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画院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也是中国绘画教育史上的颠峰时期,并且影响着后世中国画的发展.而当今美术考试制度的严重不足,导致了文化低能的考生愈来愈多,不仅阻碍了当今美术教育的发展,而且限制了中国绘画的发展.宋代画院制度作为中国美术教育的一个典范,应当引起当今美术教育家的深思,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上,宋代是一个颇受关注的辉煌时代,这个时期下不仅产生了大量丰富灿烂的绘画艺术作品,更出现了一批光耀古今的绘画大师,研究这一时期的美术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也对我们研究当代的美术教育改革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两宋时期是画院在中国历史上最为兴盛的时期。这一时期成立了中国美术教育史上唯一的国立绘画学校——画学。宋代的画院、画学体制完备,有严格的考试制度和教育机制,学生录取后要进行专业学习和儒家经典的学习,这有利于提高画家的文化素养。宋代画院培养了众多画家,促进了院体画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宋代理学作为宋代精神文化的主导思想,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理学中的"格物致知""尚真"等理论影响了宋代绘画追求写实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倾向。宋代的风俗画亦是以写实作为出发点以市井、田家、民风民俗为题材而进行的创作,这些风俗作品从造型到内容都体现了"尚真""求真"的绘画理念,《货郎图》便是这种理念指引下的代表性创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山水画自唐代作为一门独立画科直至五代两宋,特别是在宋代,不论艺术风貌还是笔墨语言无不逐渐走向成熟和多样化。米氏云山将笔墨符号凝练为"以点代皴",使绘画上升到"墨戏"的艺术精神高度并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6.
比兴手法使用在诗歌领域,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本文在宋代文人画抒情性的增强、绘画借鉴之用的传统、绘画艺术内在规律的表现三个方面,论述了诗歌中的比兴传统向文人画迁移的现象发生在宋代的可能性。并以南宋郑思肖的《墨兰图》为例本,分析了比兴传统的迁移促使了诗、书、画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纵观宋代之前书画艺术是独立发展的,唐代张彦远首次提出了"书画异名而同体""书画用笔同法"的理论,书法形式因素在绘画创作上的影响甚大,书法的地位也远在绘画之上,直到苏轼打通了诗、书、画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文人画理论,以书入画的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绘画地位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留白,是中国绘画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艺术思想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虚实相生"原理,中国画论中的留白也与西方的"在场"和"不在场"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博里农民画的发展现状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发展起来的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博里农民画,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三十多年来,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稚弱到成熟,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民间绘画艺术的基础上,熔当代中国农民生活与现代民间绘画艺术于一炉,使画面富丽奇玮,别致动人。至今,他们已创作出近万幅的优秀现代民间绘画作品,其中1000余幅在省级以上展览、发表、获奖和收藏。有248幅在美国、日本、瑞典、挪威、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10.
税收改革一直以来是每个国家调剂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当前,美国作出了史上最大的减税与税改方案,一些有实力的国家或者竞相减税,或以邻为壑,或设立避税天堂,使国际税收秩序面临新的挑战。这对中国制造业在的税负影响很大,从美国税改及中国税制改革历程出发,对美国税负及中国制造业的税负进行分析,从而阐述特朗普的税务战对中国制造业的冲击影响,以及中国制造业期待税收进一步改革的愿望。  相似文献   

11.
素描,一直以来被称作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是所有艺术形式的基石。目前,在高职院校的美术专业基础教学中,设计素描作为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得以设立并被重视。设计素描是一种思想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应该说,设计素描是在绘画素描的造型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表现技法吸收了绘画素描的表现经验和线造型的技巧,使之适用于表现立体及空间设计,  相似文献   

12.
西方现代派美术,是指西方国家从二十世纪初发展起来的现代美术中的艺术流派--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表现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的统称.西方的现代主义艺术是一个将绘画的语言形式不断提纯,并走向极至的过程.可以概括为是一场关于美学的革命.它的绘画语言、艺术风格、美学理念以及思想观念都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生机.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绘画是以水墨为主的,这与中国几千年来的色彩观互为因果互为表里。本文试从两方面来讨论色彩观与古典绘画的关系,一是"五色说"的提出对中国古典绘画色彩观的影响;二是形成中国古典绘画中"墨即是色"的主流意识的格局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自然"之格可以说是贯穿了中国绘画精神的始终,成为中国绘画的精神支柱。首先要说明的是,此时所谓的"自然"跟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自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是一种"自然而然、不造作"的真诚的艺术表现形式。"自然"之格在古代绘画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即所谓"逸格""平淡天真"。尽管表达方式不完全相同,却都是使艺术达到"自然"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5.
壁画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绘画形式,中国壁画自古以来就具有独特的风格。本文基于对中国现代壁画的发展的研究、分析,总结了发展中中国现代壁画的特点与实用价值,通过对中国现代壁画的装饰语言,从"画"到"饰",材料的多元化,文化实用价值的阐述,阐明了发展中的中国现代壁画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书法与绘画的关系,一直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中国的书法和绘画都是圆锥形的毛笔用墨在纸或绢上用线条画出.文人画重视对笔墨的追求,旨在于突出绘画中用笔本身的独立审美价值,这又与书法艺术重视用笔不谋而合,或者应该说其绘画用笔正来自书法用笔的灵感.笔墨不只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载体,就是"书画同源"的中国文人画.  相似文献   

17.
宋代的商业繁荣和城市发展直接影响了宋代娱乐文化的繁盛,在这一繁盛文化现象的背后,宋代的歌舞伎群体是一支主要的参与者群体,城市中的妓馆、酒库、瓦子、酒楼、歌馆以及家宴活动中都有她们的身影,了解和研究宋代音乐娱乐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这一群体的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观念艺术以及后期当代艺术,给传统绘画带来极大的冲击时,在面对"绘画死亡"的论说时,画家们一直为未来的发展做出各种新的尝试.他们用足够的洞察力和自信心.来抵抗前卫艺术对于绘画的冲击.使绘画重新回归艺术领域,赢得它独有的特权,并独具新绘画精神.在新绘画新精神的当代艺术下,中国应坚持怎么样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线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早已超出了简单的造型功能,线与线群的参差与疏密以及其他形式因素体现出线的空间表现,线的空间表现是情、境、意三者的有机结合.在绘画中要充分利用线与线群的空间及形式诸因素,创造出理想的画面来.  相似文献   

20.
纵观中国美术史,实在有太多的画论和美学思想令人叹服,但最令鄙人折服且至今仍影响着整个中国画界乃至世界的绘画界的美学理论当属顾恺之的"形神论"了。本文从中国绘画理论的精髓——形神论出发,进一步阐述了中国绘画的发展经历了从客观到主观,又以客观的形似丰富主观的神似,更以神似为主带,统一主观与客观,谋求形与神的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