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李丽  贾晓浒 《华中建筑》2014,(5):140-143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其地域特征与文化特征显著,民族的发展有着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传统地域建筑装饰艺术形式在蒙古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该文从建筑装饰形态与色彩两方面入手研究内蒙古地域建筑装饰艺术特征,对建筑造型、建筑立面装饰及建筑装饰色彩三方面内容的地域性表达进行探讨,分析了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中的应用方法,总结了本地域建筑装饰的艺术特征与表现方法。该文的分析与研究对继承地域建筑文化传统,繁荣地域性建筑艺术创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是中华文明封建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重要时期。此时的扬州第宅建筑形制经过一段相对持续时间较长的发展过程而日趋成熟,地域与文化特色也日益鲜明。自古窗就是建筑的重要构件之一,承载着功能与文化双重意义。对明清扬州第宅建筑中窗牖的装饰装修特色及其演变进行梳理研究,不但可以丰富、填充我国建筑及其装修的地域性文化研究体系,也为今后窗牖的设计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在地域思潮影响下,国内大跨体育建筑的地域性探索,与空间结构在我国的发展同脉络.首先,根据空间结构的发展,分别对失语期、起步期、追赶期、滞冻期和繁荣期等5个阶段的地域性探索进行分析,理清我国大跨体育建筑地域性实践脉络;其次,分析了国内大跨体育建筑的地域思潮演变;最后得出以下结论:在地域实践脉络和地域思潮演变影响下,我国大跨体育建筑的形态表达,为现代空间结构在地域文化语境的跨文化解读,创建了理性、有效、亲近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传播文本.  相似文献   

4.
《华中建筑》2021,39(5)
在地域文化的视角下,探讨钢结构建筑的建构表达,引发对基于地域性、本土性的钢铁材料与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思考。从钢材的本体性和表现性出发,研究钢构建筑中钢材的材质特性、构造节点与钢材美学表现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对地域性建筑建造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钢构建筑中的钢材的形态、结构、材料呈现三者的相互关联,研究钢材在地域建筑中特有的材料逻辑和形式语言,进而提出钢材在地域文化创作中的材料表达策略。  相似文献   

5.
地域主义是建筑的一种流派.地域性是建筑的重要属性之一。通过案例分析,从传统模式的延续、变异、时代性的表达、综合表达及表达方式的选择等方面.简述云南地域主义建筑创作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6.
《重庆建筑》2017,16(9)
<正>《安徽建筑》04/2017建筑表皮的地域性表达研究近年来,随着地域文化的崛起,本土建筑师开始重新审视建筑表皮地域性的表达。本文主要以新疆的本土材料粘土砖,结合当地维吾尔传统的拼砖装饰工艺与当地的文化习俗,绘制出属于新疆地域特色的建筑表皮纹样。土黄色的砖是新疆自然环境沙漠和戈壁的反映,采用传统的拼砖工艺做法,以实体的建筑表皮造型以及相应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提炼建筑元素来表现建筑地域性的质疑,参考典型现代地域建筑的例子,提出对地域性建筑的表达方法。从文化上提炼建筑的内涵,从细节、空间、材料等方面表达更能继承地域特色的现代性地域建筑。  相似文献   

8.
季文媚  卢泉 《华中建筑》2022,(11):135-139
道教作为中国现存唯一的本土宗教,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齐云山坐落于徽州,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道教建筑群,位列道教四大名山之一。该文从地域化视角对齐云山道教建筑展开分析研究,探究影响其发展的相关因素;归纳分析齐云山道教建筑的地域性特征,真正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道教精神及民居、宫观浑然一体的民间性和乡土性。  相似文献   

9.
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结构和装饰具地域特色和文化价值。文章以明清时期北京四合院和闽南传统民居为例,通过分析地域特色、建筑元素和装饰细部等,探讨地理条件、气候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建筑的影响,为地域建筑传承和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袁韶华 《城市建筑》2014,(27):163-163
关肇邺钟情文教建筑,注重建筑装饰的应用。其秉承理性的装饰理念,仅在恰当的建筑部位点缀以叠涩形制、模壳工艺等本体性装饰构件及雕饰及符号等附加性装饰元素。这些装饰不仅丰富了建筑本身的艺术美感,更增添了建筑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1.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山西平遥的古建筑的特色进行阐述,其中主要从建筑设计、装饰以及建筑蕴含的"礼"的角度来探究山西平遥古建筑的建筑特色。首先我们将从感知的角度来初步分析山西平遥古建筑中的大小构件装饰在建筑空间氛围的营造作用,重点将结合地域性和时代性两方面来对平遥古建筑的大小构件装饰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呈现出平遥古建筑大木构件装饰的完整面貌,以此来展示中国建筑中特有的"结构性装饰"。除此之外,华夏民族是一个讲求"礼"的民族,所有人们也将"礼"的风尚融入到建筑中来。平遥古建筑做为目前我国现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其必然会蕴含"礼"的基本理念,并以此来展现平遥古建筑中的中国传统礼制文化。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民用建筑物当前性能评估的三种方法及各自的特点,对比说明了民用建筑物当前性能评估使用的两个标准的适用范围及鉴定程序,《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与《危险房屋鉴定标准》的制定,各具特色,为房管部门、建筑工程监督部门对建筑物可靠性鉴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谢俊 《中外建筑》2012,(10):80-84
地域建筑设计研究就是通过选取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建筑类型,深入归纳该地域建筑类型常用的建筑手法,深入分析地域传统内在的文化特质,精辟提炼其所用的建筑符号,用以继承传统文化和开拓创新。本文以典型的徽派建筑为例,分析其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典型的建筑特征,以"三雕"为装饰特征,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通过对典型元素的抽象和提炼,利用点线面、黑白灰、有机随机的构成方式和色彩组成的分析,提炼出典型的徽派建筑符号,弘扬地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为地域建筑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4.
在现场调查和测绘等实地工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人居环境科学和乡土建筑等跨学科理论的研究方法,将传统民居看作是一个包含基础设施、空间、建筑等部分的整体系统,从地域性的水窖供水技术对传统民居影响的角度,就晋东传统民居的建筑院落布局、功能布局、单体建筑形式、院落铺装及坡度处理等方面对晋东民居的地域性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进一步讨论了水窖供水系统影响下晋东当代民居的发展变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指出山西传统民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对中国民居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建筑特征、总体布局、建筑造型、建筑装饰艺术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山西民居的创作手法及其内涵,以更好地吸收民居建筑中的技术、艺术、文化等来完善现代建筑创作.  相似文献   

16.
倪太婷 《山西建筑》2012,38(15):6-7
讲述了《建筑美学笔记》的读后感,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中国佛教建筑的建筑意,并以鸡鸣寺和南山寺为例将佛教建筑形式及其"建筑意"作了比较分析,从而使人们树立"建筑意"理念,加强"建筑意"意识。  相似文献   

17.
萨伏伊别墅是勒·柯布西耶早期建筑理念的结合体,在《走向新建筑》一书中柯布西耶提到了确立"现代建筑标准"的观点,提到了新建筑的五点原则,强调了一个现代的建筑应该像轮船、飞机一样能够进行工业化、标准化的生产制造。然而,萨伏伊别墅不仅仅体现的是这些。以人的角度来看,它更多的是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构建一个让人可以融入到大自然、享受高品质生活的现代绿色功能性住宅。这也诠释了"萨伏伊别墅是早期绿色建筑的‘朴素思想’"的观点。本文从萨伏伊别墅室内空间的视角,解析萨伏伊别墅是如何利用空间实现现代建筑的绿色性体验,以及其对现代建筑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徐健生 《城市建筑》2012,(1):99-101
关中传统民居因其特色明显无疑是西安本土地域性建筑设计的灵感源泉之一,而现代建筑创作中如何对这一语境进行传承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也正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所在,本文在对关中传统民居特质概述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与项目的实践创作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原则。  相似文献   

19.
张强 《山西建筑》2009,35(28):3-5
以陕南青木川古镇为例,详细分析并归纳了陕南传统古镇的街道布局特点和建筑形态特征,并对这一类传统古镇的保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从而在研究地域传统建筑特点的同时,能对传统建筑保护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具体建筑作品入手,对建筑师的"自宅"建筑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自宅"的设计思想、手法及表现技巧,指出"自宅"是建筑师的"体验性建筑",是自由的创作,对改善当今建筑创作现状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