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某采用定量泵驱动全液压制动系统的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蓄能器充液频繁问题,利用AMESim仿真平台,结合现场管路布置情况,建立了制动蓄能器充液系统的HCD模型,对充液阀的出口压力和蓄能器的进口压力进行仿真,得出了管路中的沿程压力损失导致蓄能器的实际压力小于充液阀的上限压力,造成蓄能器中高压油容量不足,从而引起充液频繁现象。同时利用手持式压力流量测试仪在现场对充液阀的压力进行实际测试,得出了和仿真结果相近的结论。通过缩短管路长度和增加管路直径的方法,优化了蓄能器和充液阀的布置方位,确保蓄能器中储存的高压油容量能满足设计要求,最终解决了该车辆频繁充液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囊式蓄能器的预充气压力大小及温度变化影响液压系统压力脉动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合理选择囊式蓄能器的预充压力是保证系统压力稳定的必要条件,在使用时应避免环境温度,尤其是油液温度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基于断带发生机理,提出了断带抓捕装置的基本设计原则,提出用差动回路控制差动缸对输送带进行快速压射抓捕,液压泵仅在差动缸缩回时工作,蓄能器存储保压和抓捕过程的能量。本系统在保证压射回路抓捕速度的同时,降低了设备成本,使液压控制系统功率由11 k W降低到7.5 k W,达到了节能的效果。通过对液压压射回路的仿真和试验研究表明,在一定的管路和系统压力下,蓄能器充液体积在满足差动缸需求的前提下,蓄能器的充气压力对抓捕速度几乎不产生影响;而在蓄能器充气压力一定时,液压系统的额定压力越大,抓捕速度越快,即抓捕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4.
立柱是超大采高、大阻力的综采液压支架的主要受力部件。新国标要求对液压支架立柱进行动载过载试验,现有的试验系统不能满足要求。本试验系统采用蓄能器组件及组合冲击缸,将高压液储存在蓄能器中,通过快速释放高压液到冲击缸中,冲击缸再作用到被测立柱上,立柱内腔压力瞬间升高,模拟顶板突然来压时立柱内腔压力快速升高、安全阀快速开启并溢流释放的实际工况。通过设计计算,确定了系统核心部件的各项参数,满足试验系统在30 ms内达到冲击试验的流量及压力要求,最终研制出满足新国标要求的液压支架立柱动载过载试验系统。  相似文献   

5.
马艳卫 《煤矿安全》2020,(3):126-129
目前煤矿井下防爆车辆使用的液压蓄能器,在维护时经常出现带压拆卸蓄能器或管路,造成高压油液喷出,形成安全生产事故。依据防爆车辆发动机工作的特点及《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设计了一套蓄能器自动卸荷装置,通过检测防爆发动机的机油压力,实现了蓄能器内的油压自动建立或释放,确保在车辆熄火时,蓄能器内的油压自动卸荷,避免了带压操作造成的事故隐患。经过实际安装测试,证明了自动卸荷系统泄漏量小,卸荷时间较短且可靠。  相似文献   

6.
XC—17型蓄能器充液阀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军 《矿冶》1998,7(3):10-13
蓄能器充液阀是一种用于工程机械及矿山无轨设备制动液压系统的关键液压元件。文章介绍了XC-17型蓄能器充液阀的工作原理及技术性能,并对其特征进行了比较性研究。该充液阀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水力凿岩机运动学分析,论证了冲击活塞在一个工作周期内流量需求差别和压力变化,给出了依据冲击活塞的流量变化来设置蓄能器充排量、充气容积以及充气压力的计算方法。合理使用蓄能器不仅可以有效地贮存液压能作为冲击塞冲程阶段的峰值流量供应的补充,而且在水力凿岩机冲击机构工作过程中起到缓冲和消除压力脉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矿用汽车减振平衡蓄能器多态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宏 《煤炭学报》2010,35(9):1566-1570
根据矿用汽车油气悬架的特征对蓄能器进行了选择,分析了某型井下胶轮车油气悬架系统的组成结构及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其油气悬架系统数学模型,并运用AMESim进行了系统仿真。分析表明,蓄能器在不同预充压力相同路面激励的作用下,蓄能器内气体压力和容积呈周期变化,油气悬架的位移特性非线性特征显著;当预充压力增大时,车体振动加速度减弱,相同位移的油气悬架输出力增加,油气悬架刚度变小。改变蓄能器的充气压力可以改变油气悬架的刚度,提高矿用汽车对恶劣路况的适应性,有利于汽车在不平路面上的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9.
《煤矿机械》2016,(9):10-12
介绍了最新设计的一种液压支架电液阀用充氮蓄能器的充气压力检测装置,论述了其设计过程、检测方法及结构特点,通过传力传递原理结合液压控制系统实现测试蓄能器充气压力方法,为以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160 L/min小流量安全阀冲击压力安全性试验装置的缺失,采用油泵系统、乳化液泵系统、油阀组、乳化液阀组、增压缸、蓄能器、箱体、液压管路等元部件搭建试验装置,通过向蓄能器组充入高压液,配合液压阀组控制,完成小流量安全阀的安全阀冲击安全性的测试。对安全阀内部流场、流量、压力进行了联合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得到合适参数,试验装置压力梯度及流量误差控制在10%以内,使试验装置可以满足国标针对小流量安全阀冲击压力安全性试验的流量及压力的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11.
战凯 《矿冶》1997,6(4)
设计和分析计算了DKC12型地下自卸汽车的制动系统。通过计算该车制动时的最大减速度、最大制动力矩和制动时的桥荷分配,分析了其制动性能。假设蓄能器内气体处于绝热状态,用计算机计算和优化了整个充压-制动过程,得到了蓄能器充满油后的制动次数、压力和充油量,预估和优化了制动系统各元件参数。理论分析表明,DKC12型地下自卸汽车制动系统满足整车制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2.
蓄能器耦合特性能很好地反映液压凿岩机的非线性运动规律和流量变化情况,其系统压力响应能力直接决定了整机的工作性能。传统的耦合研究多直接以蓄能器的工作压力作为系统工作压力,这存在一个盲区,割裂了反馈控制关系。针对此不足,基于流体连续性原理,考虑泄漏与补偿等因素的影响,采用蓄能器耦合方法对液压凿岩机的工作特性和流量变化建立非线性数学模型,并推导内部各腔室的压差模型和压力计算方法。通过仿真和试验研究,分析蓄能器耦合方法和蓄能器基本参数对冲击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基于流体连续性原理的蓄能器耦合方法避免了"盲区"问题,液压凿岩机蓄能器预充压力的选择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取冲击压力的35%~45%。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绞车液压刹车系统的能耗,提出了一种自动充能式的液压系统设计方案。介绍了该液压刹车系统原理,搭建了液压刹车系统和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讨论分析了蓄能器的公称容积和预充压力对液压刹车系统中的充液电磁阀开启频次有很大的影响,但不影响系统刹车性能。该设计方案和仿真分析方法对绞车液压刹车系统的节能性提升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功率键合原理, 把液腔和气腔分别视为容性元和惯性元, 建立了囊式蓄能器功率键合图及数学模型, 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实现了囊式蓄能器仿真模型, 模拟了蓄能器对压力冲击的抑制作用。研究了在额定压力下蓄能器容积对系统压力超调值的影响, 结果表明, 蓄能器容积越大, 系统压力超调值越小。给出了规定系统压力下蓄能器容积参数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5.
蓄能器是液压瞬时制动系统的辅助动力源,对系统的速度控制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建立皮囊式蓄能器的数学模型,并通过AMESim软件对模型进行了相应的仿真计算,分析了蓄能器充气压力和配置方式对活塞杆运动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蓄能器充气压力为系统额定压力的50%~75%,且采用单个蓄能器作用时,对液压制动系统的速度控制有利。  相似文献   

16.
由于采煤工作面几把注液枪的同时使用,造成了高压油泵供液压力不稳定,支柱初撑力得不到保证.液压系统采用该蓄能器后,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7.
DKC12型地下自卸汽车制动系统设计及制运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凯 《矿冶》1997,6(4):9-13
设计和分析计算了DKC12型地下自卸汽车的制动系统,通过计算该车制动时的最大减速度、最大制动力矩和以桥荷分配,分析了其制劝性能。假设蓄能器内气体处于绝热状态,用计算机计算和优化了整个充压-制动过程,得到了蓄能器充满油后的制动闪数,压力和同量,预估和制动中元件参数,理论分析表明,DKC12型地下水自卸汽车动系统满足整车制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8.
气囊式蓄能器选型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玻义耳定律导出气囊式蓄能器的放液公式,通过实例介绍了气囊式蓄能器作为辅助能源时的计算选型公式的选择,找出了实例证明适合液压系统快速排放油液时蓄能器有效排放油液的公式,具有很强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无高压蓄能器的液压冲击器进行数学建模,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下建立模型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以往忽略不计的油液的压缩性、高压胶管的膨胀性在压力变化时起到了充油、排油的作用,扩展了冲击器蓄能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大流量液控单向阀动态特性的有效性,设计了一种由蓄能器快速加载的液控单向阀动态特性试验装置,并使用测试系统对该试验装置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由测试系统得出的压力及流量曲线,与实际工况相吻合,测试的液控单向阀动态特性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