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臧明辉 《建筑施工》2023,(6):1146-1149
以蒙脱土代替砂石材料中的黏土,通过混凝土试验,研究砂中蒙脱土含量对掺聚羧酸系减水剂混凝土的初始坍落度和1 h坍落度的影响,研究抗泥助剂对含蒙脱土机制砂混凝土、含黏土机制砂混凝土和天然砂混凝土中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的影响,以及过量抗泥助剂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抗泥助剂可以降低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在含蒙脱土机制砂混凝土、含黏土机制砂混凝土和天然砂混凝土中的掺量,过量的抗泥助剂不会对混凝土的状态和抗压强度带来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砂子中不同的含泥量对掺聚羧酸减水剂的胶砂性能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由试验可知,聚羧酸减水剂对混凝土中砂子含泥量十分敏感,砂子中的含泥量对混凝土的影响是很大的,从混凝土工作性来说,它影响了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坍落度损失,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来说,当砂子含泥量超过3%就会对混凝土强度有影响。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办法来解决此问题,只能通过提高聚羧酸减水剂的掺量来解决,但提高了聚羧酸减水剂的掺量同时也提高了每方混凝土的成本。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砂子中不同的含泥量对掺聚羧酸减水剂的胶砂性能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由试验可知,聚羧酸减水剂对混凝土中砂子含泥量十分敏感,砂子中的含泥量对混凝土的影响是很大的,从混凝土工作性能来说,它影响了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坍落度损失,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来说,当砂子含泥量超过3%就会对混凝土强度有影响。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办法来解决此问题,只能通过提高聚羧酸减水剂的掺量来解决,但提高了聚羧酸减水剂的掺量同时也提高了每方混凝土的成本。  相似文献   

4.
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制备分子结构为交联型的聚羧酸减水剂。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表明,聚合物的分子量随交联剂的用量增加而增大;机制砂混凝土试验证实,与对比例相比,交联型聚羧酸减水剂对减水剂的掺量和混凝土用水量的敏感度显著降低,尤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用量为7.5%时获得的交联型聚羧酸减水剂敏感性最低。  相似文献   

5.
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掺入聚羧酸高效减水剂,采用物理发泡技术制备泡沫混凝土,研究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掺量对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流值、气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泡沫混凝土的流值随着聚羧酸减水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大,较小的掺量即可使泡沫混凝土获得较大的流值;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可显著改善泡沫混凝土的气孔结构,使得气孔细小且分布较均匀,孔壁结构完整;随着水灰比的减小,聚羧酸减水剂掺量的增加,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水灰比为0.5,聚羧酸减水剂掺量为0.08%,较未掺减水剂试样的抗压强度提高44.1%。  相似文献   

6.
通过外加剂的匀质性试验、胶砂强度与收缩性能试验以及混凝土性能试验,对聚羧酸系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与萘系减水剂相比,聚羧酸系减水剂在低掺量的条件下,不但有着更高的减水率,而且保塑能力强;所配制的胶砂及混凝土的强度增长显著,低收缩、体积稳定性好。该系列减水剂在厦门嵩屿2#泊位码头胸墙面层的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聚羧酸系减水剂特别适合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清水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以及预制混凝土工程。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和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特别是在C50混凝土中。试验表明,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在低掺量情况下的混凝土性能指标优于萘系高效减水剂。在兰州某住宅工程C50混凝土中使用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乙二醇乙烯基醚(EPEG)、自制的酯类小单体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合成一种低敏感型聚羧酸减水剂。在不同环境温度、单方用水量、减水剂折固掺量、水泥种类、机制砂用量条件下,该低敏感型聚羧酸减水剂的混凝土坍落度保持能力更好,敏感性更低。  相似文献   

9.
采用三乙醇胺早强剂与聚羧酸减水剂进行复配,并研究其在低温环境下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为开发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进行探索。试验证明:采用三乙醇胺与聚羧酸减水剂复配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各个龄期的强度,同时在一定掺量条件下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保坍效果影响不大。当聚羧酸减水剂掺量为1.8%时,三乙醇胺的适宜掺量为0.04%~0.06%。  相似文献   

10.
针对北京市场上的砂石质量现状,经常有含泥量较高的砂进入搅拌站被应用于生产,对使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生产的混凝土质量和性能影响较大。因此,论文通过选取不同含泥量的砂子对混凝土进行新拌性能和强度试验,验证砂含泥量对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的含泥量较高时,使掺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混凝土性能明显下降,从而对混凝土质量和成本造成巨大影响。搅拌站应挑选优质砂以满足混凝土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1.
对聚羧酸减水剂复配技术在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中的应用做了相应探索,通过正交试验,找出了消泡剂、引气剂和缓凝剂三者在聚羧酸减水剂中的最佳掺量,此掺量将使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在应用和施工中能达到最佳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方案,以再生骨料掺量、水灰比和聚羧酸减水剂掺量为因素,分别选取相应合适的水平,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再生混凝土坍落度和28 d抗压强度等相关性能测试并分析相关规律。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再生混凝土坍落度的主次因素为再生骨料掺量聚羧酸减水剂掺量水灰比。对于再生混凝土的流动性,再生骨料掺量是非常显著因素,聚羧酸减水剂掺量和水灰比都是显著因素。聚羧酸减水剂的加入可较大程度提高再生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13.
骨料含泥量问题已成为危害掺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混凝土新拌性能的关键因素。采用坍落度法测试一种黏土矿物——蛭石对混凝土流动性的影响规律,并借助总有机碳分析仪(TOC)考察聚羧酸减水剂在蛭石上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随着蛭石掺量的提高,掺聚羧酸减水剂的混凝土的初始流动性降低、流动性经时变化量增加;TOC的结果表明蛭石对聚羧酸减水剂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是造成聚羧酸减水剂性能降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通过掺加不同黏土的胶砂和混凝土试验,研究不同黏土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能及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为配合比优化设计及混凝土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从实验结果可知,蒙脱土由于具有复层式结构且层间距大,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能及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最大;而在一定掺量下,加入伊利土可提高胶砂和混凝土的流动性,对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将硫代硫酸钠早强剂和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进行复合使用,并系统研究复合产品在低温条件下对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为开发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产品进行尝试。研究表明:在一定掺量条件下,采用硫代硫酸钠早强剂和聚羧酸减水剂复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的早期强度和28天强度。同时,在一定的掺量条件下,硫代硫酸钠的加入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保坍效果基本没有影响。当设定聚羧酸减水剂掺量为1.8%时,硫代硫酸钠的适宜掺量为0.6%。  相似文献   

16.
聚羧酸系减水剂在预拌混凝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聚羧酸系减水剂主要在重要、特殊工程进行使用,在预拌混凝土中的使用总结介绍较少,本文通过几年来预拌混凝土中使用聚羧酸系减水剂,谈谈聚羧酸系减水剂的选用、合理掺量、配合比设计等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7.
浅谈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复配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复配改性,本文选择葡萄糖酸钠、消泡剂与聚羧酸系减水剂进行复配。采用相同配合比,在葡萄糖酸钠、消泡剂不同掺量情况下进行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聚羧酸系减水剂进行复配可优化混凝土的性能,但存在一个最佳掺量。  相似文献   

18.
丁锐  李星辰  何月 《北方建筑》2021,6(4):47-51
随着城市建筑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混凝土的用量也逐渐增大,作为其原材料之一的天然砂,目前已经面临枯竭的趋势,机制砂的使用很好地解决了天然砂短缺的问题,机制砂替代天然砂已经成为混凝土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石粉作为机制砂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产物,其岩石种类、含量、细度等都会对聚羧酸减水剂的使用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质.本文论述了机制砂石粉种类及特点,探讨了硅质、钙质2种石粉的掺量和细度变化对聚羧酸减水剂使用效果的影响,并对机制砂混凝土今后的研究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聚羧酸系混凝土减水剂复配技术的试验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在聚羧酸系混凝土减水剂中掺入消泡剂、引气剂和缓凝剂的复配技术,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进行调节,并通过研究不同消泡剂、引气剂和缓凝剂掺量的聚羧酸减水剂对混凝土的和易性、保坍性以及凝结时间的影响,最终解决聚羧酸减水剂中各种掺合料的掺量问题。  相似文献   

20.
将无机早强剂硫酸镁与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进行复配,研究复合产品在低温(3℃)条件下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为开发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产品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在一定掺量条件下,将硫酸镁早强剂和聚羧酸减水剂复配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的1、3、28 d抗压强度;硫酸镁的加入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保坍效果有促进作用;当聚羧酸减水剂掺量为0.13%时,硫酸镁的最佳掺量为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