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自然为我们提供的食物味道是数不清的,而且找不到味道完全相同的两种食物.然而酸、酣、苦、辣、咸却是它们的主味.每一种食物都是由这五味中之一味或两种味、三种味道组成的.  相似文献   

2.
一种食品,不但要求有丰富的营养给人的身体以滋补,还要求色、香、味、形具佳.味道优美的食物可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加食欲,提高消化率.因此美味食品具有重要意义.美味的食物之所以吸引人,主要因其味.食品的色、香、味、形是鉴定其优劣的重要标准.食品的基本作用是供人们食用,因而味道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这个标准中  相似文献   

3.
豆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但其味道不易被一些人接受,加入橘味可让不喜欢其味道的人,尤其是儿童能够接受。  相似文献   

4.
《中国酿造》2013,(1):103
酸甜苦咸才是真正的味道,在味蕾上都有对应其的特殊感受器。那么只靠这4种味道就能组合成所有的味道吗?未必。比如为什么海鲜或蘑菇的味道让人觉得特别鲜美?这种鲜味是酸甜苦咸组合成的,还是独立的味道?日本化学家池田菊苗发现昆布(海带)汤的鲜味来自一种特殊的物质——谷氨酸盐,往食物中加入谷氨酸盐,就能让食物味道变得很鲜。他因此提出还存在第5种基本味道——鲜味,并发明了味精(谷氨酸钠)。但自味精发现并广泛应用以来,社会部分  相似文献   

5.
希然 《饮食科学》2007,(9):66-67
婚姻中不能没有爱情,而爱情,总像菜肴一样,有酸有甜,有苦有辣,吃在嘴里,个中味道只有夫妻双方才最清楚。多姿多彩的爱情需要用心经营.多滋多味的菜肴需要精心创意。这一次,就让普通的食物来次华丽转身,给平淡的婚期添份惊喜。[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迎丰 《中国纤检》2012,(2):10-I0001
纤维是有味道的.好的味道当然不是一个统一的味道.而是说应该有的对的味道。比如:棉燃烧时.气味是烧纸味.灰烬少,细软.浅灰色:麻燃烧时.气味是烧草味,灰烬少,草灰状,灰白色:羊毛徐徐燃烧.冒烟起泡,气味是烧头发的味道.灰烬少.有光泽.黑色脆球状.  相似文献   

7.
讲究一个独、一个准。 味道独特,绝少复合,昧型单一化,麻辣味、酸辣味、咸鲜味、泡椒味、家常味、火锅味、酱香味、糖醋味等等。味道要准确无误。不要有差一点的感觉,该厚的一定要厚,该薄的一定要薄,该多的一定要多,该少的一定要少。讲究本性,拒绝增鲜剂。  相似文献   

8.
唐黎标 《烹调知识》2013,(10):52-53
五味是指酸、甜、苦、辣、成五种味道,也可以说是酸、甘、苦、辛、成五种味道。即指食物因营养价值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成等味,既是食物价值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食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五味之中以甘味食物最多,成味与酸味次之,辛味更少,苦味最少。  相似文献   

9.
1.调味的意义一般说,味是指食物在味觉上给人带来的一种感觉.一种食物是否好吃,受不受欢迎,在相当程度上要看其味的好坏.如果味道不好,即使色香形再好,也没有用.反过来,只要味道好,色香形差一点,甚至很差,也有可取之处,仍可受到欢迎.象北京王致和的臭豆腐,色泽发暗黑,香气谈不上,还带一种臭味,但吃起来味道却不错.因此,可以说味的好坏,对食品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许多人说“我不在乎食物看起来怎样,只要好吃就行”。但“好吃”其实是一种综合的感官体验,并不仅仅由味道决定。在对食物口味的研究中,把同样味道口感的食物做成不同的颜色,吃的人会给出相差不小的评价。日常生活中,我们评价一种食物,通常会提到“色香味”——“色”甚至排在“香”和“味”之前。  相似文献   

11.
五味之首     
<正>万众期待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终于露面,掀起了一阵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收视热潮。回顾第一季,无论是"时间的味道"还是"五味的调和",食盐都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之一。令人印象深刻的诺邓火腿和盐焗鸡,包括第二季中苗家人的雷山鱼酱,因为有盐的大量存在,才得以造就令人垂涎的特色美食。这结构简单的无机物、价格低廉的商品,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食物的质地和呈味。  相似文献   

12.
说中国的厨师大多数都是“造味大师”,那是有一定道理的。要不然,外国人怎么会说“味在中国”呢!造味的确带有一种浪漫主义色彩,并且带有一定的经验性和随意性。在现实生活中,味道一直主宰着人们对食品的审美需求,好像人们进食要靠与生俱来的味蕾鉴别一样。这样,与其说吃是目的,还不如说是享受吃的过程。为什么有些人欣赏烧烤食物?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喜爱肉类食物?而倍受美食家推崇的鱼翅和鲍鱼就其口感来说,与粉丝和蘑菇相差无几。其实,这些都是人们追求味道惹的祸,当然,这也为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石勇 《烹调知识》2003,(7):10-10
糖者甜也,能益脾胃、养肌肤;酸者入肝胆,养筋益韧带。所有糖醋料理皆具有养益肝、脾经脉的效益。糖醋菜肴全国各大菜系均有,但口味却不一样,有喜欢酸点的,有喜欢偏甜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酸甜味和甜酸味,只是醋与糖的比例不同而已了。究竟要那种才更好,只有根据各人的口味而调。但糖与醋的比例却很  相似文献   

14.
通常,我们都是以综合的形式来感觉食物所含的、由多种呈味成分组成的、复杂的味道,由此判断食物好吃或不好吃。这样,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味混合尝试或交替尝试时,就会发现后述的那些对比现象、相乘效果、相抵效果、变味现象等。烹调时可以很方便地体会这些现象。在此,仅就味觉检查时要注意的各种味觉现象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5.
味型是不同风味菜肴本质特征的类别划分,比如家常味是以咸鲜微辣为主要特色的,而麻辣味则是以麻辣味厚著称。怪味、鱼香和其他味型,都有自己独特的口感和个性特色。在川菜早年规范的24种味型当中,每种味型都有自己的本质特征,而各自本质上的区别又主要反映在味感上。我们知道,造成这种味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了不同的调味料及其烹制方法,于是滋味各异的味道就在烹调过程中产生了。后来,专家学者们把一些味道相似、风味相近的菜式进行了归纳分类,这才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不同味型。  相似文献   

16.
正在"体质食养学"里,"烹调"不仅是工艺与操作技术,更是一门"烹调学"。它既要研究天时、地利、人和,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调和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又要研究人体体质类型,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将病理体质调整到正常体质。这个任务必须在认识食物的功能,讲究食物的配伍,调整食物性味的基础上再通过烹调才能完成,而调味是烹饪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食物的调味从烹饪学的角度讲,将"味"分成基本味和复合味两大类。基本味有六种。  相似文献   

17.
豆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但其味道不易被一些人接受,加入橘味可让不喜欢其味道的人,尤其是儿童能够接受。  相似文献   

18.
全世界都一样,最美味的食物永远是自家妈妈做出来的,哪怕妈妈不是大厨师,不懂得精工细料、不讲究饭菜卖相、盛放器皿,但她亲手烹煮的味道对孩子而言是天下无双,再好再专业的厨师都没办法复制,还有灌注在这味道里头那份沉甸甸的爱意,所有记忆中美食背后都有母亲的影子,那里才有我们追求食物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美食》2021,(4)
正万物复苏的季节,总是带着新意与欣喜悄然而来,对春日之味的体会可以不局限于饮食尝味,用餐的时候逛市集,与食材、食物的互动多一些,更能深切地感受春天的味道。在苏州音昱水中天邂逅意膳坊市集,这是一间空间很大的餐厅,八个档口汇聚了各种特色风味,植物基食物、东南亚菜、意大利面食等等。食物新鲜美味是一方面,更特别的是在餐厅菜品中所用到的食材,有很大一部分可以在餐厅入口一侧的市集直接购买。  相似文献   

20.
味道与味觉     
味觉是辨别外界物体味道(苦、酸、甜、咸等)的感觉.味觉的感受器是分布在舌表面、咽的后部、腭及会厌上的味蕾.食物经牙齿咀嚼,呈味物质溶解在唾液中,处于游离状态,经味蕾上的味孔进入味蕾,刺激味细胞,进而传达到大脑的味觉中枢,使人感觉到食物的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