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6篇
无线电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实施的智能电网需求侧响应,提出综合效益评价法,从电网运行经济性的提高、对电网运行可靠性的提高、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能力以及对调度灵敏性的提高四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对需求侧响应实施后的智能电网做出全方位、客观的评价,更好的适应电力市场改革.  相似文献   
2.
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系统中的占比逐步增大,对电力系统调峰提出了新的挑战。系统调峰容量的不足将严重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鉴于天然气机组良好的调峰优势,主张燃机适合作为电网主要的调峰电源之一。建立燃气机组调峰空间估算模型,考虑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和负荷的随机性对电力系统调峰需求的影响,引入条件风险价值(conditional value-at-risk,CVaR)理论对电力系统调峰容量的不确定性进行较好的风险控制。最后计及其他各类电源调峰能力,实现系统调峰容量的合理配置。通过对中国某地区系统实际情况进行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求出一定置信水平和调峰裕度下的燃气机组调峰空间,为电源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作为智能变电站的数字化基础,IEC 61850在促进变电站技术进步的同时,本身在应用中也反映出若干设计上的缺陷。在深入剖析IEC 61850标准现状和应用实践情况的基础上,反思了其成败得失。针对智能变电站的部分发展需求,不再完全局限于标准约束,提出了IEC 61850补充性框架设计思路。提出IEC 61850的变电站设备模型及其相关的服务模型可以简化,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需要摆脱低效、庞大的弱点,需要利用特定通信服务映射机制设计新的高效通信协议栈,并增强与调度端的无缝通信能力。最后利用CIM/E语言、电力通用服务协议等成果对IEC 61850进行了补充性的改进设计示例。  相似文献   
4.
以某10MW光伏并网工程为背景,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光伏电站仿真模型,分别分析光伏电池在不同光照强度、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变化情况,并仿真光伏并网系统并网控制策略在电网故障时的系统响应。仿真结果验证了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MPPT控制、并网控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全面评价配电网智能化发展综合效率,针对我国配电网智能化建设发展特点,从规模、性能、效果三个方面出发,构建了配电网智能化建设效率与运营效率两阶段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DEA的综合评价模型。对配电网智能化建设效率和运营效率分别进行了测算,通过专家法制定了智能电网不同发展阶段建设效率与运营效率权重,最后加权求和得到了配电网智能化发展综合效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抢占能源革命制高点、应对气候变暖与趋势以及降低人们对传统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性,很多国家逐渐将智能电网的发展作为关键决策与发展战略,进而掀起了智能化电网建设的热潮。本文分析了智能电网特征与智能电网发展模式,同时研究智能电网技术的综合评价系统,以期促进智能电网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近几年新能源的发展,能够同时适应集中发电与分散发电模式,实现与负荷侧的交互,支持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扩大系统运行调节的可选资源范围,满足电网与自然环境物和谐发展,已成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前的车辆导航系统没有考虑电网侧的影响,不完全适用于电动汽车充电导航,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考虑配电系统电压可承受度的电动汽车充电导航策略。从用户侧、电网侧、交通侧三个角度分析了电动汽车充电导航策略的形成,对于电网侧,提出了快充站所在节点的配电系统电压可承受度指标,并分析了快充桩相应的充电功率调节方法;对于交通侧,分析了基于Dijkstra算法的最优路径规划方法。基于33节点配电系统的仿真算例表明,该充电导航策略结合了交通侧和电网侧提供的信息,能够满足电动汽车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以及更优质的充电体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甘肃省国投敦煌10MW光伏电站并网运行引起的谐波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将光伏电站并网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上进行仿真研究,得出谐波电流、谐波电压对电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地市经研所员工的问卷调查和现有的培训机制,发现了地市经研所培训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的培训机制提出多方面的优化建议,希望研究能为经研所人员培训、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