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高校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工作,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讲话的要求之一,是新时代各高校面临的时代课题。当前,主要存在着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意识淡薄、协同育人的教学资源整合不力、各高校的相关政策与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从教师入手,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形成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优化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教学平台,形成协同育人新模式:推进协同育人制度化,加强协同育人的顶层设计。为各高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高校党建作为思政工作的重要载体,提升媒体融合的服务力、吸引力和粘合度,是筑牢新时代高校党建思政工作生命线的必然选择。正确分析新时代高校党建思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找寻媒体融合背景下推进党建思政工作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是为加快构建高校党建思政工作育人体系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高校实施"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育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生动践行并诠释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助推了高校内涵式发展,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育人,需要培育协同育人共同体意识,建构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质量水平,深化协同育人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党建与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育人责任,对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在育人目标和内容方面有着共通之处,可以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党建与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需在创新育人机制、构建育人平台和拓宽育人阵地三个方面入手,进而提升二者协同育人的效力。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高校党建文化建设对组织育人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高校党建文化与组织育人工作的关联。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结合高校实际,从“加强高校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党建文化载体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高校党建文化建设的新路径。并阐明了构建“党建文化与组织育人协同机制”具体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6.
国内学界针对高校协同育人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中国知网2010—2019年间发表的高校协同育人相关文献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关于高校协同育人的研究尚未形成核心团队和校际合作。在此基础上,从协同育人的内涵、现有模式、存在问题和优化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未来相关研究应从协同育人实效性检验和影响因素分析、丰富协同育人优化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  相似文献   

7.
协同育人是很多高校当前打造金课、回归本科和教学、强化内涵发展的重要教学实践活动。为了持续、深入推进产学协同育人,结合中原工学院和省内部分高校的实践情况,就协同单位的遴选、协同内容的深化、协同机制的完善和协同内容的丰富四个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8.
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选择。文章选取平台建设的视角,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内涵入手,分析了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从主体协同加强配合、制度协同加强建设、场域协同加强拓展、考核协同加强保障等方面进行协同育人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关乎办学方向、育人根本,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观是立足于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势和新变化而做出的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是植根于中华文明、立足于社会现实、来源于实践基础而形成的创新性思想。它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蕴含着深刻的时代价值,为构建高校"大思政"格局提供顶层设计,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为新时代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10.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能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目标,有必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进行创新。"艺术+思政"协同育人具有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目标,满足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价值。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形象性和渗透性、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目的一致性以及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为"艺术+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可行性。高校可通过对课程协同、载体协同、育人主体协同和育人环境协同达成"艺术+思政"协同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三全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破解当前高校全方位协同育人合力不足、全过程育人衔接不畅和全员育人动力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创新搭建全方位协同育人共同体、建构全员育人导师机制、打造党建引领全过程育人生态链的"体-制-链"育人模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如何确保研究生教育保质保量,是当前加强研究生管理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对研究生管理育人的目标、意义、内容与方法的再认识,运用文献分析法,通过走访调研,当前高校研究生管理育人工作的目标、意义、内容和方法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旧有的管理育人机制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为此,必须充分发挥管理育人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功能,持续推动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化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其蕴含的革命精神文化是宝贵的育人资源,能够对于高校“三全育人”工作改革工作给予重要引导,减少高校辅导员育人工作浮于表面的现象。将红色精神注入高校育人工作中,创新育人方式,改革教学内容,让新时代大学生主动吸收红色精神,能助力高校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现实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是全面提高新时代育人质量的客观要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获得幸福的力量之源。做好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树立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构建“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新时代劳动课程体系、建立强有力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和建立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辅导员和学生导师是高职院校育人队伍的两大主体,但是二者之间却存在着缺乏协同的问题.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辅导员与学生导师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协同育人存在的理念缺位、机制不健全等实际问题,并指出要实现高职院校辅导员与学生导师协同育人,应树立合作观并构建组织机构联动机制、工作沟通协调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条件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思想育人工作面临越来越多新的挑战。文章从高校共青团组织思想育人功能的特点入手,分析目前制约开展该项工作的几大因素,认为只有转变工作观念、创新工作形式和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才有可能提高思想育人工作的亲和力、辐射力和延伸力,以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方向。高校辅导员作为“三全育人”队伍的中坚力量,在该理念的贯彻落实中具有必不可少的作用。本文先在“三全育人”视域下突出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再结合SWOT分析法分析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现状,后根据相关分析结果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相关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8.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构建立德树人协同育人体系是统筹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以四川旅游学院"5+10+N"立德树人育人体系为例,阐述该校立德树人育人体系在构建与实践中的主要举措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并分析今后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推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学生成长成才和三观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互联网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现象、新内容和新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广度、深度、精度上的融合。从“三全育人”协同育人体系构建、基于学生群体画像进行精准思政两大维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育人是当代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流,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协同创新理论的提出与平台的构建,为高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提供了理论平台、实践场景,同时也推动了高职校企紧密合作,深化了校企合作内涵,创新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