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流媒体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流媒体技术使媒体内容以动态传输性、交互性等特点,正在改变着人们沟通及获取信息的方式。介绍了多媒体高清显示的实现过程以及视频会议系统应用存在的回声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安监要闻     
《当代矿工》2011,(11):26
骆琳在全国安全生产(季度)视频会议上强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确保实现"十二五"工作良好开局10月21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召开全国安全生产(季度)视频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总结三季度工作,分析面临形势,  相似文献   

3.
视频会议是现代社会的新型通讯方式,已成为政府、企业等的现代化办公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将对视频会议的关键技术结合实际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煤矿H.323视频会议系统中视频编解码子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网络影响范围的日益扩大,依托于H.323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H.323视频会议系统的研制过程中所面临主要难题就是视频编解码子系统的设计。本文首先对视频信源编码进行阐述,之后对音视频同步及视频抖动平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屯公司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讲话精神和国资委、中煤集团以及省、市有关要求精神,充分利用VPN系统,远程接入内网,处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协同工作任务,并积极利用视频会议、远程办公、线上课堂培训等信息化技术,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有力保障。采用网络通信方式进行交流协作。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屯公司全部采用视频会议方式召开工作会议,最大限度降低了人员聚集风险,提升了工作沟通效率。大屯公司部分二级单位.  相似文献   

6.
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视频会议系统已经成为促进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地质调查行业实际情况,分析比较了当前主流的视频会议软、硬件技术,提出了构建于三种通信网络之上的地质调查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架构,针对在系统部署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绿色矿山开发现状与问题”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煦  胡克  王建 《资源与产业》2016,18(1):69-74
通过对部分国家级绿色矿山企业及周边社区开展问卷调查,从矿山开发对当地自然环境和社区的影响、矿山企业文化建设以及政府、企业、社区的责任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了矿山开发现状优于社会舆论评价、践行社区的权利和责任是建设和谐矿区的关键、企业转变经营理念是改善矿山开发现状的基础等主要结论。对于当地社区,应摒弃“旁观者”心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权利,与矿山企业沟通合作,参与矿业项目决策并共同承担风险。对于矿山企业,应高度重视社区在矿山开发活动中的地位,主动邀请社区成为矿山开发活动的“参与者”和“共同决策者”。这是实现资源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优选的矿井通风系统决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矿井通风系统模糊综合评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模糊决策优选方法,并建立了矿井通风系统模糊决策优选的理论模型;编写了矿井通风系统模糊决策优选软件,并应用平顶山八矿二水平的通风系统改造;研究结果表明模糊决策优选更具有离散性,该方法更易于提高决策的可信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煤矿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控制员工的不安全行为,预防并减少事故的发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煤矿组织安全管理(安全价值观、安全沟通和安全保障)与煤矿员工安全绩效(安全态度和安全参与)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此次研究抽取有效样本127份,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组织安全价值观,安全沟通和安全保障能更有效预测员工的安全态度和安全参与行为,相较于与员工安全态度的关系,安全沟通和安全保障与员工参与行为相关更强。员工的安全态度与其参与行为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10.
沈晋会 《煤炭技术》2013,(11):218-219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系统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在矿井通讯系统中应用Markov决策过程逐渐向自动化管理方向扩展,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在煤矿通讯管理中实现信息化管理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文章在分析Markov决策过程的优缺点基础上,提出在煤矿通讯系统中应用可靠传输技术,设计煤矿管理系统Markov决策模型,并在该机制中引入传输层信息的反馈,以达到煤矿通讯系统信息化应用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通信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及需求,本文为开发具有自我操作及管理能力的CEW奠定了基础,并为网络业务平台提供了技术支持,减少了成本配置和风险.  相似文献   

12.
在总结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眼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煤矿领域的应用发展,提出了煤矿物联网一体化信息平台的概念,并对其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基于分层设计理念,给出了包含感知层、通信传输层、信息服务层和应用层4层结构的煤矿物联网一体化信息平台体系架构,介绍了每层结构的功能和组成。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构建煤矿物联网一体化信息平台所涉及的现场感知与自组网、短距离无线通信、智能信息处理与服务、防爆设计等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OPC的远程多PLC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业控制领域中对多个PLC控制设备进行远程实时监测的应用需要,采用OPC技术,提出一种面向多PLC的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以西门子的PLC为例,对系统进行了实现。在微软的.NET平台上用C#语言实现了OPC的数据通信。系统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能够稳定地实现对多个PLC的远程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4.
基于J2ME的嵌入式系统应用的总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J2ME的体系结构和优点,分析和论述了基于J2ME应用开发的开发环境和运行平台,对客户端设计和通信协议给出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黎桂兰 《煤炭技术》2013,32(1):198-200
面对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加快建立具有特色的通信平台,是目前各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在时代发展的前端网络中通信平台的规划与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建设一个良好的网络通信平台才能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重要功能。结合网络通信平台的发展需求,同时融合网络的基础,对网络通信平台的规划与设计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6.
李林琛  杨晓雪 《煤炭技术》2012,31(12):271-273
根据煤矿物联网路的需要,文章完成基于JN5148芯片的系统方案设计、节点硬件平台、节点软件及上位机软件设计。系统中的硬件节点具有瓦斯浓度监测、温湿度测量、电池电压监测以及报警功能,并集成RS485通信接口,使平台可以和有线通信网络很好地衔接。节点采用低功耗芯片和电路设计,并创新性地使EndDevice和Router在实时时钟芯片的控制下实现同步休眠和唤醒,突破了传统Router不能休眠的限制,大幅提高电池供电的Router的工作时间,从而进一步扩大网络应用的范围、提高网络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7.
煤矿信息网络化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帅虎  亓佳利 《煤炭工程》2012,(11):128-130
 本文详细分析了信息网络化在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指出虽然远程监控、工业以太网、移动通信及煤矿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已经在煤炭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煤矿信息网络化发展由于自身限制仍然存在信息孤岛、专业平台缺失、软硬件投入失衡等问题。论文同时展望了煤矿信息网络化的应用前景,对煤矿信息网络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PIC18F458的CAN总线节点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CAN总线具有较强的纠错能力,适用于高噪声环境,并具有较远的通讯距离和较高的传输速度。详细介绍了基于PIC18F458单片机为核心的CAN总线通讯节点的总体设计方案,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通讯节点具有结构简单,扩展性强,可靠性高及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可以很方便地设计出多种设备。作为一种通用远距离通讯数据采集控制平台,在煤矿自动化领域有着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针对矿用监控系统存在组网复杂、抗损性差和通信距离短的问题,设计了矿用低速远程监控通信平台。该通信平台采用低功耗设计理念,基于STM32F103ZET(MCU)和SX1278两种低功耗处理器,通过系统控制软件的低功耗优化设计,对采集的感知信息实现控制、管理与通信服务,设计MAC层以上私有通信协议,解决无线信道冲突与避碰问题,实现终端与基站间双向有效通信,构建起可靠实用的远程低速通信平台。测试结果表明:该通信平台通信稳定可靠,在复杂环境下可实现至少2 km距离的远程通信,能够适用于矿井复杂环境下的远程组网低速通信。  相似文献   

20.
文中在对嵌入式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以VS.NET 2005为开发平台,在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下实现了PDA与全站仪的双向数据通讯.最后,结合开发实践,以Nikon DTM-352C全站仪为例,在Windows CE下对全站仪与PDA数据通讯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文中也可以作为其他设备与PDA之间通讯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