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新场地区须家河组气藏属于致密碎屑岩气藏,具有超深、超压、超致密、低孔渗等特点。通过研究新场地区深层油气藏泥岩欠压实特征及其与储层、盖层、油气运移聚集和分布的关系,认为:新场地区须家河组地层存在明显的泥岩欠压实段,油气层多分布于欠压实段内;由于欠压实砂岩中的颗粒表面被烃类润湿后,抑制了降低孔隙度的成岩作用,其异常地层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砂岩的进一步压实,储层的物性相对变好,新场地区须家河组地层在整体致密-超致密背景上发育了部分储集性能较好的储层;由于欠压实高压泥岩的压力封闭作用,须三段、须五段成为有效盖层;欠压实泥岩内由烃类产生的剩余孔隙流体压力及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有利于油气向欠压实段内的砂岩运移和聚集。  相似文献   

2.
通过精细油源对比、气源对比,明确了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方里集构造带的油气来源;基于流体包裹体的光性特征和均一温度,结合埋藏史确立了油气成藏时间及期次,恢复了油气成藏过程。油源对比结果表明,沙三段原油和烃源岩地球化学指标相近,具有自生自储特征,沙二段和沙三段天然气以煤成气为主,为断层输导成藏。沙三段油包裹体荧光下呈蓝色,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为130 ℃~140 ℃,原油成藏期为明化镇组晚期—平原组中期(距今1~3 Ma)。根据山西组—本溪组煤系烃源岩的热演化史,煤成气的成藏期为东营组时期,早于原油的成藏时间。油气成藏过程恢复表明:在东营组中期至东营组剥蚀期间,煤成气通过断层输导,形成沙二段气藏和沙三段早期气藏;在明化镇组晚期—平原组中期,沙三段烃源岩生成的原油就近充注于沙三段气藏中,形成了沙三段油气藏。方里集构造带具有“双源两期”的成藏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三维地震的基础上,通过精细的构造解释,对梨树断陷的构造格架进行重新划分,对油气成藏的基本模式、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划分深部、中部、浅部三套成藏组合,存在近源侧向运移为主的自生自储型成藏模式、远源垂向运移为主的下生上储型成藏模式;将梨树断陷层构造单元划分为:毛城子斜坡带、八屋隆起带、小宽洼陷、小城子斜坡带、桑树台洼陷、双龙洼陷等6个构造单元;认为陡坡带存在构造(断鼻)油气藏,主洼槽带(断槽)存在岩性(湖底扇)油气藏,中央隆起带存在构造、岩性、潜山、地层油气藏;次洼槽带存在岩性、构造-岩性油气藏、斜坡带存在构造-岩性、地层油藏;八屋隆起带(中央隆起带)有效的储层和保存条件是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小城子、毛城子斜坡带(东部、北部斜坡带),不整合面和泥岩对油气的封堵是该领域成藏的主控因素;桑树台洼陷陡坡带,有效的储层和圈闭是该领域成藏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4.
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西端复式油气成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由于构造的复杂性和多物源等条件,中央隆起带西端勘探难度较大。运用三维地震资料,结合临区地质分层,对该区进行了综合地质研究,详细分析了谈区的地层和沉积特征。构造面貌和油气成藏条件。研究表明,该区发育背斜油气藏、断块油气藏、构造一岩性油气藏及地层不整合油气藏等多种油气藏;油藏纵向上从沙三段-沙一段都有分布,平面上由南向北油气藏的层位依次抬高,全区各层位油气藏叠合连片构成复式油气藏。并指出下一步勘探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研究环邵伯次凹地区油气分布规律,在划分邵伯次凹构造——沉积演化阶段的基础上,重点剖析有利油气储集砂体,结合烃源岩、盖层、运移等成藏条件及油气藏类型的分析,最终依据有效储集砂体发育特征及其构造位置,提出3种油气成藏模式:1)分流河道砂体型斜坡带油气成藏模式,以高邮凹陷北部斜坡带的联盟庄地区为代表,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条带状分流河道砂体为有利储层类型,发育构造-岩性油气藏;2)浊积砂体型凹陷带油气成藏模式,以高邮凹陷中部深凹带的邵伯外围地区为代表,主要发育浊积扇沉积,透镜状浊积砂体为有利储层类型,形成隐蔽性的岩性油气藏;3)分流河道砂体型断阶带油气成藏模式,以高邮凹陷南部断阶带的真武、黄珏地区为代表,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沉积,扇状分流河道砂体为有利储层类型,发育构造油气藏和构造-岩性油气藏.研究结果表明:以成藏模式为指导,新落实联盟庄L11-1井地质储量27×104 t、邵伯外围S16-2,S16-3井地质储量60×104 t、黄珏H27-4井E2d2-21层日油8.3t/d,为有效地进行可持续勘探开发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未发现的剩余油气资源越来越少.如何准确预测高勘探程度即成熟探区的剩余油气资源,成为石油投资者和油气资源评价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详细探讨了油藏规模序列法预测油气资源的原理、方法、操作流程及存在的问题,并运用该方法对东营凹陷剩余可探明储量以油气成藏体系为评价单元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东营凹陷剩余可探明储量约为17.03×108t,仍具有较高的勘探潜力,并且主要集中在东营中央背斜带和东营凹陷北坡两个油气成藏体系内.实践证明,由于油藏规模序列法合理回避了油气成因机理问题,减少了资源评价工作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资源评价结果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   

7.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是中国南海北部深水区最大的富烃凹陷,近年来在白云凹陷东北部获得了多个商业性轻质油气藏,勘探前景良好,但对其原油运移、聚集成藏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基于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油气地球化学资料分析以及油气成藏综合研究,探讨白云凹陷东北部油气藏分布特征,研究了原油的输导体系及其运移和聚集特征,建立了原油成藏模式。结果表明:油源断裂是原油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顺源型油源断裂和向源型油源断裂都具有良好的输导性能,由物性较好的珠江组下段砂体组成的构造脊1和2为原油侧向运移的优势路径; 原油主要聚集在反向断裂控制的翘倾半背斜圈闭中,具有“内气外油”的差异聚集特征; 原油成藏具有“断-脊输导、断-盖控聚、差异聚集”的特征。白云凹陷东北部展现了以断裂为依托,沿构造脊找油的良好勘探方向,对白云凹陷及其邻区的深水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实测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地层压力资料所展示的地层压力分布与气藏的特征关系,分析了不同类型储层气藏压力成因机制、演化及与油气成藏关系.正常压力系统,多处于台地边缘礁滩相,储层岩性以云岩为主,储集类型多为孔隙型,气藏一般甲烷含量低、硫化氢含量高;异常高压或超高压系统,多处于海槽区或台内云岩欠发育区,储层岩性以灰岩为主,气藏甲烷含量高、不含或含极少量的硫化氢,主要为裂缝型气藏;孔隙型气藏和裂缝型气藏具有明显不同的成压演化机制:以孔隙型储层为主的气藏经历了印支末期-燕山早期古油藏常压阶段,燕山中-晚期液态烃类热裂解成气的超压气藏阶段,TSR反应及其作用和喜马拉雅期的构造抬升使孔隙型储层降压为正常压力系统并最终定型为常压气藏阶段;以裂缝型储层为主气藏经历了燕山中-晚期高压天然气充注和燕山晚期构造挤压作用下古高压气藏阶段,喜马拉雅晚期强烈构造挤压超高压气藏定型阶段.  相似文献   

9.
利用定量颗粒荧光技术,研究塔里木盆地库车拗陷英买7构造带油气调整特征.英买19古近系储层砂岩样品定量荧光光谱响应及流体包裹体观测、储层沥青镜下分析结果表明:英买19有残余油层存在且古油柱厚度大于现今油层厚度,古油藏发育并发生原油泄漏;英买19现今油水界面在4 706m处;英买7构造带油气藏早期吉迪克期~康村期以油充注为主,并形成古油藏,晚期库车期开始以气充注为主,天然气经过阶段性充注、气洗改造原有油气藏,古油水界面多次向下调整,后受构造抬升运动影响,最终形成现今凝析气藏.该研究成果为英买7构造带古近系油气成藏过程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安达地区源岩条件、排烃动力条件、油源断裂、储层、圈闭等成藏要素的综合研究,明确了安达凹陷中浅层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及成藏规律.研究表明:(1)成熟烃源岩的发育程度是安达凹陷中浅层油气成藏的首要控制因素,控制了油气藏的范围及规模;(2)对于泉四段而言,在成熟烃源岩内青一段的超压发育程度是其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3)对于青山口组而言,油源断裂是基础,青二+三段储层的发育程度是其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4)安达凹陷整体相对较低的成熟度(大部分地区R0<0.9%)及相对较薄的烃源岩(大部分地区烃源岩的厚度小于80 m)造成的生烃潜力不足可能制约了姚家组的成藏.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应用虚拟样机仿真软件——ADAMS(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在机械原理课程中进行机构动力学求解与机构设计优化的原理与方法,分析了传统机构教学方法的缺点以及虚拟样机仿真软件在机构教学中的应用过程。通过分别对内燃机机构、共轭凸轮机构进行仿真,说明了ADAMS软件在机械原理机构动力学教学以及机构创新设计与优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JIT采购在医院药品供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我国医院用药价格偏高问题 ,必须改变医院传统供应模式。分析了JIT采购模式和传统模式两种医院医药供应模式 ,对比了两种模式的不同 ,指出JIT采购模式的优点 ,并且提出具体实施JIT采购模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清溪河污染的治理,可以采用一系列理化的方法,但相比之下,利用生物治理不仅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而且能很好的修复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驳岸的植物是一道屏障,能有效阻止和减少地表污染物进入水体,水中微生物将有机态的污染物转化为无机养份被植物吸收,植物为水中的微生物提供附着表面,而草食性鱼类能抑制植物的过渡生长,最终实现生态系统的重建与修复,使河道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  相似文献   

14.
铸件凝固过程的微观组织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国内外铸件凝固过程微观组织数值模拟的研究进行了回顾.重点介绍了铸件凝固组织模拟的3类方法确定性方法、随机性方法、相场方法.评述了当前使用的数学模型的特点及局限性.总结了微观组织数值模拟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陈志国  汪桂玲  许实 《宁夏工程技术》2006,5(4):413-414,417
为了研究食用紫花苜蓿嫩芽铅污染,首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连续三年测定了银川市西夏区干道绿化带旁及建筑垃圾垫土种植的绿化带中紫花苜蓿嫩芽的含铅量变化.测试结果显示:干道旁绿化带中种植的紫花苜蓿嫩芽铅质量含量在三年内最大增长幅度为4.3mgk/g(n=5),RSD<1.0%,污染最严重的样品中铅质量含量超过国家对蔬菜中铅质量含量规定的最高限量值26倍,表明铅污染呈逐年加重趋势;建筑垃圾垫土上种植的绿化带中生产的紫花苜蓿嫩芽中铅质量含量在第一年严重超标,但在两年后平均下降了2.36mgk/g(n=5),RSD<1.0%,是国家对蔬菜中铅质量含量规定的最高限量值的11倍;数据显示在没有持续外源污染的情况下,已受到铅污染的紫花苜蓿内在的污染程度在逐年减轻.试验表明,食用干道两侧紫花苜蓿嫩芽对人体有危害.  相似文献   

16.
时域有限差分法在汽车EMC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直接用有限差分式代替Maxwell时域场旋度方程中的微分式,分析了空间和时间离散间隔对数值色散及数值稳定性的要求,提出一种简化计算机编程的完全匹配层(PML)参数设置方法,利用时谐场函数加窗构建车内激励源。在此激励源激励下,描绘了电磁波的传播和与目标的相互作用过程,得到复杂物理过程的清晰仿真图像。  相似文献   

17.
针对船舶近海航行安全以往的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无法给出各个影响因素重要性程度的问题,采用定量分析的思想,对影响其安全的诸多因素,如船舶因素、人员因素、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影响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了各个影响因素所占的权重,可为以后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边坡稳定性的关键问题是确定最危险滑动面(潜在最危险滑动面)和边坡的稳定系数。国内外一般是采用先假定边坡滑移模式,然后近似确定最危险滑动面,再求近似的边坡稳定系数的方法来分析边坡的稳定性,但假设的边坡滑移模式难以反映边坡滑移的实际状态。因此本文探索利用遗传算法搜索最危险滑动面,并得到最小稳定系数及对应的最危险滑动面曲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美国的中小企业发展中心(简称SBDC)引导美国中小企业与高校进行的战略、战术联盟成效显著的原因,借鉴了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高校实际现状.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校产业化改革的必要性、高校产业化建设模型等几个方面,对我国高校产业化的有效途径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归纳总结了柔性桩复合地基有效桩长的试验确定方法和理论确定方法,指出了有效桩长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