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深部巷道围岩控制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地深部巷道围岩控制系统特必的分析,提出深部巷道围岩与支护系统是一个可控的工程控制系统,它可以通过改善围岩特性参数、支护参数达到改变围岩稳定性效果的目的,同时,监测围岩变形,其系统的反馈信息可确定地控制的方法。文中应用控制论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的控制模型,并从控制论观点出发,探讨了深部夺控制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采用块体离散元方法UDEC,通过细观参数校核及无支护状态的宏观物理-数值模型对比,建立了深部层状围岩巷道模型,分析了4种支护方式对深部巷道层状围岩体承载特性及变形破坏特征的影响。在块体离散元巷道模型基础上,为进一步研究深部矩形巷道层状围岩体承载能力,通过监测模型内部的应力、塑性区分布及顶底板和两帮位移,对不同支护方式的压力拱成拱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支护方式下深部巷道顶底板及两帮围岩均出现了应力集中区,采用锚杆+锚索+喷射混凝土+工字钢支护后巷道表面收敛程度及围岩的位移均最小,支护效果最明显,对围岩的控制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工程中的矩形巷道层状围岩稳定性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预测与锚杆支护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深部巷道复杂的应力环境和多变的围岩性质,对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类预测、松动圈预测和数值计算分析,为深部巷道锚杆支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锚杆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确保了深部巷道支护的最优化和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4.
深井高地应力复合岩层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深部矿井高地应力巷道围岩整体变形量大、持续时间长、局部破坏严重的围岩控制难题,以深井大倾角、复合岩层巷道掘进为工程背景,在进行系统地质力学测试、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分析、支护形式选取与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对深井超高地应力巷道围岩控制技术进行研究。通过优化锚杆支护参数、合理选择护表形式与构件,实现了深部高地应力复合岩层巷道围岩的一次主动支护,有效控制了深部高地应力巷道围岩的长期持续变形,改变了深部岩巷"前掘后修、反复维修"的局面,取得了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是在研究巷道围岩物理和力学状态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实用性岩层控制理论,近30年来在围岩松动圈支护对象与围岩分类、大松动圈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松动圈测试技术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深部巷道围岩控制的核心是确定支护对象并形成支护-围岩稳定结构,围岩的破裂膨胀及破裂后块体非连续变形构成的形变压力是巷道支护的对象。巷道围岩松动圈分类是建立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的核心内容,旨在正确评价围岩的支护难易程度、确定主要支护对象、优化支护参数和提出合理的施工工艺,为此形成深部大松动圈围岩综合指标分类法。深部巷道松动圈支护技术开发出被动支护、主动支护、改性加固技术、应力转移技术、联合支护等5大类围岩控制技术;形成以锚杆(索)为主体支护的多种支护方式并存的巷道支护体系,解决了大量巷道支护难题。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值可通过理论分析、相似材料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现场实测及智能预测方法获得;开展深部巷道围岩松动圈现场实测,可在理论与试验方面不作任何假设,能得到准确可靠的数据。探讨分析围岩松动圈测试与深部巷道大松动圈围岩支护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及应对措施,可为深部巷道支护设计研究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6.
简要分析了鹤壁矿区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支护机理,指出常用锚杆主动支护强度偏低,是造成深部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提高支护强度,控制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金川矿区深部高应力碎胀蠕变岩体支护对策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金川矿区岩石力学与巷道支护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大和大面积开采的采动影响,深部巷道围岩表现出明显的碎胀蠕变特性,巷道支护问题己成为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分析巷道围岩的应力规律、特性,以及对目前使用支护形式的分析,提出深部巷道围岩的支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项目研究了重庆永荣太务局矿井巷道地应力随深度变化的规律、破碎岩体中弹性波传播特性、深部巷道围岩松动圈确定及松动圈与地应力变化规律、深部开采巷道受采动影响的围岩变形规律、深部巷道围岩分类、巷道围岩控制技术及支护技术、可回收锚杆技术及应用等。  相似文献   

9.
巷道围岩特性曲线的测定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围岩特性曲线是巷道内支护反力与巷道周边径向位移的关系曲线,它对于巷道支护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这一曲线都是根据实验室测定的岩石参数,通过对岩体力学模型的假定而推导出来的,很难与实际相符,本提出了在现场实际测定围岩特性曲线的方法,研制了专门的围岩特性曲线测定仪,并成功地在矿山巷道中测出了该巷道的围岩特性曲线,中还阐述了运用实测的围岩特性曲线所进行的支护设计、围岩参数反演和支护监控施工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巷道围岩支护系统粘弹性分析蠕变柔量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琳 《煤炭学报》1996,21(6):591-595
以圆形巷道为例,讨论了围岩支护系统应力与变形的时间效应,建立了巷道围岩支护系统粘弹性分析的一种新方法-蠕变柔量法,得到围岩支护系统的适用于反问题的粘弹性应力解与位移解。对于反问题,巷道围岩支护系统的新的粘弹性分析方法,使有支护和无支护围岩可以依据相同的粘弹性反分析的解析方法,识别围岩的力学模型和反演力学参数。解决了粘弹性位移反分析解析方法实用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深部矿井巷道由于埋深大,地压高,同时受区域地质构造影响,围岩破碎,巷道支护难度大。通过研究深部巷道矿压显现和影响深部巷道围岩稳定的因素等,探讨深部巷道支护技术及优化方案,为深部矿井巷道破碎围岩控制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埋深高矿压破碎围岩巷道支护困难问题,以郭屯煤矿1314工作面轨道巷为例,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深埋情况下巷道围岩破坏因素及特征,针对现场实际提出了“一次支护让压+二次支护补强”的综合支护对策。现场试验与矿压观测结果均表明,该支护方案通过改善破碎围岩力学特性,大大增强了围岩稳定性,有效控制了巷道顶底板和两帮围岩变形,保障了回采巷道安全。  相似文献   

13.
深部巷道围岩控制及支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现场开采的实际条件,通过对锚、喷支护的力学分析,研究深部巷道围岩控制技术与支护方法,提出合理的巷道支护参数,为实现工作面高产高效,矿井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深部复杂岩层巷道围岩控制与支护技术研究现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煤矿转向深部开采实际,从深部复杂岩层巷道围岩控制与支护技术的研究现状、矿压显现规律、围岩控制与支护原理和技术体系进行阐述,论述了我国深部巷道围岩控制与支护原理与技术,并进行了深部复杂岩层巷道协调支护工程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5.
煤炭资源开采正不断向深部迈进,面临的复杂地质条件问题也日益突出。深部资源开采、地下空间开挖等深部岩石工程活动迅速增加,而这些工程活动的开展和巷道的稳定性密切相关。重点总结了复杂条件下煤矿巷道围岩控制领域的相关成果,梳理了当下巷道围岩控制面临的主要复杂条件,划分了工程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2类巷道复杂条件。阐明了各类复杂条件下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指出了围岩应力、围岩性质和支护结构是巷道围岩控制的3类基本对象,明确了围岩应力环境恶化、围岩性质劣化和支护体性能弱化3种失稳形式,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不同地质环境与采掘时空关系下回采巷道的失稳机制。分析了现阶段困难巷道围岩控制基本机理:改善围岩应力环境、改良围岩性质与强化围岩承载结构;详述了基于卸压、改性、支护与协同控制的围岩控制技术在不同复杂条件巷道的阶段性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现状。同时,分析了泥质采动巷道渗流失稳与围岩控制的典型工程案例,揭示了该类复杂困难条件的巷道围岩失稳机理,提出了疏水泄压、泥岩置换、分级注浆、高强度封层支护结构与底板结构等多种方法协同作用的高强度综合修复与控制技术体系。最后,基于上述4方面研究,结合工程实践,展望了未来复杂...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主要为围岩变形量大、变形具有持续性和不可控性,提出采用长锚杆支护技术进行深部巷道的支护。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支护系统巷道围岩的塑性区分布,结果表明:深部条件下巷道塑性区范围较大,加大支护强度对塑性区改变较小,普通锚杆锚索支护不再适用;深入研究了长锚杆的围岩控制机理,并说明了其在深部大变形巷道支护中的优越性。现场工业性试验表明,采用长锚杆支护后,围岩控制效果更佳,且帮部长锚杆在扩帮时能够被重新利用,支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深部软岩巷道支护突出问题,以淮南矿区某深埋巷道为例,根据巷道支护特征,合理设置监测测站,对巷道表面位移、围岩内部位移等参数进行现场实时监测,掌握了巷道围岩变形特性,为类似地层巷道围岩变形支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综放回采巷道支护机理及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巷道围岩控制论高度出发,以降低围岩应力,提高围岩岩石力学参数和选择合理的支护参数为途径,以大幅度降低围岩变形量为目标,以铁法矿务局小康煤矿为工程背景,探讨了综放工作面回采巷道中沿空巷道的支护机理,并进行了实践,有效地控制了综放工作面沿空巷道转岩的剧烈变形。  相似文献   

19.
简要分析了鹤壁矿区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支护机理,指出常用锚杆主动支护强度偏低,是造成深部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提高支护强度,控制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复合顶板沿空巷道实施了锚网支护,通过对巷道表面收敛,深部位移、顶板离层及锚杆受力状态的实测分析,表明了该条件下巷道围岩控制的有效性和支护参数的合理性,为类似复杂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