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3 毫秒
1.
随着达钢转炉煤气用户增加,用量加大,同时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炼钢厂采取多种模式,精细管理,精心操作,深挖潜力,努力向负能炼钢这一国际标准靠近。目前炼钢转炉煤气回收平均浓度保持在46%-50%之间,吨钢回收量达到110m3以上。炼钢厂2012年全年工序能耗3.66kgce/t,其中7月份炼钢综合工序能耗-1.59kgce/t,首次达到炼钢工序能耗负能炼钢。从2013年1月至7月,月均回收量吨钢达115m3,月均工序能耗-0.016kgce/t,创达钢集团炼钢厂有史以来转炉煤气回收指标新高,连续数月实现全工序负能炼钢。  相似文献   

2.
吴涌涛 《河南冶金》2010,18(4):25-28
对方大特钢中小型转炉从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LF精炼炉—连铸全工序实现"负能炼钢"的实践进行了剖析,开发转炉煤气和蒸汽用户是前提,提高转炉煤气回收是降低炼钢工序单位能耗的关键,而提高转炉蒸汽回收又是进一步降低炼钢工序单位能耗的重点,同时节电、提高工序作业率等也是降低炼钢工序单位能耗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邯钢转炉实现"负能炼钢"的现状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邯钢一、三炼钢转炉工序能耗与回收现状的分析及与宝钢、武钢的比较,找出了邯钢转炉工序能耗高的主要原因,确定了邯钢转炉工序达到负能炼钢煤气、蒸汽最低回收量,并制定降耗措施。  相似文献   

4.
转炉煤气回收分析及其提高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宝钢二炼钢250 t转炉煤气回收系统为背景,结合转炉煤气成分变化曲线从理论上分析了提高煤气回收量的基本途径,研究了转炉工序设备条件、原料条件、空气吸入量、回收条件、供氧强度等因素对转炉煤气回收量的影响,其中空气吸入量、回收条件、供氧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尤为显著.从完善软硬件设备等方面提出了提高二炼钢转炉煤气回收水平的具体措施,实施后可取得很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5.
宋士超 《鞍钢技术》1990,(10):15-20
鞍钢炼钢平均工序能耗60kg/t钢标准煤,其中转炉钢工序能耗32kg/t钢标准煤,一炼钢厂氧气顶吹平炉钢76kg/t钢标准煤,二炼钢平炉和双床平炉钢79kg/t钢标准煤。钢铁料消耗、铁水质量、平炉用氧、余热回收和转炉煤气回收等都影响炼钢工序能耗。转炉应进行煤气回收,鞍钢3号转炉煤气回收已转入正常生产,用氧平炉节能措施包括加强烟道系统密封,减小排气系统阻力,提高热效率,如取消格子砖、采用喷淋塔代替余热锅炉等;双床平炉减少铁水消耗,降低累计能耗,减少油氧消耗,降低工序能耗。  相似文献   

6.
2007年9月份,攀钢新钢钒提矾炼钢厂回收利用转炉煤气量达到了5611688公斤标准煤,比转炉工序炼钢消耗的能量多出128683公斤标准煤,5座炼钢转炉工序吨钢能耗为负0.305公斤标准煤,这表明攀钢首次实现了负能炼钢,标志着攀钢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历史陛突破。  相似文献   

7.
转炉炼钢工序最小能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转炉炼钢过程能源消耗与工艺、设备、操作等因素的关系 ,建立了转炉工序能耗模型和应用模型 ,研究了转炉炼钢工序的最小能耗问题和与最小工序能耗相对应的工况条件。针对我国宝钢 2 5 0 t转炉的设备条件和生产数据 ,给出转炉煤气的最大回收量为 12 8.8m3/ t(钢 ) ,最小工序能耗为 - 18.90 kg/ t(钢 )  相似文献   

8.
转炉负能炼钢攻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寅  袁东明 《冶金动力》2003,(2):12-14,25
通过介绍转炉炼钢工艺流程及工序能耗分析,为提高转炉煤气回收量及降低电耗采取了一系列攻关措施,实现了转炉负能炼钢,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翟有有 《甘肃冶金》2008,30(1):62-63
通过对酒钢炼钢一工序历年来工序能耗与回收现状的分析及与全国炼钢能耗的比较,找出酒钢炼钢一工序能耗高的主要原因为转炉煤气、蒸汽回收低,并采取一些措施,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酒钢炼钢-工序历年来工序能耗与回收现状的分析及与全国炼钢能耗的比较,找出洒钢炼钢-工序能耗高的主要原因为转炉煤气、蒸汽回收低,并采取一些措施,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1.
现代转炉炼钢技术(一)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余志祥 《炼钢》2001,17(1):13-18,34
简要回顾了转炉炼钢技术的发展历史,并对转炉炼钢的重要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这些技术包括铁水预处理、转炉基本操作工艺及品种质量、计算机控制炼钢、顶底复合吹炼、溅渣护炉与长寿复吹、转炉节能与负能炼钢。最后还对21世纪转炉炼钢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首秦公司天然气消耗情况对标分析,得出减少钢包、中间包以及鱼雷罐等设备烘烤使用天然气,是降低天然气消耗的重要手段。通过理论计算及工艺试验,证明低热值转炉煤气可以替代天然气进行工艺烘烤,保证用能设备内衬温度均衡、稳定。同时通过回收试验获得最佳的转炉煤气回收区间,提高转炉煤气回收水平,确保钢包、中间包、鱼雷罐等设备的转炉煤气烘烤用量需求,达到停用天然气烘烤的目的。燃气资源的梯级利用,有效降低了首秦公司天然气消耗水平,提高了转炉煤气回收利用率,降低了能源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对国内同类型钢铁企业燃气资源梯级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钢铁企业余热资源的回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钢铁企业的余热资源状况,介绍了钢铁生产过程中的焦化、烧结、高炉炼铁、转炉炼钢和轧钢等5个重要工序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的方法、技术与装置,为我国钢铁企业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石灰石造渣和石灰造渣炼钢在工艺能耗方面的不同,在300 t转炉开展石灰石造渣炼钢试验,并从煤气、蒸汽回收及钢渣产生角度进行能耗对比。结果表明,石灰石造渣与石灰造渣炼钢相比,在废钢加入量减少71.6 kg/t的前提下,煤气(CO)回收量提高21.5 m3/t,蒸汽回收量提高28.0 kg/t,钢渣量减少31.4 kg/t。从石灰类熔剂能耗、煤气和蒸汽回收产生的能量及钢渣产生能耗角度对比,两者的能耗平均分别为-38.9、-23.9 kg/t,前者较后者最大节能降耗23.3 kg/t,最小节能降耗9.5 kg/t,平均节能降耗15.0 kg/t。  相似文献   

15.
李云祖 《炼钢》1997,13(6):38-44
简述炉外处理技术的产生、特点、及其在现代炼钢生产结构优化中所起的作用,它是现代钢铁企业(厂)发展短流程工艺不可缺少的中间工序。这对扩大品种,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叙述了新日铁钢铁生产流程的具体节能和减排措施,分析了新日铁的废气、余热余能减排技术措施和社会废弃物再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干熄焦余热回收发电、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回收透平发电、焦炉和高炉烟气循环利用发电、转底炉回收含锌粉尘、焦炉煤气提氢技术、建设新一代超级焦炉、废塑料回收为炼焦原料、废轮胎用作转炉炼钢原料、垃圾直接熔融处理与资源化系统等。指出中国钢铁企业应该借鉴新日铁的经验,为节能、减排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陈均 《钢铁》2016,51(7):89-94
 针对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200 t半钢炼钢转炉采用干法除尘工艺时出现的泄爆率高、煤气回收量低、除尘效果差等问题,结合半钢炼钢生产实际,对干法除尘泄爆原理及其在半钢炼钢转炉应用的难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转炉风机转速、供氧制度、造渣加料制度及氧枪枪位制度等工艺参数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应用效果表明,200 t半钢炼钢转炉泄爆率由7.60%降低到0.08%,煤气回收量由54.6 提高到123.6 m3/t ,除尘灰回收量显著增加;同时,转炉冶炼周期缩短4 min,氧耗降低2.4 m3/t,除尘效果更好,保证了转炉冶炼的顺行,大大降低了炼钢能耗。  相似文献   

18.
“负能炼钢”的实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宝钢几年来开展“负能炼钢”工作的实践,系统分析了实现“负能炼钢”的途径与方法。从降低能源介质消耗和提高回收二次能源两方面出发,阐述了实现“负能炼钢”的重点是降低除尘风机电力消耗和提高转炉煤气回收量,并指出了今后工作重点是稳定现有技术的基础之上应用密闭裙罩技术,以提高转炉煤气(LDG)回收;应用干法除尘技术,以提高蒸汽回收以及其它余能回收技术来稳定和深化“负能炼钢”工作。  相似文献   

19.
石横特钢60t转炉负能炼钢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炼钢工序消耗的能源介质和回收能源组成,相应采取了一系列关键节能技术,实现了吨钢-15.033kg标煤负能炼钢的目标。这些关键技术包括,炉口微差压自动调节和“降罩操作”,煤气成分自动分析检测控制及稳定煤气发生量的音频化渣技术,以提高转炉煤气回收量;湿式变压蓄热器设备及烟道热喷涂技术以增加蒸汽回收;优化氧枪喷头参数设计,降低冶炼氧耗;采用钢包脱硫技术,减少精炼电耗;采用新型砌筑技术,降低煤气消耗等。  相似文献   

20.
首先针对SRP炼钢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目前该工艺除新建钢厂外,很难在绝大多数已建成钢铁厂推广采用,然后对半钢转炉炼钢不适宜采用当前流行的MURC工艺的原因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攀钢西昌钢钒200 t转炉为依托,在半钢转炉脱磷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炉全留渣、一炉倒出大半"的半钢转炉热态渣循环利用新工艺,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转炉脱磷效率有很明显的提高,转炉各种辅料消耗平均降至47.64 kg/t,石灰消耗平均为13.95 kg/t,同时对于降低钢铁料消耗、提高转炉寿命也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