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何振阁  王巍  晏诗阳  杨璐铭 《包装工程》2023,44(18):328-336
目的 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是信息革命、技术革新,以及多个产业不断交叉、发展并促成的新业态,与文化、经济、国家战略紧密关联。通过对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以明确该领域当前研究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从而提升该产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以及未来竞争中的竞争力。方法 CiteSpace是当前理论界最流行的可视化科学文献分析工具,可用来构建学科知识图谱,分析研究热点,揭示前沿趋势。运用CiteSpace归纳整理中国知网(CNKI)2002—2022年的文献,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近四年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其与国家战略和国家政策紧密相关。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主题丰富,研究热点主要为数字媒体、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数字经济等。结论 研究主要存在研究承接性不足、合作意识薄弱、理论与实际较难结合、产业建设滞后等问题。未来该领域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需要进一步推进,建立跨单位、跨区域、跨学科的合作平台,加强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定量研究,为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新格局的构建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2.
在创意产业层级中,人们一直将数字媒体归为技术制作者,而不是创意产生者。直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才颠覆了人们这一看法,开幕式上那些通过数字媒体营造的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让人们体验到数字媒体带来的独特创意美学,意识到数字媒体本身就是创意的无穷源泉,凭借其前所未有的直观性、互动性和娱乐性,完全能够为创意产业开辟出一块全新的市场。  相似文献   

3.
彭麦福  李中扬 《包装工程》2014,35(22):106-109
目的研究农民画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曲创新设计和开发应用。方法针对辛集农民画线面结合的造型手法及色彩运用的特点,结合现代创意设计和数字媒体艺术,论述了农村特色创意产品设计、地方文化品牌打造以及与数字媒体艺术嫁接等创新设计方法。结论以辛集农民矗为元素,进行农民画衍生品的创意开发,不但提升了地方特色创意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同时丰富了其表现形式,并拓展了辛集农民画的应用领域和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前,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并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提供了引导。本文系统梳理了数字经济的产业趋势与机遇,深度剖析了产业数字化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瓶颈,并从数据要素、科技平台、品牌价值、产业生态融合、精准施策等方面,研究提出了推进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建议,为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了参考和指引。  相似文献   

5.
刘炳吉 《硅谷》2010,(5):168-168
数字艺术是随着科技进步而获得长足发展的艺术形式,在数字艺术的发展中,艺术创意元素不断渗入,有效地推动着数字艺术的发展。通过对艺术创意过程的考察,认识到只有以内容为核心、以创意为动力、以科技作保障,数字艺术才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创意的精神影响着现代创意招贴设计,从而诞生出更新、更深层次的理念精神,使其更具有文化性与社会性.现代创意招贴设计应立足文化创意.创作出既具有中国文脉又具有现代感的招贴作品来.在某种意义上说,这已经是一个体现中国文化精神魅力的核心问题,也是艺术设计工作者和教育者一个无可推卸的责任和自觉行为.本文从当代招贴创意九法、创意精神、传统文脉、数字信息化时代等方面探讨当代创意招贴艺术.  相似文献   

7.
数字创意产业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以全球数字化和网络化为背景,以文化创意、内容生产、版权利用为发展核心,通过融合渗透带动周边产业集群的发展。相关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础性支撑在于数字创意技术与创新设计,而这又是我国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且面临未来发展路径的缺失状态。本文结合产业数据调研结果,系统梳理了我国数字创意技术中的使能技术、应用技术和终端设备技术的发展现状,总结了超高清视频、三维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数字内容生产和创新设计软件等具体方向存在的问题与短板。研究表明,设立数字创意技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建设数字创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提高数字创意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并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将有力推动我国数字创意技术的中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8.
创意产业大发展背景下的包装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蔚 《包装工程》2012,33(24):102-105
分析了创意产业大发展有利于包装设计层次的提高,进而从创意产品与消费者等方面,论述了包装设计如何适应创意产业大发展的需求,并阐述了包装设计行业要注意规避创意产业中的隐患带来的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装设计行业也要逐步从量的扩张阶段转向质的提升阶段。  相似文献   

9.
冯建基 《中国包装》2014,(12):38-41
本论文简要阐述了数字标志的基本概念、种类、特点与用途;指出了数字标志设计需考虑的数学、文化与习俗等方面的注意事项;重点论述了欧美数字标志设计独特的创意方法与新颖的表现形式。文中论述的有关问题,值得引起我国平面设计师的深入思考与进一步研究;文中列举的典型实例,可供我国平面设计师在设计数字标志时作为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硅谷》2011,(5):I0013-I0013
记者近日从荔湾区获悉,荔湾打造广佛数字创意园,并建设成为广州最大规模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据介绍,广佛数字创意园位于荔湾东漖街道花地河畔,总规划建筑面积20万  相似文献   

11.
张帆  张家榜  曹天一  孙逢春 《包装工程》2023,44(12):1-15, 117
目的 在明确数字文创产品设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数字文创产品设计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总结该方向存在的机遇与挑战,为相关研究和创新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总结数字文创的特征,运用文献数据可视化软件,并选取CNKI数据库作为分析数据来源,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元宇宙互联网空间发展阶段为脉络,对数字文创设计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范围进行梳理;以场景理论为依托建立适用于虚拟文化空间的数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框架。结论 在厘清数字文创产品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明确了数字文创产品的阶段划分,即以数字孪生—数字原生—虚实共生为特征的发展过程,梳理了当前数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与实践的进展,提出该领域在空间设计、交互体验、文化转译三个层面中的创新研究潜力,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胡志才 《包装工程》2023,44(8):358-367
目的 探索数字智能技术与文创产品结合的设计方法,为数字智能技术在文创产品的应用中提供可参考的设计范式。方法 以数字智能技术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对传感器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增材制造等技术的分析,明晰技术应用思路;再结合数字技术原理与设计学方法归纳出数字智能型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与重点,总结出数字智能技术在文创产品创意设计、路径优化、场景融合、数字库建设、分模块组合等方面的应用方式,构建出数字智能型文创产品的设计模型。结论 数字技术与文创产品的结合可优化产品性能,推动文创产品与数字世界的高效互连,提升文创产品的智能属性并成为“活”文创。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数字体验模式,可以提高文化主体的传播效率,增强文创产品的交互体验,促进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属性向数字产业链发展,从而实现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工业数字孪生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展现了其显著的潜力,成为工厂数字转型的核心技术之一,尤其在数据建模方面。本文梳理工业数字孪生中数据建模技术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重点分析四种数据建模方法,即基于知识的方法、基于机理的方法、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详细介绍这些方法的优势、局限性和具体应用案例。探索了这些方法在数字物理实体融合的工业数字孪生系统构建中的潜力,以及未来模型的可扩展性设计,特别是针对大模型技术的应用。结论 通过这一综述,梳理钢铁行业现有工业数字孪生数据建模技术,为钢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4.
冯惠  赵曼钧 《包装工程》2023,44(4):28-34
目的 在数字艺术设计背景下对航展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应用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阐述数字艺术的内容含义及发展情况,研究中国航展的发展及文化精神,通过分析现有航空航天文创产品设计的现状,进一步细化分析研究图案设计基于数字艺术背景在航展文创产品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创新图案设计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方法,提出数字艺术在航展文创产品中的应用及发展设想,对数字艺术与文创产品设计的结合进行展望。结论 通过探究数字艺术的内容含义、现实意义,以数字艺术设计为背景,进一步探析图案设计在航展文创产品中的运用,将设计手法作为切入点,逐步分析得出,航展文创产品中的图案设计创新,是以满足多种人群需求为方向的,在图案设计之初就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从设计美学的视角出发,充分表达航展的文化主题和专业特色,从而促进航展及我国航天事业的宣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代蕾 《包装工程》2023,44(10):320-323
目的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发展策略。方法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创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这与当前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不无关系。面对新时代的市场环境和行业竞争,文创产品的设计创新成为研究热点。以宏观视角审视近年来的时代变迁,以及受大环境影响各方面的发展变化;从具体层面,针对文创产品设计当下的发展及其成功之处与不足的各种表现进行研究;从文化、品牌和时代三个层面,就文创产品在新时期所表现出的发展趋势展开探讨,深入探索创新路径,总结发展的价值和有效的方法。结论 新时代的文创产品设计应规避曾经的低标准和低层次方式,摆脱固化的设计思维,精准地把握当下的市场定位和消费者需求,从实用性、审美性、文化性、时代性层面进行探索,不断推陈出新,实现更具特色的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为该产业的转型升级指明发展方向,找到科学合理且长久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李玮玮 《包装工程》2024,45(2):460-471
目的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把握旅游业和文化经济快速发展的契机,凝练坭兴陶文化视觉符号,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将非遗文化和数字图像技术融合,产出具有传承价值和创新性的数字文创产品。方法 以坭兴陶文化为切入点,剖析坭兴陶文化的发展现状、文化特征、消费者需求的人文情怀,梳理数字文创的传播模式、媒介特征、文化符号转化等设计问题,探究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创产品的意义价值,提出将坭兴陶文化元素与数字文创产品融合设计的方法手段。结论 坭兴陶文化与数字文创融合的新方法、新思路,是传承坭兴陶非遗文化、提升产品文化内涵的新途径,丰富了旅游纪念品、文创产品的形式与内容,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性转化都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周美玉  孙昕 《包装工程》2020,41(20):1-7
总结当下文创产品设计存在的问题,探讨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方法、设计原则、开发模式、馆藏文化再利用方式。方法 通过对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文献资料的分析,发现博物馆文创设计中存在同质化、缺少专业研发团队、与博物馆文化融合深度不够,以及理论研究投入不足等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结论 博物馆文化是其文创产品设计的重心,是连接消费者与产品的重要纽带。基于此,提出了博物馆文化元素转化的三种设计思考方式,分析了人性化设计等成熟的工业设计方法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和文创产品的设计原则,总结出区域社会经济、技术和特色文化应作为文创产品开发中重点考虑的设计要素,以及博物馆馆藏文化的深层次研究能够促进文化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18.
吴晶晶  耿畅远 《包装工程》2023,44(18):341-350
目的 结合数字孪生原理来辅助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借由智能图像处理技术发散更多艺术创意,从而减少文创产品设计的艺术内耗,提升设计效率,并从数字孪生角度审视文创产品效果,辅助产品的孵化。方法 在数字孪生原理的指导下,以数据处理技术提取文化特征,丰富畲族文化资源数据库,并从中选取畲族设计元素以智能数字图像处理方法进行批量化图像生成,最后在keyshot中对概念产品的数字孪生模型进行数字图像的UV映射,以构建文创产品的仿真造型效果。结果 获取畲族文化图像孪生数据,组成畲族纹样文化资源库,构建数字孪生辅助的畲族文创设计方法。结论 基于数字孪生的文创产品设计中,借助了多种人工智能和数字图像处理手段,对文创中的图像设计工作起到了有效的辅助产出作用。为文创与科技融合的设计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中国设计产业的定义与分类进行专项梳理和分析,研究适合本土设计产业发展之策。方法 以全球设计产业发展衍进为研究基础,详细梳理了设计产业的整体衍进态势及世界各国设计产业的不同发展模式,从“文化产业+数字创意产业+制造业”的角度阐述了设计产业的三重产业内涵,对中国设计产业发展的策略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 构建了设计产业MUDP分类模型,把设计产业划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密置层、关联层四个层次。结论 自20世纪以来,设计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如火如荼,但关于其定义和分类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探索。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提出了MUDP分类模型,在推动设计产业持续创新衍进、实现设计产业的社会价值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