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研究了具有不同硬度的材料在不同硬度的磨粒冲刷下的磨损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对较软磨粒冲刷下,即使磨粒硬度低于材料硬度,也能使材料发生磨损。且韧性材料的冲刷磨损率随冲击角的增大而增大。对材料的磨损形貌进行了研究,其软、硬磨粒造成的磨损形貌是不相同的。在低角度下,较软磨粒的冲刷使材料发生犁沟及小片脱落,而不像通常硬磨粒冲刷下材料呈现微切削及锻和挤压。研究了热处理硬化后钢在较软磨粒冲刷下的磨损行为,建立了硬度影响磨损率的规律。在高硬度的磨粒冲刷下(H_p/H_m>3)*,材料的硬度变化对冲刷磨损率影响很小,即以热处理硬化来改善材料抗冲刷磨损作用并不大。而在较软磨粒冲刷下(H_p/H_m<3)材料硬度对冲刷磨损率有影响,热处理强化可提高材料抗冲刷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水+环烷酸+刚玉砂)三相流动介质中9种材料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表面热浸镀铝进行表面合金化的材料具有很好的抗冲刷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3.
工程材料冲刷磨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环烷酸+刚玉砂)三相流动介质中9种材料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表面热浸镀铝进行表面合金化的材料具有很好的抗冲刷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定义了一个无固次角度系数,并用于定量反映塑性材料的冲蚀磨损率随飞灰冲刷角度变化的规律,同时建立了无因次角度系数计算式,可供工程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湿式旋风脱硫除尘器是一种高效脱硫除尘装置,本文对其短期内出现破损机理进行了分析,其原因是高速含尘气流对除尘器锥体内壁的冲刷磨损和不锈钢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提出防腐耐磨综合措施。实践证实这种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液固两相流动体系的液固运动和腐蚀过程的特点,指出冲刷和腐蚀的交互作用是材料发生冲刷腐蚀破坏的主要因素,在交互作用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对目前液固两相流中流动引起冲刷和腐蚀两个方面的有关机理和模型进行了论述,讨论了流体力学的作用在冲刷腐蚀过程中的重要性,分析了流动和腐蚀过程的相互促进作用,由于不同的环境介质和材料具有不同的腐蚀机理,冲刷和腐蚀所起作用的范围要由冲刷腐蚀中腐蚀失重和冲刷重两个分量的比值来作为判断准则,从而为材料的选择和防腐蚀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以失效的Φ85橡胶挤出机螺杆作为研究对象,从其失效的宏观微观特征,探讨失效的原因与过程,并根据其失效原因与过程,探讨提高螺杆使用寿命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丁坝局部冲刷深度计算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丁坝局部冲刷机理及其影响冲刷深度的各种因素,并对现有丁坝局部冲刷公式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丁坝局部冲刷计算公式,为工程计算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9.
恒流堵塞器冲刷磨损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田注水工况下,恒流堵塞器易受固体悬浮颗粒冲刷磨损作用的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以商业CFD软件F luent 6.1为基础,建立了恒流堵塞器流场三维几何模型,对堵塞器内部流场进行了计算;采用La-grangian离散相模型、Haider曳力公式和随机轨道跟踪方法求解了湍流中颗粒运动轨道;应用Bitter颗粒冲刷磨损模型对冲刷磨损失重进行了计算;对现场测试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证明了数值模拟的有效性;对模拟结果数值上不够精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注水流量控制装置流体磨损腐蚀分析中充分考虑电化学腐蚀和不锈钢钝化作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坝前冲刷漏头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底孔防沙防草和排沙效益,必须了解底孔的冲刷坑形态,本文在分析已建水库实测地形资料的基础上,初步将坝前冲刷斗分成大漏斗与小漏斗,并根据回归分析得出了小漏斗坡度的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11.
简要分析了丁坝对水流的影响和丁坝冲刷深度公式,并利用模型试验对丁坝冲刷公式进行了对比,同时对丁坝冲刷坑形态进行了试验研究,其结果可作为以后黄河丁坝冲刷计算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产生闸下出流冲刷破坏的流态及原因,提出了防止冲刷破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海底管线的冲刷原理进行研究,通过对裸置于海床表面的管线下部的泥沙颗粒进行力学分析,导出了管线冲刷起动的临界条件。并且通过对管线冲刷达到平衡状态时冲刷坑内流速和泥沙颗粒进行分析,推导出了冲刷达到平衡时冲刷坑底部的冲止流速和最大冲刷坑深度。研究结果对于预测裸置于海床表面的海底管线的冲刷起动和平衡冲刷深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人工降雨模型研究玻璃面、水泥面和道路砖3种下垫面冲刷规律,利用得到的冲刷模型对下垫面径流污染物冲刷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冲刷模型对污染物径流冲刷模拟效果较好,对溶解性污染物和非溶解性污染物模拟的相关系数均值在0.90和0.80以上,水泥面上模拟的误差标准差值分别为6.16和14.04.3种下垫面溶解性污染物的冲刷系数分别为0.332 mm-1、0.088 mm-1、0.173 mm-1,非溶解性污染物的冲刷系数分别为0.098 mm-1、0.062mm-1、0.261mm-1.污染物降雨径流呈现出明显的初始冲刷,对于水泥路面上,控制30%的径流量即可控制84%的溶解性和60%的非溶解性污染物的排放量.对不同下垫面径流冲刷规律的研究为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评定钢丝的微动摩擦磨损参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点接触式提升钢丝绳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建立了钢丝绳中钢丝的微动磨损模型.在自制的钢丝微动磨损试验机上进行微动磨损实验,考察了接触载荷、微动时间和振幅的变化对钢丝试样磨损深度的影响,并用综合参数pv值和pvt值评定微动磨损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同微动时间下磨损深度随pv值的增加而增大,相同接触载荷下磨损深度随pv值增大而减小,磨损深度和综合参数pvt值之间基本成线性关系.同时通过微动过程中摩擦系数的变化、磨损产生的磨屑以及磨痕形貌,分析微动磨损过程中磨损机制随微动实验条件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疲劳磨损和压碎磨损的应力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非粘性土桥墩局部冲刷的计算方法。国外众多计算方法在国内使用中有其局限性。国内计算方法主要以65-1式为主,近年来,在65-1式基础上又出现一些改进的计算方法,使得计算方法更趋于合理。对多沙细沙河流,张红武公式形式较为简捷。  相似文献   

18.
桥台冲刷问题没有明确的分类,且最大清水冲刷深度的计算公式虽多但难以选用.基于桥台的冲刷机理,分别按来流情况和桥位河道断面形状对桥台问题进行了归类.根据实测数据,对各种类型的最大冲刷深度计算公式作了比较分析,并进行了评价.最后认为:Dongol公式作为桥台最大清水冲刷深度的计算式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在模拟热作模具热磨损试验机上进行高温滑动冲击磨损试验,在各磨损阶段,用扫描电镜对模具试样表面形貌作细致观察,得出如下结论:高温滑动冲击磨损过程的主导磨损机制,早期为磨粒磨损,中期及后期逐步向点状剥落及大块疲劳剥落转移。全部过程都有粘着磨损,后期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樊静波  刘晶 《宁夏工程技术》2002,1(2):155-158,164
研究了材料在不同硬度和粒度磨料磨损条件下的磨损特性,提出和解释了软硬磨料磨损机理转换的概念,建立了大小磨粒磨损系统发生磨料磨损的模型,分析讨论了软硬磨料磨损机理的关系和转换的条件以及大小磨粒磨损系统的磨损形式和对材料耐磨性的影响,对耐磨材料的开发和耐磨部件的强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