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陈尔凡  傅海军  叶青 《化学世界》2003,44(9):461-463
研究了不饱和聚酯的气干性 ,即通过引入“气干性基团 -异氰酸酯基”解决了不饱和聚酯的厌氧性。同时讨论了通用共聚单体的配比、交联剂苯乙烯、促进剂、催干剂、异氰酸酯及反应温度等对最终产品不饱和聚酯的气干性影响。并制备了性能优异的气干性不饱和聚酯。最后 ,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所制备的气干性不饱和聚酯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正> 普通的不饱和聚酯涂料,因受空气中氧的阻聚作用而涂层表面发粘,使其施工工艺复杂,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我们用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及其烯丙基醚等原料,成功地研制出了气干性不饱和聚酯涂料,它不受空气中氧的阻聚,可大面积涂装,并可一次获得厚涂层,减少了涂装道数,提高了生产效率。气干性不饱和聚酯固化后,具有硬度高、耐磨、耐热、耐溶剂、抗潮湿、高光泽、外观丰满、色浅透明等良好性能。本文就气干性不饱和聚酯涂料在成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及其固化成膜原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采用催化水解加成法合成了桐油改性双环戊二烯不饱和聚酯,通过对桐油滴加前后不饱和聚酯的凝胶色谱及红外表征,证实了桐油与不饱和聚酯分子链中的双键发生了Diels-Alder反应。研究了桐油加入量对树脂涂膜的气干性、附着力、柔韧性、硬度、耐磨性及树脂耐热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桐油的最佳加入量。结果表明:较未改性的双环戊二烯不饱和聚酯(DCPD-UPR),桐油基DCPD-UPR的涂膜具有更好的气干性、柔韧性、粘接性和耐磨性,并且桐油基DCPD-UPR的耐热性也优于未改性的DCPD-UPR。  相似文献   

4.
影响涂料用DCPD型不饱和聚酯涂料凝胶时间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  陈江平  万石官 《中国涂料》2008,23(11):52-54
主要从不饱和聚酯树脂酸值,苯乙烯、促进剂、引发剂的用量,颜填料的选择与用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考察这些因素对气干性DCPD型不饱和聚酯涂料凝胶时间的影响,为不饱和聚酯涂料的实际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双环戊二烯在不饱和聚酯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尹彦兴 《热固性树脂》2000,15(2):27-29,41
阐述了用双环戊二烯对不饱和聚酯进行改性的几种途径。改性后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气干性、耐腐蚀性、高耐热性和低固化收缩率等特性。  相似文献   

6.
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近日开发成功桐油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该产品具有普通不饱和聚酯和环氧树脂的性能,其空干性、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不饱和聚酯封端反应的原理、配方及工艺操作。其中包括丁醇、环己醇、双环戊二烯等一元醇,松香酸、酸酐等一元酸的封端反应。通过封端反应可改进不饱和聚酯的耐腐蚀性、气干性、电绝缘性和与苯乙烯的混溶性等性能。  相似文献   

8.
用环戊二烯合成涂料用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环戊二烯合成涂料用不饱和聚酯、气干型半干性油醇酸树脂,明显地提高了树脂的气干性。  相似文献   

9.
研制了GL-93不饱和聚酯腻子,其性能指标与日本同类产品相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不饱和聚酯及其腻子的制法。讨论了影响腻子性能(如凝胶时间、气干性、打磨性和贮存稳定性)的诸种因素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不饱和聚酯树脂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饱和聚醣树脂是一种重要的热固性聚脂,在工业、农业、交通、建筑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文章综述了不饱和聚酯树脂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不饱和聚酯低固化收缩率、阻燃、增强增韧、耐热、耐介质、气干性的改性研究方法,并指出了不饱和聚酯树脂改性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用盐酸水解法由油茶饼粕制得了缓蚀剂,测定了A3钢样在HCl和H2SO4溶液中的缓蚀效率。用动电位扫描法测定了相应条件下的极化曲线,并简要探讨了它的缓蚀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李相权 《上海涂料》2011,49(10):41-44
分析了不饱和聚酯漆漆膜绿化的原因。通过一系列实验,讨论了影响不饱和聚酯漆漆膜绿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改善不饱和聚酯漆防绿化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study, aluminium pigments were encapsulated with hydroxyl group‐containing acrylic resin after surface acid treatment to enhance their adhesive performance in the paint film.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fatty acid on surface of aluminium particles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the effect of acid treatment on adhesive performance of aluminium pigments encapsulated with hydroxyl group‐containing acrylic resin in the paint film was investigated by pulling‐off tests. It was found that fatty acid on surface of aluminium particles was removed efficiently by acid ethanol solution, and then hydroxyl group‐containing acrylic resin can be encapsulated onto the surface of the aluminium particles by chemisorptions. The encapsulated aluminium pigments have excellent adhesive performance in the paint film. © 2011 Canadian Society for Chemical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14.
将改性环氧树脂和改性丙烯酸树脂混合乳化,合成了环氧–丙烯酸电泳漆。与原环氧型电泳漆相比,新合成的电泳漆的机械性能和耐盐雾性能均达到企业标准,人工加速老化试验400h后,漆膜完好,色差ΔE=0.24。按同样的原理,往原环氧电泳漆中加入丙烯酸树脂,使其转变成环氧–丙烯酸电泳漆。车架涂装生产证明,该电泳漆膜克服了原来涂层耐老化性差的问题。采用混合而非整槽更换的方式,既节约了成本,又利于环保。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高硬度单组分自交联水性木器漆的配方设计,通过水性丙烯酸树脂和水性聚氨酯树脂复配,对多种成膜助剂进行优化选择,再加入水性纳米氧化铝浆料,利用纳米材料特性,在保证透明性和光泽的同时,提高了漆膜的硬度。当纳米氧化铝用量为0.1%时,最终制备得摆杆硬度高达0.701 7的单组分水性木器漆。  相似文献   

16.
李幕英  程璐 《上海涂料》2012,50(11):13-15
以水性聚氨酯树脂和多异氰酸酯固化剂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水性双组分聚氨酯防锈漆,并检测了涂料的性能指标。检测结果表明:该涂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可用于金属表面涂装的标准要求。讨论了成膜树脂、固化剂用量、防锈颜料和流变助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聚酰胺与腰果酚改性胺环氧固化剂的耐黄变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20环氧树脂分别与聚酰胺树脂和腰果酚改性酚醛胺固化,将漆膜曝晒,检测色差;用紫外线照射,检测漆膜性能。发现腰果酚改性酚醛胺比聚酰胺使环氧漆膜变黄的速率要快,紫外线对前者颜色影响更大,因而聚酰胺适合于作环氧面漆固化剂,腰果酚改性酚醛胺适合于作环氧底漆固化剂。  相似文献   

18.
吴霁虹 《辽宁化工》2001,30(8):342-344
选用氨基树脂、醇酸树脂、各种颜填料以及触变剂制备氨基桔型漆,所制得的漆膜桔纹清晰,性能优良,讨论了影响桔型漆的漆膜性能及施工效果的诸因素。  相似文献   

19.
胡军  吴绍林  刘静  万涛 《涂料工业》2007,37(6):49-51
采用丙烯酸树脂与环氧树脂冷拼工艺制备的阴极电泳漆解决了环氧类阴极电泳漆作为底面合一涂层时老化性能差的问题,针对乳液在施工应用中的稳定性,探讨了亲水性溶剂、酸值对乳液及电泳漆漆膜的影响,通过液相色谱仪分析槽液中树脂比例变化,并用人工加速老化实验验证了涂膜的老化水平,结果表明,底面合一型电泳漆在老化、盐雾等方面达到了和谐统一,可满足有关汽车底盘及零部件的综合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有机氟改性环氧丙烯酸阴极电泳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田霞  陈峰 《涂料工业》2012,42(1):28-31
选择合适的丙烯酸类单体、有机氟单体与环氧树脂接枝共聚合成了用于阴极电泳涂料的阳离子型含氟环氧丙烯酸树脂.探讨了氟单体的用量、接枝反应温度、胺化温度、胺化时间等对树脂反应的影响,并对所得阴极电泳涂料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合适的电泳工艺参数下,所得漆膜与不含氟的环氧丙烯酸漆膜相比,其耐盐水性、耐老化性、冲击强度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