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留白这一理念来源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留白处皆为无形的美感和意境,意在追求虚中求实的妙境.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书法、中国美学、哲学思想都与留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将留白艺术融入建筑空间设计,探究从图式语言到三维建筑空间的转译,揭示留白在中国传统园林和建筑空间的意境营造,并结合现代建筑空间设计的应用,深入留白美学从二维平...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分析传统建筑空间中表现出来的"留白"入手,分别从空间限定的弱化、场所功能的复合化、以及路径设置的多重化等角度,来探讨"留白"作为一种空间营造手法在建筑空间环境中的具体表现及对当代建筑设计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园林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其创作的本源也是自然.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是园林景观的重要表现层面,是园林中最重要的具有生命活力的构成因素.本文分析了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特点,提出园林植物造景应向空间设计方向发展,并提出了空间类型及基于意象理论的园林植物造景空间设计.  相似文献   

4.
从本体论的视角而言,中西方园林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空间.二者服务于不同的目的,乃至于发展出不同的技术方法和表现形式.因此,造园目的是理解园林形式、园林创作的艺术与技术手段以及园林审美的基础,也是通达园林本质的起点.该文基于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脉络,辅以适当的文献资料,分析中国传统造园目的的变迁.并以此为线索,揭示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本质和园林空间演变的文化逻辑.最后,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当代价值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5.
基于历史文化内涵的曲阜孔子研究院建筑空间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介绍曲阜孔子研究院工程的设计创作,重点阐述了如何从城市研究、建筑设计、景观园林配置、室内设计、装饰设计等方面,充分挖掘地方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整体思考的建筑空间塑造,使得当代建筑的新形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6.
"留白"之美     
现代室内空间设计所面临的是来自于传统与现代双方面的挑战,挖掘传统中的因素会让我们的风格之路更明确。任何一种形式都是源于形式之上的思想精神的反映,而形式则会影射出相应的精神文化内涵。“留白”是中国画艺术形式美中最重要的艺术构成要素与表现方法,它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中对于空间的理解与艺术的抽象加工。而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艺术空间观念又有益于室内空间的设计。本文通过对“留白”手法从平面到空间的美感分析,探讨如何通过“留白”手法来塑造室内空间的美感。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5)
文章以中国传统园林空间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园林空间的有机性、系统性、完整性和隐喻性等特征,并着重从边界与内外、层次与序列等方面分析了园林空间的本质特征。文章的研究目的在于探寻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艺术,推动中国传统园林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建筑空间创造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对中国古典园林以及中国民居的空间布局的思考,对建筑创作中建筑空间的创造如何体现地域特点和传统做分析,把祖先留下来的文化和智慧加以继承和发扬,创作出有生命力的作品来。  相似文献   

9.
《工业建筑》2012,42(9)
中国古典园林与斯蒂文·霍尔的现象学建筑在创作理念、质料经营和空间表达上,呈现出跨越时代与文化、园林与建筑的联系。创作中对于人的存在、感知和行为的回应,体现了二者在对待人与园林、建筑关系上相契合的内在意识和营造方式。此相关性的揭示旨在重新审视中国传统营造观与当代建造文化之间的关联,对建造本质进行反思,为当代建筑及园林创作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0.
冯琳 《工业建筑》2012,(9):173-177,102
中国古典园林与斯蒂文·霍尔的现象学建筑在创作理念、质料经营和空间表达上,呈现出跨越时代与文化、园林与建筑的联系。创作中对于人的存在、感知和行为的回应,体现了二者在对待人与园林、建筑关系上相契合的内在意识和营造方式。此相关性的揭示旨在重新审视中国传统营造观与当代建造文化之间的关联,对建造本质进行反思,为当代建筑及园林创作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1.
园林意境的感知、时空变化与创造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意境的感知,意境的时空变化,以及意境的创造等内容,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之意境,分析古典园林之内涵,达到园林意境创作的"情景交融",在有限的园林艺术形象中感受无限的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2.
王振宇 《山西建筑》2010,36(36):341-342
从园林中的文化崇尚和园林法则的自然崇拜两个角度入手,探讨了传统文化在我国古典园林中的表达,结合封建社会“周礼”之制和儒道思想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成因,并就古典园林空间布局和意境两方面对自然的效仿作了介绍,以期指导当代园林设计。  相似文献   

13.
何欣然 《华中建筑》2012,(7):124-126
“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种意境的表达手法,“留白”意境美的产生是一个从空间形态一空间意象一空间意境的复杂过程。该文将其引入滨水景观设计中,以上海世博会后滩公园为例.分析了“留白”的意境美在城市滨水空间中的体现。从而得出“留白”的应用可形成如诗如画的意境,增加城市滨水空间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蔡文彦 《山西建筑》2007,33(13):348-349
深入探讨了繁峙县滨河公园设计中涉及到的人性空间与意境问题,详细地介绍了公园景观系统的设计,得出了通过人性与意境的融合,才能集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物我皆融”的人文理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从精神分析的三个层次,通过对花园5个层面的分析,解读了竹园的中国“芯”是对中国古典园林灵魂的艺术再现。提出竹园的空间原型为谐趣园,认为竹园首次图示了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特有的集锦式空间特点、曲线与折线相结合的构图形式,为中国当代园林理论和方法的创新追求带来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探究“虚实”空间关系,创造个性化的城市空间场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春华  周安伟 《规划师》2003,19(3):39-41
作者利用空间的“虚、实”概念,结合格斯塔心理学的“图底”关系,类比分析中国水墨画的留白艺术手法及生态系统中的细胞繁衍规律,通过张家界城市绿化广场周边地段的概念设计的创作实践,提出创造个性化的城市空间场所工作中虚实空间的理念与原则目标。  相似文献   

17.
王劲韬 《华中建筑》2005,23(6):154-155,163
日本文化源自中国,在长期的对外文化交流中,逐渐形成了风格多元、内涵丰富和自然主义的审美特色。在建筑、园林的设计上表现为重抽象、简练和强调工艺精美等特点。该文通过对日本传统设计中具代表性的茶庭和民居等建筑形式以及枯山水的分析,从艺术哲学、美学和社会等多角度探讨了日本传统设计的独特手法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8.
沈大炜  彭韬 《华中建筑》2010,28(8):124-127
该文在传统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趋势,提出将艺术介入城市微公共空间,为中国城市空间艺术化的道路铺上一块垫脚石,以期进一步明确优秀城市设计理念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漪碧涵虚天人合一--保定古莲花池创作意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俊婷  王其亨 《中国园林》2005,21(12):69-72
融园林、书院、行宫三位一体的古莲花池历经沧桑,形象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宫苑园林的时代特征。莲池寄情山水、崇尚自然,龟藏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体系。通过对莲池意匠的分析,解读其在工程技术、艺术形象等方面的创作思想,解剖其隐藏在形式语言背后的文化思想及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20.
调查了解各新校区在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剖析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设计中所体现的核心思想,着重探索其中可为校园空间设计所利用的部分,并以相关高校利用典型的传统空间处理手法成功营造具极高内涵与价值的有效空间为例,讨论如何将传统园林中体现的文化思想交汇使用在校园空间设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