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岭南皇家园林在我国园林史上曾经辉煌却又昙花一现。随着岭南地区经济的逐步提升、文化与艺术发展和海内外文化活动的频繁交流,岭南园林以其浓厚的地方色彩被世人所关注。岭南园林的建立可以追溯到东汉以前。庭园作为岭南园林的核心,是以建筑空间为主的造园,其特点是追求自由布局,有较明显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2.
岭南宫苑园林是岭南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概念的形成,对于岭南古典园林理论体系的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学术界对于岭南宫苑园林研究还并不多,对于如何继续推动岭南宫苑园林的研究,仍处于开放讨论中。通过对建国后至1990年代中期岭南宫苑园林研究的文献梳理,厘清了岭南宫苑园林研究的早期历程。对这个研究历程中的基本问题和主要结论进行回溯,从而明确岭南宫苑园林这个学术概念的生成。这对于继续完善岭南园林史的研究,推进岭南古典园林理论体系建构,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岭南园林包含有诸多传统文化与建筑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信息,对其研究是展现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利用建筑类型学的图式提炼方法,通过分析传统岭南园林空间平面的拓扑关系,可归纳出其空间平面布局组合类型图式。空间平面布局类型体现着传统岭南园林空间的内构关系,并演绎其空间秩序内在的逻辑。对其进行梳理可为推导岭南园林新的空间形象,以及在新时代建筑空间中延续传统岭南园林文化内涵提供参考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美学与审美文化基本理论,着眼岭南庭院的审美特征——务实、外向、生态、时尚,试探现代岭南园林的个性之处,分析近代岭南园林的艺术形式与审美文化.文章以一个崭新的视角分析近代岭南园林的艺术审美价值,以期在更深层面上窥得近代岭南园林审美价值的传承.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美学与审美文化基本理论,着眼岭南庭院的审美特征——务实、外向、生态、时尚,试探现代岭南园林的个性之处,分析近代岭南园林的艺术形式与审美文化.文章以一个崭新的视角分析近代岭南园林的艺术审美价值,以期在更深层面上窥得近代岭南园林审美价值的传承.  相似文献   

6.
谢芳 《浙江建筑》2010,27(12):5-8
岭南园林在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历史文化渊源上的特殊性,使之在园林的布局、空间组织、水石运用和花木配置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小中见巧,巧中见奇,美观实用,方寸间将造园艺术集大成,并融汇岭南世俗文化,是岭南园林的精品。  相似文献   

7.
中山詹园是目前岭南地区最大的私家庭院,占地百亩.由北溪河从中分为前后两部,后半部是后花园,前半部是多组建筑群及水面组成的庭院,面积较大。在北溪河及前部庭园水面边多有连廊围绕,北溪河上有廊桥连接前后两部。詹园从苏杭聘请数百名园林能工巧匠历时5年而建成,其中参照苏杭园林并综合中国古典园林之精髓,但更强调岭南园林的水乡夼局脉络,结构简洁而凝重,风格古朴而洒脱,于天光云影间映衬出青砖灰瓦、粉墙绿树、斗拱飞檐、迥廊曲径、色嘲明朗、朴茂隽秀,构成一种通透典雅、轻盈畅朗的岭南风格。取材多为民问古旧材料.一砖一瓦、一门一窗都遵照古制,处处透出历史的痕迹.宛若置身古时,不会想到这是现代建成的庭院。[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川,全境都是典型的亚热带和热带自然景观。岭南园林,萌芽于秦汉,风行于南越时期,后历经缓慢发展,并随岭南社会经济的上升、文化艺术的发展、海内外交流的频繁而逐渐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9.
岭南园林的龙凤崇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庭风 《新建筑》2004,(5):60-62
龙凤是中国图腾,但在岭南的表现有所差别。岭南地处五岭之南,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产生了对龙凤图腾不同的理解,理解的不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和园林景观的方式,在龙凰两者间,岭南园林更趋向于龙祟拜。  相似文献   

10.
清末广州中西交汇,景园营造新旧共存互动,推 动岭南园林的近代转型。其中,在繁荣的中西贸易和文化交 流,以及书院文化、士绅文化等的影响下,清末岭南形成了 以广州为中心、十三行行商为代表、官商士绅竞相造园的特 殊历史时期,其造园数量、规模、意匠等均在该时期达到岭 南古典园林发展的巅峰。这一时期也是岭南园林近代转型的 关键时期。在西方文化和清末洋务运动思想的影响下,广州 开始出现洋务花园、公园、市政绿化,以及校园绿地等新型 园林形式。这些具有公共性质的城市景致与新建私园一道广 泛分布在城墙以外,成为清末广州城市空间拓展与风景体系 形成的重要参与者。由于清末广州城外造景的繁荣,从时间 上开启了岭南园林的近代转型,在空间上使岭南园林的地域 性特征得以形成和辨识,其空间性与时间性界定了清末岭南 园林近代转型的物质及文化维度。梳理了清末广州具有代表 性的景园营造活动,在分析其动力机制的同时,探讨城外造 景之于岭南园林近代转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庭园研究是岭南建筑学派早期较为关注的领域,对庭园空间持续深入的研究构成岭南建筑学派设计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庭园研究与设计实践的相互促动以及岭南建筑师群体汇聚的接力式工作,助推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现有研究对岭南庭园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设计作品有比较全面的介绍,而对岭南建筑师的庭园设计研究则缺乏相对系统的梳理,通过对岭南建筑师1950~1980年代的庭园设计研究文献的发掘,补全历史残片,明晰历史脉络,以助系统认识岭南庭园设计研究的发展,从另一个侧面察看岭南建筑学派敢于吸收、务实创新的精神,以及自觉协作、自由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吴凯  任健强刘磊 《山西建筑》2006,32(12):348-349
根据岭南文化的特征并结合实例对岭南园林中的园林布局、庭院空间、建筑形式以及环境小品四大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以促进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从而推动中国园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珠岛宾馆09号工程项目方案为例,阐述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尝试借鉴岭南园林的一次设计实践,在对岭南园林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实践中的启发和思考,提出现代建筑创作与岭南园林特点相契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岭南高层住区立体化庭园产生的背景、条件,提出这一特殊的住区庭院空间所具有的积极作用,总结出立体化庭园的五种主要类型:屋顶花园、空中花园、阳台花园和入户花园、高台花园及架空层花园。通过深入分析各类型花园的主要特点和设计手法,提出了目前岭南高层住区立体化庭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车元元 《华中建筑》2008,26(11):155-158
该文探讨了如何借鉴岭南庭园将观赏与休闲融为一体,讲求人与自然、建筑与景观、生活与生态之间相互和谐的特点,研究能否将岭南庭园与现代居住景观环境设计结合起来,从而创造一种宁静舒适、开敞方便、视觉优美并且具有岭南特点的居住景观环境,以便对现有居住景观环境的探索起到一定启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立全 《新建筑》2002,(6):40-42
研究传统岭南庭园的空间网络关系,这种使空间保持整体性的特征能表达丰富的意义。空间关系网络化不仅存在于传统岭南庭园空间,而且还表现在现代建筑大师的作品之中,并符合人对空间认知的心理需求。分析传统岭南庭园空间网络特征,以期为现代建筑空间实践带来某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岭南园林艺术与粤晖园的营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 《规划师》2003,19(4):44-46
介绍岭南园林艺术的发展历史、布局手法和艺术特色,并以岭南园林的精品之作—粤晖园为例,从继承和发扬岭南园林艺术的角度,分析其造园的四大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