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装、拉、翻 3 个环节是露天矿山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3 个环节所用设备是否匹配是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从统计数字出发,对三环设备的匹配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各生产设备的合理台数,为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说明在综采设备选型或采区设计时,除了重视设备能力与采场地质条件,设备在结构与能力、设备能力与生产环节能力匹配外,还应十分注意设备可靠性的匹配。文章指出,只要每个综采面有效度提高0.1,全国将增产2845.86万吨煤。相当于增加了65个综采面。  相似文献   

3.
安家岭露天矿为了提高设备效率和生产效益,将卡调系统应用于主要生产环节中,分析卡车作业效率、采运设备匹配情况及卡车单耗等指标。为了提升设备效率,充分发挥卡调系统优越性,实施实时调度,根据卡调系统实时调度理论,结合现场生产作业流程,制定了合理的实时调度方案,并在生产环节中初步运行,卡车作业效率及生产效益短时间得到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煤矿工作面液压支架、采煤机和刮板输送机“三机”成套设备的选型效率及合理性,降低因设备与工作面煤层赋存匹配性差带来的选型风险,采用编程思维,设计研发了工作面“三机”设备智能选型与智能设计系统。该系统基于各设备主要供应商的设备型号及参数特点,结合全国数千个工作面的“三机”设备型号及应用情况数据库,并结合设备选型的理论计算,快速智能选出适合目标工作面成套设备。对所选成套设备可进行 3D 可视化配套参数展示,并进行主要结构及配置的智能设计,进一步推进至制造环节。  相似文献   

5.
优化了天池能源南露天煤矿剥离半连续的系统布置方案,使之适应于剥离内排环节,并实现与露天煤矿3 000万t/a产量规模的剥离、排土推进度相适应。通过合理匹配半连续生产系统采装、卡车运输、破碎及连续输送各环节的生产能力,使整套系统生产效率得到最大发挥。优化设备选型、结构型式,大幅降低了系统投资和生产成本,使之更适用于露天煤矿破碎站频繁的移设、排土工作线平行移设的需求。优化后使剥离半连续生产系统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6.
浅谈司马矿井设计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司马矿井设计是在较好地领悟和把握当今煤矿发展方向的同时,突出了自己的特色。通过矿井投产两年多的生产实践证明,井上、下各生产环节设备能力匹配恰当,顺利实现了高产高效生产和一年达产的目标。设计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对其它同类矿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赵燕妮  赵晓燕 《煤炭工程》2006,(12):68-69,87
文章结合矿区供热实际,对供热系统中锅炉房、热力管网、热用户三个环节从设备选型与匹配、新技术的采用以及供热系统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义煤集团石壕煤矿于1985投产,其煤炭运输一直采用1t矿车作为主要运输工具。随着矿井开采设备的不断升级,工作面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出现了生产环节与运输环节能力不匹配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石壕煤矿的发展。结合石壕煤矿主巷道运输距离  相似文献   

9.
该文分析了矿区供热系统的特点,简述了当前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能源浪费的原因,并从矿区实际出发,对供热系统锅炉、给煤环节、补水环节等设备选型与匹配,从变频调速技术在锅炉引鼓风机炉排上的节能技术应用、锅炉燃烧自动控制系统的实现方面提出了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朱杰 《中国煤炭》2000,26(3):15-18
分析了矿区供热系统的特点,简述了当前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浪费能源的原因;从矿区实际出发,结合建筑节能新标准要求,对供热系统锅炉房、热力管网、热用户三个环节从设备选型与匹配,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的采用推广以及供热系统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1.
超长综放工作面国产设备的选型配套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师文林  罗善明 《煤炭学报》2000,25(2):141-144
在王庄煤矿4326工作面实测的基础上,建立了双输送机超长综放工作面设备能力配套的基本原则和计算方法,采用全套国产化大功率、大运量、高强度、高可靠性综放设备完全能实现超长综放工作面高产高效生产。超长综放工作面设备合理匹配的关键是前后输送机能力的匹配,而影响其能力匹配的主要因素是采谚高度比。  相似文献   

12.
恒山矿自1964~1973年,合并了矿井,减少了生产环节、节省了设备,使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得到改善(详见《煤炭科学技术》1981,№9)。矿井由6对自然斜井改造为一个皮带斜井,地面的5个坑木场、4个排矸场、4个通风设备修补加工厂、3个矿灯房、3个医务所、4个采区浴池及4个采区  相似文献   

13.
浓缩机是选煤生产过程所需的重要设备,围绕它在工艺流程中的合理配置问题,文章通过对选煤厂煤泥水处理中的两个工艺环节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现代选煤技术条件下的煤泥水处理流程及与之相适应的浓缩机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14.
邢哲  薛模根 《矿山机械》2004,32(7):100-102
设备诊断过程由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安全保障和维修决策等主要环节组成,每个环节的实施和处理也就构成了设备诊断技术的内容。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设备诊断技术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只有当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才使设备诊断技术得到了质的飞跃,并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等技术在诊断问题中的应用,设备诊断技术已开始或正在向它的第4个发展阶段——智能化阶段迈进。  相似文献   

15.
连续采煤机履带行走系统驱动功率匹配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履带行走系统的内部摩擦系统和履带-地面行驶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其内部摩擦结构的变化是导致其牵引性能改变的主要原因,并总结出了各内部摩擦环节,以及直驶、转向及最大工作负载3种工况下的结构参数和动力匹配理论.实车测试功率匹配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误差在10%左右,表明应用该牵引动力匹配算法可合理进行连续采煤机整体设计和动力选型.  相似文献   

16.
在液压挖掘机节能控制中,常用的分工况模式下,每一挡工作模式都可以由转速感应控制实现泵与发动机的局部功率匹配,控制量为液压泵的排量。现代液压挖掘机的泵一负载环节通常采用负载传感控制或是负流量控制实现局部功率匹配,控制量也为泵的排量。两个环节都是靠调节泵的排量来实现局部功率匹配,因此,现有液压挖掘机两个环节的局部功率匹配是不协调的,很难实现全局功率匹配。为此,本文提出两种实现液压挖掘机全局功率匹配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阳煤集团一矿为例,阐述了建矿时间长的老矿,通过技术改造,从优化采区和工作面设计、简化生产环节、合理集中生产,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改造环节能力、加强技术培训、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入手,挖掘潜力,使矿井实现高产高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介绍的“系统”是为矿生产调度室对井上下主要生产环节和主要生产设备的运行实施监视面设计研制的。利用这套系统既能实现设备正常运行显示,又可以完成设备发生故障时对故障设备的地址指示和音响报警,同时,还能配合计时电路自动进行故障计时。  相似文献   

19.
薄煤层综采工艺探讨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主要探讨了薄煤层综采工艺在3Ⅱ907首采工作面的成功应用,并对其配套设备的技术特征、工作面地质条件、综采设备的工艺参数及工作面工序合理匹配的保障技术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与介绍,为今后其它综采工作面的生产组织,积累了现场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20.
郝中德 《煤》1994,(2):32-34,37
减少设备事故是高产高效的关键郝中德高产高效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减少设备事故。因为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的重要标志是矿井的采、掘、机、运、通等生产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且自动化程度高。高产高效主要靠设备,人只能起监控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