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提高低热稳定性低阶煤的碎煤加压气化效果,采用新疆、河南等地碎煤加压气化工艺,研究低阶煤热稳定性对碎煤加压气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热稳定性低阶煤的单台气化炉氧负荷仅达到设计的70%左右,比高热稳定性低阶煤低40%。煤的热稳定性越低,粗煤气中煤粉含量越高,影响煤气水分离、变换等后续工艺。最后提出可通过研究不同粒度煤的热稳定性、确定最小入炉煤粒度、测定碎煤加压气化煤粉的粒度、改进碎煤加压气化除尘系统、选择合理的气化压力、采用气化工艺组合等提高低热稳定性低阶煤碎煤加压气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煤化工》2017,(6):12-15
介绍了国内碎煤加压气化装置的应用情况。以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气化装置为例,探讨了碎煤加压气化装置优化运行的主要措施:强化煤质管理、优化汽氧比、控制好火层,并介绍了煤锁气充泄压的改进方式。通过改变煤锁充泄压方式,使得粗煤气总管压力保持稳定,进而完善投运气化炉主控制器(负荷控制系统),以保证固态排渣碎煤气化装置的"安稳长满优"运行。  相似文献   

3.
河南晋煤天庆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煤化工项目以晋城15#"三高"劣质煤为原料,采用碎煤加压气化工艺生产合成气。介绍气化装置开车优化情况,通过研究汽氧比对气化炉操作工况、粗煤气主要成分及水蒸气耗量的影响,确定出晋城高硫无烟煤用于碎煤加压气化装置最佳汽氧比为4.9~5.1 kg/m~3,此汽氧比下气化炉可高负荷、稳定运行且经济性较合理。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坑口煤制天然气(SNG)项目目标煤矿碎煤与粉煤平衡及原料煤煤质数据的分析,从煤质、产品和煤气化技术的角度综合考虑,探讨了碎煤加压气化和粉煤加压气化双气化组合工艺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提出了适合项目煤气化装置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煤焦活性对碎煤加压气化过程中的氧耗、汽耗、燃烧区达到的最高温度、蒸汽分解率以及煤气成分和粗煤气出口温度的影响。文中也提到煤焦活性对移动床加压气化过程,以及对降低工厂投资和产品成本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碎煤加压固态排渣气化技术的基本情况,结合工业运行数据,详细介绍了晋煤金石、晋煤天庆等公司以无烟煤为原料碎煤加压气化炉运行的具体情况。重点分析和论证了以低挥发分无烟煤或化工焦为原料时,碎煤加压气化炉在粗煤气净化、废热回收、煤气水处理、二氧化碳返炉等方面创新及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及意义,改进后的工艺流程更适合于无烟煤碎煤加压固态排渣气化。  相似文献   

7.
鲁奇碎煤加压气化工艺生产过程中因气化温度较低,气化剂未完全分解,产生大量的煤气水,煤气水富含氨、焦油、油、膨胀气等物质。本文通过对气化废水处理工艺的详细介绍,针对煤气水处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对煤气水分离生产工艺的优化和改造进行探讨,并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工艺改造后装置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
通过理论分析方法,对碎煤加压固定床加压气化出炉粗煤气含尘的最大粒级水平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可根据粗煤气性质、气化炉结构和工艺条件等参数,计算出炉粉尘最大粒级水平的公式,用以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9.
汽氧比是控制气化过程温度、改变煤气组成的重要调节参数,为了有效提高碎煤加压气化炉运行效果,分析不同汽氧比对气化炉原料消耗与粗煤气成分对比,达到精准操控。  相似文献   

10.
《煤化工》2017,(5):49-52
介绍了碎煤加压熔渣气化技术在国内的运用现状,对其技术特点进行剖析,分析了该技术面临的核心问题:出气化炉粗煤气中粉尘带出物多、气化炉移动床层偏烧、气化炉内耐火材料损坏频繁、气化炉下渣口堵塞等,并介绍了应对和改进措施,对该气化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通过生产实践过程总结和不断优化改进,碎煤加压熔渣气化技术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提升,实现了产品多元、产量达标、装置安全、高效低耗、长周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