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3 毫秒
1.
晋江大火惨死惨亡的教训去年九月二十一日,福建晋江市陈埭镇横板村裕华鞋厂因一职工对老板娘不满报复纵火引起火灾,烧死32人,烧伤4人,直接财产损失80.4万元。灾后,福建省政府组成事故调查组,对火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出下列几条教训:——可燃...  相似文献   

2.
火场中,由于建筑内部各种可燃物质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高温有毒烟气。火灾烟气会引起人体窒息、中毒等症状,而其减光性也会影响被困人员的逃生和救援人员的施救。因此,在火场中适时合理的排烟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被困人员的逃生几率,提高消防队员灭火救援的效率。对消防部队在火场常用的几种排烟方法进行了介绍,可为消防部队的火灾现场排烟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旅客列车的火灾特点 易造成人员伤亡。 易形成一条火龙。 易造成前后左右迅速蔓延。 易产生有毒气体。 旅客列车火灾的逃生方法 一、尽可能利用旅客列车内的设施逃生。二、利用车厢前后门逃生。旅客列车每节车厢内都有一条长约20米、宽约80厘米的人行通道,车厢两头有通往相邻车厢的手动门或自动门,当某一节车厢内发生火灾时,这些通道是被困人员利用的主要逃生通道。火灾时,被困人员应尽快利用车厢两头的通道,有秩序地逃离火灾现场。三、利用车厢的窗户逃生。旅客列车车厢内的窗户一般为70×60厘米,装 有双层玻璃。在发生火灾…  相似文献   

4.
建筑火灾烟雾危害与逃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筑火灾中,烟雾是阻碍人们逃生,导致被困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2000年洛阳“12·25”特大火灾造成300多人死亡,绝大多数死亡者都是因吸入火灾烟气中毒窒息死亡的。现代建筑物内可燃装饰、化纤地毯和泡沫塑料填充的家具陈设较多,这些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和热量,同时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因此,了解和掌握建筑火灾中的烟雾特性与逃生方法是十分有益的。 一、毒性烟雾生成与危害 烟雾是物质在燃烧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含有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通常它由极小的炭黑粒子完全燃烧或不完全燃烧产物、水…  相似文献   

5.
1月25日凌晨,重庆市黔江区一个小时内两户居民家中接连起火,万幸的是,被困人员及时自救逃生,消防官兵迅速扑灭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金属防火卷帘安全逃生的研讨公安部天津消防科研所高级工程师郑观雄人们在谈论金属防火卷帘时,对它的使用方便以及具有隔烟、隔热性能表现较高的兴趣。而工程完成后发生火灾,被困人员能否安全逃生,消防队如何进行救险却甚少考虑。实际上,金属防火卷帘从设计施工到投入...  相似文献   

7.
在各类火灾中,高层建筑火灾因其破坏力强、扑救难度大、蔓延途径多,成为了一道世界性的消防难题。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胶州路一幢28层高层居民住宅楼的火灾再次触动了高楼居民的神经,使得无数城市居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居住环境的消防安全。一场火灾突然发生,人们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被高温、烈焰、烟雾所包围,火势大小、楼层高度、楼内消防设施、外部救援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对被困人员产生影响,能否顺利逃生依靠的不仅仅是运气,智慧与应急处理能力同样是被困人员逃生的关键。如何在高层建筑火灾中实施有效的自救和应急逃生,已经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那么,那些从"11·15"火灾中成功逃生的人们是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火,如何与时间、灾难赛跑的,听听他们讲述的逃生历险故事,分享他们亲历火场后的成功经验,也许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高层建筑火灾的逃生方法 在火灾中,被困人员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镇静不惊慌,不盲目行动,并认真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必须注意的是,火灾现场温度是十分惊人的,而烟雾会挡住你的视线。当我们在电影和电视里看着火的场面时,一切都非常清晰,那是在火场上浓烟以外拍摄的原因。当处于火灾现场时,能见度非常低,甚至在你长期居住的房间里也搞不清窗户和门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保持镇定,不能惊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 利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着火时千万不能乘坐普通电梯。利用室内防…  相似文献   

9.
建筑物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火灾发生时人员逃生的重要途径,保证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畅通,是做好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从目前有些单位的现状来看,这个问题显然不被重视。在他们看来,广开大门,四处畅通,无疑为某些钻营偷盗之人提供了方便,于是,把一些平时来往人员不多、使用不频繁的安全出口一锁了事,既省却了要人值班巡逻的麻烦,又免去了整天怕丢东西的担忧。然而,纵观近几年全国发生的多起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可以说,十有八九都是因为火灾发生时安全出口被锁,大量被困人员无法获得足够的逃生通道而困在火场内烟熏窒息而死…  相似文献   

10.
欧适     
<正>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综合体、异形建筑、大空间大跨度建筑大量涌现,玻璃幕墙和保温材料广泛应用,这都给建筑防排烟和消防灭火救援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多起重特大火灾事故中,由于火灾所产生的浓烟未被及时排出,火灾浓烟使人视线不清,找不到逃生之路,导致被困人员吸入浓烟中毒,甚至窒息死亡。此外,浓烟还给进入火场进行救援的人员增加阻碍,使救援人员看不见道路,行动延缓,看不见搜救目标,错过了宝贵的  相似文献   

11.
余辉 《浙江消防》2005,(2):36-36
震惊世界的阿根廷夜总会火灾。成了2004年全世界最后一场由火导致的巨大灾难。这场火灾死伤近800人,真是骇人听闻。造成如此惨烈的悲剧.火无疑是元凶。而原来可供被困人员逃生的惟一出口却被关闭,成了罪该万死的帮凶。  相似文献   

12.
据《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 ) 3月 15日报道 :近年来高楼火灾事故层出不穷 ,这一现象 ,引起了福州马尾造船厂退休工人陈伟勤的深思。针对发生火灾后高楼里的人群逃生困难 ,他潜心研制在高楼火灾中能使人迅速而又安全逃生的器械 :便携式微型高楼救生器和组合式高楼应急救生仓 ,被马尾区消防人员誉为“高楼逃生双法宝”。“高楼逃生双法宝”运作原理基本相同 ,核心部分均为重物下降限速器 ,主要应用于高楼火灾中被困人员的逃生自救 ,不需要任何外部能源、动力 ,仅靠人为自拉自放即可 ,且能将下降的速度控制在安全逃生所需要的范围。把下降限速…  相似文献   

13.
大量火灾事故表明,烟气是阻碍人们逃生和灭火行动,导致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物内发生火灾后造成的危害.本文从建筑物火灾中烟气性质、危害、蔓延规律等出发,结合建筑物内防排烟的设施和目前采用的方法,提出了针对建筑物火灾中烟气排放对人员逃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光星 《今日消防》2022,7(3):27-29
当前大型城市综合体建筑普遍存在消防隐患多、大空间立体燃烧的问题,这不仅加剧了城市建筑火灾风险,也增加了火灾发生时人员逃生疏散工作和被困人员救援工作的难度,再加上此类建筑排烟散热性能较差,这导致火灾损失更加严重。为了降低大型城市综合体火灾损失,文章将从如何开展大型城市综合体火灾扑救工作出发,深入研究火灾扑救战术。  相似文献   

15.
宾馆火灾逃生调查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通过对5起中小型宾馆火灾中的55名人员的逃生问卷调查,了解火灾现场及逃生人员的基本概况、火灾发生时人员所处的初始环境状态、火灾逃生行为反应及逃生途中的信息。研究表明,中小型宾馆类建筑在火灾时,服务人员和安全保卫人员能忠于职守,有效组织引导旅客疏散,是宾馆安全疏散的基本保障;疏散楼梯分隔使用,是造成火灾重大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疏散标志失效,加重了火灾伤亡;疏散楼梯被封堵,加重了灾情。分析总结的火灾逃生经验,对于中小型宾馆类建筑逃生设计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传统建筑消防安全设计理念,以划分防火分区作为最基本的手段。防火分区虽然可以控制火势蔓延扩大,但对于分区内未及时疏散逃生的人员却起不到有效保护。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作为目前唯一同时具备探测发现火灾、发出火灾警报、向消防队报警、控制乃至扑灭火灾等四项关键能力的建筑消防系统,是挽救建筑火灾中被困人员生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根据近年来我国火灾统计数字表明,城市火灾呈上升趋势,而城市头号威胁也来自火灾,因此,与火灾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是消防行业在新时期紧迫而光荣的任务。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可燃物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其他有毒气体。据中外火灾案例伤亡人员分析,罹难人员半数以上,甚至高达70%是由于烟、气窒息死亡的,在被烧死的人员中,也多数是先窒息晕倒后被火烧死的。如果有足够的自救逃生面具,那么被困人员的不幸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无论是企事业单位或是公寓、居家,特别是人员密集、流动性大、易发生火灾的场所,例如宾…  相似文献   

18.
商场、市场火灾的逃生方法①利用疏散通道逃生。一般商场的室内楼梯以及某体商场设有的室外楼梯、自动扶梯,在火灾初期都是逃生的良好通道。在下楼梯时应抓住扶手,以免被人撞倒。不要用普通电梯逃生,因为发生火灾时,会随时发生停电,无法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人容易被困在电梯里。②自制器材逃生。商场、集贸市场是物资高度集中的场所,商品种类繁多,发生火灾后,可利用逃生的物品比较多。如将毛巾、口罩捂住口、鼻防烟;利用绳索、布匹、床单、窗帘做成逃生工具;还有各种劳动保护用品,可用来避免烧伤和被下落的物体砸伤,如安全帽、…  相似文献   

19.
营救高楼火灾中遇难人员的措施很多,例如:直升飞机、消防云梯车与登高平台车、救生气垫、缓降绳等,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突出的是不适合老幼病残者。而消防救生滑道目前被不少专家认为是最适合包括老幼病残者在内的被困火场人员的逃生工具,且逃生速度快,危险系数低。 “救生滑道”是按照紧束形式和匀速下降理论设计,让人从高处在其内部缓慢滑降达到逃  相似文献   

20.
火灾中烟气的主要成分是碳灰,还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对人体危害极大。据资料显示,火灾时因缺氧、烟毒侵害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可达火灾死亡人数的50%-80%。那么,当火灾中烟雾弥漫时,我们应如何逃生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穿越烟雾,逃离现场。当楼梯间或走廊内只有烟雾,而没有被大火封住时,被困人员应当机立断,运用毛巾、手帕等捂住鼻孔,将脸部贴近地面,采取匍匐或弯腰的姿势冲过被烟雾封锁的过道,从而逃离现场。 堵住烟雾,就地延命。当楼梯、过道烟雾弥漫,且被大火封锁已不能逃离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