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型运载火箭地面发射支持系统发展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地回顾了我国运载火箭发射,支持系统的研制概况和取得的成就,并就重点发展廉价、无毒、无污染、高可靠的大型运载火箭问题,提出了我国21世纪运载火箭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的发展思路及大型运载火箭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的发展框架、支撑技术和关键课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地面实时网络研究,实现了运载火箭高效、高可靠的信息交换平台,完成其关键技术攻关,并通过原理性试验验证,为提高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控制整体设计水平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载人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控制网络是为适应载人运载火箭远距离测试和发射控制而研制。测试发射控制网络采用热备份路由及重传验证信息传输方法,实现了高效、高可靠的地面信息交换平台。本文对载人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控制网络研究背景、系统设计、系统功能、可靠性设计、关键技术实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控制系统采用在前、后端部署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的方式实现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为适应新一代运载火箭高可靠发射控制的要求,设计一套PLC发控系统,使用PLC冗余、控制与监控计算机冗余、网络通信冗余、控制通道冗余等设计实现PLC发控系统的热备冗余。实践证明,热备冗余PLC发控系统可有效地提高运载火箭发射控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载人运载火箭的"零窗口"发射要求,测发控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介绍了一种高可靠的全冗余的测发控系统方案,提高发控可靠性,完备测试覆盖性,增强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故障适应能力,确保发射任务圆满成功.载人航天交会对接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采用全冗余的系统方案,结合计算机自动化测试技术、VXI总线技术、光纤通...  相似文献   

6.
长征系列火箭已经进入高密度研制和发射时代,但由于动力系统故障导致发射任务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随着新一代液体运载火箭对高效率、高可靠要求不断提升,中国运载火箭故障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以新一代中型液体运载火箭发动机故障为研究对象,按照在线故障诊断、任务重构以及制导姿控律重构的故障应对流程,构建了故障诊断和容错重构的总体方案,有效提升了火箭对发动机故障的适应性,为进一步打造智慧火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新型中型运载火箭是为载人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高可靠运载火箭,肩负着长征火箭更新换代以及向航天强国迈进的历史重任。对国内外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架构进行了回顾,介绍了长征火箭近年来的发展,分析了美国和日本主力和在研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架构的特点,对新型中型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整体架构进行了论述,总结了控制系统架构的更加优化、功能更加合理、控制方法更加智能。对下一代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架构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内装式空射运载火箭与载机分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比较内装式空射运载火箭前向发射和后向发射的性能,在定性分析内装式运载火箭与载机分离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内装式空射运载火箭采用前向发射和后向发射时的分离过程数学模型.其中运载火箭的数学模型是刚体运动模型,稳定伞的模型是质点模型,而伞绳的模型是弹簧阻尼系统模型.以此数学模型为基础,对两种发射方式的分离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内装式空射运载火箭采用前向发射方式比采用后向发射方式具有较大的性能优势,但运载火箭的姿态控制是前向发射的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9.
某新型固体运载火箭取得“一箭四星”任务的圆满成功,展示了固体火箭“快速、可靠、便捷、灵活”的技术优势,检验了快速发射流程。对固体运载火箭发射流程管理、计划管理模式进行系统总结,对流程管理和计划管理中的创新模式、管理举措进行提炼,为后续型号及其他型号的发射流程和计划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美国军用卫星应急发射起步旱,技术含量高,走在了世界前列.介绍了美国近期的航天发展规划,论述了美国应急军用卫星发展现状与应急发射运载火箭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1.
舰载共架垂直发射导弹发射时间协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避免发射和飞行中2枚导弹的相互干扰,研究了共架垂直发射导弹的发射时间协调,基于垂直发射导弹发射初始段的运动特性,考虑垂直上升段和程序转弯段的弹道散布误差,建立了弹道散布体时域模型; 引入距离裕度的概念,对不同发射时刻下2枚导弹的预定弹道管道进行冲突检测,并根据距离裕度确定导弹发射间隔时间。仿真结果表明,得到的冲突检测与消解的时间在100 ms级,满足实战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导弹发射安全性及降低成本,设计一种简易的地面发射系统,用于该导弹研制过程中的发射试验.采用模块化、通用化设计思路,分别对地面发射台架和发射装置进行介绍,基于多体运动学理论方法,建立地面发射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实现导弹倾斜发射,并对发射系统进行发射动力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发射系统方案可行,能够满足某型导弹的发射需求.  相似文献   

13.
CZ-2F火箭逃逸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功发射中国载人飞船的CZ-2F运载火箭上专门配备了保障航天员安全的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和逃逸系统.本文简单介绍了逃逸系统的总体设计、气动设计、固体发动机设计、结构机构设计以及系统综合试验.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4种测试发射模式国内外的应用情况,从多角度重点比较分析了三垂模式和一平二垂模式两种测试发射模式的优缺点,并探讨了在海南建设发射场,中国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模式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5.
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通用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通用化设计是一种先进的设计理念。通过采用通用化的设计方法,可以统一各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提高接口的标准化,简化系统间的匹配设计,简化使用和技术状态控制,从而提高发射可靠性、发射效率,并且为测发控系统一体化设计打下技术基础。对运载火箭测发控通用化关键技术和解决途径进行分析,描述基于COTS组件集成和通用化测发控软件的运载火箭测发控通用化设计方案和试验验证情况。  相似文献   

16.
载人航天运载火箭地面测试发射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简要介绍了载人航天运载火箭地面测试发射控制系统功能、组成以及设备构成,该测试发射控制系统的研制成功为后续地面测发控系统研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运载火箭靶场测试数据包括遥测无线测试数据和地面有线测试数据。参数数量巨大,数据类型繁杂,人工判读测试数据工作量大、效率低、判读准确度难以控制。为适应靶场高密度任务形势需要,针对靶场几类参数,采用中值滤波算法实现了台阶参数和脉冲参数的滤波平滑处理;创造性设计了双边多点阈值判断方法与符号判读方法相结合的台阶识别算法,实现了台阶的自动准确识别;引入6σ原则,实现了脉冲参数的脉冲识别和统计;并对每个台阶进行滤波前后的数理统计,实现了自动辅助判读功能。该方法的成功应用,有效提高了发射场数据判读比对效率和判读准确性,为中心做出准确高效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发射场的大型航天器运输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外大型航天器运输技术的现状,分析了当前以大型火箭为代表的航天器在发射场运输的主要方式、基本形式、应用范围和使用特点,并对几种典型火箭的在发射场内运输方式进了比较和分析,对运输方式的确定原则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大型火箭运输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CZ-2F火箭是中国唯一在役的载人火箭,目前其使用的地面测发控系统已经超过10年,为了满足空间站工程的测试与发射需求,亟需开展更新改造.在分析了国内外运载火箭地面测发控技术的基础上,根据载人火箭的特点形成地面测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兼顾继承性与先进性,提出了新型载人火箭地面测发控系统改进总体方案,并主要从地面测发控系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