-茶籽麸洗发水的配制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洗发水的配制原则,通过试验筛选出用作研究比较的基本配方,然后引入扁柏 茶籽麸提取液,采用加温和搅拌工艺进行配制,结果发现提取液与洗发水中的其他组分相容性好,并有效地提高洗发水的调理性能,特别是去屑、止痒效果提高明显。理化测试结果,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经比较,扁柏 茶籽麸洗发水的总体性能稍高于国内普通的中药洗发水,与国外名牌洗发水相比具有药理作用的特点,而且价格较低。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水提法提取牡丹花、鱼腥草、木棉花制得3种中药水提物。采用透明质酸酶活性体外抑制试验,研究3种中药水提物的抗过敏活性。采用绵羊红细胞溶血试验,检测3种中药水提物的刺激性。试验结果表明,3种中药水提物对透明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由高至低排序为鱼腥草、牡丹花、木棉花,鱼腥草水提物的抗过敏功效强于其他2种中药水提物;3种中药水提物的红细胞溶血率由高至低排序为鱼腥草、木棉花、牡丹花。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从番茄茎叶中提取的活性物粗提物对常见菌种的抑菌效果,采用5种溶剂对番茄茎叶进行提取,以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蜡状芽孢杆菌、黑曲霉为供试菌,对其粗提液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发现粗提液活性成分对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霉菌的抑菌作用较弱。番茄叶粗提液的抑菌浓度高于番茄茎提液。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pH值溶液和洗发水及其稀释液对头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发在pH值为4~7时性能稳定,深层洁净、去屑、平衡油脂类的洗发水适用于油性发质的头发,焗油、滋润、养护类的洗发水宜用于干性发质头发,养护、滋润类的洗发水用于中性发质的头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以苦参、侧柏叶、川芎为原料,制备一种洗发水.通过醇提、浓缩、离心等工艺制得提取液,按不同浓度添加到洗发水基础配方中,考察提取液对洗发水的发泡、稠度、颜色、pH、稳定性、保湿性、湿/干梳理性的影响,同时对去屑、止痒、防脱等功效与市售产品进行对比评价,通过眼刺激性试验测试苦参洗发水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以浓缩后的稻壳粗提液为原料,采用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对稻壳黄酮分离纯化,以确立双水相萃取稻壳黄酮的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试验法探讨了硫酸铵质量分数、乙醇质量分数、粗提液加入量、温度、pH值对稻壳黄酮萃取效应的影响,并以萃取率为考察指标,正交实验法优选出最佳萃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自然pH值及45℃条件下,当乙醇质量分数为29%、硫酸铵质量分数为18%、粗提液加入量为3m L时,稻壳黄酮萃取率达96.26%。此法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可作为从稻壳粗提液中分离纯化稻壳黄酮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茶麸微粉作为配制功能洗发水的主要原料,通过用茶麸微粉作为营养物质和茶籽油作为润发油脂的方式来配制功能洗发水。研究了茶麸微粉对功能洗发水的理化指标、调理性能、配伍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茶麸微粉与洗发水的其他成分配伍性良好,同时与国内的普通洗发水和中草药洗发水相比,研制产品的综合表现相对比较优异,茶麸微粉含量为6%的功能洗发水的综合评价最高,理化指标测试符合GB11432—89规定,调理性能也得到了提高。并且具有营养头皮、去屑止痒、防止脱发的药理功效。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无机陶瓷膜精制甘草水提液膜分离过程的影响。以甘草水提液为实验体系,采取调节pH值、絮凝、离心和粗滤作为预处理方法,考察0.2μm Al2O3无机陶瓷膜微滤经预处理后的甘草水提液时的膜通量、膜污染度、膜阻力分布、指标性成分甘草酸的保留率。表明pH7时膜稳定通量较大;粗滤、离心和调节pH7时甘草酸的保留率较高,壳聚糖絮凝时甘草酸的保留率最低。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甘草的膜精制过程具有不同的影响,高速离心和调节pH值是甘草水提液膜分离工艺中较好的两种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