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南昌动物园     
《世界建筑导报》2005,(6):32-35
北林苑在这个投资近2亿的项目中,在综合分析世界先进动物园的基础上满足了以动物地理布局为基调,以动物栖息生态环境为主要空间,体现“生态动物园”的设计理念。利用已挖掘的水体系统,改造为以地域特征展现五大洲动物的地块,  相似文献   

2.
动物园是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一扇窗口。旧式的笼舍养殖展览和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生态文明时代的需求。通过上海动物园整体改造为例,总结以动物友好理念为基础的现代动物园规划设计方法,重点从动物、人、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着手,对园区整体布局、动物展馆、交通系统、基础设施、自然生境等全方面进行提升和改造,为城市动物园的规划设计改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牛牧菁 《风景园林》2021,28(2):103-108
当代动物园的主要职责是致力于物种保护,促使游客发生环境友好行为。动物园沉浸式展示设计除了应满足基本的动物福利,还应该更好地帮助动物园实现这一职责。针对动物园设计师们对于公众环保行为产生机制的盲区,引入保护心理学作为有力的辅助工具。通过梳理保护心理学针对动物园游客研究的文献,对动物园的沉浸式展示的规划设计提出4项建议:1)设计符合动物行为的展示空间,2)规划更为自然的园区,3)调整教育空间的布局,4)运用清晰且多样化的信息传达方式。从游客心理角度探讨当代动物园的规划设计,突破了以往从丰容角度对动物园设计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现代城市中,到处充斥着水泥建筑与设施,可供人们活动与休憩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少,人们变得越来越渴望远离尘器,接近自然,甚至亲近同是“自然之子”的动物,动物园正是人们观赏动物,融入自然,挥洒闲情逸趣的地方,如何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以动物的生存空间和人的观赏空间为主体,达到自然,动物,人三者的和谐统一,创造人与自然,人与运行亲切交流的场所,是需要规划师,建设者与决策者共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一、项目的由来与概况具有87年历史的“大连动物园”,位于市区繁华地段。随着动物的增加,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也日趋严重。这样一个既不利于人of游览观赏,又不利于动物生存,更没有发展余地的动物园与改革开放后日益变化的城市面貌难以匹配。为此1994年市政府通过招商引...  相似文献   

6.
《景观设计》2005,(F05):52-52,F0003
卧龙大熊猫生态旅游区堪称中国生态景区的一个世界级品牌。 创造生活在原生环境中的大熊猫生态景区,与其他一般意义上的野生动物园和主题公园有显著的不同。卧龙是大熊猫的原生地,将大熊猫放归野外,实行半野生放养的科学实验,进而为将人工系列的大熊猫完全回归自然进行探索,这与将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动物集中到一处野生动物动物园或主题公园的形式完全不同,前者真正体现了生态原则。EDSA所努力实现的,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将这种稀缺的生态转变为可供利用的巨大资源。以支持地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向南方学习     
发现的方法 在成立水牛建筑事务所之前,我在一个文本团队工作过20年,它叫作“象设计集团”,也就是“动物园集团”.“动物园集团”由柯布西耶的日本弟子之一吉阪隆正先生创立.这些以动物为名的工作团队涉及各种建筑领域设计:乡村规划、室内设计、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8.
“天人合一”的客家围龙屋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琴 《建筑》2012,(1):76-77,79
客家传统民居包含着中国传统朴素的生态观:“天人合一,物我同一”。它以自然为最高原则,强调人与物的同构效应,反映在民居上就是人、居所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以中国传统“风水”思想为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与自然景观的构成,然后择其吉而经营人居环境。如《宅经》中的这样—段话“宅以形势为骨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屋舍为衣服,以门户为衬节,若得如斯俨雅,乃为上吉。”  相似文献   

9.
动物园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以笼养为主的时代,进入到以散养、放养为主的阶段,并逐步在向以自然生态为主的天然动物园方向发展。然而我国城市动物园由于各种原因,在现状和发展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本文从城市动物园选址的角度,分析了现存的一些通病,并提出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及对策,希望能将动物园营造成一个“动物—自然—人类”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场所。  相似文献   

10.
《规划师》2018,(Z1)
文章首先阐述了合肥野生动物园的重要地位和功能;其次从动物及游客的角度出发,解读了动物园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从园区突破升级的角度分析了动物园规划的理念和策略;最后基于问题导向,围绕功能布局、道路交通、展区馆舍及专项设施四个方面,提出了动物园全面升级的总体规划构想,意在为未来合肥野生动物园的各项建设提供一定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徐翊军 《园林》2020,(6):64-69
动物园作为动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展示的窗口,对圈养动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植物是动物园展区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景观设计既需要满足动物生态习性、提高动物福利,也需要讲究植物景观的均好性,使展区生境富有变化、具有美感,让游客有景可观。有别于一般的城市公园,动物园植物景观设计具有鲜明的自我特点和特殊要求。文章以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猫科馆为例,分析探讨展区中植物的选择依据、配置原则、功能性运用以及保护方法,以期唤起公众对环境的思考,为今后动物园展区的沉浸式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上海动物园已经40岁了。今年5月25日就是它的四十“诞辰”纪念日。上海动物园以前的名称是西郊公园,建园后建成的第一座大型动物建筑是“象宫”。1959年为迎接建国十周年,又动工兴建了“天鹅湖”、“狮虎山”、“熊猫岭”、“鹿苑”,“百花厅”等六大建筑,使当时的西郊动物园初具规模,成为全国著名的动物园。可是,从那以后到1990年之前,上海动物园的动物种类始终徘徊在三百余种,笼舍不足且陈旧,发展停滞。随着上海经济的振兴和发展,这一情况得到了市建委领导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城乡建设》2012,(10):17-17
动物应享有哪些福利?动物园应如何对待动物?如何才能保障动物的福利?中国动物园协会一直在探讨和研究。8月23日,中国动物园协会2012年会员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动物园道德规范和动物福利公约》,开创了我国动物园道德和动物福利的先河。  相似文献   

14.
2016年是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建园100周年。该园集城市动物园、野生动物园和研究机构于一体,其动物展示与保护模式引领着世界范围动物园的发展。论文梳理评述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的百年发展历程,按时间顺序和主要特征将其划分为笼舍陈列、沉浸观览、生境营造3个时期。并剖析该园当前所处生境营造时期的规划布局理念,阐释各生境的主题、特征及动植物物种配置,并揭示园内参观流线组织和互动性设计。总结圣地亚哥动物园的3个主要发展理念,即生物友好、自然教育和保护使命,以期为我国动物园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动物园建筑     
设计一座动物园建筑并非易事.建筑师是应重现动物在自然中的栖息所,还是提出一个抽象或者现代主义的宣言?伦敦动物园企鹅池撼人心魄的混凝土双螺旋坡道属于后者.或者能否参考动物居住者身上的一些表征,形成诸如逶迤的蛇舍和硕大的象笼之类的设计?区分“人类居住的建筑”和“动物居住的建筑”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吗?“人类”的建筑有专门的历史,有自己的传统与风格——古典主义、功能主义、地域主义、现代主义和反构成主义等,不一而足.而动物园建筑呢?动物们在大自然中的住所如何与人类的相比?对建筑师而言,仅仅去仿制掏空的树洞、岩穴、树枝编成的巢窠,还有蜂窝的几何形状以及螺壳完美的螺旋纹就够了吗?显而易见,动物建筑并不是房屋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6.
阎淑龙 《山西建筑》2008,34(10):345-346
探讨了生态型动物展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阐述了生态学的定义和动物园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通过对动物园展区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创造生态型动物园展区的建议,以体现人类、动物与城市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7.
易学是中国哲学之源,与风景园林统一于象数范畴。象主要体现在易学的卦象爻象、风景园林的要素空间和地理的气形布局等方面;数主要体现在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数理逻辑方面。易学体用兼具,“体”指易学的理论经典,“用”指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体”“用”结合,首先表现为景点题名的易学典故,其次表现为象天法地和呼象喝形的要素形态,再次表现为四正四隅的八卦布局,从次表现为利害吉凶的评价标准,最后表现为易学的审美方法。由此可见,风景园林以易学为原理进行设计,可以顺应自然的象数本质,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陈军 《安徽建筑》2001,8(4):7-8
合肥市的城市用地“风扇形”布局形态有着非常显著的特征,这一著名的风扇形布局是指以老城区为核心,向东、北、西南三翼伸展,三翼之间楔入大片绿色空间。东南风口是楔入东翼和西南翼之间的绿色地带。这一布局形态最早由同济大学的金经昌教授和德国专家雷台尔提出,并成为 19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中韩两国在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老虎”这个动物形象的文化内涵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影响与感受,因此在俗语当中意义也有不同的体现。本文以《????????》和《中国俗语大辞典》中收录的俗语为研究对象,拟从肯定意义和否定意义入手,探讨“老虎”这个动物形象在汉韩俗语中体现的意义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1993年9月18日正式开业的深圳市野生动物园,座落于深圳市北郊西丽湖度假村畔,占地总面积37公顷,为国内及海外游客提供了与国内动物园设施载然不同,层次较高,充满刺激性的观赏野生动物的场所,同时又是一种保护和繁育正日渐减少的珍稀动物的辅助手段。 二、设计特点 作为国内首座放养式动物园,国内缺乏可以借鉴的资料,设计人员在同国内外专家多次论证的基础上,大量的翻阅了国外同类动物园的资料,详细研究了各类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结合整个用地范围的地理情况,将昔日的一片荒山坡建成一个生气勃勃的动物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