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河西走廊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区域为研究区,研究该地区土地覆盖动态变化及其与地下水的相关性。利用2000~2008年每年8月份的MOD13Q1数据及2000年的E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监督分类技术,对研究区不同时期的土地覆盖进行了划分,对比分析了两个不同时期(2000~2004年和2004~2008年)的土地覆盖变化。结合研究区昌马灌区地下水监测资料,建立植被指数与地下水埋深的Pearson相关模型,计算了植被指数和地下水埋深相关系数。通过分析表明,对于不同地下水的埋深区间和不同的土地覆盖类型,相关系数具有一定差异,天然植被与地下水埋深有较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察汗淖尔流域为例,利用Modflow水文模型软件,建立地下水动态水文模型,研究其地下水资源在不同规划开采方案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提出地下水适宜生态水位,并对整体流域地下水水位恢复时限进行预测。定量分析表明,不同压采指标对应的方案优劣次序有所差异,对地下水恢复至适宜生态水位年限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不同自然地质单元含水岩组特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建发 《陕西水利》2011,(4):142-143
文章根据陕西省地下水埋藏状况,分析了陕西省不同自然地质单元地质构造特征和不同自然地质单元含水岩组特点,为地下水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对陕西省合理规划地下水资源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1987~2002年化验资料为依据,对平定县地下水现状进行了评价,发现地下水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晋城市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3年枯水期化验资料为依据,对晋城市地下水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发现地下水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GIS在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通过对地下水资源系统特点的分析,应用GIS建立了地下水资源评价系统,该系统能够综合考虑地下水资源中的各子系统的综合影响,对系统内部的不同空间对象采用不同的空间分析方法,从而揭示区域地下水系统中的各子系统的内在联系,对整个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富水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为找出变质岩区的地下水,通过分析变质岩区的岩性及构造、富水类型及富水条件,结合电法测量,提出了寻找不同富水类型地下水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韩志国 《治淮》2008,(11):21-22
通过对代表区域由不同方法计算的地下水蓄变量的比较分析,得出综合法在计算地下水蓄变量成果的过程中相对误差最小,可作为计算地下水蓄变量比较理想的方法,为提高相关工作的时效性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双鸭山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现状,地下水现阶段的实际开采量及地下水可开采量,对本地区的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及开采前景进行了分析,根据需水量预测及地下水开发利用原则给出了不同规划水平年的规划开采量。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某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目标和范围,以其滨海厂址为研究对象,基于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成果, 采用水位动态监测、水化学分析和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开展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转化规 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位动态随着降水量变化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动,不同水体水化学特征和氢氧稳 定同位素组成存在差异,大气降水补给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浅层地下水与不同的地表水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水 力联系且受到明显的蒸发影响,深层地下水主要接受更新世冰期古水的补给,与浅层地下水联系微弱。  相似文献   

11.
张静  刘江 《水资源保护》2004,(S1):87-89
依据长系列地下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鲁西北平原不同水文地质单元、不同灌溉条件、不同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及不同经济发展条件地区的地下水质多年变化趋势规律,指出该地区地下水质普遍呈恶化趋势,但部分灌区随着排水排盐措施的加强,地下水质有所改善,地下水矿化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近十多年来,由于水资源紧缺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埋深逐年加大,且下垫面因素也发生很大变化,为此,对北京市东南郊平原地区的排涝模数开展了研究。收集凤河流各小面积站水文资料,分析计算暴雨径流关系及地下水埋深,对各小面积站排涝模数进行计算,分析不同地下水埋深对排涝模数的影响,其随地下水埋深增加逐渐减少,到达一定深度趋于稳定。下垫面因素及土壤岩性不同,地下水埋深对降雨径流影响也不同,从凤河流域资料分析看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部若干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学愚  钱孝星 《水利学报》1997,23(11):20-27
本文按照不同的水文地质类型研究了城市的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地下水环境保护问题,分别论述了北方丘陵地区的裂隙-喀斯特水,滨海平原的深层地下水,长江三角洲区的承压地下水,河谷地区的傍河潜水和冲积扇地区的越流地下水的水资源特点,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的意见和地下水环境保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辽河流域水资源情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1998年统计,辽宁省水资源总量为403.0亿m~3,其地表水水质污染比较严重,地下水水质也不同程度 地受到影响。文中主要介绍了辽河流域地表水污染情况及其地下水水质情况,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武汉市白沙洲岩溶区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特征,给区内岩溶地面塌陷防灾减灾、水资源及水文地质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对区内31眼地下水监测孔2019~2021年3个水文年的地下水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地下水水位变化特征;根据不同水文地质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6个水文地质单元;确定了地下水水位受长江水影响的范围。结果表明:岩溶地质模式、长江水位和人为因素是区内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阜阳实验区地下水观测井实验资料的分析,表明了淮北平原区地下水观测井结构对水位代表性的影响,揭示了不同类型水位动态地下水观测的代表性,对地下水观测井网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建设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17.
郑州市通过开展地下水功能区划研究,划分了禁止开采区域、限制开采区域和适宜开采区域,并针对不同区域制定了相应的控制目标和实施办法。为合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必须从规划、立法、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管理和执法力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从根本上解决地下水资源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8.
郭新强 《人民黄河》2023,(S1):114-115
针对超特长深埋开敞式TBM隧洞地下水控制问题,东疆引水工程提出了“预报为先、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隧洞渗、涌水处理原则。实践证明,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或超前钻探的方法能够较好地获取未开挖区域围岩质量及地下水发育情况,并结合已揭露围岩条件,针对不同地下水类型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完成地下水控制,该控制措施多次在工程中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回灌补源模式研究与示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基于GIS的山东省地下水回灌补源信息管理系统和地下水库运行管理系统,完整地提出了以建立地下水银行为目标的山东省不同水源、不同类型区和不同工程形式的地下水回灌补源模式,取得了回灌补源关键技术系列成果,设置了位于胶东滨海区、鲁西北平原区和鲁中南山丘区的莱州、龙口、邹平、广饶、淄博及济南6个示范区.在青岛大沽河、烟台夹河地下水库等回灌补源工程中进行了推广应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摘要:本文以滹沱河流域平原区为例,借助MapGIS平台,选用综合指数法,通过筛选最佳指标构建评价体系,量化研究了研究区不同时代人类活动对浅层地下水干扰程度,查明其时空演变规律,并结合研究区的人类活动实际情况、开采状况与地下水埋深变化对量化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人类活动干扰程度与同时代浅层地下水变化基本一致的事实,表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