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3 毫秒
1.
选取石墨、石墨原矿以及石墨尾矿为导电相材料制备导电混凝土,首先对石墨原矿混凝土基于正交试验进行配合比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石墨原矿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以及电阻率的各因素主次顺序均为:石墨原矿掺量>水灰比>砂率>减水剂掺量,并得出最优配合比为水灰比0.52,砂率0.38,减水剂掺量1.4%。然后,对不同配合比的石墨、石墨原矿以及石墨尾矿混凝土进行抗压、抗折和电阻率试验。结果表明,3种混凝土抗压、抗折以及电阻率分别随着石墨类材料掺量的增加而降低,三者混凝土的电阻率均满足导电混凝土工程要求,当石墨原矿掺量为15%时,混凝土电阻率为10 950Ω·m可作防静电混凝土应用于工业防静电,电力设备接地等工程当中。  相似文献   

2.
天然“无定形石墨砂特性及应用研究”通过部级技术鉴定受中航总公司科技局委托,航空材料、热工艺及理化测试技术发展中心于1996年1月16日至18日在成都主持召开了“无定形石墨砂特性及应用研究”课题的技术鉴定会。该课题是由成飞公司、华中理工大学和四川专用汽...  相似文献   

3.
天然“无定形石墨砂特性及应用研究”通过部级技术鉴定受中航总公司科技局委托,航空材料、热工艺及理化测试技术发展中心于1996年1月16日至18日在成都主持召开了“无定形石墨砂特性及应用研究”课题的技术鉴定会。该课题是由成飞公司、华中理工大学和四川专用汽...  相似文献   

4.
为来自铸造有限公司生产大型支梁球墨铸铁产生的粘砂、疏松缩孔,石墨漂浮、气孔、球化衰退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本人生产实际中提出一些对策,成功解决以上产生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掺石墨/碳纤维电磁屏蔽砂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墨和碳纤维为电磁屏蔽功能基元材料,将其添加到砂浆中,部分取代砂浆中的砂,调节电磁屏蔽功能材料的含量,使砂浆对电磁波具有屏蔽和吸收功能。研究了电磁屏蔽功能基元材料含量对砂浆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石墨和碳纤维电磁屏蔽功能基元材料的电磁屏蔽砂浆,在30~200MHz频率范围内,电磁屏蔽效能SE较大,随着频率增加,屏蔽效能SE迅速降低。在200MHz~1.8GHz频率范围内,电磁屏蔽效能SE值趋于平缓,屏蔽效能较低。在1.8GHz附近,碳纤维电磁屏蔽砂浆的SEmin最大,为10dB。  相似文献   

6.
铜-石墨自润滑触头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铜-石墨滑动触头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制备工艺、石墨含量、石墨粒度、添加组分和化学镀铜包覆石墨因素对铜石墨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铜石墨材料的摩擦学问题,最后指出了铜石墨自润滑触头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王舒宜 《工业计量》2003,13(3):42-43
文章介绍了随着油田采出液中含水含砂含硫的不断增加,现有流量计已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在使用中经常出现故障停运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4条改进意见:a、改进流量计进口及出口面积;b、改变流量计腰轮弧线;c、改变石墨轴承材料;d、改变轴承结构。研制出防卡流量计。  相似文献   

8.
天然石墨是传统工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必需的矿物原料,成为支撑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到2020年中国石墨需求量将达到100万t,是2010年的1.42倍;未来石墨的消费格局决定了中国石墨产业将从材料级产品向专业级产品深加工方向发展,重点培育电碳石墨材料产业链和新兴材料产业链,开发石墨红外电热材料、石墨高分子材料添加剂、氟化石墨、各向同性石墨等产品。  相似文献   

9.
传秀云 《无机材料学报》2017,32(11):1121-1127
本文在分析石墨微观结构和性能基础上, 综合分析了石墨加工改性方法, 提出了石墨纳米结构组装的概念, 介绍了几种石墨纳米结构组装的方法。通过结构组装, 引入纳米功能粒子, 制造活性功能空间, 合成新型石墨功能材料; 通过制备石墨层间化合物、碳石墨合金等方法引入纳米功能粒子组装碳石墨材料; 通过打开石墨层片, 制备二维层状材料制备纳米石墨烯片, 可以采用氧化活化等制造孔隙结构增加活性空间; 通过调节石墨晶体排布方向减少石墨材料的性能异向性, 提高性能均匀性; 通过石墨结构纳米组装设计, 设计新型石墨功能材料。纳米尺度的石墨加工和改性有可能推动石墨矿物资源的有效利用, 开发新型石墨储能材料和石墨烯片材料。  相似文献   

10.
氮对碳纤维石墨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等手段对不同结构成分的石墨纤维进行表征,研究了石墨结构与纤维中氮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高温石墨化过程中,随着氮的减少,石墨微晶堆叠厚度和宽度不断增大,纤维的晶区取向度和石墨化度提高。氮含量大于0.08%时,石墨片层中有氮原子的位置会扭曲变形,不利于石墨微晶的生长,石墨微晶大小、晶区取向度及石墨化度增长比较缓慢;当氮元素含量小于0.08%时,由氮引起的石墨片层缺陷很少,石墨微晶大小、晶区取向度及石墨化度的增长速率随氮的减少而大幅度提高。脱除氮原子虽然不能引起石墨片层的生长,但是含氮石墨片层生长的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1.
原料尺寸对氧化石墨与石墨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对不同尺寸的天然石墨进行氧化处理,水合肼还原获得石墨烯。利用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X射线衍射(XRD)等对天然石墨、氧化石墨和石墨烯的化学结构、光谱学及结晶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天然石墨被充分氧化为氧化石墨,氧化石墨被还原为完美的石墨烯;天然石墨尺寸越小,氧化程度越大,氧化石墨的层间距越大;氧化石墨的D峰和G峰的强度比ID/IG与天然石墨尺寸大小成正比;与同尺寸的氧化石墨相比,石墨烯的ID/IG值比氧化石墨的大,说明石墨烯中sp2杂化碳层平面的平均尺寸小于氧化石墨的平均尺寸,新生成的石墨化区域被一些缺陷分割成尺寸更小的sp2杂化区域。  相似文献   

12.
石墨与膨胀石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石墨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层间距较大,易插入其他原子或分子化合物而形成石墨层间化合物。某些层间化合物在高温下急骤分解气化,沿薄弱的C轴方向膨胀,形成膨膨石墨。本文将叙述石墨、石墨层间化合物、膨胀石墨的结构特征和膨胀石墨的性质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3.
黄仁和  王力 《功能材料》2005,36(1):6-10,14
分析与总结了聚合物/石墨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还根据制备纳米功能复合材料所需的纳米微观结构和功能特征介绍了石墨和膨胀石墨微观结构、膨胀石墨的物化性能,并对纳米石墨薄片制备和修饰进行研究,最后提出聚合物/石墨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天山—兴蒙造山域、兴蒙古生代造山带、佳木斯地块、双鸭山-麻山隆起西南缘,石墨矿石属晶质石墨矿,赋矿岩石为石墨石英片岩和石墨矽线石英片岩。石墨石英片岩中石墨含量一般在3%~10%,石墨矽线石英片岩中石墨含量一般为5%~10%。石墨矿基本上受沉积因素控制。赋存于中-新元古界麻山岩群余庆岩组变质岩系中,含矿岩石是一套沉积高铝、富碳的黏土—半黏土岩、白云岩、灰岩及少量酸性火山岩,经区域变质作用,原岩中的碳质变质为片状石墨,碳质页岩变质形成石墨矿体。是经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碳质结晶为石墨,并富集形成石墨矿床。  相似文献   

15.
熔盐电脱氧工艺是直接电解金属氧化物得到金属或合金的方法。该工艺大多使用石墨棒作为阳极,在石墨坩埚中进行电解,但由于石墨阳极和石墨坩埚常常发生破损现象,成为了影响电流效率、产物纯度、阳极和坩埚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综述了熔盐电脱氧中石墨阳极与石墨坩埚的破损原理,阐述近年来国内外石墨阳极、石墨坩埚防护研究的新进展及最新研究成...  相似文献   

16.
天然石墨/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拓展天然石墨的应用领域,通过热压工艺,在天然石墨中掺杂B、Si和Zr陶瓷组元,制备了天然石墨/陶瓷复合材料,利用SEM、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材料微观结构,并探讨了掺杂组元以及天然石墨颗粒大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Zr可有效地提高石墨材料的热导率,B的加入可有效地提高石墨材料的力学性能,而Si的加入可加速Zr对石墨材料的催化石墨化;随着天然石墨粒径的增加,制得石墨材料的热导率也随之增加,其中,以粒径为13μm的天然石墨制得的材料强度和密度为最优。  相似文献   

17.
<正>国产40公斤/厘米2级板翅式换热器常温爆破试验№1 19~22新型空分设备──涡流精馏器的设计研究(译文)№1 22~25膨胀石墨密封材料在氧气气氛中的引爆试验 №4 1~3准稳态法导热系数和比热的测试№4 3~9珠光砂潮湿机理研究及对空分运转的影响(译文) №4 9~12  相似文献   

18.
膨胀石墨是重要的工业应用材料,但其微观形貌、成分与晶体结构随膨胀倍率的变化规律认识仍不足。选择 H 2 SO4+HNO3+KMnO4+FeCl3作为插层氧化体系,通过对鳞片原料石墨化学氧化制备出可膨胀石墨,分别在400℃、600℃、800℃、1000℃下膨化处理获得不同的膨胀石墨。针对上述几种石墨,采用 OM、SEM、EDS、XRD等技术对比研究了其形貌、成分与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原料石墨、可膨胀石墨与膨胀石墨分别呈现层片状、褶皱状和蠕虫状的微观形貌,插层物主要由 S 与 O 组成,膨胀石墨的 S 与 O 含量显著低于可膨胀石墨,且其含量随着膨化温度提高逐渐降低。这些石墨具有相同的密排六方结构,其中可膨胀石墨的晶格常数显著大于原料石墨,反映出插层后石墨结晶度的严重劣化。膨胀石墨的结晶度稍差于原料石墨,但压片处理后得到改善,更高温度膨化的石墨改善更加明显,且优于原料石墨,这预示着高温膨化石墨的应用可塑性更强,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石墨具有固态超滑和耐酸、耐碱和耐有机溶剂腐蚀等特性,使其有望成为微机电系统(MEMS)基础材料的一种选择。如能通过微纳米加工工艺对石墨进行微加工并在石墨上大批量、稳定、可控地制备各种掩模图案和石墨微结构,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石墨成为MEMS基础材料。故本文通过工艺设计和参数摸索,利用薄膜沉积、光刻、刻蚀等常用的微纳米加工工艺对石墨进行微加工研究,并对加工后的石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利用薄膜沉积技术在石墨表面沉积的薄膜可以满足后续光刻和刻蚀等工艺的要求。同时,采用光刻技术能在石墨表面大批量、稳定、可控地加工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光刻胶掩模图案。此外,利用刻蚀技术可以在石墨上大批量、稳定、可控地加工出形状较规则,排列整齐且垂直度较高的石墨微结构。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以来,兴和县紧盯石墨碳素产业发展,致力于提升该产业质量和效益,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瑞盛新能源石墨产业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46亿元,柔性石墨纸、高导热石墨箔、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30吨石墨烯、微晶石墨提纯等14个产品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各向同性石墨、200吨石墨烯生产线正在建设。总投资6亿元的北京盛华矿业石墨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