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阐述了超临界"W"火焰锅炉水冷壁的优化设计。针对超临界锅炉垂直管屏水冷壁运行中出现的热偏差较大和必须降低流动阻力的要求,以及"W"火焰锅炉由于炉型结构和水冷壁系统复杂,不便于采用螺旋管圈和炉内热负荷分布复杂的问题,根据实际运行数据、试验数据以及计算数据,论证了提高超临界"W"火焰锅炉性能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改进现有"W"火焰炉型结构,提高"W"火焰炉型对超临界压力下工质热物性的适应性能,避免现有2种炉型运行缺陷的叠加,掌握热负荷分布变化和水冷壁流量分配的一致性关系,控制水冷壁出口的温度和温度偏差,改进正流量补偿特性对水冷壁工质温度偏差的抑制作用的有限性,采用优化内螺纹管垂直管屏水冷壁和低质量流速等。  相似文献   

2.
<正>1设备介绍600 MW超临界"W"火焰锅炉,充分考虑燃用低挥发分、低灰熔点、高硫煤质特点及超临界机组参数的要求,采用成熟的"W"火焰燃烧技术及垂直管圈低质量流速技术,将两种成熟技术同时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采用W火焰燃烧方式与低质量流速垂直管圈技术相结合的技术,阐述串级回路控制在600MW等级超临界锅炉给水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600MW超临界W型火焰锅炉垂直管圈水冷壁在低质量流速下的热敏感特性,对六头内螺纹管垂直水冷壁600MW超临界W型火焰炉热敏感性系数进行研究,分析了干度、热负荷、质量流速及压力等关键参数对超临界W型火焰锅炉内螺纹管垂直水冷壁流量敏感性系数和出口焓敏感性系数的影响规律,并计算和分析了该锅炉水冷壁在不同锅炉负荷下的温度偏差及出口焓值偏差。结果表明随热负荷增大,流量敏感性系数正向增大,锅炉水冷壁自补偿特性增强,出口焓值敏感性系数减小;流量敏感性系数随着质量流速的增大而减小,当质量流速超过一定值时,流量敏感性系数为负,锅炉水冷壁呈现负流量响应特性;质量流速增大,水冷壁出口焓值受热负荷扰动的影响也逐渐减弱;压力的升高有利于锅炉水冷壁水动力稳定性的增强;随干度增大,锅炉自补偿特性减小,出口焓值敏感性系数为正向增大,出口焓值偏差随着干度的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对超临界W型火焰锅炉的安全运行、防止水冷壁爆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W火焰锅炉在燃烧器布置型式、水循环方式、水冷壁型式等方面的技术特点,决定了超临界W火焰锅炉水冷壁管间热偏差不可避免的存在,本文就超临界W火焰锅炉水冷壁管间热偏差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为茶园电厂日后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针对低挥发分无烟煤在我国火力发电行业占相当大的比重现状,研制开发适合于无烟煤的超临界参数W火焰锅炉,提高火力发电的装机水平,满足电力发展的需要。论述了超临界W火焰锅炉的关键技术及技术特点,并分析了该炉型的技术优势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及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壁温偏差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樊泉桂 《中国电力》2006,39(5):59-63
根据国内超临界锅炉的实际运行数据和超超临界锅炉的设计数据,研究了影响其水冷壁壁温偏差的主要因素。重点研究了水冷壁受热偏差、质量流率、工质焓增、变压运行、工质热物理特性等对于螺旋管圈水冷壁和垂直管屏水冷壁壁温偏差的影响关系;分析了控制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壁温偏差的技术措施:采用内螺纹管,降低水冷壁管外烟气侧热负荷和热偏差,适度控制质量流率的裕量,合理控制下辐射区和上辐射区水冷壁的工质焓增,采用节流圈调节流量偏差和利用垂直管屏在低质量流率下的正流量补偿特性等措施,可有效控制超临界和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的壁温偏差。  相似文献   

8.
<正>本锅炉安装2台350 MW级燃煤汽轮发电供热机组,锅炉采用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锅炉,双拱单炉膛,W形火焰燃烧,一次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架结构,?型布置。1锅炉设计参数及燃料特性  相似文献   

9.
800 MW超临界参数锅炉水冷壁及启动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原苏联800MW超临界参数机组锅炉的垂直管屏水冷壁系统、启动系统。分析超 界参数下工质的热物理特性与水冷壁系统运行特性的关系。以及防止水动力多值性、减小热偏差、避免类膜旨腾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W火焰锅炉已广泛用于燃用无烟煤或低挥发分贫煤,相比国内已批量投运的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配套燃用无烟煤的W火焰锅炉的发电机组的供电煤耗普遍较高,为进一步提高燃用无烟煤发电机组经济性,降低机组碳排放量,提高机组参数是有效措施之一.但我国部分地区无烟煤含硫量较高,提高机组参数后的锅炉受热面面临高温腐蚀风险.针对燃用高硫无...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发展超临界"W"火焰锅炉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对我国发展超临界"W"火焰锅炉的必要性和具体技术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W"火焰锅炉超临界和亚临界进行了经济比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根据荥阳电厂超临界机组W火焰锅炉的调试情况,对该型锅炉在起动过程中的温度和热偏差控制、炉水循环泵控制、锅炉转直流运行操作以及预防W火焰偏烧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和优化.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后,锅炉起动和运行中没有出现超温、燃烧不稳定、灭火、满水、缺水以及炉水循环泵故障等异常现象,各项运行参数和指标都达到优良水平.  相似文献   

13.
煤质下降对炉内燃烧稳定性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昌 《热力发电》2007,36(4):44-46
分析了燃煤质量下降对电站燃煤锅炉炉内火焰温度水平、燃烧器出口区域火焰温度水平及入炉煤量、风量、燃烧器出口煤粉气流速度的影响,进而对煤粉气流着火过程和炉内燃烧稳定性的影响。对此,提出了采用切圆燃烧锅炉卫燃带背火侧分块布置和PCSB煤粉燃烧器等措施,这些措施对于燃用低挥发分难燃煤种锅炉效果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余德忠  陈学兵  王红雨 《热力发电》2006,35(5):22-24,26
简述了直流锅炉水冷壁的型式及其特点。通过华能沁北发电公司国产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不同工况金属壁温的偏差分析,认为垂直水冷壁出口温度偏差明显大于螺旋水冷壁出口温度偏差。采用下部螺旋水冷壁和上部垂直水冷壁的结构,可以较好地解决变工况下的传热恶化和垂直水冷壁流量分配不均的问题;水冷壁变工况运行良好,锅炉起动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都达到了大容量直流锅炉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When designing and selecting burning equipment for low volatile coal fired boilers,the primary concerns are about coal ignition and burnout.The characteristics of ignition and burnout are analyzed for ...  相似文献   

16.
李振宁 《热力发电》2007,36(4):58-60
介绍了W火焰燃烧技术的特点和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利用W火焰燃烧技术,实现燃用或混用低挥发份煤种情况。经试验调整,锅炉运行稳定,经济指标提高。  相似文献   

17.
测量了7台不同炉型和燃烧器型式的600 MW、660 MW机组燃煤锅炉性能和NOx排放浓度,分析了锅炉结构和燃烧器型式对锅炉性能、NOx排放浓度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锅炉性能和NOx排放浓度与锅炉结构和燃烧器型式关系密切。大容量机组燃煤锅炉燃烧效率都比较高,但其NOx排放浓度差别很大。W型火焰锅炉燃烧贫煤燃烧温度高,过量空气系数大,其NOx排放浓度最高;燃用高挥发分烟煤的四角切圆燃烧锅炉NOx排放浓度最低;其它机组,采用不同的燃烧器型式和低NOx燃烧技术,燃烧的煤种也不同,锅炉NOx排放浓度介于两者之间,但差别很大。煤种变化、锅炉运行参数变化对锅炉性能和实际NOx排放浓度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孙献斌 《电力学报》2009,24(4):303-305,327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大型化的发展方向是开发超临界CFB锅炉。目前CFB锅炉的参数最高为亚临界参数,国内外十余台已投运的300Mw级CFB锅炉运行表明,CFB锅炉在清洁燃烧方面已经充分显示了其优越性,但仍需要向先进的超临界参数发展。对超临界CFB锅炉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研究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国际上首台超临界CFB锅炉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解决燃用无烟煤锅炉在选型时遇到的煤的着火、稳定燃烧和燃尽等技术问题,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对600 MW超临界W型火焰锅炉和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的炉型及运行性能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W型火焰锅炉燃用无烟煤时燃烧性能好,但炉膛出口NO x浓度较高,同时受热面高温腐蚀问题也不容忽视;CFB锅炉燃用无烟煤时燃烧稳定、炉膛出口NO x浓度小,但燃尽性能有待提高。建议600 MW无烟煤超临界锅炉应优先选择超临界CFB锅炉,并通过合理技术途径提高其燃尽性能。  相似文献   

20.
W型锅炉技术特点、运行性能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株洲电厂、耒阳电厂正在扩建2台W型锅炉.由于煤种复杂,且无烟煤属劣质无烟煤,而W型锅炉在我国的使用情况有所不同,其燃尽效果大都未臻满意,而国内尚无W型锅炉长期燃用Vdaf<10%的无烟煤的经验,因此有必要对我国W型锅炉的设备特点、运行性能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