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纪常伟  韩爱民  赵勇  马慧 《兵工学报》2004,25(2):209-213
基于SOFIM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的进气管,设计SOFIM气波增压柴油机的进气管,利用正交设计优化试验进气管的结构组合,基于三维设计软件UG对这些试验管进行几何建模及结构分析,找出质量最轻、内腔容积最大的进气管,然后再基于ANSYS对这些试验管进行流动分析,找出进气量最大的进气管,综合结构和流动优化结果,确定最终的气波增压柴油机(PWSD)进气管.然后,采用制成的该管模型,在气道实验台上进行流动实验,结果表明,该管比原管进气量平均提高近7%.最后,采用铝合金铸造出该管,进行台架实验,结果表明,中、低转速下,进气量平均提高近6.54%;中、高转速下,进气量平均提高近4.65%.  相似文献   

2.
纪常伟  赵勇  马慧  韩爱民  李超 《兵工学报》2006,27(3):385-389
柴油机采用气波增压可有效降低NOx和烟度排放,匹配气波增压器的柴油机需重新设计排气管,除满足安装要求外,就是要保证进入气波增压器的排气压力稳定。设计侧向和中央出口渐扩式排气管,基于三维设计软件CATIA对这2种管进行几何建模及结构分析,确定满足气波增压要求的排气管结构,然后再基于流动分析软件ANSYS对这些试验管进行流动分析,综合考虑确定性能较好的排气管,加工出该管并进行台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排气管的气波增压柴油机的动力和排放性能,在低转速下优于原机;在中等转速下接近原机;在高转速下比原机差。  相似文献   

3.
周江川 《四川兵工学报》2010,31(7):79-81,88
为及时发现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因绝缘老化、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故障隐患,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地下专用电网电缆接头温度检测系统。文中讨论了电缆接头故障监测和诊断方法、系统结构、相关功能模块及该检测系统的优势。实验结果显示,从历史数据库分析,能准确对故障隐患给予预警。试验表明,该系统对于避免电缆火灾事故发生,增强地下专用电网的安全可靠性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软件是某导弹绝缘电阻测试仪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软件主要由单片机和上位机两部分组成.单片机部分主要完成对测试流程的控制和对测试数据的处理,上位机部分主要是完成人机交互,对测试结果进行处理和修正,显示测试结果,并且对测试的结果进行保存.两部分的软件通过串口进行交互.实验表明,该软件的设计能够完成该绝缘电阻测试仪的测试要求,达到了系统的研制要求.  相似文献   

5.
俞春培 《含能材料》2023,31(3):213-214
<正>美国普渡大学设计了基于导电聚合物的火花间隙点火器相比于普通金属,导电聚合物因其更低的密度和更强的抗腐蚀能力,在点火系统的工业化生产中具备更好的应用潜力。美国普渡大学利用聚苯胺这一导电聚合物作为电极材料,并将其打印在绝缘基底上制得火花间隙点火器。其点火试验的结果表明,其平均发火电压约为3.14k V。在点火器上沉积Al/Bi2O3纳米铝热剂并对其实现成功点火,验证了该点火器对含能材料的点火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沙尘环境对装甲车辆散热器性能影响较大的问题,搭建了沙尘环境下散热器散热性能试验台,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法,设计了台架试验方案并进行了性能试验,获取了边界条件.建立了散热器几何参数模型,基于Fluent数值仿真软件,采用离散相模型和相间耦合的SIMPLEC算法,对散热器气侧和水侧流场进行三维数值仿真计算,通过对比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基于仿真模型,研究了沙尘颗粒运动轨迹,分析了沙尘影响散热的机理,同时深入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气流速度、沙尘粒径、沙尘浓度)与换热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气体流速和沙尘浓度的增大气侧换热系数增加,而随着沙尘粒径增大气侧换热系数减小.  相似文献   

7.
气路插拔连接器需要在火箭起飞后供气带载可靠脱落,对脱落的可靠性要求极高。介绍一种采用径向密封平衡接头、中心球锁结构的平衡式气路插拔连接器,其平衡式接头能够降低连接器对接脱落的供气分离力,促进连接器的脱落分离,该连接器具有解锁力小、脱落可靠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某武器凸轮自动机的机构运动原理,设计了一套自动机机构运动状态试验装置,用于测试并检测供输弹过程中自动机机构的运动规律防止其在供输弹过程出现卡滞现象,利用UG软件建立了三维模型,并基于多体动力学和刚柔耦合理论对该试验机构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转速下试验机构关重件的运动规律,可以看出该种新型试验机构运转稳定,证明该机构的设计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多路绝缘和导通电阻测量的自动化水平,以Atmega16为MCU对多点选择继电器进行控制,采用Max134作为AD转换和数据处理部件,设计开发了多路电阻检测仪。试验结果表明该仪器测量范围广、可靠性好、精度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三维CAD软件Pro/E建立了H1F涡轮增压器混流涡轮级三维流道模型,利用商用CFD软件Numeca对涡轮内流场进行了模拟.控制方程使用Baldwin-Lomax模型,选用S-A湍流模型,计算出了涡轮级的流量和效率特性,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同时计算得出了叶轮流场分布.结果表明,混流涡轮有利于发动机脉冲排气能量的利用,所设计的混流涡轮轮缘处流动情况较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弹载设备数字电路因高度集成化导致电路故障难以检测的现状,设计了集分立元件检测技术和模块化功能检测技术于一体的多功能数字电路故障自动检测系统,给出了测试原理图和激励信号的程序设计,并制定了电路故障自动检测流程,设计了上位机软件。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对分立元件检测和模块功能检测均具有高精度和高准确性特点,从而实现故障部分的快速定位,降低电路的维护成本,并且保证了弹载设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以某型号产品的弹载计算机为研究背景,按照实时性、小型化的要求,设计了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的某光电跟踪产品信息处理平台的硬件系统。介绍了该信息处理平台的双DSP硬件结构,分别以两个DSP(TMS320C6201B和ADSP2187L)为中心,对DSP外围电路设计进行详细探讨。实验表明,该信息处理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精度,完全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徐萧  金磊  黄莎玲  高世桥  张虎生 《兵工学报》2020,41(9):1817-1825
为提高弹载电路系统的抗冲击性,开展平面冲击载荷在电路灌封系统内典型界面处的传递特性研究。从试验、理论和仿真角度出发,对冲击载荷在环氧树脂/印刷电路板(PCB)/环氧树脂界面间的传递变化过程进行分析。以轻气炮为试验平台,通过多重埋入式应力传感器测得冲击载荷在界面间的变化过程;以应力波理论为基础,对应力波在多重界面间的入射、反射和透射特性进行分析,并考虑其在黏性介质中的衰减特性,计算求得冲击载荷在此种界面处传递的近似理论结果;结合文献[16]成果,对试验过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理论、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沿应力波传播方向,PCB背面处的载荷更小,更适宜放置关键元器件。  相似文献   

14.
面向未来多目标、超远距的空空导弹发展需求,基于多处理器的分布式并行处理系统及其开发环境是弹载软件发展的方向。在保证系统可靠性、可移植性以及实时性的前提下,为提高软件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对弹载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方法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新型航空嵌入式实时系统体系结构描述语言标准AADL,提出针对的弹载软件设计与分析的方法和基于实时中间件的方法,设计了面向用户的弹载软件开发支持环境的原型系统,从而可支持形成一体化的弹载软件设计、分析与开发框架。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电火工品实际工程应用中如何保证其可靠作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imulink 仿真软件的点火电流 计算方法。分析电火工品点火原理,综合考虑高温环境下点火电路电缆阻值变化、接插件接触电阻等影响因素,通 过仿真计算复杂点火电路点火电流,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提高火工品工作可靠性,节省研制成本, 为工程设计领域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弹载软件可靠性是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的一部分,由于软件应用平台的特殊性,其可靠性设计与一般的软件可靠性相比有一定的区别。针对这些特殊性以及软件可靠性设计中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弹载软件可靠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相比于涡轮增压,电动复合增压技术可以提高发动机进气流量和进气响应。通过研究电动增压器转速对发动机扭矩、空燃比和经济性的影响,得出外特性工况下电动增压器的最佳工作点。基于废气涡轮增压器功率、进气功率和燃烧效率,对电动复合增压发动机进行性能仿真,并将电动复合增压发动机与原机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电动复合增压系统可以有效提升发动机低速大扭矩区域的工作性能,发动机低速大扭矩区域增加约18%,油耗在220 g/(kW·h)以下区域增加约16.7%;在指示功率增量中,动力循环功增量远大于增压功率提升;增压功率增量主要由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增压功率提升组成;废气涡轮焓降功率提升是废气涡轮增压功率提升的主因。  相似文献   

18.
SCADE在弹载软件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一种软件建模机制和模型验证方法,并结合弹载软件需求进行了模型实例的构建。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助于提高弹载软件的质量并缩短研制周期,满足导弹的整体研制需求。  相似文献   

19.
周恩民  顾蕴松  程松  刘恺  张文  王仪田  熊波 《兵工学报》2021,42(6):1331-1338
为满足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对主回路驱动压缩机运行范围宽广、气动性能优良、转速控制精度高、密封严密、喘振预防安全可靠的特殊要求,开展0.6 m连续式风洞驱动压缩机针对性设计,并进行机械运转试验、气密性试验、转速控制精度测试试验、热力性能试验、喘振预防试验验证。根据一体化设计理念,对压缩机进气室、排气室分别与风洞第1拐角段和第2拐角段整体设计,使结构紧凑、流动均匀、压力损失降低;采用充气密封和设置放空腔等设计,有效防止了润滑油泄漏到风洞内流道以及风洞内部试验气体向洞体外泄漏和风洞外部的湿空气进入风洞内部;基于主从控制模式和矢量控制技术,成功实现了两台电机的双端同步拖动。试验结果表明:0.6 m连续式风洞驱动压缩机设计合理,气动性能优良,运行平稳,密封效果良好;压缩机转速控制精度优于0.03%,防喘振控制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张朝山  熊树生  任晓帅  姚红  徐进  谢莲  刘震涛 《兵工学报》2012,33(10):1162-1167
提出了将滑动弧电解制氢装置应用到天然气发动机中,通过电解天然气制氢,轻松实现天然气(CNG)发动机到天然气掺氢(HCNG)发动机的改装。通过自制装置,进行了过量空气系数和点火提前角与燃用不同掺氢比例的HCNG对发动机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燃用HCNG,其HC和CO的排放都减少,NOx排放量增加,但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或点火提前角的减少,NOx排放会大大减少,排放性能得到优化。同时进行了体积掺氢比20%的HCNG和纯CNG外特性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纯CNG,燃用掺氢20%HCNG后,其动力性变化不大,燃料消耗率却相应的减少,经济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