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可穿戴设备中手势交互的设计原则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曾丽霞  蒋晓  戴传庆 《包装工程》2015,36(20):135-138,155
目的对可穿戴设备在设计中的手势交互的设计原则进行研究。方法对国内外手势交互设备进行分析,总结了手势交互系统中技术的演进和手势交互的应用趋势,从而采用类比和归纳演绎法对手势在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论对可穿戴设备中手势交互的设计原则进行探究,将可穿戴设备的特性与手势操作的便捷性结合,融合多感官的协同作用,来获得积极的手势交互反馈结果,让用户获得更好的操作体验,从而提高用户对可穿戴设备的信任度和粘度,开拓可穿戴设备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2.
基于数据分析的智能手表手势直觉化交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侯文君  吴春京 《包装工程》2015,36(22):13-16,21
目的对智能手表手势直觉化交互进行研究。方法以智能手表的交互方式为研究内容,针对智能手表的手势交互问题,利用用户定义法对智能手表的手势交互进行了研究。结论通过实验研究与数据分析,提出了一个智能手表手势交互的动作集合。让用户能够与智能手表进行直觉化的交互,提升用户体验。这套手势动作除了可以应用在智能手表或是迁移到其他可穿戴设备上外,也可以作为评价智能手表手势交互的一个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VR技术在PTSD症状的应用为出发点,研究相应的VR设备在治疗过程中的交互设计方法和流程,旨在促进VR设备治疗PTSD的交互创新,以及在满足患者需求的前提下提高PTSD患者的治愈机率。方法首先在剖析PTSD症状及患者特性的基础上,归纳VRET治疗PTSD的优势;其次在选取合适的VR设备后,定义与治疗PTSD相关的实际环境、患者及医护人员、设备情境四要素,建立交互设计模型,并以此为原型引导后续设计,从多通道感官入手,提炼治疗过程中的人机交互方式;再以简洁易操作为原则,设计手势交互过程和内容;并考虑治疗空间氛围和患者情感表现,确定界面色彩;最后落脚于PTSD的治疗过程,制定出治疗交互流程。结论通过研究治疗PTSD的VR设备的交互设计,提高患者治疗体验,相对于传统的PTSD治疗方法,有效的VR应用治疗和人机交互能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对医学界研究治疗PTSD的方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触控手势操作的情境界面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孙鹏 《包装工程》2014,35(8):96-100
目的探索一种与基于触摸屏的手势操作相配合的新型界面形式与结构,以实现触控手势操作方式的优化。方法分析触控手势操作的过程性特征与人机交互中的信息传达过程,对支持用户使用自然动作与系统进行交互、弱化不适应于手势操作的界面控件以及支持用户在界面中随处操作等内容进行讨论,使用类比的方法提出界面行为的概念,结合实例分析人机交互过程中界面行为与用户行为的关系。结论归纳出情境界面的概念与特征以及在情境界面中的界面行为与用户行为的关系,总结通过基于界面行为的动态启示来实现情境化的人机交互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混合现实教学中的空中手势交互体验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创新的教学体验模式,通过空中手势交互体验设计来提升教学体验。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观察、深度访谈及实验研究法,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结合教学体验需求,围绕场景、用户、产品构建设计方法,定义满足教学需求的空中手势类型,最终结合有效技术手段,搭建混合现实教学场景、设计个性化教学体验环节、完成空中手势交互界面设计。结果 构建了针对混合现实教学的空中手势交互体验设计方法,定义了满足教学需求的八类空中手势类型,提出用户自定义空中手势的手势交互方式,设计了“教学指引”“徒手绘画”等具有教学指导意义的交互体验环节,适用于远程和线下的混合现实STEM教学场景,也形成了丰富的混合现实STEM课程教学资源。结论 通过用户实验论证了八类默认空中手势类型和用户自定义手势的整体可用性,为混合现实教学领域的交互体验设计研究开辟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谭浩  徐迪 《包装工程》2018,39(22):12-16
目的 探讨设计师在情境作用下的系统性思维过程,旨在构建基于情境的产品交互设计思维模型,为设计师如何设计出用户体验较好的产品提供思路。方法 以设计思维作为研究对象,将设计过程置于情境分析中,采用理论框架构建和实验验证的方法,基于“5W1H”方法构建情境组织模型,以分析设计过程中的情境作用。结论 通过实验及分析进一步提出基于情境作用的产品交互设计思维模型,在设计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有利于促进设计师开展产品交互设计活动,完善其设计方案,以提升产品的体验感。  相似文献   

7.
贾乐宾  薛孝媛 《包装工程》2020,41(8):186-192
目的探讨场景体验设计方法在骑行用户便携式无人机交互设计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场景体验设计方法总结骑行用户的体验层级,对用户需求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按照产品交互设计系统流程建立基于场景体验的便携式无人机交互设计模型。结论完成骑行用户便携式无人机设计实践,初步验证设计模型的有效性,证明场景体验对于交互设计研究有重要参考,运用场景体验设计方法能深层次的满足用户需求,为交互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产品情感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玉琪  刘湃 《包装工程》2019,40(12):23-28
目的 用户体验是现在十分热门的设计话题。用户体验是人机交互融合了人类学、心理学、营销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后发展而来的一个新的设计门类。用户体验设计与交互设计多用于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信息类产品中。通过研究用户体验的发展历程、结构等方面内容,总结出用户体验设计的特点,并将其运用到产品设计中。通过研究信息类产品的用户体验和交互设计,来构建产品设计的用户体验设计方法,希望可以为交互产品设计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以查阅、分析文献为主。结论 在研究人的需求过程中,发现如今的交互产品设计的目的,不应该只是可用性和易用性,更应该关注人的情感方面的需求,情感交互设计成为现在交互产品的重点和卖点。将用户体验的设计理念运用到传统的产品设计中,关注用户的隐性需求,可以让交互产品的情感功能更加明确地与用户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9.
谌涛  郝于越 《包装工程》2018,39(24):70-75
目的 研究自主信息传播环境下,智能交互产品的视觉设计对用户体验的提升作用。方法 以苹果产品及其产业生态系统为研究案例,分析其视觉艺术设计对提升交互体验的作用效果及其设计策略。 结论 指出移动交互产品的人机交互体验分为使用层面、情感层面和生态层面的体验内容;论述了视觉艺术设计在交互体验各层次的应用方式和效果,提出了自主传播环境下的交互视觉艺术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0.
李健  韩静华 《包装工程》2015,36(4):51-54
目的对歧义交互中"矛盾性"的生成机制、特征与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方法以符号互动理论为基础,构建设备信息与用户解释的人机交互模型,对歧义交互中的"矛盾性"进行理论和应用分析。结论歧义设计不同于可用性设计、诺曼的概念模型、模糊设计以及设计失误,"矛盾性"作为歧义交互中设备/用户关系的极端情况,是界定歧义交互性质和范畴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1.
基于普适计算的穿戴产品交互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严  郑杨硕 《包装工程》2018,39(2):102-106
目的针对信息时代穿戴产品具有的数字化功能特征,基于物联网普适计算的控制原理,在穿戴产品设计中植入具备普适计算能力的先进制造,弥补传统穿戴产品在实现用户体验模式上的功能性和交互方式创新性的不足。方法对基于普适计算穿戴产品设计的时代背景进行阐述,从交互设计的角度,分别对增强现实交互、情感交互和叙事交互3个层面进行分析,详细论述普适计算在实现信息时代用户体验中的差异化、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穿戴产品设计的交互应用。结论面向未来的穿戴产品设计融合普适计算的交互模式创新,在视觉层面满足用户对于物理现实空间的虚拟增强体验;在情感层面根据青少年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点,全天候值守并与家长进行及时反馈和联系;在叙事层面能够帮助用户分析膳食搭配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有助于用户对于自我保健的认知与学习,提升良好的用户体验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面向混合现实电子沙盘虚拟3D对象,开展3D交互性能与用户体验研究与评估,提出交互设计原则和设计建议。方法 针对混合现实环境下双手可触范围外的虚拟对象“选择”任务开展交互设计研究,引入虚拟对象布局排列方式作为评估变量,在3种典型的虚拟对象布局情况下,分别进行手控光线、头动、眼动与手势协同的3种交互方式性能及用户体验对比研究。通过设计原型实验系统,进行用户体验测试,实验数据分析与评估,验证交互设计原则,提出交互设计建议。结论 实验结果显示眼动与捏合手势结合的手眼协同交互方式在时间、任务负荷及用户偏好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手控光线与手势协同交互的准确性最优,并且这一优势在任何一种布局方式中都有所体现。建议混合现实环境下的“选择”任务交互设计要注重功用性、持续性和愉悦性原则,提出了降低“选择”任务交互的工作负荷与疲劳及增强新颖交互提升愉悦性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3.
智能手机APP交互情境设计的审美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延章 《包装工程》2016,37(24):130-135
目的分析智能手机APP交互情境设计的审美要素。方法在用户体验的基础上,从启动情境的交互创意、功能情境的交互风格、应用情境的交互审美、互动情境的情感审美4个方面,对智能手机APP交互情境设计的审美要素进行研究。结论智能手机APP设计中,在用户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视觉设计、信息设计、交互设计和情感设计,把握交互情境设计的审美要素,为用户创设愉悦的审美体验,提升用户使用的粘度。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智能设计背景下的交互设计与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随先  刘行  康慧  李晴 《包装工程》2019,40(16):1-13
目的 随着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用户对使用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交互设计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探索智能互联网+智能设计对交互设计与体验的影响,分析现阶段的各种交互形式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希望对交互设计学科的未来发展和相关智能产品的交互设计、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互联网+智能设计背景下的交互设计主要研究方向的最新成果和研究动态,从产品应用层面和技术层面出发,针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结论 归纳、整理出现代交互设计的主要研究领域,推导出交互设计与交互设计研究前沿的问题与趋势。基于触摸、智能语音、体感、眼动和生理信号五种交互形式的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出影响可用性及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基于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自然、人性化、结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的交互形式,多通道融合的人机交互,以及关注服务与体验的交互设计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用户场景的交互设计流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恺文  李焱林 《包装工程》2018,39(16):197-201
目的通过探析用户场景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归纳出适用于互联网产品的基于用户场景的交互设计流程。方法分析用户场景的种类和构成元素,根据交互设计的概念,结合现有的交互设计流程,构建用户场景指导下的交互设计流程。结论在现有交互设计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用户场景的交互设计流程及设计方法并建立模型,最后通过将该流程运用于互联网产品设计实例中,证明该理论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李建 《包装工程》2024,45(2):361-364
目的 基于用户体验视角探究文创产品的设计,尤其是探索文创产品的互动性设计策略,以优化文创设计,创造能更符合用户需求、更好地满足用户体验的产品。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当前用户体验视角下的文创产品研究现状展开研究,并采用案例法进一步了解基于用户体验的文创设计成功案例,为设计提供参考。结论 用户体验包括感官体验、行为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和关联体验,文创产品设计应该关注用户体验,设计符合用户需求的、具有互动性的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智能服装通过可穿戴计算和量化自我的方式收集个体小数据,物联网(Io T)和万联网(Io E)将小数据和大数据相连接,将用户体验从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CD)向用户参与式设计(UPD)转化,形成绿色IT的可持续设计。方法采用用户参与式设计的方法,利用嵌入在智能服装中的传感器收集穿衣者的身体量化自我的个人小数据,并进行信息可视化和交互设计。通过情境感知、意识感知和情感感知,建立信息架构和敏捷交互模型,提出以意义为中心的交互设计方法。通过映射心智模型,发掘利益相关者和交互逻辑动线。通过敏捷交互和直觉交互的实时高保真原型进行迭代式的可用性测试。结论人工智能能够应用于交互设计,将情境角色设计转变为"为真实的用户做真实的设计",提出了基于小数据量化自我的绿色IT可持续设计理念指导下的参与式交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汽车手势交互是一个较新的交互设计领域,目前国内外都还缺乏与其相关的整体性研究。将现有的汽车交互设计研究加以总结,从而为后续的汽车手势交互设计研究与实践提供指导。方法研究以理论综述和案例交叉的方式,介绍了手势交互与汽车手势交互的产生背景和意义,汽车手势交互的设计特征,以及汽车手势交互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结论最终指出了良好的汽车手势交互设计需要注意用户需求与技术的平衡。以上研究对于汽车手势设计乃至创新交互设计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