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分子p—n异质结太阳电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合成的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掺杂的聚苯胺(PAn)导电材料和Bei染料组合,采用涂覆技术,研制成SnO2/PAn膜/Bei染料薄层/Al栅电极结构和Al/PAn导电基片/Bei染料薄层/Al栅电极结构的p-n异质结太阳电池,测定了该电池的光电效应和伏安特性,在4.72mW/cm^2的氙灯照射下,开路电压Voc达400mV短路电流Isc为10μA,填充因子可达57.4%,光电转换效率为0.09  相似文献   

2.
钛合金的银脆,镉脆敏感性及其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道新  何家文 《材料工程》1998,(8):20-23,27
利用慢应变速率拉伸技术(SSRT),并结合恒载实验,较全面地研究了Ti-6Al-4V合金的银脆行为、固态与液态镉脆行为,确定了应变速率、接触条件、热处理制度、试样取向、温度等因素对Ti-6Al-4V合金银脆与镉脆敏感性的影响,探讨了Ni阻挡层对控制Ti-6Al-4V合金和TC11合金银脆开裂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流态化CVD制备TiO2—Al2O3复合粒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探讨了流态化CVD反应器中Ti(OC4H9)4水解制备TiO2-Al2O3复合粒子新工艺,借助于SEM、TEM、BET、XRF和EPMA等现代测试手段研究了复合粒子结构和包覆过程特征。结果表明,在流态化CVD反应器中Al2O3超细颗粒以团聚体形式存在,TiO2包覆量随Ti(OC4H9)4进料浓度升高而增加,但反应温度影响不大;在包覆过程中,同时存在成核和成膜,成核包覆使复合粒子比表面积增加,成  相似文献   

4.
为了得到用于1.3μm光通讯窗口掺镨化镓铟(PGICE)高数值孔光纤,本文报道以ZrF4-BaF2-LaF3-AlF3-Na(Li)F-PbF2(ZBLAN(Li)Pb)和NaPO3-BaF2-ZnF2-PbF2(FPG)玻璃作为包层材料,研究了芯和包层玻璃在物理性质和化学组分上的匹配性,差热扫描(DSC)和电镜(SEM)分析表明PGICZ/ZBLAN(Li)Pb虽在物理性质上匹配,但在化学组分不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流态化CVD反应器中Ti(OC4H9)4水解制备TiO2-Al2O3复合粒子新工艺,借助于SEM、TEM、BET、XRF和EPMA等现代测试手段研究了复合粒子结构和包覆过程特征.结果表明,在流态化CVD反应器中Al2O3超细颗粒以团聚体形式存在,TiO2包覆量随Ti(OC4H9)4进料浓度升高而增加,但反应温度影响不大;在包覆过程中,同时存在成核和成膜,成核包覆使复合粒子比表面积增加,成膜包覆使复合粒子比表面积减小.  相似文献   

6.
用 B2H6和 SiH4作反应气体,通过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RF-PECVD)方法,在 Si(100)面上沉积生长BN薄膜,用S-520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得薄膜进行观测,并用红外透射光谱测试分析了膜的成分。在室温、压力为 8 × 10-4 Pa条件下,对 BN薄膜的电流一电压特性进行测量,并得到了 Fowler-Nordheim特性曲线,BN膜的场发射开启电场为9 V/μm,在电场37.5 V/μm时,电流密度达到24.8 mA/cm2。  相似文献   

7.
多孔陶瓷薄膜表面形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Al2O3、Al2O3-SiO2及Al2O3-SiO2-TiO2复合陶瓷薄膜的表面形貌,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Al2O3薄膜的上为γ-Al2O3;Al2O3-SiO2薄由γ-Al2O3和非晶诚SiO2组成;而Al2O3-SiO2-TiO2薄膜的相成分为Al2O3、TiO2、Al4Ti2SiO12和非晶态SiO2,各相的含量随化学成分变化而变化,AFM观察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由多种Lewis酸(FeCl3、AlCl3、TiCl4、BF3·OEt2等)与SOCl2配制成的一类新型聚合引发剂,比较了它们对α-蒎烯的引发复合性能。结果表明复合引发体系的活性比之单独的Lewis酸均大幅度提高,活性大小顺序为:BF3·OEt2/SOCl2>TiCl4/SOCl2≈AlCl3/SOCl2>FeCl3/SOCl2,与它们的配位能力大小顺序一致。系统考察了TiCl4/SOCl2体系的聚合性能,研究了复合引发剂组分比、溶剂、活泼单体苯乙烯、外加Lewis碱以及聚合条件等对α-蒎烯聚合动力学、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子结构的影响,据之讨论了该复合引发剂的作用机制,提出了活性种本质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激光化学气相反应生长Ti(C,N)薄膜的成分及微观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XRD,EPMA,TEM等手段分析在Ti-6Al-4V基材上用激光化学气相色反应生长的Ti(C,N)薄膜的成分,结构,显微结构,可在基材表面的形成大面积均匀的Ti(C,N)膜层,为无明显择优取向的等轴纳米晶,其中有少量的Ti2N相,且Al,V含量低于基材。  相似文献   

10.
新型高活性催化剂TiCl4、Ti(OBu)4/MgCl2、SiO2、ZnCl2/醇/AlR3体系催化乙烯气相齐聚和共聚合,制得了一系列线性低密度塑性体和极低密度弹性全。用DSC、FT-IR研究了它们的支化结构、结晶度、结晶与熔融行为。结果表明新型高活性催化剂具有和齐聚性能相关的很好的催化乙烯与1-丁烯共聚合的性能;当共聚单体中1-丁烯含量由7%(体积,不同)增加到26%,产物的支化度(乙基数/10  相似文献   

11.
邹小平  张良莹 《功能材料》1998,29(3):327-329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利用水解-聚合反应由正硅酸乙酯(TEOS)合成SiO2溶胶,乙醇作溶剂,盐酸作催化剂。将P(VDF/TeFE)溶于丙酮,并与SiO2溶胶均匀混合。凝胶后经干燥和热处理得到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用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差示扫描热分析和热失重分析对有机-无机精细复事材料P(VDF/TeF  相似文献   

12.
掺杂聚苯胺磁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研究了浓H2SO4掺杂本征态聚苯胺(PAn)、HCl掺杂PAn以及FeCl3掺杂这两种聚安在地的磁化率。通过研究磁化率的变化曲线,我们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浓H2SO4掺杂PAa和HCl掺杂PAn的磁化率变化规律不同;FeCl3掺杂浓H2SO4-PAn材料可以获得比FeCl3掺杂HCl-PAn材料更高的磁化率;FeCl3在掺杂HCl-PAn材料和浓H2SO4-PAn材料时,FeCl3在这两种  相似文献   

13.
以WCl6/WOCl4-AlEt3为催化剂,采用RIM方法完成了双环戊二烯(DCPD)的聚合反应,研究了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对聚双环戊二烯(PDCPD)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DCPD/W=1000 ̄3000/1(mol ratio),Al/W=2/1(mol/ratio),反应温度为70 ̄120℃,PDCPD具有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先进飞机选用的材料和工艺概况第四代飞机EMD型(工程和制造发展型)使用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只占飞机结构重的1%,而不是原型机的11%。在该战斗机中,按重量计,Ti-6Al-4V用量为36%,热固性复合材料用量为15%(前机身的一半构件由铝合金制造),Ti...  相似文献   

15.
采用SHS/PHIP工艺制备了致密的TiC-Al2O3-Fe系金属陶瓷,研究了延迟时间,高压特续时间,压力及Fe含量对合成TiC-Al2O3-Fe金属陶瓷实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SHS/PHIP技术制备了TiC-Al2O3-Fe系金属陶瓷时,合成产物中气体的排放,液相的存在及组成相之间的润湿性是制备密实材料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通过乳液共聚合分别合成了两种具有互补结构的共聚物乳液: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聚P(MMA-BA-MMA)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乙烯基吡咯烷酮)P(MMA-BA-VP)。通过^1H-NMR测定,研究了共聚物组成与单体投料组成的关系;通过FR-IR、DSC、表 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P(MMA-BA-MMA)/P(MMA-BA-VP)共聚物复合体系氢键相互作用及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MMA-BA-MMA)/P(MMA-BA-VP)共聚物复合体系存在氢键相互作用,氢键相互作用导致复合体系表面降低、拉伸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Ti6Al4V 钛合金基体和TiN 薄膜之间的附着强度,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Ti6Al4V TiN 系生物梯度材料进行了热应力缓和设计,分析了不同参数对热应力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Ti6Al4V TiN系生物梯度材料的最优热应力缓和参数为:体积分布系数n = 1 .8 ;梯度层层数N= 10 ;梯度层厚度t= 15μm 。  相似文献   

18.
确定聚合物共混的相容性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测定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本文利用DSC-7(Epson)测定了不同共混比的PVA,CS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果表明PVA,CS之间有良好的相容性。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IR)和X-射线衍射(XRD)等现代分析仪器,对研制的多元酸交联的PVA-CS/PSF膜结构进行了观察测试,探讨了膜结构与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立方A^4+M^5+2O7型化合物与新型负热膨胀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立方A^4+M^5+2O7型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讨论了AV2-xPxO7型(A=Zr或Hf;x=0.1~1.2)及其部分取代的A^4+1-yB^4+yV2-xPxO7型(B=Ti,Ce,Th,U,Mo,Pt,Pb,Sn,Ge或Si;y=0.1~0.4)和A^4+1-yC^1+yD^3+yV2-xPxO7型(C为碱金属元素,D为稀土金属元素)材料的负热膨胀性能。  相似文献   

20.
Al2O3—SiO2—TiO2复合陶瓷薄膜的制备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智强  萧小月 《功能材料》1997,28(6):599-603
本文利用Sol-Gel法制备了Al2O-SiO2-TiO2复合陶瓷薄膜,讨论了主要内容是体系成分(Al:Si:Ti摩尔比)对落膜制备过程及结构的影响。通过分步水解法可以得到稳定的Al2O3-SiO2-TiO2复合溶胶,进而制备复合陶瓷薄膜。组分间的静电作用是溶胶凝结的原因。三组分中,Si/Ti摩尔比是决定溶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通过XRD对薄膜的相组成进行了分析,表明复合薄膜由Al4Ti2SiO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