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陈莉 《河北纺织》2006,(1):55-59
本文重点介绍了棉纤维改性技术及改性产品的开发现状,分析了棉改性技术的发展趋势,得出经过改性后可以实现棉纤维性能的优良化、功能的多样化、产品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2.
文章重点介绍了棉纤维改性技术及改性产品的开发现状,分析了棉改性技术的发展趋势,得出经过改性后可以实现棉纤维性能的优良化、功能的多样化、产品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3.
为开发棉纤维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中的应用,总结了功能化改性棉纤维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通过氧化、醚化、接枝螯合等方法改变纤维素结构的工艺技术及产品性能和应用。结果显示,通过氧化和醚化改性后得到的氧化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纤维具有优良的止血和吸湿性能,通过负载多糖、蛋白质、肽、酶、环糊精、脂质、金属离子等生物活性材料的改性棉纤维具有抗菌、抗紫外线、催化、缓释活性成分等功效,在生物医用材料及功能性医用纺织品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摘 要:采用壳聚糖溶液对经高碘酸钠氧化的棉纤维进行亚胺化功能改性。分析了不同高碘酸钠浓度对棉纤维醛基含量、断裂强力和壳聚糖处理后棉纤维增重率的影响。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曲线分峰拟合计算,结果表明,壳聚糖分子借助希夫碱C=N共价键与氧化棉纤维亚胺交联;氧化棉纤维经壳聚糖处理后结晶度有所降低。壳聚糖改性棉纤维的断裂强力及伸长率下降,初始模量增大。利用制备的壳聚糖改性棉纤维作为药物载体承载与缓释芦荟蒽醌提取物,得到了良好的控制释放药物效果。因此,壳聚糖亚胺改性棉纤维在持续释放药物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棉纤维改性与无盐染色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武素丽  张淑芬 《印染》1999,25(3):40-43
对近期棉纤维的阳离子化改性及其无盐染色,如Hercosett-125改性棉纤维的染色,Aliquat-336改性棉纤维的染色,环氧胺盐处理的棉纤维的染色,PECH-A改性棉纤维的染色等方面的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试分散染料在涤纶织物、未改性和改性棉纤维上的吸附等温线,得到了分散染料上染涤纶、未改性和改性棉纤维的热力学参数;通过测试分散染料在涤纶、未改性和改性棉纤维上的上染速率曲线,得到了分散染料在这些纤维中的扩散系数;探讨了分散染料上染改性棉纤维的吸附上染机理.结果表明,分散染料在改性棉纤维上的吸附类型属于Langmuir-Nernst混合型.  相似文献   

7.
Blue 4R活性染料与棉纤维亲和力低,染色上染率低,需要加入大量元明粉(硫酸钠)促染,但加入硫酸钠后,废水处理过程中含盐量高,对环境影响较大。为了提高上染率并实现无盐染色,采用阳离子改性剂对棉纤维进行改性,探讨了改性时间、NaOH质量浓度及改性温度对棉纤维Blue 4R活性染料染色K/S值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改性工艺为:温度90℃,时间15 min,NaOH 2 g/L。改性棉纤维用Blue 4R活性染料染色,在不加硫酸钠时K/S值明显提高,且改性棉纤维的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均优于未改性棉纤维。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棉被的板结问题,利用乙酸酐和丙酸酐对棉纤维进行改性,利用红外光谱对改性前后棉纤维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测试了改性前后棉纤维的回潮率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乙酸酐与棉纤维的反应活性比丙酸酐高,能够有效减少棉纤维羟基含量并降低棉纤维的回潮率。  相似文献   

9.
王浩  杨莉  陈宇岳  许云辉  王健 《纺织导报》2012,(3):67-68,70,71
利用自制的羊毛角蛋白溶液对高碘酸钠选择性氧化的棉纤维进行改性整理,研究了角蛋白溶液对氧化棉纤维的改性工艺。与未经氧化的原棉相比,相同改性条件下经选择性氧化的棉纤维与角蛋白的结合量明显增加。讨论了不同工艺条件对氧化棉纤维增重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羊毛角蛋白改性氧化棉纤维的优化工艺,并得出经角蛋白溶液整理后的氧化棉纤维力学性能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黄连素对阴离子改性棉纤维进行染色,分析了染色pH、温度、时间、染料用量对改性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探讨了黄连素对改性棉纤维的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牢度。研究结果表明,黄连素对改性棉纤维最适宜的染色条件为:黄连素用量2%,pH 8,温度60℃,保温时间60 min。在该条件下,改性棉纤维可获得较深的颜色,且黄连素在改性棉纤维上的吸附速率较快,染料在改性棉纤维上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1.
棉纺织纤维原料迫切需要新型、新功能纤维的补充和供应,化学纤维长丝是其重要来源之一。化纤长丝仿棉应在分析和认识棉纤维的优点和缺点,化纤长丝的优点和缺点的基础上取长补短,适应新型纺纱技术和设备的加工条件,并开发新的领域,使得新型天然纤维和新型化学纤维不断扩大其使用的范围。文章总结和归纳了棉纤维、化学纤维、棉纤维织物的优点和缺点,并提出化纤长丝仿棉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精棉/罗布麻/远红外粘胶三合一混纺纱的主要技术关键.该产品采用功能纤维罗布麻、远红外粘胶与精棉混纺,纤维的特性得到复合、优化、互补,形成了独特的产品风格.开发过程中,利用已有设备,加大了对重点工艺的技术研究,提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3.
经过酶改性纸浆纤维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如改善纸浆的滤水性、降低打浆能耗、改善成纸的某些强度。棉纤维性质强韧,纤维较长,是极好的造纸原料,但由于纤维结晶度高,纤维紧密,致使其很难打浆。本实验用纤维素酶对棉浆进行改性,再将经酶改性后的棉浆与针叶木浆进行配抄,探讨酶改性后的棉浆与针叶木浆的配抄性能。  相似文献   

14.
桑皮纤维的制备及其产品开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桑皮纤维,顾名思义是以桑树皮为原料制取的纤维,它是从桑树修剪枝条中提取的纯天然绿色纺织纤维.桑树枝条由韧皮和茎杆两部分组成,其中韧皮纤维含量高达60%.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棉纤维马克隆值与棉纤维质量关系紊乱的原因,取棉纤维的平均直径和成熟度为自变量,推导棉纤维气流仪工作的原理方程。选择6种棉样进行实验,通过测量棉纤维在等压差、等密度情况下的入口流量和马克隆值,采用中段称重法和显微镜法分别测量棉纤维的线密度和成熟度,将该值与利用公式计算的流量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等压差下通过气流入口的流量值与棉纤维成熟度和直径乘积的平方大致成正比。仿照棉纤维的结构,根据直径和成熟度构造棉纤维透气性模型,利用ANSYS CFX仿真软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与实验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7.92%,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为修正棉纤维的Kozeny-Carman常数,进一步提高计算准确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棉织物防皱整理的研究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棉织物防皱整理的研究现状,着重讨论了新技术、多功能整理在棉织物防皱整理中的应用及前景,并分析了棉织物绿色整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Lyocell 纤维以其环保生产技术及原料可再生的可持续发展优势,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纤维,为此,回顾了Lyocell 纤维的国内外发展史,并在投资及运行成本、工艺流程、纤维性能3 方面与普通粘胶纤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粘胶纤维Lyocell 纤维的生产效率提高了约8倍,且生产过程环保;投资成本提高了3 倍以上,原料和生产成本均远高于兰精公司;性能更能满足服用要求。重点介绍了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制备工艺研发现状,包括原料、纺丝原液的制备、纺丝工艺、N?甲基吗琳?N?氧化物溶剂回收等,认为Lyocell 纤维产业化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纺丝原液的连续制备和溶剂的高效回收技术,其服用和产业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传统的染色工艺中,为了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和固色率,活性染料染棉时必须加入大量的盐(氮化钠或元明粉),促使染料由水溶液中向纤维表面转移来提高平衡上染量。盐的加入将导致水质恶化和生态问题。所以近年来活性染料的无盐染色或低盐染色技术已引起广泛关注。文章从染料开发、纤维素纤维的改性及交联剂3个方面阐述了无盐染色技术的近期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Currently, eco-friendly products have been given great attention as the world is being polluted severely by non-biodegradable products and by-products. Different textile products have their own share in affecting the environment. This research is focused on exploring alternative bast fiber products to support the supply chain and to assess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this fiber as a substitute to already available bast fibers. Kusha fiber was extracted and optimized from Ethiopian kusha plant stem – Girardinia bullosa (Steudel) wedd. – using caustic soda solution by varying the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using design expert 6.0.10, quadratic model software. Tensile property, chemical composition, X-ray diffractometer (XRD), Fourier-transform-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fiber morphology,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of the fiber were determined. Fiber characterization showed its tensile strength, and the cellulose content was equivalent to or even better than other bast fibers. Morphology of the fiber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ypical cotton with visible lumen and a slightly flat surface. Therefore, this new extracted fiber has a great potential to be used for different applications such as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textile furnishing, apparel, and nanocellulose extraction.  相似文献   

20.
赵博 《国际纺织导报》2013,(10):23-24,26-28
为纺制性能良好的珍珠纤维/负离子细旦丙纶纤维/棉混纺纱,提高负离子细旦丙纶纤维的可纺性,通过对负离子细旦丙纶纤维进行预处理,采用混条工艺,并在各工序采取了一系列工艺技术措施,提高了纤维的可纺性,改善了半制品和成纱质量,生产的珍珠纤维/负离子细旦丙纶纤维/棉混纺纱满足了产品质量的要求。根据工艺试验和测试,就3种纤维性能、纺纱工艺等因素对珍珠纤维/负离子细旦丙纶纤维/棉混纺纱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提高成纱质量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