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离子交换膜间水的电离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纯水的电离,讨论了普通电渗析(ED)和填充床电渗析(EDI)中水的电离现象及其相关 机理。EDI过程中水电离产生的H+和OH-离子可以自再生离子交换树脂。文中简单介绍了已得到产业化的EDI 技术和正在推广中的离子交换树脂的电再生技术。  相似文献   

2.
离子交换膜间水的电离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方 《化工进展》2003,22(6):630-633
电渗析器中淡水室内阴阳离子交换膜间的纯水,可以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电离,产生H^ 和OH^-离子。通过分析纯水的电离,讨论了普通电渗析(ED)和填充床电渗析(EDI)中水的电离现象及其相关机理。EDI过程中水电离产生的H^ 和OH^-离子可以自再生离子交换树脂。简单介绍离子交换膜间水电离的应用,即已得到产业化的EDI技术和正在推广中的离子交换树脂的电再生技术。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电去离子水软化技术的原理,并对超滤/电去离子(UF/EDI)工艺用于常规自来水脱硬,制备常低压工业锅炉软化水进行了实验研究.EDI水软化过程的特征曲线表明,该过程工况与传统电渗析过程相似,但分离效率显著提高.对于电导率627μS/cm的UF原水,实验条件下EDI软化过程的总脱盐率达到65%,而Ca2 、Mg2 的去除率则分别达到99.7%和99.97%,产品水硬度<0.05 mg/L.研究表明,EDI工艺有望发展成为继纳滤之后的又一高效膜软化水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ED-EDI工艺制备高纯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冬云  李清雪  李福勤 《水处理技术》2004,30(3):162-163,181
通过电渗析(ED)后接电去离子(EDI)过程的实验研究,考察了进水流量、原水水质因素对EDI产水水质的影响,并探讨了EDI过程去离子的最佳操作参数。实验表明:进水导电率越低,适当提高膜堆的操作电流及加大进水流量,都可以提高产水水质。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22,(10):2886-2891
阐述了电渗析(ED)技术的基本原理,总结了5种常用工艺的优点、应用领域及其在不同行业领域高含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着重介绍了ED技术及与其它技术组合在制药、食品加工、印染、煤化工和制革等高含盐废水中的应用情况,表明ED技术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同时,也指出了ED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对ED技术在未来高含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针对单一蒸汽机械再压缩(MVR)技术处理阻燃剂化工废水能耗相对较高的问题,采用电渗析(ED)耦合MVR技术的新型模式,对阻燃剂废水进行深度脱盐及脱COD处理的同时降低系统总能耗。电渗析阶段考察不同的水回收率、不同电压及不同流量下的废水处理效果;最终阶段采用MVR工艺处理电渗析浓室产水,并对过程能耗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电渗析采用恒压为25 V、体积流量为15 L/h、电渗析水回收率为67%时,耦合工艺的总能耗与单一使用MVR相比降低了48.8%;同时整体工艺的水回收率提高至95%。  相似文献   

7.
电去离子法(EDI)处理电镀含铬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去离子法(EDI)是电渗析和离子交换的结合技术.在电渗析淡室中添加离子交换树脂作为阳极室介质,自制了EDI装置,并采用该装置对电镀铬漂洗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进水pH、流量和电流密度对EDI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当进水pH=4.8,流量和电流密度分别为4 L/h和1.2 mA/cm2时,Cr(VI)的分离效率可达99.5%,但淡室出水中的Cr(Ⅵ)浓度略高于国家排放标准.作为一种能够高效分离电镀铬漂洗废水中六价铬的新技术,EDI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8.
电去离子(EDI)高纯水新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建友 《上海化工》2000,25(21):15-19
介绍了EDI过程的脱盐机理,分析并提出了过程的主要强化途径。阐述了EDI的V-I、pH-I特征及“树脂电再生”等特征及其与电渗析(ED)过程的区别。介绍了国内外EDI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9.
电去离子技术促进我国药用水生产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去离子(EDI)技术是结合电渗析和离子交换技术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膜分离过程。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EDI技术已成功地用于药用水生产。介绍了EDI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通过对23家药厂和医院的调查以及EDI与其他纯水生产技术进行的比较,指出了EDI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电去离子技术(EDI)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电去离子(EDI)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简要介绍了EDI技术去离子的原理及其发展情况;介绍了该技术在电镀废水、锅炉补给水、纯水制造以及去除低浓度重金属废水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并简要介绍了ED I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一体化生物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宗和  郑平  厉巍  张萌 《化工进展》2015,34(10):3762-3768
废水氨氮污染已成为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针对废水氨氮污染,国际上研发了一批高效废水生物脱氮技术。本文将3种典型工艺--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工艺、短程硝化-反硝化(SHARON)工艺、基于亚硝氮的全自养脱氮(CANON)工艺归类并命名为一体化生物脱氮技术,分别对其原理、特征、效能和应用进行了分析评述,以期为该技术的深度研发提供参考。总结了与传统脱氮技术相比,一体化生物脱氮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系统操作易、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等优势。其中以氨氧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等自养型微生物作为脱氮功能菌的一体化自养型生物脱氮工艺的研发将成为一体化生物脱氮技术的研究前沿,一体化自养型生物脱氮工艺的研发将集中于优质菌种的培育和反应器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
<正>电去离子(EDI)水处理技术,是将电渗析与离子交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膜分离工艺,属于高科技绿色环保新技术,正在电力、电子、医药、化工和环保等行业水处理工艺中得到逐步推广应用。《绿色电去离子水处理技术》一书以论文集的形式汇集了清华大学王方教授已发表的25篇相关论文,综述了EDI技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盐废水排放造成的资源流失及水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不断提升的废水排放标准导致积极回收高盐废水中的有价资源,回用废水减少排放以降低对环境的危害成为必然趋势。为解决高盐废水处理难的问题,膜分离技术,尤其是电渗析(ED),由于对废水中的荷电离子分离、淡化和浓缩的能力,受到研究者的广泛的关注。然而使用单一电渗析技术处理高盐废水时,成本能耗过高,因此将ED技术与压力驱动的膜技术进行集成。这种方法实现了高效回收高盐废水中的有价资源的目标,并减少了向环境中排放的废水,成为了高盐废水处理的热门工艺。本文介绍了E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几种电渗析模式,重点介绍了ED+压力驱动膜集成技术处理高盐废水的研究发展现状。最后结合了近年ED-膜技术集成工艺的发展,并对这些集成联用技术在高盐废水的资源化处理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未来高盐废水处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电去离子(EDI)作为一种结合电渗析和离子交换两者优点的新型膜分离技术,现已逐步应用于医药、电子、电力、生物技术等领域。文章介绍了EDI技术工作原理,着重分析了其在国内外医药用水制备中的应用状况。EDI与RO等相结合的膜分离技术将是21世纪最有前景的医药用水生产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5.
探讨采用先进的A/O(厌氧菌 /好氧菌 )生物脱氮技术对己内酰胺生产废水进行处理的工作机理和工艺设计方法 ,分析了温度、溶解氧、pH值、进水碳氮比等参数对生物脱氮工艺过程的影响 ,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辽宁化工》2021,50(6)
厌氧氨氧化(Anammox)工艺是一种新型高效且经济的生物脱氮工艺,其处理废水能力远远高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但是Anammox菌倍增时间长,富集困难,对环境条件要求高,导致Anammox工艺启动周期长,使其工业化发展进程缓慢。从物理强化(施加磁场、电场和低强度超声波),化学强化(铁元素、氧化石墨烯、Anammox中间产物和电气石)和生物强化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介绍了强化技术的基本机制和目前国内外有关Anammox工艺强化的研究情况,针对各强化技术分析Anammox工艺脱氮处理效果,为Anammox工艺工程化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全程自养脱氮工艺(CANON)因其具有无需碳源、脱氮效率高和节省基建及运行成本等优点受到研究者的青睐,被视为极具工程应用前景的新型废水生物脱氮技术。对CANON工艺的反应原理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应用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基于CANON工艺的典型耦合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了CANON工艺工程应用的瓶颈并提出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电去离子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去离子是一种将电渗析与离子交换有机结合形成的膜分离技术,它结合了电渗析连续脱盐和树脂深度净化的特点,并克服了这两种分离技术原有的缺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介绍了EDI技术的去离子原理,回顾了EDI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9.
亚氨基二乙酸母液的电渗析脱盐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亚氨基二乙酸母液(IDA)进行调等电点的基础上,采用电渗析技术对该母液进行了脱盐的实验研究,考察了电渗析运行电压、料液循环流量等工艺参数对电渗析脱盐工艺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均相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技术能有效脱除亚氨基二乙酸母液中的盐,而且具有较高的亚氨基二乙酸回收率,在料液流量为300 L/h、运行电压为30 V时,IDA回收率为92.4%.  相似文献   

20.
电渗析脱盐技术作为污水深度处理回用的方法之一,其预处理工艺的合理设计决定了电渗析器的稳定运行周期。针对炼化废水水质复杂多变的情况,开展了电渗析装置预处理工艺的研究。通过20 t/h的现场连续试验,考察了电渗析装置预处理系统的运行情况,对其抗冲击性能进行验证,为电渗析脱盐技术深度处理炼化废水的工程化应用推广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