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发电权交易网损补偿问题剖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发电权交易网损补偿问题进行剖析,根据我国电力体制及电价配套政策,结合国内外网损处理经验,明确了发电权交易网损补偿问题的实质和补偿途径。针对我国发电权交易的特点,对发电权交易网损补偿的范围进行了界定,阐述了我国现行发电权交易网损补偿的基本原则及补偿网损的计算方法,并对上述方法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我国某省网的发电权交易进行了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电力库模式的区域发电权交易,采用统一边际出清的市场定价方式,对促进发电权交易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边际出清机制下的发电权交易不能明确交易的匹配对象,不利于输电费用和网损补偿责任的界定。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边际出清机制下的区域发电权交易网损补偿方法。首先,建立年度(或月度)区域发电权交易边际出清模型;然...  相似文献   

3.
赵新  魏珍  王涛  王楠 《电力需求侧管理》2010,12(6):16-20,52
在我国目前的输配电价机制下,发电权交易引起的系统损耗变化将直接影响电网企业的经济利益,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补偿。针对我国发电权交易的特点,分析了发电权交易的责任主体,并对网损补偿的范围进行了界定。结合国内外电力市场中网损处理的实践经验,归纳了网损补偿的3种途径。阐述了天津电网现行发电权交易网损补偿的基本原则及计算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利弊进行了算例分析,提出了天津电网理论网损补偿方案。  相似文献   

4.
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的发电权交易阻塞管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研究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的发电权交易模型时,主要关心的是交易前后煤耗的变化情况,没有充分考虑发电权交易对系统网损的影响.当系统由于发电权交易发生阻塞,而需要削减交易对时,一般采取阻塞管理方法,较少考虑网损的影响,因而无法全面衡量各发电权交易对的节能效果.以节能降耗为目标,建立了发电权交易模型,综合考虑系统网损和煤耗的因素,能有效指导发电权交易的实施,确保交易发生后系统节能量最优.当发电权交易引起某些线路发生阻塞时,利用该模型进行阻塞管理,节能降耗的效果较好.以 IEEE-14节点系统为算例,验证了该模型在选择交易对和进行阻塞调度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网损补偿原则的实质就是解决如何将因发电权交易引起的网损增量公平合理的分摊给各个交易的问题.现有网损分摊方法存在诸多缺点且不能兼顾发电权交易网损增量的特点,无法直接解决该问题.基于电路基本定律分析了线路损耗的功率成分构成,在此基础上推导得出发电权交易的网损增量表达式,并根据网损分布特征定义了网损增量的交易归属,体现了交易与潮流分布的一致性.分摊结果不但可以反映每个交易对电源承担的线路损耗的影响,而且可以反映出每个交易对全网损耗的影响,因此具有丰富的物理意义和经济意义.并以简单算例对所提出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6.
计及网损成本的发电权交易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如何在发电权交易中计及网损成本是保证交易合理、高效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分析比较了现有发电权交易模型的优缺点,提出了适合中长期交易的改进集中撮合交易模式.首先,运用最小二乘B系数法确定网损成本与交易电量之间的量化关系;然后,构建计及网损成本的社会效益最大化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确定发电权交易双方买入和卖出的总电量;最后,以此交易电量为约束,建立撮合交易的数学模型.以IEEE 30节点系统为例,对所提出的交易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发电权交易增量网损计算及分摊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当前输配电价机制下,发电权交易引起的系统损耗变化将对电网企业的经济利益产生影响,需明确交易主体的网损责任并对电网公司进行合理的补偿。为解决该问题,通过对现行发电权交易网损补偿方法的阐述,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中国以年度交易为主的发电权交易方式,基于计划电量调度模式,提出一种发电权交易年增量网损电量的计算及分摊方法。该方法根据有、无发电权交易运行方式下系统网损功率的变化计算增量网损功率,依据发电权交易替代方所在节点微增功率、被替代方所在节点微减功率所引起全网损耗的变化进行增量网损功率的分摊,最后,选取全年若干典型方式实现年增量网损电量的计算和分摊,并结合2009年国内某电网的发电权交易进行了实例分析。通过与现行网损补偿方法的对比分析,表明文中方法确定的各交易主体网损责任与其实际对电力系统网损的影响程度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网损补偿原则的实质就是解决如何将因发电权交易引起的网损增量公平合理的分摊给各个交易的问题。现有网损分摊方法存在诸多缺点且不能兼顾发电权交易网损增量的特点,无法直接解决该问题。基于电路基本定律分析了线路损耗的功率成分构成,在此基础上推导得出发电权交易的网损增量表达式,并根据网损分布特征定义了网损增量的交易归属,体现了交易与潮流分布的一致性。分摊结果不但可以反映每个交易对电源承担的线路损耗的影响,而且可以反映出每个交易对全网损耗的影响,因此具有丰富的物理意义和经济意义。并以简单算例对所提出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9.
远期与日前市场相结合的发电权交易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海  艾东平  杨以涵  吴伟 《电网技术》2012,36(2):264-270
远期市场与日前市场交易是目前发电权交易两类主要的交易模式,若能将两者有效结合,则有利于发电权交易市场的形成和健康运营。为此,提出了以远期交易市场为主、日前交易市场为辅的发电权交易模式。通过开辟日前交易二次市场,为发电权远期交易商提供了进入日前交易市场进行再交易的机会;根据日前交易市场的特点建立了双边可选择的发电权远期-期权合约交易模型,将网损变化成本引入合约中断价格的计算,使得该模型具有引导交易向降低网损、利于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方向进行的功能。文中对混合交易模式的可存在性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交易组织步骤。算例分析表明,该交易模式不但给予发电权参与双方更多的交易灵活性,而且能够促使发电权交易向有利于节能减排,降低系统损耗的方向进行,起到了优化发电资源配置、提高系统运行安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发电权交易是解决节能降耗和压缩小机组发电的途径之一,但目前还没有解决发电权交易的穿越网损补偿问题。通过对发电权交易网损补偿方法的阐述,提出一种发电权交易线损分摊与补偿方法。考虑了省内发电权交易穿越网损的分摊和跨省(跨区)发电权交易穿越网损的分摊2个方面,根据发电权交易替代双方的电网接入点,最终得出整体的补偿线损。结合天津电网进行了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所确定的各交易主体网损责任与其实际对电力系统网损的影响程度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针对自备电厂调峰潜力未得到充分利用,以及发电权中长期双边交易既限制交易规模又容易产生交易偏差,导致清洁能源消纳困难的问题,基于中长期交易,提出考虑清洁能源消纳的多边发电权日内交易机制。在分析传统发电权交易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基于多能源综合绩效的多边发电权日内交易原则,构建考虑清洁能源消纳的多边发电权日内交易模式和组织流程;针对自备燃煤、公用燃煤、水电及新能源机组运行特性,给出综合绩效定义及评价模型;以多能源机组交易后综合绩效最优为目标函数,以能源出力特征、发电计划、安全稳定为约束条件,建立多能源日内发电权交易电量优化模型。新疆地区多能源数据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交易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电力节能减排与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尚金成  张立庆 《电网技术》2007,31(22):58-63
结合中国国情,通过对“差别电量计划”的机理、发电权交易理论、小火电退出的市场补偿机制、跨省跨区外送电交易、大用户直购电交易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电力节能减排与资源优化配置技术(兼顾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的节能发电调度技术),该技术通过实施差别电量计划、关停小火电补偿发电量指标交易、“以大代小”的发电权交易、跨省跨区外送电交易、大用户直购电交易等五招“组合拳”,提高高效、环保、节能发电机组的市场份额,逐步使小火电机组退出市场,从而促进了电源结构的调整,实现了和谐多赢,既发挥了市场机制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发电权交易对电网输电服务成本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发电权交易及其对电网输电服务成本的影响。基于发电权交易矩阵,推导了发电权交易量与网损改变量之间的直观表达式,得出了发电权交易引起的网损费用计算公式。分析了发电权交易中的博弈行为,得出使得交易双方共赢的成交价格,并提出了发电权交易的最佳交易量判据和对电网经济运行影响综合判据。通过IEEE13节点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在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凸显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电源尤其是风电与自备电厂间的发电权交易是一种降低弃能、促进消纳的积极尝试。但是目前缺乏对发电权交易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效果的中长期评价与优化工具。提出了基于随机生产模拟的发电权交易促进风电消纳效果的快速定量评估方法。首先分析了发电权交易的执行方式并总结了影响其提升消纳效果的主要因素,构建了中长期弃风电量概率评估模型;然后探讨发电权交易对风电出力概率特性曲线的整形作用,并深入分析弃风改善效果与交易容量、启动交易风电理论功率、交易时间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对发电权交易关键参数的优化。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在月、年时间尺度上进行快速优化与效果评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MAS的调峰权交易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调峰权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多代理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的调峰权交易模型。该模型以所有发电公司的效益最优为优化目标,分别提出了发电公司Agent社会效益最大的交易模型和发电公司内部调峰成本最小的优化模型,并介绍了各级调峰Agent的功能和作用。通过算例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基于MAS调峰权交易模型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结合智能电网的发展理念,给出了智能电网下的跨时空电力资源交易的定义。通过对新能源发电、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3项新型电力能源交易以及数据信息交易在智能电网环境下的跨时空交易特性进行分析,指出跨时空电力资源交易不仅有利于我国能源优化配置,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更有利于新型电源的发展,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和对社会环境的破坏,阐明智能电网环境下的跨时空电力资源交易是电力交易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区域电力市场环境下节能发电调度方式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节能降耗对我国电力市场运营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区域电力市场环境下节能发电调度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实施严格的节能发电调度难度很大,而电力市场竞价上网机制在实现节能、环保和经济性目标上与节能发电调度是一致的。为此,提出了兼顾节能降耗的电力市场竞价上网交易算法和交易模式设计,即改变原有的仅按机组报价决定发电排序的方法,在竞价上网排序时引入能耗因子指标,采取年度差别电量计划,并开放发电权交易和调节交易市场,以实现节能、环保和经济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王立棋  杨庆 《电测与仪表》2020,57(12):75-82
实现光伏发电特别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化交易具有广阔前景。基于能源互联网条件下的电力市场化交易也是未来光伏新能源的发展方向。基于区块链典型特征,分析了区块链和能源互联网交易的共同属性,验证了能源互联网领域区块链的安全性能;根据分布式光伏电站分布范围广、非随机平稳特征等特点,提出具有储能设施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微电网区块链交易模型,并应用于实际微电网分布式光伏电站中。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交易模型在交易效率、交易成本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为分布式光伏电站区块链交易实现提供一定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9.
核电站厂用电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遵循国家现有的核电政策,对核电站的电气厂用电系统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和论述,并针对与火电机组电气方面的差异,对核电站的厂用电系统的特殊性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探讨了一些常规火电机组不具备的电气特性。通过对国内第二代和二代半核电机组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核电站厂用电系统设计原则、厂用设备分类、厂用电源分类等内容,对核电机组的电气设计工作具有参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