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针对激光追踪测量系统提出了激光追踪测量系统机械结构的动力学建模方法,综合考虑了机械结构的结构参数和动态耦合力,实现了对激光追踪测量系统机械结构强度设计、结构改进和电机选型的精确参考.给出了激光追踪测量系统机械结构的理想情况和非理想情况的动力学模型,通过虚拟样机技术对机械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激光追踪测量系统中机械结构的动态耦合项可以忽略,激光追踪测量系统的运动轴系可单独建立动力学模型,依据建立的模型选择用于激光跟踪控制的电机,并验证了建立的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结构随机变化系统的多层递阶预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韩志刚 《自动化学报》1990,16(5):423-428
本文考虑了模型结构和参数都可能时变的系统的预报问题,应用了结构时变的动态系统 在它的每种结构中逗留时间的概念,给出了模型结构改变的统计检验方法,并把多层递阶预报 方法推广到结构时变的系统.  相似文献   

3.
《工矿自动化》2017,(9):89-95
针对传统单一线圈结构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存在传输效率受限于传输距离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变线圈结构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建立了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系统分别采用两线圈结构和四线圈结构时的传输效率与传输距离之间的关系;根据两线圈结构时系统传输效率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四线圈结构时系统传输效率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大先增后减的结论,提出了传输距离小于线圈半径时采用两线圈结构、传输距离大于线圈半径时采用四线圈结构的变线圈结构谐振耦合方式,以实现不同传输距离时传输效率的最大化。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S20及无线测温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精度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S20的结构和用法、射频片上系统nRF9E5芯片的结构、液晶显示器12864-12及其串行接口,分析了无线测温系统的系统组成、端机的结构和基站的工作原理,给出了系统的部分程序。  相似文献   

5.
可重构制造系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品品种、产品数量陡变的环境中,能够快速重构制造系统环境。该文采用合弄结构对制造系统的基本结构框架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基于合弄结构的可重构制造系统的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6.
首先分析了目前校园网的安全现状,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的相关知识,然后通过分析校园网的安全现状和校园网的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了一种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具体描述了校园网体系结构、系统总体设计原则、系统功能模块、系统逻辑结构、物理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系统能够满足类似校园网等大规模局域网的入侵检测需要,综合应用了现有的入侵检测技术,并有所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三层结构电力综合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三层结构电力综合信息系统的模块结构、软件结构模型和网络拓扑结构,详细阐述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和接口的设计与实现,并指出了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一类非线性相似组合系统的鲁棒分散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一类非线性组合系统提出了系统的相似性结构的定义,讨论了这类具有相似性 结构的非线性结构不确定组合系统的鲁棒分散镇定问题.利用系统的相似性结构,采用输入、 输出线性化与滑模控制原理相结合的方法所设计出的鲁棒分散控制器可确保闭环系统是渐 近稳定的.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的相似性结构使设计的滑动面和分散控制器亦具有相似结构, 从而简化了对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相似文献   

9.
内网监控系统的架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越来越突出的内部网络安全问题,提出通过架设内网监控系统的方法来防止内部信息泄漏,同时介绍了内网监控系统的定义及其开发背景;接着分别从系统的硬件结构、通信结构和业务流程结构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内网监控系统架构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最后探讨了目前内网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数字式自动舵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详细讨论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的技术要求、系统的总体结构、系统的硬件结构及系统的软件结构等。计算机仿真和工厂实际运行都表明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1.
秦榕  涂细凯  甘畅  李肖 《图学学报》2022,43(5):948-956
目前市面上的青少年背包主要通过肩部来进行载荷,而忽略了腰部载荷的作用。背包长期负重 不当会影响脊柱生长。为了平衡肩部、腰部和臀部的载荷,设计一种通过臀部带和弹性杆结构改变重力传递方 式的减重背包。首先对人体背包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提出设计方案;然后借助 ADAMS 对传统背包与减重背包 在平地、上坡、下坡 3 种路况下进行人体肩部、腰部和臀部载荷的动力学仿真,并利用 MATLAB 对 2 种背包 的肩部、腰部和臀部的力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减重背包减轻了肩部 6.1%和腰部 5.4%力矩;减重背包肩部力 矩与腰臀部合力矩的比值是 4.17,而传统背包的比值是 6.58。减重背包减少了肩部和腰部的载荷,同时发现肩 部力矩与腰、臀部合力矩的比值越小,转移到臀部的力矩越大,背包的平衡性越好,表明了减重背包优于传统 背包。  相似文献   

12.
随着AI、5G、AR/VR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内容类应用如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短视频等层出不穷,导致信息过载问题日益严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智能算法的爆炸式运用,作为智能算法的一种,推荐算法在大数据、应用场景和计算力的推动下,通过信息过滤技术,为用户提供适应兴趣及行为的个性化及高质量的推荐服务,逐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内容分发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息过载的问题。但推荐算法的潜在偏见、黑盒化特性及内容分发方式也逐渐带来了决策结果不公平性、不可解释性,信息茧房、侵犯用户隐私等安全挑战。如何提高推荐算法的可解释性、公平性、可信程度等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政府监管部门、产业及学术界的重点关注,推荐系统和推荐算法也由此从发展期进入管制期。为此,本文针对新闻推荐领域,分析推荐算法的稿件画像、用户画像、推荐推送、反馈干预和人工复审等关键要素,围绕推荐算法生态的参与者,如内容生产者、受众、算法模型、新闻平台,从公平性、可解释性和抗抵赖性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新闻推荐算法可信评价体系,并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公平性、可解释性和抗抵赖性是正相关关系,当公平性和抗抵赖性越强、可解释程度越高,新闻推荐算法的可信度越高。希望弥补新闻推荐算法领域的可信研究的空白,建立可信推荐算法生态,加速安全推荐系统的建立和推广,同时为智能算法可信研究提供参考,为智能算法的监管和治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无人艇(USV)在河道水面作业过程中,水草会缠绕推进器,这是整个业界应用都遇到的困扰。针对水面图像中水草分布的全局性、分散性以及边缘和纹理的复杂性,对U-Net进行改进并用于对图像所有的像素进行分类,以减少网络特征信息的丢失,并加强全局和局部特征的提取,从而提高分割性能。首先,采集多地多时段水草图像数据,制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水草语义分割数据集;其次,提出在U-Net中引入三个尺度的图像输入,从而使得网络对特征进行充分提取,并引进三种上采样图像的损失函数来平衡三种尺度的输入图像带来的总体损失;此外,还提出了一种混合注意力模块并引入到网络中,其包含空洞卷积和通道注意增强两个分支;最后,在新构建的水草数据集上对所提网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的准确率、均交并比(mIoU)和平均像素精度(mPA)值分别可达96.8%、91.22%和95.29%,与U-Net(VGG16)分割方法相比,分别提高了4.62个百分点、3.87个百分点和3.12个百分点。所提方法可应用于水面无人艇对水草的检测,并进行相应的路径规划来实现水草避让。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article, I outline how the interface of new media functions rhetorically as an exordium to engage users and to dispose them to persuasion. The modular, networked, and interactive nature of new media requires an interface: a central place of interaction for the technological, human, soci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new media. I propose that the interface functions rhetorically through three modes of interactivity, including multi-directionality, manipulability, and presence. By understanding these modes of interactivity and how they function to create various degrees of interaction and engagement, we can begin to develop the analytic tools needed to increase critical awareness of the interface. A rhetor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face enables us and our students to see that the shape and design of the interface is not natural and inevitable. The design of the interface is a design of human experience and, as such, the interface becomes a locus of power. The modes of interactivity it deploys are capable of enabling empowerment and enacting rhetorical patterns of control.  相似文献   

15.
针对艺术风格绘画分类算法中存在的精度和效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 熵的艺术风格绘画分类算法。首先选取西方漫画、素描、油画、水彩画,以及国内烙画、水墨 画、壁画具有代表性的 7 种艺术绘画风格作为研究对象,对图像进行去噪、归一化等预处理。 其次,提取绘画艺术作品风格特征,分别求取图像的颜色熵、分块熵、轮廓熵,并合并构成不 同绘画风格的信息熵。信息熵求取时,将色彩空间转换为 Lab 颜色空间,通过 a、b 通道颜色值 及加权函数获得图像的颜色熵;通过对艺术图像分块求取信息熵,求取分块的信息熵均值获得 分块熵;通过 Contourlet 变换,求取艺术图像的轮廓信息,获得轮廓熵。接着,合并提取的颜 色熵、分块熵、轮廓熵,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对艺术风格图像学习训练,获得艺术绘画风格 的分类模型;最后,提取待识别绘画风格样本的熵特征,通过 SVM 分类识别获得最终的分类 结果。该方法具有特征维数少、运算速度快、尺度不变性等优势,实验结果表明,其能提高不 同绘画风格的分类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云计算、虚拟化、容器云等技术的应用以及国产自主可控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服务会部署在国产的服务器以及自主可控的容器云平台上。自主可控云平台上的服务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获取日志数据,来进行一系列的监控、统计、分析以及预测工作。然而由于国产服务器的特殊性以及容器云平台的特殊性,传统的日志采集方式(包含实时采集和集中式采集)并不能够很好地适用于自主可控的容器云平台,为了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性能并且保证日志数据的一定全面性,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的数据采集算法,能够根据服务器的负载自我调整日志数据采集发送量。当服务器负载较低的时候,提高数据采集和发送的数量,甚至是做到实时采集;当服务器负载较高时,降低对日志数据的采集和发送量,从而降低对服务器负载的压力,提高服务自身的质量和性能。最后通过理论和实验分析验证该数据采集算法在保证数据一定的全面性的同时,能有效缓解国产服务器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物流企业供应链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服务流等信息的不可篡改性、物品可溯源性、公证防伪不可抵赖性、资金的安全性等日益迫切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物流区块链模型及区块链共识算法。分析传统物流交易流程及其交易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云计算与区块链解决其存在不足的思路;根据云计算与区块链的技术特点,融合各自的优势,给出物流区块链和云物流区块链的定义,提出基于云计算的物流区块链模型。根据实用拜占庭共识算法的基本原理和云物流区块链模型,结合去中心化和不可抵赖性的要求,对物流区块链共识算法进行设计,并与原始实用拜占庭共识算法、优化MinBFT算法进行分析比较。该算法与PBFT、MinBFT、CloudPBFT等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节点大于3f+1时,节点越多,吞吐量越大,其吞吐量以及网络延迟时间皆优于PBFT、MinBFT、CloudPBFT等算法。因此,该算法是一种可靠而有效的,具有去中心化和不可抵赖性的物流区块链共识算法。  相似文献   

18.
从三支决策发展历史和已有研究出发,在总结和分析三支决策近年来理论、方法、算法及应用的基础上,基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别提出了时间三支决策模型和空间三支决策模型。时间三支决策注重在动态决策环境下对序贯决策进行诠释;空间三支决策主要基于“多层次”和“多视角”的粒计算思想对最优粒层和粒度进行选择。此外,对三支决策的时空性作了深入探讨和分析,厘清了三支决策发展过程和研究脉络。最后,对三支决策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给出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上海市河道水环境,针对现有河湖水质存在的问题,依靠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汇聚各类水质相关数据,开展数据整合与分析,推出河道水质变化三级报警预警,建立相应业务处置机制和流程,探索河湖水质智能化应用,重点研究河湖水质数据监测、变化趋势分析、波动报警预警、整改处置和结果反馈等5个环节闭环管理.通过河湖水质智能应用研究,并在上海市河长制办公室工作平台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水务专题中进行实际应用.实际应用表明:河湖水质智能应用可有效发挥作用,强化对河湖水质恶化等问题的持续跟踪和有效监督,提高河湖水质治理效率,推进河湖协同治理,有效改善河湖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建立水库相关数据库的方法多为线下人工统计,受到诸多因素制约的缺陷,将网络信息、电子地图及遥感影像等数据综合利用起来,实现水库自动提取。利用网络爬虫从官方水利政务网站抓取相关信息,筛选出最新的水库名称及所属地等数据,再根据水库名称及所属地,调用百度、高德等地图网站提供的应用接口,获取水库的空间坐标信息,并利用水库坐标对遥感影像做缓冲区分析,提取出水库水体范围,得到 1 个含有水库名称、坐标、面矢量图的水库基础数据库。经过验证,提取结果的查准率为 0.973 5,查全率为 0.611 3, 作为二者的调和平均值达到 0.751,能够完整监测并提取出大中型水库,但对小型水库的监测提取效果一般,可解决传统水库提取方法需要先验知识的问题,提高对水库的区域性动态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