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三峡工程的建设,具有十分显著的航运效益。可行性研究阶段布置有双线5级永久船闸,一线临时与永久结合的垂直升船机,一线施工期临时船闸。工程建成后,可使川江航道的年单向通过能力由目前的1000万t提高到5000万t。三峡永久船闸是目前世界上总水头和规模最大的梯级船闸。可行性研究阶段永久船闸推荐采用连续5级船闸为代表的布置方案和多级船闸采用的水级划分方式及总体布置是合理的。船闸的水流和泥沙、闸室和阀门水力学、结构和设备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船闸的主要运行指标可以满足航运规划的要求。临时船闸为施工期通航所专用,在技术上不存在特殊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三峡工程的永久通航建筑物主要由双线5级连续船闸和垂直升船机组成,施工期的临时通航建筑物包括导流明渠和临时船闸。本文介绍这些通航建筑物的布置、尺寸,主要工程量和工程进度安排。  相似文献   

3.
三峡工程按设计水平年2030年的预测单向货运量5000万重,客运量390万人大的过坝要求,设置两线永久船闸,作为货运船队过坝的主要通道,设置一线垂直升船机,作为客轮和其他特种船的快速过坝的通道。接施工期2000年的预测革向货运量1550万t,客运量250万人次的过坝要求,设置一线临时船闸,与右岸导流明渠一起作为三峡工程二期施工期船舶(队)的临时通道。三峡永久船闸系连续5级部闸,设计总水头为113m,是目前世界上设计总水头最大的多级船闸。闸室有效尺寸为280m×34m×5m(长×宽×槛上最小水深)。最高设计通航流量为56700m3/s。适应水位:上游初期为135~156m,后期为145~175m;下游为620~73.8m。闸室和闸首大部分处于完整的花岗岩开挖槽中。开挖边坡最大高度为170m,大部采用衬砌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小部分采用全力式混凝土结构。衬砌墙底宽:闸室为1.5m,闸首为12m。三峡升船机为单线一级钢丝绳卷扬全平衡式垂直升船机。承船厢有效尺寸按一次通过一般3000t单驳的要求确定为120m×18m×3.53m。带水总重为11800t。临时船闸为单线一级船闸。闸室有效尺寸按通过3000t级船队的要求确定为240m×24m×4.0m、设计通航流量45000m3/s。运用施工期水位:上游75.5~65.7m,下游71.8~65.6m。  相似文献   

4.
喻腊生 《水力发电》1994,(11):36-38
五强溪水电工程施工期采用临时船闸通航,在国内是第一次。实践证明,临时船闸是施工期货物过坝的好方式;它运输能力大,不仅可以满足河道运输要求,还有很大的机动性;物资过坝的时间短,不会造成损耗,对工程施工无干扰,如布置上能利用永久建筑结合导流布置,经济效益会更大。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是中国最大的通航河流,发展航运是兴建三峡工程主要综合效益之一.三峡通航建筑物由目前世界上设计总水头和阀门工作水头最高的双线五级大型船闸、世界上提升高度和提升重量最大的一线大型垂直升船机和施工期一线临时通航船闸3个工程组成.扼要介绍了三峡通航建筑物设计的主要技术难点,通航建筑物在枢纽中的布置,双线五级船闸的建筑物、机电设备及输水系统布置,闸首、闸室结构和高边坡设计,垂直升船机和临时船闸主要建筑物、金属结构、机电设备的布置,主要结构和设备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通航建筑物布置和施工期通航问题是通航河流河床式枢纽工程布置的考虑重点。利泽航运枢纽坝址洪水流量大、水位变幅大,丘陵区河道宽度有限,枢纽布置、施工导流及施工期通航问题较突出。依据河势和地形地质条件,枢纽采用船闸和电站异岸布置,通航建筑物和泄水建筑物布置合理,整体布置紧凑;采用分期施工导流方案,充分利用枯水期施工,采用先全年围堰建设船闸,利用河道临时通航,后全年围堰建设电站、船闸通航,从而基本满足了施工期不断航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三峡工程规模巨大,建设总工期长达17年,经多年研究比较,确定采用明渠导流三期围堰施工的方案,二期工程施工的6年时间内选定导流明渠结合临时船闸方案解决施工期通航。设计中重点研究了临时船闸在满足施工通航的前提下如何结合永久建筑物布置的问题,重点介绍了临时船闸薄壁衬砌墙结构、头部短廊道输水系统及金属结构闸门启闭机械设计的特点。临时船闸的运行实践将为永久船闸大高度衬砌式结构设计及大型启闭机械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8.
简讯     
三峡水利枢纽科学研究工作,在1959年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新年以来又呈现一片新景象。1月份在汉口便分别召开了船闸,水产、水利计算三个专业的科研会议,交流了前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具体地安排了1960年的任务与计划。船闸科研工作会议,是1月18日至23日开的。有24个单位的50位代表参加,会上提出了6个书面报告,11个口头报告,经过反复讨论,对于三峡船闸型式和施工通航方案方面均取得了一致意见;大家都认为三峡一期船闸可采用6级;二期船闸可采用8级,施工通航可采用单线及永久临时分开的河滩线方案。由于船闸是三峡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型式与施工通航方案的选定,关系着枢纽的整体布置,也是初步设计阶段关键问题之一,我办交通运输室,施工设计室会同长江航运管理局的同志  相似文献   

9.
杨本新  李亚非 《人民长江》1997,28(10):36-38
三峡工程规模巨大,建设总工期长达17年,经多年研究比较,确定采用明渠导流三期围堰施工的方案,二期工程施工6年时间内选定导流明渠结合临时船闸方案决施工期通航,设计中重点研究了临时船闸在满足施工通航的前提下如何结合永久建筑物布置的问题,重点介绍了船闸薄壁砌结构,头部短廊道输水系统及金属结构闸门启闭机械设计的特点,临时船闸的运行实践将为永久船库大高度衬砌式结构设计及大型启闭机械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三峡工程施工期的通航设施有明渠和临时船闸,2002年明渠封堵后,由临时船闸单独承担通航任务,直至2003年6月水库蓄水至135m时为止。在这段时间,当流量大于12000m3/s时和封堵导流底孔及临时船闸通航孔、水库开始蓄水之后,过坝航运将中断,直到永久船闸投入运行时方能恢复。为此,需采取措施解决断航期过坝运输问题,翻坝转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三峡工程施工期的通航设施有明渠和临时船闸,2002年明渠封堵后,由临时船闸单独承担通航任务,直至2003年6月水库蓄水至135m时为止,在这段时间,当流量大于12000m^3/s时和封堵导流底孔及临时船闸通航孔、水库开始蓄水之后,过坝航运将中断,直到永久船闸投入运行时方能恢复。为此,需采取措施解决断航期过坝运输问题,翻坝转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1概况三峡工程永久船闸为双线平行布置的五级连续船闸,分北线船闸和南线船闸,单个闸室长度为280m,宽34m。永久船闸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集中在船闸主体段,每线有5个闸室6个闸首,第一至第六闸首设有人字闸门。整个船闸安装的特点是时间紧、高峰强度大、技术难度大、运输吊装大  相似文献   

13.
正一、引言沙颍河某复线船闸枢纽已建有节制闸和Ⅴ级船闸。枢纽工程建筑物设计等级为1级。根据沙颍河航运需要,船闸枢纽规划复线船闸。确定复线船闸布置于老船闸一侧,布置方式与现有的老船闸基本一致,上闸首参与防洪。两船闸纵轴线相互平行,轴间距50m,新建复线船闸上闸首边缘距离  相似文献   

14.
杨本新 《人民长江》1996,27(11):19-21
万安船库是目前我国设计水头最高的单级船闸是赣江上建设的第一座大型船闸。船闸设计规模为500吨级,闸有效尺寸为175m×14m×2.5m。设计中重点研究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利用永久船闸解决枢纽二期工程施工期间的通航问题;二是研究采用简单分散式输水系统解决高水头船闸的水力学问题。重点介绍了万安船闸的布置怀结构设计特点3以及枢纽分期施工通航措施,总结了船闸施工期及永久通航设计与运行的经验与教训,同  相似文献   

15.
三峡工程双线连续五级船闸(简称永久船闸),布置在三峡工程枢纽左岸坛子岭左侧,每线船闸主体段由六个闸首加五个闸室组成,主体段总长1607m。每级闸室平面有效尺度为280m×34m,(长×宽),坎上最少水深5m。 按照工程的建设安排,永久船闸的运行分为三期,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为围堰发电运行期,上游水位保持在135m,船闸主要采用四级补水运行和三级不补水运行;2007  相似文献   

16.
永久船闸布置在大江左岸的坛子岭左侧,将采用双线五级连续梯级结构,是控制三峡工程施工进度的关键项目。其建设规模、设计水头、技术难度,堪称世界之最。所谓双线,即一线上行,一线下行,以提高通航能力;五个连续梯级的库室尺寸,均与葛洲坝一、二号船闸相同,它首尾相接,联成一个整体,其设计年通过能力为5000万t。上游通航水位初期为135-156m,后期为145-175m,下游通航水位为62-74m。船闸总水头113m,船只经过五级船闸等于爬上38层楼的高度,其过闸时间间隔为59.7分钟,过闸总历时140分钟。永久船闸上起伍厢庙,下至坝河口,全…  相似文献   

17.
1 工程总体设计评价1.1 设计标准 三峡工程双线五级船闸设计水平年为2030年。船闸和航道可通过万吨级船队,最大单船3000t,设计单向年货运量5000万t。满足长江航运规划要求。 经审定,双线五级船闸级别为Ⅰ级;闸首、闸室和输水廊  相似文献   

18.
1前言长江是我国内河航运的大动脉,是联接西南、华中、华东的水运交通干线;长江三峡工程规模巨大,施工期长,解决好施工期间的通航问题对长江航运的正常运行和沿江两岸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全面考虑、妥善安排。三峡工程初步设计确定采用河床分期导流的施工方案:即第一期围右岸,开挖导流明渠、修建混凝土纵向围堰,同时兴建左岸临时船闸,此时期船舶由原主河槽通航;第二期围左岸主河槽,修建河床溢流坝段、左岸厂房坝段和电站、永久通航船闸,此期间船舶由明渠、临时船闸及升船机通航(后决定升船机缓建,不参与…  相似文献   

19.
西江航运干线桂平二线船闸设计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桂平二线船闸是西江航运干线上首座3 000 t级船闸,建设规模大,技术复杂,其成功建设将为促进西江航运干线扩建为Ⅰ级航道,提升通过能力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建成投入营运以来,船舶进出闸顺畅,输水系统消能效果好,一次过闸船舶数基本为一线船闸的2.5倍,过闸效率显著提高.对桂平二线船闸总体布置、改建公路选线、引航道布置、改善口门区水流条件的措施、输水系统、闸室墙结构、降低反向水头对一线船闸影响、保证基坑干地施工等设计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成果可为其他船闸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宋维邦 《人民长江》1993,24(5):50-56
三峡永久通航船闸设计总水头113米,是目前世界上设计总水头最高的大型船闸。多年来对船闸的水级划分和线路位置进行了多方案研究,经着重对连续式5级船闸和分散式带中间渠道的3级船闸两种布置方案进行专题论证,决定选用连续5级船闸方案.与分散3级船闸相比,该方案的主要优点是,船闸的布置紧凑,运行管理简单,线路长度短,线路位置与枢纽施工场地总布置的矛盾小,工程的施工强度低,枢纽的发电工期少1年,船闸的工程量和造价明显节省,船闸的主要工程技术问题通过较深入的研究已有较落实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